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十点人物志 (ID:sdrenwu),编辑:芝士咸鱼、野格,作者:Yuki,原文标题:《“发大财难如登天”,过年后这些“小赚”行业在全网爆火》,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俗话说:“新年新气象。”春节之后,正是人们制定新一年目标,规划事业与财富的好时机。
曾几何时,赚大钱是无数人心中的梦想。父辈们一夜暴富的故事仍在耳边回响,时代的奇迹仿佛触手可及。
然而,现实逐渐让大家清醒。
在当下,“发大财”的希望近乎渺茫。创业依旧充满风险,大厂的高薪职位表面光鲜,背后隐藏着无尽的加班与透支的健康;“股市热”与“黄金热”让不少普通散户沦为市场的炮灰;求神拜佛、买水晶等玄学手段用尽,依然未见显著效果;彩票热潮过后,屡屡不中的彩民们也纷纷发出“放弃幻想”的无奈呼声。
求财这件事上,人们仍在努力“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钱袋子却始终未如预期般鼓起。
赚不到大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目光转向赚小钱。有人借“寺庙热”的东风,倒卖开过光的法物,赚取微薄的差价;有人则采取稳扎稳打的策略,专注于撰写文章、剪辑短视频、摄影跟拍等细分领域兼职。
“能赚一分是一分”,成为当代人更务实的赚钱理念。
小钱不赚,何以赚大钱?
年轻人赚钱的心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的“挣大钱”梦想,正逐渐让位于更加务实的赚钱方式。如今,衡量黄金工作的标准不再是高薪,而是“旱涝保收”的稳定收入。今天出入CBD当高级白领,明天就可能是被“35岁门槛”挡在门外的失业群体。所谓的高薪工作,不过是一场幻梦。
股市、基金、理财的剧烈波动,也让那些怀揣着快速致富梦想的人,狠狠尝到了血本无归的滋味。
网友@金鑫的分享
在就业和投资市场低迷的背景下,人们不再盲目追求暴富,而是以更加平和稳健的心态积累财富。他们放低姿态,不再挑剔曾经嫌少的低报酬兼职,试图将自身技能变现,进入多元化的“小赚”市场。
正如有位网友调侃道,“小钱不赚,何以赚大钱?”
有些年轻人通过掌握“换猫砂、铲屎”等技能,开辟了上门喂猫的副业。
春节期间,一位网友分享了她的喂猫排班表,每天有十多个订单,单价虽然不高,整个假期下来,积累的收入也相当可观。
图源:《潇湘晨报》
书法爱好者也抓住节假日的机会,为他人代写春联赚钱。湖南长沙一位女士的视频展示了她11岁的女儿为亲朋好友写春联,虽然赚得不多,但足够覆盖孩子下学期的零花钱。
摄影成了一项常见的可变现技能。许多拥有摄影技术的大学生,不仅担任摄影师,还兼任地陪导游,既能赚取一些额外收入,也能结识新的朋友。
图源:网友IDcici陪拍版
“宿舍美甲美发沙龙”成为大学生们热门的小赚项目,提前体验美甲师工作,为室友提供服务,不需要支付租金,且客源稳定。你只需购买必要的工具,并征得室友同意,生意兴隆时,不仅能轻松覆盖生活费,甚至还能小有盈余。
社交平台不少人讨论宿舍美发美甲
踏入社会的青年群体早已不再拘泥于传统观念,脱下孔乙己的长衫,毫不犹豫地摆起地摊、支起烤炉。如今,在摊位上卖烤肠、炒饭、手作饰品,已经成为常见的创收方式。
塔罗牌算命和星盘解读则是新兴的小赚行业。尽管这个领域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技能要求,依然有不少人通过这种方式赚取零花钱。
而那些不擅长玄学算命的年轻人,也开发出了无需特殊技能,只需投入时间与耐心的玄学相关兼职。例如,代购祈福手串。这项工作不需要过多的技巧,只要能早起排队,就能赚取交通费和伙食费。
“陪伴型兼职”在网上逐步流行开来,例如兼职陪诊员,主要负责帮患者挂号、排队和取药,为患者家属提供帮助的同时,自己也赚到了钱。
类似的还有“上门带娃陪玩”服务,关键在于与孩子或老人相处时所需的耐心和细致,这也是此类工作的核心所在。
在所有小赚行业中,自媒体无疑是参与人数最多、最具潜力的“金矿”。随着自媒体红利的持续发力,不少喜欢冲浪的普通人勇闯自媒体,通过文字或视频分享自己对美妆、读书、旅游、文化等方面的独特见解。粉丝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即使是个腰部博主,也能通过接单推广获得不少收入。
从“发大财”到“赚小钱”,年轻人的赚钱路子越来越细化和多元,他们更看重时间自由、灵活性和即时结算等特点。许多人甚至将兴趣爱好转化为收入来源,享受乐趣的同时,还顺带收获了成就感。
年轻人渐渐将上班当作“一场绝不内耗的单机游戏”,自己是公司固定刷新的NPC,而真正的价值和满足感,寄托在灵活的兼职工作上,塑造了一种全新的就业观。
钱少事又多,小钱也难挣
在寻求小赚机会的过程中,人们将会发现:即使是小钱,赚起来也并不容易。
之前,#离职博主又重新开始上班了#的话题引发热议。原因很简单:流量少、变现难、合作机会稀缺,大家终于明白,做自媒体远没有想象中的轻松,不禁有人感叹,尽管“人生如旷野”,可旷野上根本没有路。
看似稳定的兼职,如上门家教和线上授课,又往往面临报酬与付出不成正比、竞争过于激烈的问题。
一位名为“小王子的朋友”的网友分享了自己寻找线上英语绘本兼职的经历。这份兼职报酬不算高,每分钟计价一元。尽管她拥有550分以上的英语六级证书,依旧在初试阶段因激烈的竞争被淘汰。
同样被淘汰的,还有一位英专生,拥有专八和高中英语教师资格证,甚至有国际学校任职经验,也未能通过考核。
即使通过这份兼职的考核,备课、授课和课后总结的时间投入与报酬严重不匹配,一旦某堂课收到差评,甚至连一元的报酬都可能没有。
“赔钱赚吆喝”成了这类兼职的真实写照。随着线上授课的兼职竞争愈发激烈,排课多、课时紧凑,年轻人渐渐体验到“廉价牛马”的真正含义。
这种“廉价牛马感”不仅在线上授课中存在,游戏代练行业也悄然蔓延。
许多曾热衷游戏的人,在代练过程中却感到身心俱疲,甚至开始“戒掉”游戏本身。低报酬和“不得不做”的疲劳感让他们发现,想要继续走这条路,或许只能换来无尽的疲惫和空虚。
不少兼职充满不确定性,爽约、临时加码、客户满意度标准不一等情况频繁出现,往往只能依靠个人的自觉和信任。这种反复无常的局面让人产生极大倦怠,甚至选择彻底放弃。
比如近年来火爆的约拍行业,看似只需摄影师和模特约定好时间地点就能开始,背后却暗藏着不小的隐性成本和风险。大学生和打工人顶着风霜雪雨,扛着摄影器材忙活一整天,净收入往往不足两百元。再加上路费、器材费、网盘会员费等额外支出,新手们拼尽全力,却时常毫无收获。
网友ID:“冻梨d”分享了自己忙活一整天,连成本都收不回来的真实案例
约拍行业不仅存在辛苦与低报酬的问题,还缺乏明确的行业规范,性骚扰和人身攻击事件时有发生。有一位女摄影师就曾因拒绝退定金,遭遇了客户的暴力袭击。由于工作环境通常需要与陌生人单独接触,女性摄影师尤其需要提高安全意识,避免陷入危险境地。
即便是看似安全的“线上陪聊”或“在家当树洞”这类副业,也隐藏着难以忽视的风险。这类兼职涉及与不明身份的客户接触,时常面临不适当的要求。比如,一位网友就分享了自己在陪聊过程中,遇到客户要求“带颜色对话”的尴尬经历。
那些拥有丰富兼职经验的前辈们,常常在社交平台上提醒新手:选择兼职时,务必避开那些要求押金或过多个人信息的岗位,尤其是需要上门的工作。对于未在平台发布的兼职,安全性与可靠性更应是首要考量。
无论从事何种兼职,都需保持警觉,在关注“日结多少”的同时,应该优先考虑的还是这份工作靠不靠谱、安不安全。
“挣大钱的技巧,都是挣小钱时学到的“
面对不稳定的兼职市场,年轻人渐渐意识到精打细算的重要性。
选择“小赚”路径的他们,往往会养成更加紧缩的消费观念。
每一笔支出都可以被换算成兼职时的日薪甚至时薪,同时,每一滴汗水也在提醒他们,某些消费行为可能并不理性。
赚得少,也要花得少。这种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许多人的消费习惯变得格外务实,甚至趋向紧缩,成为这群“小赚青年”的共同特征。
不少商家紧跟这一趋势,推出了所谓的“穷鬼套餐”。南城香、塔斯汀、西部马华、味多美、米村拌饭等品牌纷纷推出10元左右的亲民套餐,专为那些钱包干瘪的年轻人量身打造。
媒体总结可以低价吃饱的“穷鬼套餐”,图源“谷雨数据”
有人甚至总结出一周七天不重样的“穷鬼套餐”菜单,从周一到周日,6元早餐、10元汉堡、3元白米饭无限续……再加上店内免费提供的饮品、泡菜和锅巴零食,花小钱便能吃到饱。
除了餐饮,交通费也是小赚青年削减开支的重点。
在一线城市,地铁费用无疑是一项重要支出,尤其是当租房地点离工作单位较远时。以北京为例,单程地铁大约5元,每天交通费至少10元,周末出行更是要额外花费。但很多人开始选择更加经济的公交出行,并叠加各种平台优惠券,进一步压缩支出。
对于赚小钱的年轻人来说,每一分钱都需要精打细算。正如他们通过“积少成多”在兼职中节省开支,花钱时也将这一原则运用其中,力求每一分投入都能得到最具性价比的回报。
有位网友分享道,自己平时写作投稿,每千字仅能赚200元,与每月的交通费相比,这笔支出几乎相当于“白写了一篇1500字的稿子。”
对于金钱一分一厘的较量,反映了兼职生活对他们的深刻影响:
金钱的价值不再单纯通过数字衡量,而是通过时间、路程、字数甚至汗水来计算。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极度精打细算的生活,也会让人感到无形的压迫感。
大多数兼职工作仍然是用时间和体力换取微薄的报酬。很多人坦言,自己因为负债和生活压力不得不去做兼职,但这种廉价劳动力带来的回报与付出不成正比,反而加剧了身体和心灵的透支。
越来越多的小赚青年意识到,无法提升自身技能的兼职种类,只能作为短期过渡,而不应成为长期依赖。毕竟,重复的体力劳动消耗的,不仅是精力,更是对生活的期待与热情,而这些远比金钱更加珍贵。
更为明智的解法,或许是将时间投入到挖掘特长或副业上,进行自我潜能的探索。在实践中试错、沉下心锻炼技能,积累经验与人脉,最终开辟出更多职业可能性。
正如在相关话题下,一位豆瓣网友所言:
“挣大钱的技巧,往往是在挣小钱时学到的。这其实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参考资料:
1.五环外《这届大学生的搞钱新思路:宿舍开店,轻松月入上千》
2.搜狐新闻《2024年毕业生就业报告!从数据看大学生现状,互联网行业大爆发?》
3.谷雨数据《穷鬼套餐流行,一线城市年轻人吃得越来越便宜了》
4.每日豆瓣《普通人不要嫌弃容易赚到的小钱》
5.豆瓣小组《分享区|分享在家摆烂做树洞》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End
想涨知识 关注虎嗅视频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十点人物志 (ID:sdrenwu),编辑:芝士咸鱼、野格,作者:Yuki,原文标题:《“发大财难如登天”,过年后这些“小赚”行业在全网爆火》,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俗话说:“新年新气象。”春节之后,正是人们制定新一年目标,规划事业与财富的好时机。
曾几何时,赚大钱是无数人心中的梦想。父辈们一夜暴富的故事仍在耳边回响,时代的奇迹仿佛触手可及。
然而,现实逐渐让大家清醒。
在当下,“发大财”的希望近乎渺茫。创业依旧充满风险,大厂的高薪职位表面光鲜,背后隐藏着无尽的加班与透支的健康;“股市热”与“黄金热”让不少普通散户沦为市场的炮灰;求神拜佛、买水晶等玄学手段用尽,依然未见显著效果;彩票热潮过后,屡屡不中的彩民们也纷纷发出“放弃幻想”的无奈呼声。
求财这件事上,人们仍在努力“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钱袋子却始终未如预期般鼓起。
赚不到大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目光转向赚小钱。有人借“寺庙热”的东风,倒卖开过光的法物,赚取微薄的差价;有人则采取稳扎稳打的策略,专注于撰写文章、剪辑短视频、摄影跟拍等细分领域兼职。
“能赚一分是一分”,成为当代人更务实的赚钱理念。
小钱不赚,何以赚大钱?
年轻人赚钱的心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的“挣大钱”梦想,正逐渐让位于更加务实的赚钱方式。如今,衡量黄金工作的标准不再是高薪,而是“旱涝保收”的稳定收入。今天出入CBD当高级白领,明天就可能是被“35岁门槛”挡在门外的失业群体。所谓的高薪工作,不过是一场幻梦。
股市、基金、理财的剧烈波动,也让那些怀揣着快速致富梦想的人,狠狠尝到了血本无归的滋味。
网友@金鑫的分享
在就业和投资市场低迷的背景下,人们不再盲目追求暴富,而是以更加平和稳健的心态积累财富。他们放低姿态,不再挑剔曾经嫌少的低报酬兼职,试图将自身技能变现,进入多元化的“小赚”市场。
正如有位网友调侃道,“小钱不赚,何以赚大钱?”
有些年轻人通过掌握“换猫砂、铲屎”等技能,开辟了上门喂猫的副业。
春节期间,一位网友分享了她的喂猫排班表,每天有十多个订单,单价虽然不高,整个假期下来,积累的收入也相当可观。
图源:《潇湘晨报》
书法爱好者也抓住节假日的机会,为他人代写春联赚钱。湖南长沙一位女士的视频展示了她11岁的女儿为亲朋好友写春联,虽然赚得不多,但足够覆盖孩子下学期的零花钱。
摄影成了一项常见的可变现技能。许多拥有摄影技术的大学生,不仅担任摄影师,还兼任地陪导游,既能赚取一些额外收入,也能结识新的朋友。
图源:网友IDcici陪拍版
“宿舍美甲美发沙龙”成为大学生们热门的小赚项目,提前体验美甲师工作,为室友提供服务,不需要支付租金,且客源稳定。你只需购买必要的工具,并征得室友同意,生意兴隆时,不仅能轻松覆盖生活费,甚至还能小有盈余。
社交平台不少人讨论宿舍美发美甲
踏入社会的青年群体早已不再拘泥于传统观念,脱下孔乙己的长衫,毫不犹豫地摆起地摊、支起烤炉。如今,在摊位上卖烤肠、炒饭、手作饰品,已经成为常见的创收方式。
塔罗牌算命和星盘解读则是新兴的小赚行业。尽管这个领域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技能要求,依然有不少人通过这种方式赚取零花钱。
而那些不擅长玄学算命的年轻人,也开发出了无需特殊技能,只需投入时间与耐心的玄学相关兼职。例如,代购祈福手串。这项工作不需要过多的技巧,只要能早起排队,就能赚取交通费和伙食费。
“陪伴型兼职”在网上逐步流行开来,例如兼职陪诊员,主要负责帮患者挂号、排队和取药,为患者家属提供帮助的同时,自己也赚到了钱。
类似的还有“上门带娃陪玩”服务,关键在于与孩子或老人相处时所需的耐心和细致,这也是此类工作的核心所在。
在所有小赚行业中,自媒体无疑是参与人数最多、最具潜力的“金矿”。随着自媒体红利的持续发力,不少喜欢冲浪的普通人勇闯自媒体,通过文字或视频分享自己对美妆、读书、旅游、文化等方面的独特见解。粉丝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即使是个腰部博主,也能通过接单推广获得不少收入。
从“发大财”到“赚小钱”,年轻人的赚钱路子越来越细化和多元,他们更看重时间自由、灵活性和即时结算等特点。许多人甚至将兴趣爱好转化为收入来源,享受乐趣的同时,还顺带收获了成就感。
年轻人渐渐将上班当作“一场绝不内耗的单机游戏”,自己是公司固定刷新的NPC,而真正的价值和满足感,寄托在灵活的兼职工作上,塑造了一种全新的就业观。
钱少事又多,小钱也难挣
在寻求小赚机会的过程中,人们将会发现:即使是小钱,赚起来也并不容易。
之前,#离职博主又重新开始上班了#的话题引发热议。原因很简单:流量少、变现难、合作机会稀缺,大家终于明白,做自媒体远没有想象中的轻松,不禁有人感叹,尽管“人生如旷野”,可旷野上根本没有路。
看似稳定的兼职,如上门家教和线上授课,又往往面临报酬与付出不成正比、竞争过于激烈的问题。
一位名为“小王子的朋友”的网友分享了自己寻找线上英语绘本兼职的经历。这份兼职报酬不算高,每分钟计价一元。尽管她拥有550分以上的英语六级证书,依旧在初试阶段因激烈的竞争被淘汰。
同样被淘汰的,还有一位英专生,拥有专八和高中英语教师资格证,甚至有国际学校任职经验,也未能通过考核。
即使通过这份兼职的考核,备课、授课和课后总结的时间投入与报酬严重不匹配,一旦某堂课收到差评,甚至连一元的报酬都可能没有。
“赔钱赚吆喝”成了这类兼职的真实写照。随着线上授课的兼职竞争愈发激烈,排课多、课时紧凑,年轻人渐渐体验到“廉价牛马”的真正含义。
这种“廉价牛马感”不仅在线上授课中存在,游戏代练行业也悄然蔓延。
许多曾热衷游戏的人,在代练过程中却感到身心俱疲,甚至开始“戒掉”游戏本身。低报酬和“不得不做”的疲劳感让他们发现,想要继续走这条路,或许只能换来无尽的疲惫和空虚。
不少兼职充满不确定性,爽约、临时加码、客户满意度标准不一等情况频繁出现,往往只能依靠个人的自觉和信任。这种反复无常的局面让人产生极大倦怠,甚至选择彻底放弃。
比如近年来火爆的约拍行业,看似只需摄影师和模特约定好时间地点就能开始,背后却暗藏着不小的隐性成本和风险。大学生和打工人顶着风霜雪雨,扛着摄影器材忙活一整天,净收入往往不足两百元。再加上路费、器材费、网盘会员费等额外支出,新手们拼尽全力,却时常毫无收获。
网友ID:“冻梨d”分享了自己忙活一整天,连成本都收不回来的真实案例
约拍行业不仅存在辛苦与低报酬的问题,还缺乏明确的行业规范,性骚扰和人身攻击事件时有发生。有一位女摄影师就曾因拒绝退定金,遭遇了客户的暴力袭击。由于工作环境通常需要与陌生人单独接触,女性摄影师尤其需要提高安全意识,避免陷入危险境地。
即便是看似安全的“线上陪聊”或“在家当树洞”这类副业,也隐藏着难以忽视的风险。这类兼职涉及与不明身份的客户接触,时常面临不适当的要求。比如,一位网友就分享了自己在陪聊过程中,遇到客户要求“带颜色对话”的尴尬经历。
那些拥有丰富兼职经验的前辈们,常常在社交平台上提醒新手:选择兼职时,务必避开那些要求押金或过多个人信息的岗位,尤其是需要上门的工作。对于未在平台发布的兼职,安全性与可靠性更应是首要考量。
无论从事何种兼职,都需保持警觉,在关注“日结多少”的同时,应该优先考虑的还是这份工作靠不靠谱、安不安全。
“挣大钱的技巧,都是挣小钱时学到的“
面对不稳定的兼职市场,年轻人渐渐意识到精打细算的重要性。
选择“小赚”路径的他们,往往会养成更加紧缩的消费观念。
每一笔支出都可以被换算成兼职时的日薪甚至时薪,同时,每一滴汗水也在提醒他们,某些消费行为可能并不理性。
赚得少,也要花得少。这种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许多人的消费习惯变得格外务实,甚至趋向紧缩,成为这群“小赚青年”的共同特征。
不少商家紧跟这一趋势,推出了所谓的“穷鬼套餐”。南城香、塔斯汀、西部马华、味多美、米村拌饭等品牌纷纷推出10元左右的亲民套餐,专为那些钱包干瘪的年轻人量身打造。
媒体总结可以低价吃饱的“穷鬼套餐”,图源“谷雨数据”
有人甚至总结出一周七天不重样的“穷鬼套餐”菜单,从周一到周日,6元早餐、10元汉堡、3元白米饭无限续……再加上店内免费提供的饮品、泡菜和锅巴零食,花小钱便能吃到饱。
除了餐饮,交通费也是小赚青年削减开支的重点。
在一线城市,地铁费用无疑是一项重要支出,尤其是当租房地点离工作单位较远时。以北京为例,单程地铁大约5元,每天交通费至少10元,周末出行更是要额外花费。但很多人开始选择更加经济的公交出行,并叠加各种平台优惠券,进一步压缩支出。
对于赚小钱的年轻人来说,每一分钱都需要精打细算。正如他们通过“积少成多”在兼职中节省开支,花钱时也将这一原则运用其中,力求每一分投入都能得到最具性价比的回报。
有位网友分享道,自己平时写作投稿,每千字仅能赚200元,与每月的交通费相比,这笔支出几乎相当于“白写了一篇1500字的稿子。”
对于金钱一分一厘的较量,反映了兼职生活对他们的深刻影响:
金钱的价值不再单纯通过数字衡量,而是通过时间、路程、字数甚至汗水来计算。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极度精打细算的生活,也会让人感到无形的压迫感。
大多数兼职工作仍然是用时间和体力换取微薄的报酬。很多人坦言,自己因为负债和生活压力不得不去做兼职,但这种廉价劳动力带来的回报与付出不成正比,反而加剧了身体和心灵的透支。
越来越多的小赚青年意识到,无法提升自身技能的兼职种类,只能作为短期过渡,而不应成为长期依赖。毕竟,重复的体力劳动消耗的,不仅是精力,更是对生活的期待与热情,而这些远比金钱更加珍贵。
更为明智的解法,或许是将时间投入到挖掘特长或副业上,进行自我潜能的探索。在实践中试错、沉下心锻炼技能,积累经验与人脉,最终开辟出更多职业可能性。
正如在相关话题下,一位豆瓣网友所言:
“挣大钱的技巧,往往是在挣小钱时学到的。这其实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参考资料:
1.五环外《这届大学生的搞钱新思路:宿舍开店,轻松月入上千》
2.搜狐新闻《2024年毕业生就业报告!从数据看大学生现状,互联网行业大爆发?》
3.谷雨数据《穷鬼套餐流行,一线城市年轻人吃得越来越便宜了》
4.每日豆瓣《普通人不要嫌弃容易赚到的小钱》
5.豆瓣小组《分享区|分享在家摆烂做树洞》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End
想涨知识 关注虎嗅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