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晚间,国内功能饮料巨头东鹏饮料(605499)发布公告称,股东鲲鹏投资因自身资金需求,计划以集中竞价交易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7,168,944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3786%。减持将在公告之日起十五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进行。
截至减持计划公告之日,鲲鹏投资持有东鹏饮料股份3348.700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44%,截至公告日为公司第三大股东。
三股东减持,二股东也没闲着。资料显示,天津君正投资管理合伙企业(下称“君正投资”)在2021年东鹏饮料首发上市前持股10%,是东鹏饮料第二大股东。而从解除限售期的2022年底开始,君正投资开始减持套现,分别在2023年1月套现2.5亿元及8月套现6.8亿元。2024年,君正投资继续减持,5次合计减持1679.66万股。目前其持股已降至3.58%。
东鹏饮料成立于2003年,2021年5月登陆资本市场。其旗下东鹏特饮品牌广为人知,“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的广告语也被许多年轻人所接受。
广发证券研报显示,东鹏特饮的市占率持续提升,从销售额的角度来看,2023年东鹏特饮市占率较2020年增长10.7个百分点至20.2%,当前位居行业第二。从销量的角度来看,2023年东鹏特饮市占率较2020年增长16个百分点至43%,自2021年以来稳居行业第一。
自上市以来,东鹏饮料业绩便一直保持着20%以上的高增长,营收从2020年的不到50亿元增至2023年的112.6亿元,净利润从2020年的8.1亿元增至2023年的20.4亿元。
2024年前三季度,东鹏饮料实现营收125.58亿元,同比增长45.34%,营收超过上年全年水平,并创上市以来新高。
1月21日,东鹏饮料发布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为31.5亿元至34.5亿元,同比增幅为54%至69%。
不过,东鹏饮料业绩持续走高离不开高额的费用投入。2021年至2023年,东鹏饮料销售费用分别为13.68亿元、14.49亿元、19.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1.32%、5.91%、34.94%;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同比增长45.11%至20.62亿元,近四年销售费用累计超68亿元。
而2021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东鹏饮料研发费用分别仅为4279.9万元、4375.5万元、5439.07万元、5003.7万元,累计不足2亿元。也就是说,近四年东鹏饮料累计销售费用是其研发费用的35.78倍,重销售轻研发的特点彰显。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下半年有关东鹏特饮含糖量过高、可能导致高尿酸的问题引发热议。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发帖分享了自己的经历:连续几个月每天喝几瓶东鹏特饮,结果体检时发现尿酸水平异常升高,甚至引发了痛风。
随后,《消费者报道》向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送检了12款功能饮料,包括红牛、东鹏、战马、力保健等多个品牌,从抗疲劳能力、含糖量、食品添加剂含量等方面综合测评产品实力。
含糖量层面的测试结果显示,每100mL东鹏特饮中含有13.3g糖,不仅远高于中国香港卫生署界定的“高糖”饮料标准(每100mL含糖量高于7.5g),且以东鹏特饮的售卖标准规格(500mL)计算,一瓶含有高达66.5g糖(约等于14.6块方糖),在12款参与测试的功能饮料中总糖含量最高。
此外,2月20日晚间,在黑猫投诉平台上,记者以“东鹏特饮”进行检索,注意到该品牌投诉量达1106起,投诉大都集中于恶意欺诈、霸王条款、中奖不予兑换等。
二级市场上,东鹏饮料今年1月创下278.49元的历史新高后股价陷入调整。截至20日收盘,其股价报230元/股,市值1196亿元。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
2月20日晚间,国内功能饮料巨头东鹏饮料(605499)发布公告称,股东鲲鹏投资因自身资金需求,计划以集中竞价交易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7,168,944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3786%。减持将在公告之日起十五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进行。
截至减持计划公告之日,鲲鹏投资持有东鹏饮料股份3348.700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44%,截至公告日为公司第三大股东。
三股东减持,二股东也没闲着。资料显示,天津君正投资管理合伙企业(下称“君正投资”)在2021年东鹏饮料首发上市前持股10%,是东鹏饮料第二大股东。而从解除限售期的2022年底开始,君正投资开始减持套现,分别在2023年1月套现2.5亿元及8月套现6.8亿元。2024年,君正投资继续减持,5次合计减持1679.66万股。目前其持股已降至3.58%。
东鹏饮料成立于2003年,2021年5月登陆资本市场。其旗下东鹏特饮品牌广为人知,“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的广告语也被许多年轻人所接受。
广发证券研报显示,东鹏特饮的市占率持续提升,从销售额的角度来看,2023年东鹏特饮市占率较2020年增长10.7个百分点至20.2%,当前位居行业第二。从销量的角度来看,2023年东鹏特饮市占率较2020年增长16个百分点至43%,自2021年以来稳居行业第一。
自上市以来,东鹏饮料业绩便一直保持着20%以上的高增长,营收从2020年的不到50亿元增至2023年的112.6亿元,净利润从2020年的8.1亿元增至2023年的20.4亿元。
2024年前三季度,东鹏饮料实现营收125.58亿元,同比增长45.34%,营收超过上年全年水平,并创上市以来新高。
1月21日,东鹏饮料发布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为31.5亿元至34.5亿元,同比增幅为54%至69%。
不过,东鹏饮料业绩持续走高离不开高额的费用投入。2021年至2023年,东鹏饮料销售费用分别为13.68亿元、14.49亿元、19.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1.32%、5.91%、34.94%;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同比增长45.11%至20.62亿元,近四年销售费用累计超68亿元。
而2021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东鹏饮料研发费用分别仅为4279.9万元、4375.5万元、5439.07万元、5003.7万元,累计不足2亿元。也就是说,近四年东鹏饮料累计销售费用是其研发费用的35.78倍,重销售轻研发的特点彰显。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下半年有关东鹏特饮含糖量过高、可能导致高尿酸的问题引发热议。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发帖分享了自己的经历:连续几个月每天喝几瓶东鹏特饮,结果体检时发现尿酸水平异常升高,甚至引发了痛风。
随后,《消费者报道》向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送检了12款功能饮料,包括红牛、东鹏、战马、力保健等多个品牌,从抗疲劳能力、含糖量、食品添加剂含量等方面综合测评产品实力。
含糖量层面的测试结果显示,每100mL东鹏特饮中含有13.3g糖,不仅远高于中国香港卫生署界定的“高糖”饮料标准(每100mL含糖量高于7.5g),且以东鹏特饮的售卖标准规格(500mL)计算,一瓶含有高达66.5g糖(约等于14.6块方糖),在12款参与测试的功能饮料中总糖含量最高。
此外,2月20日晚间,在黑猫投诉平台上,记者以“东鹏特饮”进行检索,注意到该品牌投诉量达1106起,投诉大都集中于恶意欺诈、霸王条款、中奖不予兑换等。
二级市场上,东鹏饮料今年1月创下278.49元的历史新高后股价陷入调整。截至20日收盘,其股价报230元/股,市值1196亿元。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