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百姓茶余饭后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便是电影《哪吒 2》的火爆。而这部电影也不负众望,昨日(13 日)晚上,《新闻联播》播出消息:中国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全球票房(含预售)突破 100 亿人民币!这一成就不仅使其成为中国电影史上首部、全亚洲首部票房过百亿的影片,还创造了全球单一电影市场最高票房纪录。
春节以来,我一直在思考:《哪吒之魔童闹海》为何如此火爆?在当前经济并非强劲的情况下,为何票房却如此之高?《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火爆直接引发了光线传媒股价的暴涨,可为何其他影视股却没有上涨?带着这些问题,在《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创造历史的背后,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1.数据上,16天票房破百亿是个什么概念?
从票房增长速度来看,16天破百亿堪称 “光速”。以中国电影市场过往的票房数据作对比,2019 年《哪吒之魔童降世》累计票房达50亿时,用时17天 ,而《哪吒之魔童闹海》仅用了10天就突破50亿。一般商业电影的票房增长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通常在首周末达到一个小高峰,随后逐渐下滑。而《哪吒之魔童闹海》打破常规,在长达16天的时间里保持着强劲的票房增长势头,这表明其市场吸引力持久,观众观影热情不断。
观影人次也直观反映出影片的受欢迎程度。据统计,《哪吒之魔童闹海》观影人次已超 2 亿。假设平均票价为50元(实际票价因地区、影院、时段等因素有所差异),这意味着全国平均每7个人中就有1人走进影院观看了这部电影。如此庞大的观影群体,涵盖了不同年龄、性别、地域和文化背景的人群,充分证明了影片强大的受众基础和广泛的市场号召力。
在全球电影市场的格局中,这一成绩更是让中国电影大放异彩。截至目前,在全球影史票房榜上,《哪吒之魔童闹海》稳居前20位,超越了众多好莱坞大片。它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动画电影的崛起,也为中国电影产业赢得了国际声誉,提升了中国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
对于电影行业而言,《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是一针强心剂。它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激励着更多电影人投身于高质量影片的创作中。同时,也为电影发行、放映等环节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促进了整个电影产业链的良性发展。
2.自身角度,《哪吒之魔童闹海》创造多项纪录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创造记录的背后,内容创新性、制作技术的提升性以及市场强大IP的映射或是主要原因。
一方面,《哪吒之魔童闹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哪吒的故事老少皆知,理解起来并不难。而影片没有延续传统,而是对古老的题材赋予了现代的韵味,融入了现代社会中有关认知,社会关系以及责任等多方面的思考,产生共鸣;
另一方面,技术的进入和质量的提升。据说,导演饺子坦言,回忆起《哪吒2》起初预计时间是3年,但做到后面“刹不住车”了,因为“必须倾尽所有实现最好的效果,要跳起来够中国动画电影特效的天花板”。据了解,《哪吒2》全片特效镜头数量已经超过前作全片镜头总数。在一场恢宏激烈的战争中,百万铁链在空中飘动如发丝般流畅,铁链在高速甩动下交错缠绕,却未曾穿透角色的身体展现出极高的特效精度。
此外,作为《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续作,《哪吒之魔童闹海》拥有强大的IP效应。前作2019年取得了50亿+的票房佳绩,凭借其精彩的剧情、鲜明的角色和精良的制作,积累了大量的粉丝和良好的口碑。这些粉丝成为了《哪吒之魔童闹海》的首批观众,他们对影片的期待和支持为票房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宏观方面,票房破百亿是因为经济变好了吗?
众所周知,当前经济仅是处于修复阶段,需求不足以及消费不强仍是宏观经济的主要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影片的火爆以及票房创造历史,并非是消费强劲以及经济向好的表现,更多的是因为优质影片集中在春节档上映,高质量的产品创造出了惊人的需求。
一方面,看电影已经成为普通大众的日常消费,经济好坏和收入高低对人们看电影的影响较小。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持续增长,年增长率保持在5% 以上。这表明观众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用于观影等文化消费,为电影市场的繁荣提供了经济基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看电影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只是简单的消费,电影早已不再是贵重的奢侈品,经济的好坏、收入的高低不太会影响大家去看一场几十块钱的电影。
另一方面,《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更多地源于其自身的品质和吸引力。即便经济形势良好,优质的影片依然能够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例如,在 2020 年疫情期间,虽然电影市场受到了巨大冲击,但一些优质的线上电影依然取得了不错的播放量和口碑。这说明,内容质量才是电影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一部好的电影,无论在何种经济环境下,都能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吸引观众。
4.投资方面,传媒股投资逻辑是否有变,市场机会如何挖掘?
从投资角度,以往我们看到,传媒股的投资逻辑更多地关注影片的商业票房表现和市场热度。然而,随着《哪吒之魔童闹海》等优质影片的成功,市场更加注重影视公司的内容创作能力和 IP 储备。具有强大创作团队和丰富优质 IP 的公司,能够持续推出高质量的作品,更有可能获得市场的认可和投资者的青睐。
这一点从春季前影视传媒股的集中表现以及春节后的巨大分化中可见一斑。受益于《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火爆,2月5日A股开盘,光线传媒一骑绝尘,随后7个交易日股价暴涨 200%,但其他影视传媒股基本还处于低迷状态。很明显,在当下时代,更多的创新和技术进步,提供新的供给满足新的需求,才是真正的发展之道。这意味着影视传媒的投资思路可能已经发生变化,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强者,或许才能赢得未来。
以点带面,透过影视传媒看整个投资领域,透过光线传媒看整个资本市场,打破传统需求,未来创新的供给才是市场最值得投资的方向之一。就比如当前的科技进步和创新,正火爆于中国资本市场,引领国内资本市场科技价值的重塑。而以往的传统消费,虽然并未消失大众视野,看驱动力,已经大不如从前……
作者:郭一鸣 执业证书:A0680612120002
最近,老百姓茶余饭后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便是电影《哪吒 2》的火爆。而这部电影也不负众望,昨日(13 日)晚上,《新闻联播》播出消息:中国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全球票房(含预售)突破 100 亿人民币!这一成就不仅使其成为中国电影史上首部、全亚洲首部票房过百亿的影片,还创造了全球单一电影市场最高票房纪录。
春节以来,我一直在思考:《哪吒之魔童闹海》为何如此火爆?在当前经济并非强劲的情况下,为何票房却如此之高?《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火爆直接引发了光线传媒股价的暴涨,可为何其他影视股却没有上涨?带着这些问题,在《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创造历史的背后,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1.数据上,16天票房破百亿是个什么概念?
从票房增长速度来看,16天破百亿堪称 “光速”。以中国电影市场过往的票房数据作对比,2019 年《哪吒之魔童降世》累计票房达50亿时,用时17天 ,而《哪吒之魔童闹海》仅用了10天就突破50亿。一般商业电影的票房增长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通常在首周末达到一个小高峰,随后逐渐下滑。而《哪吒之魔童闹海》打破常规,在长达16天的时间里保持着强劲的票房增长势头,这表明其市场吸引力持久,观众观影热情不断。
观影人次也直观反映出影片的受欢迎程度。据统计,《哪吒之魔童闹海》观影人次已超 2 亿。假设平均票价为50元(实际票价因地区、影院、时段等因素有所差异),这意味着全国平均每7个人中就有1人走进影院观看了这部电影。如此庞大的观影群体,涵盖了不同年龄、性别、地域和文化背景的人群,充分证明了影片强大的受众基础和广泛的市场号召力。
在全球电影市场的格局中,这一成绩更是让中国电影大放异彩。截至目前,在全球影史票房榜上,《哪吒之魔童闹海》稳居前20位,超越了众多好莱坞大片。它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动画电影的崛起,也为中国电影产业赢得了国际声誉,提升了中国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
对于电影行业而言,《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是一针强心剂。它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激励着更多电影人投身于高质量影片的创作中。同时,也为电影发行、放映等环节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促进了整个电影产业链的良性发展。
2.自身角度,《哪吒之魔童闹海》创造多项纪录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创造记录的背后,内容创新性、制作技术的提升性以及市场强大IP的映射或是主要原因。
一方面,《哪吒之魔童闹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哪吒的故事老少皆知,理解起来并不难。而影片没有延续传统,而是对古老的题材赋予了现代的韵味,融入了现代社会中有关认知,社会关系以及责任等多方面的思考,产生共鸣;
另一方面,技术的进入和质量的提升。据说,导演饺子坦言,回忆起《哪吒2》起初预计时间是3年,但做到后面“刹不住车”了,因为“必须倾尽所有实现最好的效果,要跳起来够中国动画电影特效的天花板”。据了解,《哪吒2》全片特效镜头数量已经超过前作全片镜头总数。在一场恢宏激烈的战争中,百万铁链在空中飘动如发丝般流畅,铁链在高速甩动下交错缠绕,却未曾穿透角色的身体展现出极高的特效精度。
此外,作为《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续作,《哪吒之魔童闹海》拥有强大的IP效应。前作2019年取得了50亿+的票房佳绩,凭借其精彩的剧情、鲜明的角色和精良的制作,积累了大量的粉丝和良好的口碑。这些粉丝成为了《哪吒之魔童闹海》的首批观众,他们对影片的期待和支持为票房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宏观方面,票房破百亿是因为经济变好了吗?
众所周知,当前经济仅是处于修复阶段,需求不足以及消费不强仍是宏观经济的主要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影片的火爆以及票房创造历史,并非是消费强劲以及经济向好的表现,更多的是因为优质影片集中在春节档上映,高质量的产品创造出了惊人的需求。
一方面,看电影已经成为普通大众的日常消费,经济好坏和收入高低对人们看电影的影响较小。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持续增长,年增长率保持在5% 以上。这表明观众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用于观影等文化消费,为电影市场的繁荣提供了经济基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看电影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只是简单的消费,电影早已不再是贵重的奢侈品,经济的好坏、收入的高低不太会影响大家去看一场几十块钱的电影。
另一方面,《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更多地源于其自身的品质和吸引力。即便经济形势良好,优质的影片依然能够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例如,在 2020 年疫情期间,虽然电影市场受到了巨大冲击,但一些优质的线上电影依然取得了不错的播放量和口碑。这说明,内容质量才是电影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一部好的电影,无论在何种经济环境下,都能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吸引观众。
4.投资方面,传媒股投资逻辑是否有变,市场机会如何挖掘?
从投资角度,以往我们看到,传媒股的投资逻辑更多地关注影片的商业票房表现和市场热度。然而,随着《哪吒之魔童闹海》等优质影片的成功,市场更加注重影视公司的内容创作能力和 IP 储备。具有强大创作团队和丰富优质 IP 的公司,能够持续推出高质量的作品,更有可能获得市场的认可和投资者的青睐。
这一点从春季前影视传媒股的集中表现以及春节后的巨大分化中可见一斑。受益于《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火爆,2月5日A股开盘,光线传媒一骑绝尘,随后7个交易日股价暴涨 200%,但其他影视传媒股基本还处于低迷状态。很明显,在当下时代,更多的创新和技术进步,提供新的供给满足新的需求,才是真正的发展之道。这意味着影视传媒的投资思路可能已经发生变化,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强者,或许才能赢得未来。
以点带面,透过影视传媒看整个投资领域,透过光线传媒看整个资本市场,打破传统需求,未来创新的供给才是市场最值得投资的方向之一。就比如当前的科技进步和创新,正火爆于中国资本市场,引领国内资本市场科技价值的重塑。而以往的传统消费,虽然并未消失大众视野,看驱动力,已经大不如从前……
作者:郭一鸣 执业证书:A06806121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