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材料2024年净利润下降超60%,股价跌超70%第二大股东公告减持

来源:理财周刊-财事汇

1周前

2024年前三季度,永兴材料实现营收为62.31亿元,同比下降了35.79%;实现归母净利润为9.71亿元,同比下降了68.19%。

2025年刚开年,永兴材料(002756.SZ)便连连出现负面消息。

1月17日,永兴材料发布了2024年度业绩预告,公告披露,据公司财务部门初步估算,2024年年度永兴材料实现的归母净利润金额大致为10.3亿元~12.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3.90%~69.77%。

这无疑给投资者们浇了一盆冷水。而坏消息还没结束,刚过春节假期,2月6日晚间,永兴材料发布了两则公告,分别是公司第二大股东久立特材和董事郑卓群的减持预披露公告。

公告披露,公司董事郑卓群出于个人资金需求,计划在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不超过3.90万股,即不超过剔除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股份后总股本的0.0074%。

另一则公告则是作为永兴材料的第二大股东的久立特材,计划在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以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583.14万股,即不超过剔除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股份后总股本的3%。公告披露,久立特材是基于实际经营情况和资产配置优化等原因选择了减持。双方合计减持3.0074%公司股份。

接二连三的不利消息让永兴材料的股价在节后继续维持了下跌趋势。2月7日当天,永兴材料以37.52元/股的价格开盘,日内最高成交价格38.35元/股,日内最低价格为36.70元/股,当日收盘于37.90元/股。

截至2月7日下午收盘,永兴材料的股价较2022年7月29日的历史最高成交价格128.03元/股,已经下跌了90.13元/股,跌幅达70.40%。

曾成功投资锂电行业 实现业绩、股价双飞

公开资料显示,永兴材料于2015年5月15日上市,上市后的一段时间里,永兴材料的业务都仅仅只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到了2019年,永兴材料开始尝试涉足锂电行业,主要是锂矿采选和锂盐制造业。

经过了5年的发展,目前,永兴材料业务涵盖特钢新材料和锂电新能源两大板块。

在特钢新材料领域,永兴材料的特钢新材料业务以不锈废钢为主要原料,生产不锈钢棒线材及特殊合金材料,产品经下游加工后广泛应用于油气开采及炼化、电力装备制造、交通装备制造、人体植入和医疗器械及其他高端机械装备制造等工业领域。公司不锈钢棒线材国内市场占有率长期处于前三,稳居不锈钢长材龙头企业地位。

在锂电新能源领域,永兴材料的业务板块分为两块,一块是碳酸锂业务,一块是锂离子电池业务。就碳酸锂业务而言,永兴材料的特点在于,其以自有矿山的锂瓷石为主要原料,经采、选、冶一体化流程生产电池级碳酸锂。在锂离子电池业务上,目前永兴材料的主要产品为21Ah/23Ah方形铝壳电池及其模组、PACK与系统。

应当说,永兴材料通过2019年的大胆转型,获得了丰厚的回报。2019 - 2021年,锂电行业迎来风口,碳酸锂价格飙升,这使得掌握了自有矿山的永兴材料因此坐上快车,业绩与股价一路高歌猛进。2019年到2022年,永兴材料实现营收依次为49.09亿元、49.73亿元、71.99亿元以及155.79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40%、1.30%、44.76%以及116.39%;同期归母净利润从3.44亿元暴涨至63.2亿元。其中,公司锂矿采选及锂盐制造业的营收分别为1555.81万元、3.07亿元、12.24亿元、87.38亿元,整体呈现爆发式增长,营收占比也从2019年的0.32%猛增至2022年的43.91%。锂电新能源业务对于整体业务的拉动作用明显。

业绩暴涨,永兴材料的股价也随之快速拉升。根据东方财富数据,从2020年开始公司股价快速上升,到了2022年7月,来到了历史最高位的128.03元/股。永兴材料实控人高兴江也因此在《2022年胡润全球富豪榜》占据了一席之地。其凭借195亿元财富,首次登上该榜单,位列第1155位。

碳酸锂价格大幅下降 2024年净利润预计暴跌60%

从产品类别来看,特钢新材料板块的不锈钢棒线材销售稳定,但增长逐渐放缓;锂电新能源板块的碳酸锂成为业绩增长的核心动力,不过这也使得公司业绩对碳酸锂价格高度依赖。近年来,碳酸锂价格波动剧烈,自2022年下半年起大幅下跌,对永兴材料业绩产生直接冲击。

在2023年三季报中永兴材料的业绩初显颓势。报告显示永兴材料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为97.04亿元,同比下跌10.70%;同期,公司实现的归母净利润为30.53亿元,同比下降了28.52%。

此后一年的时间里,永兴材料都只交出了营收、净利润双降的成绩。2024年前三季度,永兴材料实现营收为62.31亿元,同比下降了35.79%;实现归母净利润为9.71亿元,同比下降了68.19%。

而主要原因自然与碳酸锂价格进一步下探有关。在2024年三季报中,公司就营收持续下滑解释道,主要系报告期碳酸锂产品销售价格同比大幅下降所致;就归母净利润的暴跌解释道,主要系报告期碳酸锂产品销售毛利减少所致。

这样的业绩表现当然影响到了公司的现金流表现。2024年1~9月,永兴材料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7亿元,较2023年同期暴降了88.87%。

同时永兴材料的应收账款和预付款项都有大幅增加。应收款项从2023年期末的1.54亿元增加至2024年9月30日的2.04亿元,涨幅为32.99%;预付款项从2023年期末的3038.99万元增加至2024年9月30日的5107.73万元,涨幅为68.07%,主要系报告期内锂电新能源业务预付费用所致。

图源:2024年永兴材料三季报

正如上文所述,2024年业绩预告披露,2024年年度永兴材料实现的归母净利润金额大致为10.3亿元-12.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3.90%-69.77%,这为2024年永兴材料的表现画上了一个不完美的句号。但是展望2025年,市场对碳酸锂价格预测仍不乐观。在兴业期货2月7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中,碳酸锂下游需求未超预期,锂盐报价开始回落。SMM电池级碳酸锂报价下滑,价格处77300元/吨,期现价差变为1700。总而言之,锂盐整体库存规模未改,锂价重新下行。

不过,目前永兴材料的应对措施却有些奇怪,近两年永兴材料的研发支出不断降低。随着公司业绩在2023年开始下滑,公司在研发上的投入也在2023年第二季度开始减少,到2024年第三季度,永兴材料单季度的研发费用已经连续6个季度同比下降。据财报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投入的研发费用仅2.23亿元,同比下降了31.82%,在销售收入中占比仅3.59%。

但是永兴材料仍然面临着研发风险。在锂电新能源业务方面,公司围绕选矿环节与碳酸锂生产环节开展研发工作。在选矿方面,主要的研发方向为提取高品位云母、提高副产品的综合利用价值;在碳酸锂生产方面,主要的研发方向为工艺流程改进、收得率提升、锂渣利用以及副产品综合利用等。如果公司研发进展与研发成果不及预期,公司锂电新能源产品的成本降低空间将收窄,且存在成本增加的风险,从而影响公司碳酸锂业务市场竞争力。在特钢新材料业务方面,公司产品主要针对中高端市场,也面临着不断升级的压力。

久立特材“割肉”止损 此轮减持最多可套现6亿元

久立特材作为永兴材料的重要股东,两者关联紧密。

2019年在久立特材投资永兴材料的相关公告中,久立特材曾表示,永兴材料是其不锈钢无缝管管坯的主要供应商,并希望借助永兴材料打通上游原材料的供应渠道,实现产业链向上游的延伸,后续进一步实现为公司下游客户提供上下游产业链一条龙服务。

图源:《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战略投资购买上市公司股权的进展公告》

据永兴材料2024年4月披露的日常关联交易公告,由于双方业务发展需要,公司需与久立特材(包含控股子公司)及其关联方开展棒线材出售、原材料采购、委托加工等业务2023年永兴材料与久立特材的关联交易金额达10.27亿元,2024年预计增加至16.88亿元。

图源:《关于2024年度预计日常关联交易的公告》

曾经,永兴材料也是久立特材的“奶牛”。2022年,久立特材的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达5.55亿元,几乎全部来自永兴材料,约占久立特材当期净利润的42.7%,永兴材料对久立特材业绩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然而,情况在2024年发生显著变化。2024年上半年,久立特材来自永兴材料的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为5498.16万元,但仅占其当期净利润的8.5%。从42.7%降至8.5%,这一巨大落差或许是久立特材选择在此时“割肉”的原因。

图源:久立特材2024 年半年度报告

截至目前,久立特材持有永兴材料3857万股股份,占剔除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股份后总股本的7.31%。但久立特材计划减持永兴材料股份,若顶格完成减持,持股比例将降至4.31%。以永兴材料最新收盘价37.9元/股估算,此次减持可套现约6亿元。(《理财周刊-财事汇》出品)

2024年前三季度,永兴材料实现营收为62.31亿元,同比下降了35.79%;实现归母净利润为9.71亿元,同比下降了68.19%。

2025年刚开年,永兴材料(002756.SZ)便连连出现负面消息。

1月17日,永兴材料发布了2024年度业绩预告,公告披露,据公司财务部门初步估算,2024年年度永兴材料实现的归母净利润金额大致为10.3亿元~12.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3.90%~69.77%。

这无疑给投资者们浇了一盆冷水。而坏消息还没结束,刚过春节假期,2月6日晚间,永兴材料发布了两则公告,分别是公司第二大股东久立特材和董事郑卓群的减持预披露公告。

公告披露,公司董事郑卓群出于个人资金需求,计划在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不超过3.90万股,即不超过剔除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股份后总股本的0.0074%。

另一则公告则是作为永兴材料的第二大股东的久立特材,计划在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以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583.14万股,即不超过剔除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股份后总股本的3%。公告披露,久立特材是基于实际经营情况和资产配置优化等原因选择了减持。双方合计减持3.0074%公司股份。

接二连三的不利消息让永兴材料的股价在节后继续维持了下跌趋势。2月7日当天,永兴材料以37.52元/股的价格开盘,日内最高成交价格38.35元/股,日内最低价格为36.70元/股,当日收盘于37.90元/股。

截至2月7日下午收盘,永兴材料的股价较2022年7月29日的历史最高成交价格128.03元/股,已经下跌了90.13元/股,跌幅达70.40%。

曾成功投资锂电行业 实现业绩、股价双飞

公开资料显示,永兴材料于2015年5月15日上市,上市后的一段时间里,永兴材料的业务都仅仅只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到了2019年,永兴材料开始尝试涉足锂电行业,主要是锂矿采选和锂盐制造业。

经过了5年的发展,目前,永兴材料业务涵盖特钢新材料和锂电新能源两大板块。

在特钢新材料领域,永兴材料的特钢新材料业务以不锈废钢为主要原料,生产不锈钢棒线材及特殊合金材料,产品经下游加工后广泛应用于油气开采及炼化、电力装备制造、交通装备制造、人体植入和医疗器械及其他高端机械装备制造等工业领域。公司不锈钢棒线材国内市场占有率长期处于前三,稳居不锈钢长材龙头企业地位。

在锂电新能源领域,永兴材料的业务板块分为两块,一块是碳酸锂业务,一块是锂离子电池业务。就碳酸锂业务而言,永兴材料的特点在于,其以自有矿山的锂瓷石为主要原料,经采、选、冶一体化流程生产电池级碳酸锂。在锂离子电池业务上,目前永兴材料的主要产品为21Ah/23Ah方形铝壳电池及其模组、PACK与系统。

应当说,永兴材料通过2019年的大胆转型,获得了丰厚的回报。2019 - 2021年,锂电行业迎来风口,碳酸锂价格飙升,这使得掌握了自有矿山的永兴材料因此坐上快车,业绩与股价一路高歌猛进。2019年到2022年,永兴材料实现营收依次为49.09亿元、49.73亿元、71.99亿元以及155.79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40%、1.30%、44.76%以及116.39%;同期归母净利润从3.44亿元暴涨至63.2亿元。其中,公司锂矿采选及锂盐制造业的营收分别为1555.81万元、3.07亿元、12.24亿元、87.38亿元,整体呈现爆发式增长,营收占比也从2019年的0.32%猛增至2022年的43.91%。锂电新能源业务对于整体业务的拉动作用明显。

业绩暴涨,永兴材料的股价也随之快速拉升。根据东方财富数据,从2020年开始公司股价快速上升,到了2022年7月,来到了历史最高位的128.03元/股。永兴材料实控人高兴江也因此在《2022年胡润全球富豪榜》占据了一席之地。其凭借195亿元财富,首次登上该榜单,位列第1155位。

碳酸锂价格大幅下降 2024年净利润预计暴跌60%

从产品类别来看,特钢新材料板块的不锈钢棒线材销售稳定,但增长逐渐放缓;锂电新能源板块的碳酸锂成为业绩增长的核心动力,不过这也使得公司业绩对碳酸锂价格高度依赖。近年来,碳酸锂价格波动剧烈,自2022年下半年起大幅下跌,对永兴材料业绩产生直接冲击。

在2023年三季报中永兴材料的业绩初显颓势。报告显示永兴材料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为97.04亿元,同比下跌10.70%;同期,公司实现的归母净利润为30.53亿元,同比下降了28.52%。

此后一年的时间里,永兴材料都只交出了营收、净利润双降的成绩。2024年前三季度,永兴材料实现营收为62.31亿元,同比下降了35.79%;实现归母净利润为9.71亿元,同比下降了68.19%。

而主要原因自然与碳酸锂价格进一步下探有关。在2024年三季报中,公司就营收持续下滑解释道,主要系报告期碳酸锂产品销售价格同比大幅下降所致;就归母净利润的暴跌解释道,主要系报告期碳酸锂产品销售毛利减少所致。

这样的业绩表现当然影响到了公司的现金流表现。2024年1~9月,永兴材料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7亿元,较2023年同期暴降了88.87%。

同时永兴材料的应收账款和预付款项都有大幅增加。应收款项从2023年期末的1.54亿元增加至2024年9月30日的2.04亿元,涨幅为32.99%;预付款项从2023年期末的3038.99万元增加至2024年9月30日的5107.73万元,涨幅为68.07%,主要系报告期内锂电新能源业务预付费用所致。

图源:2024年永兴材料三季报

正如上文所述,2024年业绩预告披露,2024年年度永兴材料实现的归母净利润金额大致为10.3亿元-12.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3.90%-69.77%,这为2024年永兴材料的表现画上了一个不完美的句号。但是展望2025年,市场对碳酸锂价格预测仍不乐观。在兴业期货2月7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中,碳酸锂下游需求未超预期,锂盐报价开始回落。SMM电池级碳酸锂报价下滑,价格处77300元/吨,期现价差变为1700。总而言之,锂盐整体库存规模未改,锂价重新下行。

不过,目前永兴材料的应对措施却有些奇怪,近两年永兴材料的研发支出不断降低。随着公司业绩在2023年开始下滑,公司在研发上的投入也在2023年第二季度开始减少,到2024年第三季度,永兴材料单季度的研发费用已经连续6个季度同比下降。据财报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投入的研发费用仅2.23亿元,同比下降了31.82%,在销售收入中占比仅3.59%。

但是永兴材料仍然面临着研发风险。在锂电新能源业务方面,公司围绕选矿环节与碳酸锂生产环节开展研发工作。在选矿方面,主要的研发方向为提取高品位云母、提高副产品的综合利用价值;在碳酸锂生产方面,主要的研发方向为工艺流程改进、收得率提升、锂渣利用以及副产品综合利用等。如果公司研发进展与研发成果不及预期,公司锂电新能源产品的成本降低空间将收窄,且存在成本增加的风险,从而影响公司碳酸锂业务市场竞争力。在特钢新材料业务方面,公司产品主要针对中高端市场,也面临着不断升级的压力。

久立特材“割肉”止损 此轮减持最多可套现6亿元

久立特材作为永兴材料的重要股东,两者关联紧密。

2019年在久立特材投资永兴材料的相关公告中,久立特材曾表示,永兴材料是其不锈钢无缝管管坯的主要供应商,并希望借助永兴材料打通上游原材料的供应渠道,实现产业链向上游的延伸,后续进一步实现为公司下游客户提供上下游产业链一条龙服务。

图源:《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战略投资购买上市公司股权的进展公告》

据永兴材料2024年4月披露的日常关联交易公告,由于双方业务发展需要,公司需与久立特材(包含控股子公司)及其关联方开展棒线材出售、原材料采购、委托加工等业务2023年永兴材料与久立特材的关联交易金额达10.27亿元,2024年预计增加至16.88亿元。

图源:《关于2024年度预计日常关联交易的公告》

曾经,永兴材料也是久立特材的“奶牛”。2022年,久立特材的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达5.55亿元,几乎全部来自永兴材料,约占久立特材当期净利润的42.7%,永兴材料对久立特材业绩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然而,情况在2024年发生显著变化。2024年上半年,久立特材来自永兴材料的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为5498.16万元,但仅占其当期净利润的8.5%。从42.7%降至8.5%,这一巨大落差或许是久立特材选择在此时“割肉”的原因。

图源:久立特材2024 年半年度报告

截至目前,久立特材持有永兴材料3857万股股份,占剔除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股份后总股本的7.31%。但久立特材计划减持永兴材料股份,若顶格完成减持,持股比例将降至4.31%。以永兴材料最新收盘价37.9元/股估算,此次减持可套现约6亿元。(《理财周刊-财事汇》出品)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