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债在跟随正股涨跌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转股溢价率和百元溢价率分别与正股和转债呈现反向变动、正向变动关系,因此在权益市场上涨过程中转债呈现“三步走“特征,在权益市场下跌过程也呈现逆向的“三步走”特征。
1. 转债估值指标与权益市场走势的一般规律
在权益市场牛熊快速切换时,一般转股溢价率和转债价格、正股价格呈反向变动关系,而百元平价溢价率则和转债价格、正股价格呈正向变动关系。(1)在权益市场波动较大时,低平价偏债型转债的转股溢价率反向拉升幅度较大,是主导转股溢价率和转债价格、正股价格呈反向变动的主因。(2)百元溢价率一方面代表整个转债市场的估值水平,另一方面也代表百元平价附近的平衡型转债的估值水平,平衡型转债在正股上涨阶段往往会拉升溢价率拔估值,而在正股下跌阶段往往会压缩溢价率,因此在权益市场波动较大时,百元溢价率和正股往往呈现正相关关系。
2. 权益牛市中:转债如何跟涨?
在权益市场牛市中,低溢价率、高平价的偏股型转债往往是最具弹性的品种,往往会明显跑赢全市场和偏债型转债。但是转债市场的上涨并非一蹴而就,整体呈现“三步走“特征:一是上涨初期转债整体”滞涨“,结构上会从阻力最小的方向扩散,尤其是低价券如果前期折价较大往往会率先修复;二是转债估值拉升贡献超额收益阶段,转债赚钱效应整体较强、双低策略占优,当然也需要重点防范债市调整对偏债型转债的扰动;三是偏股型转债跟涨阶段,中小盘+结构性牛市中转债的跟涨能力会相对更强。
3. 权益熊市中:转债如何跟跌?
权益市场进入熊市中,转债市场表现整体更像其在牛市过程中的“逆过程“:第一阶段,低溢价率、高平价的股性转债率先跟随正股下跌,但是偏债型转债和平衡型转债仍有支撑,此阶段百元溢价率有较强韧性。第二阶段:如果后续正股及平价持续下跌,转债的高估值也较难独自支撑,百元溢价率会明显下台阶,此阶段转债表现会明显差于正股。第三阶段,如果转债市场信用违约预期升温,债底不再具有保护性,偏债型的低价券也大幅折价,叠加权益市场表现不佳,此时转债市场情绪会降至冰点,百元溢价率会降至15%左右的历史极低水平,各平价区间转股溢价率均会大幅压缩。
风险提示:转债信用风险、归因和总结的简化误差等。
在转债系列报告之一中,我们对低价策略、高YTM策略、低溢价率策略、双低策略等经典转债投资策略进行了解析。当然权益市场走势依然是影响转债的核心因素,从转债跟随正股的一般性规律出发,同样是行之有效的策略。而估值指标是导致转债和正股走势分化的关键,我们首先从转债的估值指标走势谈起。
1. 转债估值指标与权益市场走势的一般规律
在权益市场牛熊快速切换时,市场一般最为关注两个指标,一是转股溢价率,二是百元平价溢价率,其中百元平价溢价率是转股溢价率的衍生指标,主要衡量全市场的估值水平,进而可以历史可比。在权益市场牛熊快速切换时,一般转股溢价率和转债价格、正股价格呈反向变动关系,而百元平价溢价率则和转债价格、正股价格呈正向变动关系。与之对应地,在权益市场牛熊快速切换时,转股溢价率和百元平价溢价率大致呈负相关关系。在其他权益震荡市中,百元平价溢价率和正股、转债的正相关相对更强,转股溢价率和正股、转债的负相关性相对更强。
在权益市场波动较大时,低平价偏债型转债的转股溢价率反向拉升幅度较大,是主导转股溢价率和转债价格、正股价格呈反向变动的主因。低平价偏债型转债的转股溢价率水平和波动幅度均较大,在正股和平价大幅下跌时,因为有债底的保护,低平价偏债型转债价格往往表现相对平稳,对应转股溢价率大幅拉升;而在正股和平价上涨修复的阶段,低平价偏债型转债价格同样不会随着正股同步明显上涨,对应转股溢价率大幅压缩、修复过高的估值。由此,低平价偏债型转债的转股溢价率往往会大幅反向波动、以对冲正股大幅变动对转债的影响,而中高平价转债的转股溢价率波动幅度往往较小,因此低平价偏债型转债是主导转股溢价率和转债价格、正股价格呈反向变动的主因。
百元溢价率一方面代表整个转债市场的估值水平,另一方面也代表百元平价附近的平衡型转债的估值水平,平衡型转债在正股上涨阶段往往会拉升溢价率拔估值,而在正股下跌阶段往往会压缩溢价率,因此在权益市场波动较大时,百元溢价率和正股往往呈现正相关关系。对于百元平价附近的平衡型转债而言,当正股及平价处于上涨趋势中,转股溢价率往往会趋于上行以反应平价上涨预期,反之当正股及平价处于下跌趋势中,转股溢价率往往会趋于压缩以反应平价下跌预期。因此,和转股溢价率指标有所不同,百元平价溢价率往往和正股及转债价格同步变动。
总结来看,全市场转股溢价率主要由低平价偏债型转债决定,因此和正股、转债往往反向变动,而百元平价溢价率往往由平衡偏股型转债决定,因此和正股、转债一般同向变动,在权益市场牛熊快速切换时相关性最为突出。
2. 权益牛市中:转债如何跟涨?
在了解完转债常用估值指标和权益市场走势相关性后,我们首先重点关注权益市场上涨过程中转债的跟随规律:
(1)权益市场上涨的第一波行情中,转债往往滞涨、以消化估值为主,结构上往往是从阻力最小的方向扩散,低价券如果前期折价较大往往会率先修复
在权益市场由熊市进入牛市的第一波行情中,权益市场情绪往往较为亢奋,正股一般会率先大幅反弹。在正股大幅反弹的过程中,转债较正股往往表现较为逊色,主要以消化前期权益市场调整过程中积累的高转股溢价率为主,往往体现为转债涨幅明显不及正股+转股溢价率明显压缩。这个阶段的转债往往体现为“滞涨”特征,时间多在1-2个月左右。转债在权益市场上涨初期的“滞涨”特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2020年、2022年、2024年等多轮权益市场熊牛切换过程均能印证。
结构上来看,在权益市场上涨的第一波行情中,转债结构上表现最好的往往是前期表现较差的券,即转债的上涨一般是从阻力最小的方向扩散,尤其是低价券如果前期折价较大往往会率先修复。以2020年和2024年权益市场的牛熊切换为例:(1)2020年一季度因新冠疫情突发,风险偏好被明显压制,高平价偏股性转债跟随正股下跌幅度较大,而低平价偏债型转债因债底支撑整体表现较为平稳,后续随着权益市场修复,高价券较低价券表现相对更好;(2)因稳增长政策超预期,2024年9月权益市场正式从熊市进入牛市,低价券在2024Q2-Q3中由于信用风险爆发折价较大,随着权益市场修复+信用风险预期收敛,低价券率先完成债底的修复,成为2024年9-10月转债市场中表现最为亮眼的品种。
低价券的修复需要重点关注绝对价格和纯债溢价率等两个指标,当后20%转债价格中位数修复至110元附近,后20%转债的纯债溢价率修复至5%附近时,往往代表低价券的修复已初步完成。后续低价券能否进一步上涨需要重点关注纯债价值、正股价格、下修条款等因素。
(2)如果权益市场继续上涨,转债市场将迎来赚钱效应最佳的“平价+估值“双击行情,此阶段百元溢价率会明显上行、双低转债往往占优
在权益市场第一轮上涨行情中,转债表现虽然明显不及正股,但会逐步消化高估值。如果权益市场后续继续上涨(或者权益市场无明显下跌趋势即可),低估值下转债会进入明显的跟涨行情,转债市场将迎来赚钱效应最佳的“平价+估值“双击行情,尤其是估值拉升下转债较正股会贡献明显的超额收益。由于低价券已在第一阶段完成债底的修复,因此在此阶段平衡型转债和股性转债的转股溢价率会明显上行,市场常用观察转债市场估值的百元溢价率指标会快速拉升,百元溢价率指标需要重点关注30%-40%区间。此阶段一般会持续一个季度到半年左右,需要结合市场供需环境等因素具体分析。
当然此阶段转债市场并非没有风险,在权益市场进入到第二阶段上涨行情中,一般需要重点防范债市走弱/信用风险导致的赎回风险。如果此阶段债券市场发生较大程度和较长时间的回调,往往会产生赎回压力并传导至固收+基金,加之债市回调导致纯债价值下行、信用风险升温,偏债型转债会被抛售,进而出现一定程度的回撤。
(三)当百元平价溢价率修复至30%-40%的中高水平时,同时权益市场进入牛市中后期,转债市场会再度跑输权益市场,结构上低溢价率偏股型转债会明显占优,如果权益市场风格和转债较为契合,转债的跟涨能力会相对偏强
经历第二阶段的估值拉升,百元溢价率修复至30%-40%的中高水平,至此估值明显拉升的空间已然不大,转债会相对陷入被动的境地。当权益市场进入牛市中后期,一方面偏债型转债明显不跟涨,另一方面估值贡献超额收益的空间也不大,转债市场会再度跑输权益市场。结构上来看,转债市场中股性较强的低溢价率、高平价转债往往表现较优,热门赛道的个券也成为转债投资的胜负手,此阶段偏股型转债也是权益市场牛市中弹性最大的品种。
总结来看,在权益市场牛市中,低溢价率、高平价的偏股型转债往往是最具弹性的品种,往往会明显跑赢全市场和偏债型转债。但是转债市场的上涨并非一蹴而就,整体呈现“三步走“特征:一是上涨初期转债整体”滞涨“,结构上会从阻力最小的方向扩散,尤其是低价券如果前期折价较大往往会率先修复;二是转债估值拉升贡献超额收益阶段,转债赚钱效应整体较强、双低策略占优,当然也需要重点防范债市调整对偏债型转债的扰动;三是偏股型转债跟涨阶段,中小盘+结构性牛市中转债的跟涨能力会相对更强。
3. 权益熊市中:转债如何跟跌?
权益市场进入熊市中,转债市场表现整体更像其在牛市过程中的“逆过程“:
第一阶段:一般是低溢价率、高平价的股性转债率先跟随正股下跌,但是偏债型转债和平衡型转债仍有支撑,此阶段百元溢价率有较强韧性,时间多在两个季度左右。
第二阶段:如果后续正股及平价持续下跌,转债的高估值也较难独自支撑,百元溢价率会明显下台阶,此阶段转债表现会明显差于正股,时间多在三个季度左右。在前两个阶段偏债型转债虽有抗跌性,但在权益市场下跌行情中表现也相对偏弱,往往明显不及纯债。
第三阶段:如果转债市场信用违约预期升温,债底不再具有保护性,偏债型的低价券也大幅折价,叠加权益市场表现不佳,此时转债市场情绪会降至冰点,百元溢价率会降至15%左右的历史极低水平,各平价区间转股溢价率均会大幅压缩,时间多在两个季度左右。
4.风险提示
(1)转债市场中民企占比较高,即使高评级民企转债也存在一定违约风险,对于转债的信用风险需要重点关注;
(2)转债跟随正股的规律虽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细节表现也各异,本文在归因和总结时可能存在简化的问题;
转债在跟随正股涨跌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转股溢价率和百元溢价率分别与正股和转债呈现反向变动、正向变动关系,因此在权益市场上涨过程中转债呈现“三步走“特征,在权益市场下跌过程也呈现逆向的“三步走”特征。
1. 转债估值指标与权益市场走势的一般规律
在权益市场牛熊快速切换时,一般转股溢价率和转债价格、正股价格呈反向变动关系,而百元平价溢价率则和转债价格、正股价格呈正向变动关系。(1)在权益市场波动较大时,低平价偏债型转债的转股溢价率反向拉升幅度较大,是主导转股溢价率和转债价格、正股价格呈反向变动的主因。(2)百元溢价率一方面代表整个转债市场的估值水平,另一方面也代表百元平价附近的平衡型转债的估值水平,平衡型转债在正股上涨阶段往往会拉升溢价率拔估值,而在正股下跌阶段往往会压缩溢价率,因此在权益市场波动较大时,百元溢价率和正股往往呈现正相关关系。
2. 权益牛市中:转债如何跟涨?
在权益市场牛市中,低溢价率、高平价的偏股型转债往往是最具弹性的品种,往往会明显跑赢全市场和偏债型转债。但是转债市场的上涨并非一蹴而就,整体呈现“三步走“特征:一是上涨初期转债整体”滞涨“,结构上会从阻力最小的方向扩散,尤其是低价券如果前期折价较大往往会率先修复;二是转债估值拉升贡献超额收益阶段,转债赚钱效应整体较强、双低策略占优,当然也需要重点防范债市调整对偏债型转债的扰动;三是偏股型转债跟涨阶段,中小盘+结构性牛市中转债的跟涨能力会相对更强。
3. 权益熊市中:转债如何跟跌?
权益市场进入熊市中,转债市场表现整体更像其在牛市过程中的“逆过程“:第一阶段,低溢价率、高平价的股性转债率先跟随正股下跌,但是偏债型转债和平衡型转债仍有支撑,此阶段百元溢价率有较强韧性。第二阶段:如果后续正股及平价持续下跌,转债的高估值也较难独自支撑,百元溢价率会明显下台阶,此阶段转债表现会明显差于正股。第三阶段,如果转债市场信用违约预期升温,债底不再具有保护性,偏债型的低价券也大幅折价,叠加权益市场表现不佳,此时转债市场情绪会降至冰点,百元溢价率会降至15%左右的历史极低水平,各平价区间转股溢价率均会大幅压缩。
风险提示:转债信用风险、归因和总结的简化误差等。
在转债系列报告之一中,我们对低价策略、高YTM策略、低溢价率策略、双低策略等经典转债投资策略进行了解析。当然权益市场走势依然是影响转债的核心因素,从转债跟随正股的一般性规律出发,同样是行之有效的策略。而估值指标是导致转债和正股走势分化的关键,我们首先从转债的估值指标走势谈起。
1. 转债估值指标与权益市场走势的一般规律
在权益市场牛熊快速切换时,市场一般最为关注两个指标,一是转股溢价率,二是百元平价溢价率,其中百元平价溢价率是转股溢价率的衍生指标,主要衡量全市场的估值水平,进而可以历史可比。在权益市场牛熊快速切换时,一般转股溢价率和转债价格、正股价格呈反向变动关系,而百元平价溢价率则和转债价格、正股价格呈正向变动关系。与之对应地,在权益市场牛熊快速切换时,转股溢价率和百元平价溢价率大致呈负相关关系。在其他权益震荡市中,百元平价溢价率和正股、转债的正相关相对更强,转股溢价率和正股、转债的负相关性相对更强。
在权益市场波动较大时,低平价偏债型转债的转股溢价率反向拉升幅度较大,是主导转股溢价率和转债价格、正股价格呈反向变动的主因。低平价偏债型转债的转股溢价率水平和波动幅度均较大,在正股和平价大幅下跌时,因为有债底的保护,低平价偏债型转债价格往往表现相对平稳,对应转股溢价率大幅拉升;而在正股和平价上涨修复的阶段,低平价偏债型转债价格同样不会随着正股同步明显上涨,对应转股溢价率大幅压缩、修复过高的估值。由此,低平价偏债型转债的转股溢价率往往会大幅反向波动、以对冲正股大幅变动对转债的影响,而中高平价转债的转股溢价率波动幅度往往较小,因此低平价偏债型转债是主导转股溢价率和转债价格、正股价格呈反向变动的主因。
百元溢价率一方面代表整个转债市场的估值水平,另一方面也代表百元平价附近的平衡型转债的估值水平,平衡型转债在正股上涨阶段往往会拉升溢价率拔估值,而在正股下跌阶段往往会压缩溢价率,因此在权益市场波动较大时,百元溢价率和正股往往呈现正相关关系。对于百元平价附近的平衡型转债而言,当正股及平价处于上涨趋势中,转股溢价率往往会趋于上行以反应平价上涨预期,反之当正股及平价处于下跌趋势中,转股溢价率往往会趋于压缩以反应平价下跌预期。因此,和转股溢价率指标有所不同,百元平价溢价率往往和正股及转债价格同步变动。
总结来看,全市场转股溢价率主要由低平价偏债型转债决定,因此和正股、转债往往反向变动,而百元平价溢价率往往由平衡偏股型转债决定,因此和正股、转债一般同向变动,在权益市场牛熊快速切换时相关性最为突出。
2. 权益牛市中:转债如何跟涨?
在了解完转债常用估值指标和权益市场走势相关性后,我们首先重点关注权益市场上涨过程中转债的跟随规律:
(1)权益市场上涨的第一波行情中,转债往往滞涨、以消化估值为主,结构上往往是从阻力最小的方向扩散,低价券如果前期折价较大往往会率先修复
在权益市场由熊市进入牛市的第一波行情中,权益市场情绪往往较为亢奋,正股一般会率先大幅反弹。在正股大幅反弹的过程中,转债较正股往往表现较为逊色,主要以消化前期权益市场调整过程中积累的高转股溢价率为主,往往体现为转债涨幅明显不及正股+转股溢价率明显压缩。这个阶段的转债往往体现为“滞涨”特征,时间多在1-2个月左右。转债在权益市场上涨初期的“滞涨”特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2020年、2022年、2024年等多轮权益市场熊牛切换过程均能印证。
结构上来看,在权益市场上涨的第一波行情中,转债结构上表现最好的往往是前期表现较差的券,即转债的上涨一般是从阻力最小的方向扩散,尤其是低价券如果前期折价较大往往会率先修复。以2020年和2024年权益市场的牛熊切换为例:(1)2020年一季度因新冠疫情突发,风险偏好被明显压制,高平价偏股性转债跟随正股下跌幅度较大,而低平价偏债型转债因债底支撑整体表现较为平稳,后续随着权益市场修复,高价券较低价券表现相对更好;(2)因稳增长政策超预期,2024年9月权益市场正式从熊市进入牛市,低价券在2024Q2-Q3中由于信用风险爆发折价较大,随着权益市场修复+信用风险预期收敛,低价券率先完成债底的修复,成为2024年9-10月转债市场中表现最为亮眼的品种。
低价券的修复需要重点关注绝对价格和纯债溢价率等两个指标,当后20%转债价格中位数修复至110元附近,后20%转债的纯债溢价率修复至5%附近时,往往代表低价券的修复已初步完成。后续低价券能否进一步上涨需要重点关注纯债价值、正股价格、下修条款等因素。
(2)如果权益市场继续上涨,转债市场将迎来赚钱效应最佳的“平价+估值“双击行情,此阶段百元溢价率会明显上行、双低转债往往占优
在权益市场第一轮上涨行情中,转债表现虽然明显不及正股,但会逐步消化高估值。如果权益市场后续继续上涨(或者权益市场无明显下跌趋势即可),低估值下转债会进入明显的跟涨行情,转债市场将迎来赚钱效应最佳的“平价+估值“双击行情,尤其是估值拉升下转债较正股会贡献明显的超额收益。由于低价券已在第一阶段完成债底的修复,因此在此阶段平衡型转债和股性转债的转股溢价率会明显上行,市场常用观察转债市场估值的百元溢价率指标会快速拉升,百元溢价率指标需要重点关注30%-40%区间。此阶段一般会持续一个季度到半年左右,需要结合市场供需环境等因素具体分析。
当然此阶段转债市场并非没有风险,在权益市场进入到第二阶段上涨行情中,一般需要重点防范债市走弱/信用风险导致的赎回风险。如果此阶段债券市场发生较大程度和较长时间的回调,往往会产生赎回压力并传导至固收+基金,加之债市回调导致纯债价值下行、信用风险升温,偏债型转债会被抛售,进而出现一定程度的回撤。
(三)当百元平价溢价率修复至30%-40%的中高水平时,同时权益市场进入牛市中后期,转债市场会再度跑输权益市场,结构上低溢价率偏股型转债会明显占优,如果权益市场风格和转债较为契合,转债的跟涨能力会相对偏强
经历第二阶段的估值拉升,百元溢价率修复至30%-40%的中高水平,至此估值明显拉升的空间已然不大,转债会相对陷入被动的境地。当权益市场进入牛市中后期,一方面偏债型转债明显不跟涨,另一方面估值贡献超额收益的空间也不大,转债市场会再度跑输权益市场。结构上来看,转债市场中股性较强的低溢价率、高平价转债往往表现较优,热门赛道的个券也成为转债投资的胜负手,此阶段偏股型转债也是权益市场牛市中弹性最大的品种。
总结来看,在权益市场牛市中,低溢价率、高平价的偏股型转债往往是最具弹性的品种,往往会明显跑赢全市场和偏债型转债。但是转债市场的上涨并非一蹴而就,整体呈现“三步走“特征:一是上涨初期转债整体”滞涨“,结构上会从阻力最小的方向扩散,尤其是低价券如果前期折价较大往往会率先修复;二是转债估值拉升贡献超额收益阶段,转债赚钱效应整体较强、双低策略占优,当然也需要重点防范债市调整对偏债型转债的扰动;三是偏股型转债跟涨阶段,中小盘+结构性牛市中转债的跟涨能力会相对更强。
3. 权益熊市中:转债如何跟跌?
权益市场进入熊市中,转债市场表现整体更像其在牛市过程中的“逆过程“:
第一阶段:一般是低溢价率、高平价的股性转债率先跟随正股下跌,但是偏债型转债和平衡型转债仍有支撑,此阶段百元溢价率有较强韧性,时间多在两个季度左右。
第二阶段:如果后续正股及平价持续下跌,转债的高估值也较难独自支撑,百元溢价率会明显下台阶,此阶段转债表现会明显差于正股,时间多在三个季度左右。在前两个阶段偏债型转债虽有抗跌性,但在权益市场下跌行情中表现也相对偏弱,往往明显不及纯债。
第三阶段:如果转债市场信用违约预期升温,债底不再具有保护性,偏债型的低价券也大幅折价,叠加权益市场表现不佳,此时转债市场情绪会降至冰点,百元溢价率会降至15%左右的历史极低水平,各平价区间转股溢价率均会大幅压缩,时间多在两个季度左右。
4.风险提示
(1)转债市场中民企占比较高,即使高评级民企转债也存在一定违约风险,对于转债的信用风险需要重点关注;
(2)转债跟随正股的规律虽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细节表现也各异,本文在归因和总结时可能存在简化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