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固收+”策略解析 手把手教你选基

东方财富网

6天前

在具体的选股方法上,又会进一步细分,如传统的成长、价值策略选股、采用红利低波策略选股、借助AI指数增强模型选股等。

2025年,很多追求稳健的投资人把目光聚焦于“固收+”,近期权益市场的火热无疑进一步放大了期待。但“固收+”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更像是一位熟悉的陌生人,有了解但并不深刻。

1.到底什么是“固收+”?

2.“固收+”的收益究竟从何而来?

3.如何在全市场千万产品中挑选优秀的“固收+”?

这应该是每一位真正准备投资“固收+”产品的投资人都会问的3个问题,本文将用最直接的逻辑、最简单的语言解释。

(一)最基本的定义,什么是“固收+”?

1)“固收+”策略分类

顾名思义,“固收+”即是在债券这种相对稳健的资产上,加一些增强收益的部分。按照当前的宣传口径,弹性资产比例明确限制在30%以内。

市场在“+”这一部分,做的比较丰富,以至于很多人会听到非常多的“固收+”概念,但这些看上去些许杂乱的概念,依旧可以按投资收益目标捋清楚。

绝对收益目标

● 第1种,CPPI策略。即等债券部分的收益积累一定安全垫后,开始配置股票,并且要使得股票部分的波动不会向下击破债券收益的安全垫。聚集于当前,这种策略的一个问题在于:利率来到低位后,提供的安全垫非常有限,会较大程度掣肘股票的投资。

● 第2种,打新或者定增策略。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收益增强,但聚焦于当前,打新红利期已过,收益贡献十分有限,市场上相关的产品很少。

● 第3种,量化对冲策略。这也是近年大家听的比较多的类型。具体逻辑为:股票部分在买入一篮子股票的同时,卖出相同规模的股指期货,从而对冲掉Beta,以期保留选股带来的Alpha收益。

相对收益目标

● 第1种,股债动态配置策略。即根据市场动态调整股票和债券的投资比例,这是当前市场最主流的增强策略。在具体的选股方法上,又会进一步细分,如传统的成长、价值策略选股、采用红利低波策略选股、借助AI指数增强模型选股等。

● 第2种,股债分仓,alpha策略。即权益基金经理和固收基金经理负责各自分仓,淡化择时,股票追求alpha,债券追求纯债部分的配置收益。策略的关键在于双基金经理的配合。

● 第3种,多资产、多领域配置策略。不局限于国内的股票和债券,可以跨区域、跨资产,如可以+黄金、+海外股票、+海外债券等,这种策略在海外比较主流,国内目前还有一定约束。

2)“固收+”基金分类

当前被纳入“固收+”范畴的基金,主要包含3类: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和偏债混合基金,更明确的定义在于含权资产比例不得超过30%。每一类基金的具体资产投资范围和比例,如右下表所示。

一般而言,一级债基的波动度相对更小,因为不可直接投资股票。对于二级债基和偏债混合基金而言,核心在于权益仓位中枢的高低。一般有以下几类:

低波“固收+”:权益类资产仓位中枢一般低于10%。

中波“固收+”:权益类资产仓位中枢一般高于5%,低于20%。

高波“固收+”:权益类资产仓位中枢一般不低于20%。

灵活“固收+”:权益类资产仓位变化灵活,随时间在0-30%间变动。

(二)“固收+”的收益究竟从何而来?

1)“固收+”基金产品能力拆解

理解“固收+”产品的核心在于理解收益创造的逻辑:即享受资产配置带来的好处,而非单一押注某类资产。从收益来源来看,一般在于2个方面:

一是,择时。根据市场动态调整股、转债、纯债配置比例,尽可能把握住每类资产的β行情。

二是,择券。选择具体的股票、券种,协同配合后最终呈现出收益结果。

对于收益结果而言,主要在于两个维度:

● 回撤控制能力下的收益过程。主要指标为最大回撤、净值创新高所需的时间。

● 收益创造能力下的超额收益。主要指标为年化收益率。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无论收益源于何处,最重要的是业绩的持续性和创新高的能力。这意味着无论投资者在何时选择该产品,都拥有获取收益的较高期待。

2)债券部分:不追求极致久期和信用下沉,把握基本票息

理解了“固收+”核心在于资产配置,就会理解二级债基在纯债部分相较于普通债基的差异。下图可以很醒目地看到2处特点:

一是,二级债基久期明显小于普通纯债久期。

二是,二级债基券种信用评级明显高于普通纯债。

本质原因在于:对于“固收+”而言,股票和债券的作用分工明确,债券部分的核心是提供组合的基底收益,安全、持续是第一要义,增强的部分以及随之而来的波动,交给股票。

3)股票部分,每位基金经理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赚取收益,核心是持续性

①仓位层面:随势而动,仓位中枢取决于产品定位

筛选2021年以来,年度收益均为正,同时年化收益在4.5%以上的优秀二级债基,其股票仓位情况如下,可以发现:

共同点在于:均会随市场调整股票仓位。

不同点在于:仓位中枢有区别,有的高,有的低。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需要理解的一点是收益与波动是相伴相生的。产品定位决定着仓位中枢,更高的股票仓位意味着更大的收益弹性,但也意味着收益过程里更大的波动性。

②行业配置层面,3种策略标签都不错,核心是风格的稳定性

从行业配置策略上看,“固收+”基金为了实现相较于权益型基金更为平滑的收益,比较极致的赛道型风格很少,通常在行业配置上更加注重安全边际和风险分散。一般可以分为以下3种:

一是,核心+卫星。即重仓板块+轻仓交易性机会轮动,轻仓板块往往会季度轮动。

二是,中期配置稳定。即有明显配置偏好,如低估值/高股息/大蓝筹,行业配置较为分散。

三是,灵活进攻。即有明显的重仓板块,且重仓板块在不同时间点存在明显轮动。

对比实际中的二级债基,每种策略都有做的好的基金经理和基金产品。因此,策略本身并没有优劣,核心是基金经理的驾驭能力和风格稳定性。

(三)如何挑选“固收+”产品?

1)固收+ 基金内部业绩分化大,挑选基金很关键

如下图可以看到,无论是在何种市场环境里,同一类型基金业绩表现的差异非常大。在同一年度,最小值和最大值间的差值竟能达到60%以上。可见,挑选靠谱的“固收+”基金,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2)周期视角,要有收益体验,更要有收益结果,Calmar指标帮您筛选

当下若是投资“固收+”产品,需要明确3件事:

一是,要以完整周期的视角审视基金产品。仅在牛市环境,或者仅在熊市环境里评价某只基金,都是片面的。

二是,从产品要求上来看,既要有收益体验,亦要有收益结果。收益结果看年化收益,收益体验看最大回撤控制能力。前提还是需要在一个完整的牛熊周期里衡量。

三是,聚焦于当前,随着利率来自低位,债券部分给股票部分提供的收益缓冲垫变薄,要适度提升波动容忍度。

从具体的方法上来看,Calmar比率是一个不错的筛选指标。它的计算方式为区间年化收益率比上区间最大回撤,同步考虑了创造收益和控制回撤的能力。如下图所示,Calmar比率较大(图中表现为气泡较大)的基金拥有不错的收益创造能力和回撤控制能力。

当然,在Calmar指标外,尽可能全面的审视一只基金。每一年的收益情况、基金经理投资理念和背景、以往业绩的持续性等等。

(文章来源:富国基金)

(原标题:最全“固收+”策略解析,手把手教你选基)

(责任编辑:66)

在具体的选股方法上,又会进一步细分,如传统的成长、价值策略选股、采用红利低波策略选股、借助AI指数增强模型选股等。

2025年,很多追求稳健的投资人把目光聚焦于“固收+”,近期权益市场的火热无疑进一步放大了期待。但“固收+”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更像是一位熟悉的陌生人,有了解但并不深刻。

1.到底什么是“固收+”?

2.“固收+”的收益究竟从何而来?

3.如何在全市场千万产品中挑选优秀的“固收+”?

这应该是每一位真正准备投资“固收+”产品的投资人都会问的3个问题,本文将用最直接的逻辑、最简单的语言解释。

(一)最基本的定义,什么是“固收+”?

1)“固收+”策略分类

顾名思义,“固收+”即是在债券这种相对稳健的资产上,加一些增强收益的部分。按照当前的宣传口径,弹性资产比例明确限制在30%以内。

市场在“+”这一部分,做的比较丰富,以至于很多人会听到非常多的“固收+”概念,但这些看上去些许杂乱的概念,依旧可以按投资收益目标捋清楚。

绝对收益目标

● 第1种,CPPI策略。即等债券部分的收益积累一定安全垫后,开始配置股票,并且要使得股票部分的波动不会向下击破债券收益的安全垫。聚集于当前,这种策略的一个问题在于:利率来到低位后,提供的安全垫非常有限,会较大程度掣肘股票的投资。

● 第2种,打新或者定增策略。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收益增强,但聚焦于当前,打新红利期已过,收益贡献十分有限,市场上相关的产品很少。

● 第3种,量化对冲策略。这也是近年大家听的比较多的类型。具体逻辑为:股票部分在买入一篮子股票的同时,卖出相同规模的股指期货,从而对冲掉Beta,以期保留选股带来的Alpha收益。

相对收益目标

● 第1种,股债动态配置策略。即根据市场动态调整股票和债券的投资比例,这是当前市场最主流的增强策略。在具体的选股方法上,又会进一步细分,如传统的成长、价值策略选股、采用红利低波策略选股、借助AI指数增强模型选股等。

● 第2种,股债分仓,alpha策略。即权益基金经理和固收基金经理负责各自分仓,淡化择时,股票追求alpha,债券追求纯债部分的配置收益。策略的关键在于双基金经理的配合。

● 第3种,多资产、多领域配置策略。不局限于国内的股票和债券,可以跨区域、跨资产,如可以+黄金、+海外股票、+海外债券等,这种策略在海外比较主流,国内目前还有一定约束。

2)“固收+”基金分类

当前被纳入“固收+”范畴的基金,主要包含3类: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和偏债混合基金,更明确的定义在于含权资产比例不得超过30%。每一类基金的具体资产投资范围和比例,如右下表所示。

一般而言,一级债基的波动度相对更小,因为不可直接投资股票。对于二级债基和偏债混合基金而言,核心在于权益仓位中枢的高低。一般有以下几类:

低波“固收+”:权益类资产仓位中枢一般低于10%。

中波“固收+”:权益类资产仓位中枢一般高于5%,低于20%。

高波“固收+”:权益类资产仓位中枢一般不低于20%。

灵活“固收+”:权益类资产仓位变化灵活,随时间在0-30%间变动。

(二)“固收+”的收益究竟从何而来?

1)“固收+”基金产品能力拆解

理解“固收+”产品的核心在于理解收益创造的逻辑:即享受资产配置带来的好处,而非单一押注某类资产。从收益来源来看,一般在于2个方面:

一是,择时。根据市场动态调整股、转债、纯债配置比例,尽可能把握住每类资产的β行情。

二是,择券。选择具体的股票、券种,协同配合后最终呈现出收益结果。

对于收益结果而言,主要在于两个维度:

● 回撤控制能力下的收益过程。主要指标为最大回撤、净值创新高所需的时间。

● 收益创造能力下的超额收益。主要指标为年化收益率。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无论收益源于何处,最重要的是业绩的持续性和创新高的能力。这意味着无论投资者在何时选择该产品,都拥有获取收益的较高期待。

2)债券部分:不追求极致久期和信用下沉,把握基本票息

理解了“固收+”核心在于资产配置,就会理解二级债基在纯债部分相较于普通债基的差异。下图可以很醒目地看到2处特点:

一是,二级债基久期明显小于普通纯债久期。

二是,二级债基券种信用评级明显高于普通纯债。

本质原因在于:对于“固收+”而言,股票和债券的作用分工明确,债券部分的核心是提供组合的基底收益,安全、持续是第一要义,增强的部分以及随之而来的波动,交给股票。

3)股票部分,每位基金经理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赚取收益,核心是持续性

①仓位层面:随势而动,仓位中枢取决于产品定位

筛选2021年以来,年度收益均为正,同时年化收益在4.5%以上的优秀二级债基,其股票仓位情况如下,可以发现:

共同点在于:均会随市场调整股票仓位。

不同点在于:仓位中枢有区别,有的高,有的低。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需要理解的一点是收益与波动是相伴相生的。产品定位决定着仓位中枢,更高的股票仓位意味着更大的收益弹性,但也意味着收益过程里更大的波动性。

②行业配置层面,3种策略标签都不错,核心是风格的稳定性

从行业配置策略上看,“固收+”基金为了实现相较于权益型基金更为平滑的收益,比较极致的赛道型风格很少,通常在行业配置上更加注重安全边际和风险分散。一般可以分为以下3种:

一是,核心+卫星。即重仓板块+轻仓交易性机会轮动,轻仓板块往往会季度轮动。

二是,中期配置稳定。即有明显配置偏好,如低估值/高股息/大蓝筹,行业配置较为分散。

三是,灵活进攻。即有明显的重仓板块,且重仓板块在不同时间点存在明显轮动。

对比实际中的二级债基,每种策略都有做的好的基金经理和基金产品。因此,策略本身并没有优劣,核心是基金经理的驾驭能力和风格稳定性。

(三)如何挑选“固收+”产品?

1)固收+ 基金内部业绩分化大,挑选基金很关键

如下图可以看到,无论是在何种市场环境里,同一类型基金业绩表现的差异非常大。在同一年度,最小值和最大值间的差值竟能达到60%以上。可见,挑选靠谱的“固收+”基金,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2)周期视角,要有收益体验,更要有收益结果,Calmar指标帮您筛选

当下若是投资“固收+”产品,需要明确3件事:

一是,要以完整周期的视角审视基金产品。仅在牛市环境,或者仅在熊市环境里评价某只基金,都是片面的。

二是,从产品要求上来看,既要有收益体验,亦要有收益结果。收益结果看年化收益,收益体验看最大回撤控制能力。前提还是需要在一个完整的牛熊周期里衡量。

三是,聚焦于当前,随着利率来自低位,债券部分给股票部分提供的收益缓冲垫变薄,要适度提升波动容忍度。

从具体的方法上来看,Calmar比率是一个不错的筛选指标。它的计算方式为区间年化收益率比上区间最大回撤,同步考虑了创造收益和控制回撤的能力。如下图所示,Calmar比率较大(图中表现为气泡较大)的基金拥有不错的收益创造能力和回撤控制能力。

当然,在Calmar指标外,尽可能全面的审视一只基金。每一年的收益情况、基金经理投资理念和背景、以往业绩的持续性等等。

(文章来源:富国基金)

(原标题:最全“固收+”策略解析,手把手教你选基)

(责任编辑:66)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