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DeepSeek的中国式创新,正引领着我国AI行业迈向新纪元,全球即将步入一个“DeepSeek现象”带来的新阶段。同时,DeepSeek颠覆性的突破在资本市场掀起巨浪,重塑着中国科技资产的估值逻辑。在此背景下,新华财经特别策划“DeepSeek生长季”系列报道,以冷静客观的视角,通过实地探访,了解其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土壤;在大模型加速赋能千行百业新阶段,观察DeepSeek如何推动生物医药、金融、汽车、物流等行业的聚势精进,及对行业发展趋势的影响;同时,观察央国企如何拥抱DeepSeek,激发企业活力,构建新的增长引擎。
新华财经上海2月25日电(林郑宏)2月25日,A股三大股指收跌,其中创业板指跌超1%,连续两个交易日收盘下跌,这也是该指数节后首次出现日线两连跌。
部分科技股回调成为拖累创指走低主因,DeepSeek概念股指数下跌1.11%,亦连续两个交易日收跌。概念股龙头拓维信息收盘跌停,为本轮行情来首次,成交174.3亿元,位列两市首位。
虽然短期持续回调,但近期不少券商观点认为市场分歧并不代表节后DeepSeek引发的科技股行情已经结束,投资者还有再布局与进攻的机会。而不少私募人士在接受新华财经采访时亦表示,节后科技股行情并非完全基于市场情绪,而是市场情绪、技术突破、行业发展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后市行情向纵深演绎的可能性较大。
拥挤度高企引担忧券商仍看好后市
新华财经统计显示,截至2月24日收盘,DeepSeek概念股指数月内上涨35.15%,但最近3个交易日(包括2月25日)仅涨1.27%。涨幅前列品种近3个交易日出现明显回调,并行科技、拓维信息、青云科技、优刻得、航锦科技、每日互动区间内均录得下跌,其中航锦科技跌近24%。
行情回调的背后,A股科技股拥挤度已处于较高水平,市场对于后续走势存在一定分歧。
数据显示,A股TMT板块成交占比升至46%,接近2023年4月50%的历史峰值。双创指数、人工智能等科技细分领域的交易拥挤度已逼近近三年最高水平,市场对回调风险的担忧加剧。
不过,亦有券商观点认为,市场分歧并不代表科技股行情已经结束。
中航证券认为,回顾此前移动互联网行情和新能源行情的景气度投资阶段发现,该阶段初期,相关板块均出现拥挤度“失效期”。相关板块成交额占万得全A比例数据均快速达到近三年最高水平附近,显示板块过于拥挤,但此后拥挤度数据和板块指数不仅没有回调,反而拥挤度数据持续处于近三年最高水平约4个月,同时这4个月板块指数显著跑赢万得全A,且超额收益持续放大。因此,当前资金提前抢跑进入人工智能板块景气度投资阶段,或已进入拥挤度“失效期”,本轮人工智能产业革命下的中国科技股估值重塑方兴未艾。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策略官陈果在2月23日发表观点认为,虽然近期科技板块涨幅不小,但综合看春季攻势未完,AI+主线明确。
他表示,当前市场外部环境平稳,宏观逻辑暂让位于产业趋势,科技股行情攻势未完,如短期交易过热导致回调,预计也不会是行情终点,而是还有再布局与进攻机会,继续重点关注政策预期差与产业趋势共振方向。
中信证券此前报告亦指出,尽管近期中国科网公司已有非常显著的涨幅,但拉长历史周期看,仍处于AI时代的早期,以及中国科技资产重估的开端。DeepSeek可以被看作中国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实现了自主创新与突破,但这场“战役”远未结束。因此,报告长期看好中国科技乃至更大范围资产的重估和成长空间。
不过,中信证券亦强调,PC、移动互联网浪潮的经验表明,即便是在科技大周期内,也会有曲折和反复;美股AI资产重估经验亦表明,估值持续提升需要有业绩逐季兑现作为验证。
私募机构依然乐观算力、机器人和新材料等领域均有机会
除了券商方面的乐观预期,不少私募人士也对新华财经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优美利投资总经理贺金龙认为,节后DeepSeek作为科技股狂欢的导火索,除了基于市场情绪,也基于行业基本面和政策支撑,以及宏观环境。后市行情向纵深演绎的可能性极大,并且目前已经表现出结构性行情。
他表示,短期内DeepSeek概念股出现明显分化,显示技术落地和业绩兑现对于很多企业仍是未知数,需要市场的理性筛选。长期来看,机构投资者普遍聚焦的算力基础设施和各行各业应用场景落地相关领域,以及国产替代加速的必要性领域,均会向纵深演绎。这个过程中,投资者也需要警惕无实质业务支撑的概念股回调的风险。
在具体方向上,短期来看,算力和机器人更具爆发力,AI消费端需要市场情绪和接受度以及市场落地端的反馈,而新材料基于行业周期则是偏长期机会,投资者须更注重价量方面启动。另外,催化剂事件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如技术更新发布、政策支撑方向等。
融智投资基金经理兼高级研究员包金刚同样认为,节后DeepSeek带来的国内科技股狂欢行情,并非完全基于市场情绪,而是市场情绪、技术突破、行业发展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后市行情向纵深演绎的可能性较大。
他表示,DeepSeek的开源属性和低算力成本,使其在AI应用的普及和商业化方面具有重要潜力。例如,人形机器人、智能硬件等领域正在快速崛起,相关企业的业绩有望逐步兑现。这种从技术突破到应用落地的转化,将成为科技股行情纵深演绎的关键因素。
止于至善投资总经理何理表示,行情有希望向纵深演绎,但需要关注企业的实际创新能力,以及技术和业绩落地情况。
他同时就具体方向的机会进行分析:算力方面,随着AI技术的发展,对算力的需求将持续增加。DeepSeek的模型虽然在硬件上进行了优化,但高性能计算芯片的需求依然存在,今年可以特别关注国内大厂对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投资的提升带来的算力产业链机会。
AI端侧方面,AI技术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如智能穿戴、智能家居、AIPC等,DeepSeek的技术进步可能会加速AI在消费端的落地。
机器人方面,AI技术的发展将推动机器人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在智能控制和自主决策方面,DeepSeek的技术可以为机器人提供更强大的智能支持。
新材料上游方面,AI技术的发展对新材料的需求也会增加,比如机器人方面,腱绳是腱传动核心组成部分,作用为连接和固定,从而实现动力传递,对执行精度起到决定性作用,机器人产量增长将带动腱绳材料UHMWPE(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材)的需求。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编者按:DeepSeek的中国式创新,正引领着我国AI行业迈向新纪元,全球即将步入一个“DeepSeek现象”带来的新阶段。同时,DeepSeek颠覆性的突破在资本市场掀起巨浪,重塑着中国科技资产的估值逻辑。在此背景下,新华财经特别策划“DeepSeek生长季”系列报道,以冷静客观的视角,通过实地探访,了解其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土壤;在大模型加速赋能千行百业新阶段,观察DeepSeek如何推动生物医药、金融、汽车、物流等行业的聚势精进,及对行业发展趋势的影响;同时,观察央国企如何拥抱DeepSeek,激发企业活力,构建新的增长引擎。
新华财经上海2月25日电(林郑宏)2月25日,A股三大股指收跌,其中创业板指跌超1%,连续两个交易日收盘下跌,这也是该指数节后首次出现日线两连跌。
部分科技股回调成为拖累创指走低主因,DeepSeek概念股指数下跌1.11%,亦连续两个交易日收跌。概念股龙头拓维信息收盘跌停,为本轮行情来首次,成交174.3亿元,位列两市首位。
虽然短期持续回调,但近期不少券商观点认为市场分歧并不代表节后DeepSeek引发的科技股行情已经结束,投资者还有再布局与进攻的机会。而不少私募人士在接受新华财经采访时亦表示,节后科技股行情并非完全基于市场情绪,而是市场情绪、技术突破、行业发展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后市行情向纵深演绎的可能性较大。
拥挤度高企引担忧券商仍看好后市
新华财经统计显示,截至2月24日收盘,DeepSeek概念股指数月内上涨35.15%,但最近3个交易日(包括2月25日)仅涨1.27%。涨幅前列品种近3个交易日出现明显回调,并行科技、拓维信息、青云科技、优刻得、航锦科技、每日互动区间内均录得下跌,其中航锦科技跌近24%。
行情回调的背后,A股科技股拥挤度已处于较高水平,市场对于后续走势存在一定分歧。
数据显示,A股TMT板块成交占比升至46%,接近2023年4月50%的历史峰值。双创指数、人工智能等科技细分领域的交易拥挤度已逼近近三年最高水平,市场对回调风险的担忧加剧。
不过,亦有券商观点认为,市场分歧并不代表科技股行情已经结束。
中航证券认为,回顾此前移动互联网行情和新能源行情的景气度投资阶段发现,该阶段初期,相关板块均出现拥挤度“失效期”。相关板块成交额占万得全A比例数据均快速达到近三年最高水平附近,显示板块过于拥挤,但此后拥挤度数据和板块指数不仅没有回调,反而拥挤度数据持续处于近三年最高水平约4个月,同时这4个月板块指数显著跑赢万得全A,且超额收益持续放大。因此,当前资金提前抢跑进入人工智能板块景气度投资阶段,或已进入拥挤度“失效期”,本轮人工智能产业革命下的中国科技股估值重塑方兴未艾。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策略官陈果在2月23日发表观点认为,虽然近期科技板块涨幅不小,但综合看春季攻势未完,AI+主线明确。
他表示,当前市场外部环境平稳,宏观逻辑暂让位于产业趋势,科技股行情攻势未完,如短期交易过热导致回调,预计也不会是行情终点,而是还有再布局与进攻机会,继续重点关注政策预期差与产业趋势共振方向。
中信证券此前报告亦指出,尽管近期中国科网公司已有非常显著的涨幅,但拉长历史周期看,仍处于AI时代的早期,以及中国科技资产重估的开端。DeepSeek可以被看作中国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实现了自主创新与突破,但这场“战役”远未结束。因此,报告长期看好中国科技乃至更大范围资产的重估和成长空间。
不过,中信证券亦强调,PC、移动互联网浪潮的经验表明,即便是在科技大周期内,也会有曲折和反复;美股AI资产重估经验亦表明,估值持续提升需要有业绩逐季兑现作为验证。
私募机构依然乐观算力、机器人和新材料等领域均有机会
除了券商方面的乐观预期,不少私募人士也对新华财经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优美利投资总经理贺金龙认为,节后DeepSeek作为科技股狂欢的导火索,除了基于市场情绪,也基于行业基本面和政策支撑,以及宏观环境。后市行情向纵深演绎的可能性极大,并且目前已经表现出结构性行情。
他表示,短期内DeepSeek概念股出现明显分化,显示技术落地和业绩兑现对于很多企业仍是未知数,需要市场的理性筛选。长期来看,机构投资者普遍聚焦的算力基础设施和各行各业应用场景落地相关领域,以及国产替代加速的必要性领域,均会向纵深演绎。这个过程中,投资者也需要警惕无实质业务支撑的概念股回调的风险。
在具体方向上,短期来看,算力和机器人更具爆发力,AI消费端需要市场情绪和接受度以及市场落地端的反馈,而新材料基于行业周期则是偏长期机会,投资者须更注重价量方面启动。另外,催化剂事件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如技术更新发布、政策支撑方向等。
融智投资基金经理兼高级研究员包金刚同样认为,节后DeepSeek带来的国内科技股狂欢行情,并非完全基于市场情绪,而是市场情绪、技术突破、行业发展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后市行情向纵深演绎的可能性较大。
他表示,DeepSeek的开源属性和低算力成本,使其在AI应用的普及和商业化方面具有重要潜力。例如,人形机器人、智能硬件等领域正在快速崛起,相关企业的业绩有望逐步兑现。这种从技术突破到应用落地的转化,将成为科技股行情纵深演绎的关键因素。
止于至善投资总经理何理表示,行情有希望向纵深演绎,但需要关注企业的实际创新能力,以及技术和业绩落地情况。
他同时就具体方向的机会进行分析:算力方面,随着AI技术的发展,对算力的需求将持续增加。DeepSeek的模型虽然在硬件上进行了优化,但高性能计算芯片的需求依然存在,今年可以特别关注国内大厂对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投资的提升带来的算力产业链机会。
AI端侧方面,AI技术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如智能穿戴、智能家居、AIPC等,DeepSeek的技术进步可能会加速AI在消费端的落地。
机器人方面,AI技术的发展将推动机器人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在智能控制和自主决策方面,DeepSeek的技术可以为机器人提供更强大的智能支持。
新材料上游方面,AI技术的发展对新材料的需求也会增加,比如机器人方面,腱绳是腱传动核心组成部分,作用为连接和固定,从而实现动力传递,对执行精度起到决定性作用,机器人产量增长将带动腱绳材料UHMWPE(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材)的需求。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