抓住新一轮建仓时机!这58只 “慢牛”股正在主升浪行情中【建议收藏】

证券市场周刊

6小时前

获高盛重点看多的港股中也有很多标的正在走出“慢牛”行情,它们主要分布在互联网、通信、汽车、医药、金融等领域。

2月25日,市场虽然出现了一定的震荡分化,但自1月中旬触底反弹以来,各大指数整体走出了“稳稳的幸福”,以AI为核心主线,一众板块均走出了超越指数的行情,且纷纷创下新高。“慢牛”“黑马”等个股机会更是轮番上演。    

拉长周期来看,能够创造稳定长期收益的标的股数量也并不少见,那么,它们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 从均线体系、量价形态等角度筛选来看,这类标的多集中在赛道细分龙头或隐形冠军领域 ( 名单可见文内表2 )。 

一众概念板块叠创新高

近期,上证指数在3380点一线位置出现了一定承压,但市场整体延续平稳反弹趋势。如自1月中旬触底以来(截至2月24日),上证指数上涨了6.45%、深证指数、创业板指涨幅则均超过10%,分别为12.12%、14.73%。 

与此同时,市场整体成交活跃度进一步增加,2月21日、2月24日,A股市场成交额连续2天均突破2万亿元。

从板块来看,主题概念板块在近日出现了一定的切换行情,已经累计一定涨幅的AI科技主线分化,农业等低位板块启动上涨。 

不过,拉长周期来看,以AI科技主线为核心的市场机会一直延续且已确立中期上涨趋势。梳理260余个概念板块显示, 有相当一部分在1月中旬以来走出“慢牛”,且创历史或阶段新高,如算力、人形机器人、大模型、液冷服务器、无人驾驶等 (见表1)。 

整体来看,领涨板块主要分布在算力、人形机器人等,大模型DeepSeeK、数据中心、CPO(光电共封装)、AI眼镜等同样有不俗表现。 

以算力来看,1月以来累计上涨超40%,且创历史新高。算力是AI发展的重要基础和驱动力,是AI的三大基础要素(数据、算力和算法)之一,AI产业的快速发展持续带动算力行情升温。 

人形机器人等属于AI应用侧,1月中旬以来以上涨超40%的成绩同样处于领跑梯队, 宇树科技等在人形机器人应用领域的加速落地,刺激板块行情不断升温。

对于该板块的投资机会,本刊特约作者彭祖表示,被誉为“地表最强机器人”的Figure-02人形机器人近期发货,送往第二个商业客户,标志着人形机器人进入商业化交付阶段。 Meta正在大力投资AI驱动的人形机器人,并且已经开始与包括宇树科技和FigureAI在内的机器人企业商谈相关合作。人形机器进入0-1爆发的临界点。 可以预见,人形机器人是未来科技板块的核心主线之一,现在依然还是机会。

智能汽车也是近来出现强势领涨的一条主线,如飞行汽车、小米汽车、无人驾驶、一体压铸、特斯拉概念等涨幅居前。此 前,比亚迪发布高阶智驾系统"天神之眼",多重因素刺激下,无人驾驶板块迎来加速反弹。 

58只“慢牛”股曝光

它们都在“主升浪”行情中

在指数搭台、板块表演的前提下,个股行情更是迎来了超预期的表现,短期跑赢板块指数的个股大面积涌现。 

据不完全统计显示,1月中旬以来,市场涨幅在30%以上的个股有700余只,其中,有10只标的的市值在1000亿元以上,它们多数均在近期创出历史或阶段新高,如比亚迪、中国联通、百济神州-U等。 

另据统计显示,1月中旬以来,涨幅翻倍股有约40只,其中以中小市值为主,200亿元市值以下的公司有27家,占比近7成。 

拉长周期来看,很多个股同样制造了更长周期的“赚钱效应”,纷纷走出“慢牛”主升浪行情。

“慢牛”本身没有明确的定义,却有一些相似的标签特征,比如股票走势相对稳健,且处于长期多头趋势、在市场调整时具有相对较好的抗跌性,其中多数公司均属于行业细分龙头。 

这里对具有“慢牛”特征的标的进行了筛选。以2024年以来为时间周期,据不完全统计显示,阶段涨幅超过50%的个股有620余只,其中涨幅实现翻倍的个股则有220只。

进一步来看,在620余只涨幅超50%的个股名单中,其中一部分公司股价在其间出现了股价冲高回落,在这里进行了剔除,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公司走多头趋势的“慢牛”行情,且处于主升浪行情中,它们多有AI、算力、人形机器人等热门概念加持,且获主力资金建仓,共58家公司入选。 

如中国电信,公司最新市值超7000亿元,近来对AI领域进行了加速布局,公司股价整体走出了“稳稳的幸福”,如1月中旬以来上涨了近20%,2024年以来则上涨了超60%,并创历史新高。 

再如市值偏小(约为150亿元)的斯菱股份,公司的谐波减速器适用于人形机器人等应用场景。公司股价自去年“9.24”以来即开启了连续上涨模式。2024年以来已累计上涨近2倍,且不断创历史新高。 

类似中国电信、斯菱股份等“慢牛”主升浪公司还有很多, 可见( 表2;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入学习即可免费获取完整名单 ) 

整体上,“慢牛”股分为两个梯队,第一梯队为大市值(千亿元以上)的低估龙头,但数量较少。第二梯队为中小市值的细分头部公司,占据绝大多数。另外,不少个股在维持长线“慢牛”行情同时在近期出现了加速放量上涨。 

这类“慢牛”个股还有机会吗?答案是肯定的。

对于接下来的市场预期,高盛最新有观点称,维持对中国A股和H股的增持立场,称人工智能驱动的增长和流动性支持是关键催化剂。预计未来三个月A股表现将优于H股,如果回到过去一年的平均水平,A股可能有10%左右的上涨空间。 

A股未来的向好趋势将有望继续助力这一类“慢牛”行情的上涨,而当前或正是择机建仓的较好时机。 

港股多只低估龙头

走出“慢牛”行情

除了A股,获高盛重点看多的港股中也有很多标的正在走出“慢牛”行情,它们主要分布在互联网、通信、汽车、医药、金融等领域。 

目前,部分标的公司估值较高,如小米集团-W、泡泡玛特、老铺黄金等在60倍以上,其余多数标的估值均相对较低,为20倍以下,如阿里巴巴-W、药明康德等。 

这些“慢牛”股1月中旬以来涨幅多超过30%,如老铺黄金等则上涨了超过80%(见表3)。

(文中提及个股仅作举例分析,不作投资建议。)

获高盛重点看多的港股中也有很多标的正在走出“慢牛”行情,它们主要分布在互联网、通信、汽车、医药、金融等领域。

2月25日,市场虽然出现了一定的震荡分化,但自1月中旬触底反弹以来,各大指数整体走出了“稳稳的幸福”,以AI为核心主线,一众板块均走出了超越指数的行情,且纷纷创下新高。“慢牛”“黑马”等个股机会更是轮番上演。    

拉长周期来看,能够创造稳定长期收益的标的股数量也并不少见,那么,它们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 从均线体系、量价形态等角度筛选来看,这类标的多集中在赛道细分龙头或隐形冠军领域 ( 名单可见文内表2 )。 

一众概念板块叠创新高

近期,上证指数在3380点一线位置出现了一定承压,但市场整体延续平稳反弹趋势。如自1月中旬触底以来(截至2月24日),上证指数上涨了6.45%、深证指数、创业板指涨幅则均超过10%,分别为12.12%、14.73%。 

与此同时,市场整体成交活跃度进一步增加,2月21日、2月24日,A股市场成交额连续2天均突破2万亿元。

从板块来看,主题概念板块在近日出现了一定的切换行情,已经累计一定涨幅的AI科技主线分化,农业等低位板块启动上涨。 

不过,拉长周期来看,以AI科技主线为核心的市场机会一直延续且已确立中期上涨趋势。梳理260余个概念板块显示, 有相当一部分在1月中旬以来走出“慢牛”,且创历史或阶段新高,如算力、人形机器人、大模型、液冷服务器、无人驾驶等 (见表1)。 

整体来看,领涨板块主要分布在算力、人形机器人等,大模型DeepSeeK、数据中心、CPO(光电共封装)、AI眼镜等同样有不俗表现。 

以算力来看,1月以来累计上涨超40%,且创历史新高。算力是AI发展的重要基础和驱动力,是AI的三大基础要素(数据、算力和算法)之一,AI产业的快速发展持续带动算力行情升温。 

人形机器人等属于AI应用侧,1月中旬以来以上涨超40%的成绩同样处于领跑梯队, 宇树科技等在人形机器人应用领域的加速落地,刺激板块行情不断升温。

对于该板块的投资机会,本刊特约作者彭祖表示,被誉为“地表最强机器人”的Figure-02人形机器人近期发货,送往第二个商业客户,标志着人形机器人进入商业化交付阶段。 Meta正在大力投资AI驱动的人形机器人,并且已经开始与包括宇树科技和FigureAI在内的机器人企业商谈相关合作。人形机器进入0-1爆发的临界点。 可以预见,人形机器人是未来科技板块的核心主线之一,现在依然还是机会。

智能汽车也是近来出现强势领涨的一条主线,如飞行汽车、小米汽车、无人驾驶、一体压铸、特斯拉概念等涨幅居前。此 前,比亚迪发布高阶智驾系统"天神之眼",多重因素刺激下,无人驾驶板块迎来加速反弹。 

58只“慢牛”股曝光

它们都在“主升浪”行情中

在指数搭台、板块表演的前提下,个股行情更是迎来了超预期的表现,短期跑赢板块指数的个股大面积涌现。 

据不完全统计显示,1月中旬以来,市场涨幅在30%以上的个股有700余只,其中,有10只标的的市值在1000亿元以上,它们多数均在近期创出历史或阶段新高,如比亚迪、中国联通、百济神州-U等。 

另据统计显示,1月中旬以来,涨幅翻倍股有约40只,其中以中小市值为主,200亿元市值以下的公司有27家,占比近7成。 

拉长周期来看,很多个股同样制造了更长周期的“赚钱效应”,纷纷走出“慢牛”主升浪行情。

“慢牛”本身没有明确的定义,却有一些相似的标签特征,比如股票走势相对稳健,且处于长期多头趋势、在市场调整时具有相对较好的抗跌性,其中多数公司均属于行业细分龙头。 

这里对具有“慢牛”特征的标的进行了筛选。以2024年以来为时间周期,据不完全统计显示,阶段涨幅超过50%的个股有620余只,其中涨幅实现翻倍的个股则有220只。

进一步来看,在620余只涨幅超50%的个股名单中,其中一部分公司股价在其间出现了股价冲高回落,在这里进行了剔除,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公司走多头趋势的“慢牛”行情,且处于主升浪行情中,它们多有AI、算力、人形机器人等热门概念加持,且获主力资金建仓,共58家公司入选。 

如中国电信,公司最新市值超7000亿元,近来对AI领域进行了加速布局,公司股价整体走出了“稳稳的幸福”,如1月中旬以来上涨了近20%,2024年以来则上涨了超60%,并创历史新高。 

再如市值偏小(约为150亿元)的斯菱股份,公司的谐波减速器适用于人形机器人等应用场景。公司股价自去年“9.24”以来即开启了连续上涨模式。2024年以来已累计上涨近2倍,且不断创历史新高。 

类似中国电信、斯菱股份等“慢牛”主升浪公司还有很多, 可见( 表2;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入学习即可免费获取完整名单 ) 

整体上,“慢牛”股分为两个梯队,第一梯队为大市值(千亿元以上)的低估龙头,但数量较少。第二梯队为中小市值的细分头部公司,占据绝大多数。另外,不少个股在维持长线“慢牛”行情同时在近期出现了加速放量上涨。 

这类“慢牛”个股还有机会吗?答案是肯定的。

对于接下来的市场预期,高盛最新有观点称,维持对中国A股和H股的增持立场,称人工智能驱动的增长和流动性支持是关键催化剂。预计未来三个月A股表现将优于H股,如果回到过去一年的平均水平,A股可能有10%左右的上涨空间。 

A股未来的向好趋势将有望继续助力这一类“慢牛”行情的上涨,而当前或正是择机建仓的较好时机。 

港股多只低估龙头

走出“慢牛”行情

除了A股,获高盛重点看多的港股中也有很多标的正在走出“慢牛”行情,它们主要分布在互联网、通信、汽车、医药、金融等领域。 

目前,部分标的公司估值较高,如小米集团-W、泡泡玛特、老铺黄金等在60倍以上,其余多数标的估值均相对较低,为20倍以下,如阿里巴巴-W、药明康德等。 

这些“慢牛”股1月中旬以来涨幅多超过30%,如老铺黄金等则上涨了超过80%(见表3)。

(文中提及个股仅作举例分析,不作投资建议。)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