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 | 张君
来源 | 贝多财经
2025年2月7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披露《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2025年第2次审议会议公告》。公告显示,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定于2025年2月13日召开2025年第2次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
据贝多财经了解,此次上市委会议将审议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策橡胶”)的首发上市申请。直至2025年2月10日17时,中策橡胶暂才披露招股书(上会稿),而上一次递交招股书(申报稿)的时间为2024年12月9日。
事实上,中策橡胶的上市之旅始于2021年10月。早前,A股上市公司杭叉集团(SH:603298)曾于2021年10月披露公告,称该公司收到中策橡胶的通知,中策橡胶已向浙江证监局提交上市辅导备案材料,并于2021年10月28日获得受理。
直至2023年1月,中策橡胶预披露招股书,准备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原计划募资70亿元,将用于年产650万套全钢子午线轮胎绿色5G数字工厂项目、年产250万套全钢子午线载重轮胎生产线项目等。
全面注册制实施后,中策橡胶于2023年3月平移递交招股书,继续IPO进程。而在2024年12月的招股书(上会稿)则显示,中策橡胶准备募资48.5亿元,将用于高性能子午线轮胎绿色5G数字工厂项目等。
对比可知,中策橡胶的募资金额相对缩减了21.5亿元,缩水比例高达30%。同时,募资投向也有所变更。其中,“年产650万套全钢子午线轮胎绿色5G数字工厂项目”更改为“高性能子午线轮胎绿色5G数字工厂项目”。
与此同时,原投入1.5亿元的“研发项目升级及信息化建设技术改造项目”和28.5亿元的“补充流动资金”均被删除。相比之下,中策橡胶增加了“在泰国增资建设高性能子午胎项目”,该项目拟投入募资金额8.5亿元。
特别说明的是,中策橡胶曾多次大额分红。其中,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度分别进行分红11亿元、3亿元、2.5亿元、4.5亿元。2024年上半年,该公司再次进行现金分红7亿元。
中策橡胶称,在充分考虑自身业务发展及财务状况等因素的情况下进行了合理的现金分红。2020年,发行人净利润和经营性净现金流均处于较高水平,因此现金分红金额较高。2021年至2022年,考虑到生产经营对资金的需求,发行人现金分红金额有所下降。
报告期内,发行人进行现金分红未对发行人财务状况、现金流情况以及资金需求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相关决策程序符合发行人公司章程及相关制度的约定。中策橡胶认为,发行人在报告期内的现金分红具有合理性。
尽管自称“具有合理性”,但中策橡胶却删掉了28.5亿元的“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此次冲刺上市,中策橡胶质量几何?
一、仇建平再下一城
天眼查App信息显示,中策橡胶成立于1992年6月,前身为杭州中策橡胶(股份)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的注册资本约为7.87亿元,法定代表人为沈金荣,主要股东包括中策海潮、杭实集团、杭州金投、彤程新材(SH:603650)等。
据招股书披露,中策橡胶是由杭州橡胶总厂与外资企业中策投资于1992年合资设立的中外合资企业,分别持股49%、51%。其中,杭州橡胶总厂以全厂现有固定资产出资1465.1万美元,中策投资则以美元现汇出资1524.9万美元。
而据天眼查App信息,中策橡胶于2003年10月发生工商变更。变更完成后,杭州橡胶总厂持股49%、杭州工商信托投资有限公司(由杭州金投控股)、中国轮胎集团有限公司(注:已不可查)分别持股25%、26%。
招股书显示,2014年11月,杭州橡胶总厂、杭州金投分别将其持有发行人(即“中策橡胶”)18.34%和6.60%的股权转让给杭州元信东朝、杭州元信朝合及绵阳元信东朝,并由上述三名投资者按股权转让相同的价格另以现金增加注册资本13894.24万元。
事实上,中策橡胶的历史沿革也引起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关注,并在第一轮问询函要求该公司说明相关情况。据介绍,2014年,为顺应现代企业发展需求,引入外部财务投资人并优化发行人股权结构,发行人进行了2014年重组。
其中,收购方杭州元信东朝、杭州元信朝合、绵阳元信东朝均系外部财务投资人。但因上述收购方支付的收购价款及现金增资款金额较大,收购方还需满足金融机构借款的还本付息需求,收购方于2018年底时有意退出发行人并对外转让股权。
同时,包括Cliff公司、Esta公司、CSI公司在内的其他投资人亦有资金需求,也有意同步一并对外转让其持有的发行人股权。正是在这个节点,A股上市巨星科技、杭叉集团实际控制人仇建平和彤程新材实际控制人ZHANG NING(张宁)拟收购发行人股权。
因此,仇建平通过其控制的巨星科技、巨星集团、杭叉集团及海潮好运出资组建了中策海潮,ZHANG NING通过其控制的彤程新材、上海力奔出资组建了上海彤中,并以中策海潮、上海彤中为持股主体分别受让发行人股权。
2019年10月,各方签订了协议,约定中策海潮受让出让方合计持有的中策有限(即“中策橡胶”)46.9489%股权,交易对价约为57.98亿元,估值123.5亿元。同期,杭州元信东朝10.1647%的股权转让给上海彤中。
此次股权转让,杭叉集团实际控制人仇建平将取得了标的公司中策橡胶的控制权。对此,上海证券交易所也曾在2019年对杭叉集团下发了问询函,要求其说明通过持股平台中策海潮收购标的公司少数股权的原因和必要性等。
杭叉集团方面称,参股上下游核心零部件企业,做大做强自身主营业务是公司发展一贯做法和可行的路径。同时,叉车后市场是公司的重点发展方向,轮胎是叉车后市场重要的组成替换部件。
另外,本次投资能够带来投资回报。杭叉集团认为,本次交易预计将为杭叉集团提供持续、稳定、良好的投资收益。其中,中策橡胶2017年和2018年分别实现净利润6.57亿元和8.02亿元。
对于杭叉集团的回复,上海证券交易所下发的第二次问询函,要求该公司说明本次交易不采取股东单独收购或其提供支持上市公司直接收购控制权等其他替代方案的原因,交易目的是否是为大股东提供融资便利,是否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等。
但杭叉集团认为,本次交易目的不是为大股东提供融资便利,不存在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情形。并且,为充分发挥上市公司与标的公司的业务协同,进一步保障上市公司的投资权益,降低投资风险。
据介绍,本次交易中策橡胶46.95%股权的交易对价约为57.98亿元,其中40亿元来自于巨星集团、杭叉集团、巨星科技、杭州海潮对中策海潮的实缴出资额,其余部分来自于银行并购贷款。
2019年6月,中策海潮与工商银行杭州分行签署了编号为2019年(本级)字00487号的《并购借款合同》,根据合同约定工商银行杭州分行将为本次交易提供总额不超过19.80亿元借款,用于支付并购款及相关税费。
二、利润波动明显
据招股书介绍,中策橡胶主要从事全钢胎、半钢胎、斜交胎和车胎等轮胎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朝阳”“好运”“威狮”“全诺”“雅度”“金冠”“WEST LAKE”“GOOD RIDE”等品牌。
2021年、2022年、2023年度和2024年上半年,中策橡胶的营收分别约306.01亿元、318.89亿元、352.52亿元和185.18亿元,净利润分别约13.75亿元、12.25亿元、26.38亿元和25.40亿元,扣非后净利润分别约12.92亿元、10.81亿元、24.98亿元和21.44亿元。
按业务结构来看,中策橡胶的收入主要来自全钢胎、半钢胎产品。报告期内,该公司的全钢胎收入分别约159.10亿元、158.24亿元、172.11亿元和84.92亿元,分别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52.20%、49.83%、49.01%和46.00%。
值得一提的是,中策橡胶的收入保持增长态势,但净利润规模却在2022年出现了下滑。而此前招股书显示,该公司2019年度的净利润和扣非后净利润分别约14.38亿元、12.91亿元,2020年的净利润和扣非后净利润分别约20.01亿元和18.68亿元。
而据中策橡胶2023年6月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沪市主板上市申请文件审核问询函的回复》,上海证券交易所关注了该公司的业绩变动情况。其中,中策橡胶2021年和2022年的扣非后净利润分别约13.01亿元和10.78亿元,和此前数据存在“打架”的情形。
这也表明,中策橡胶的扣非后净利润呈持续下降趋势。对此,上海证券交易所要求其结合业务情况详细分析扣非归母净利润持续下降的原因,其变动趋势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比较情况及差异原因,扣非归母净利润是否存在进一步下降的风险。
中策橡胶方面称,主要系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销售毛利率下滑所致。数据显示,中策橡胶2020年至2022年的销售毛利率分别为19.53%、16.19%和15.20%,其中2021年、2022年分别下降3.34个百分点、0.99个百分点。
据早前招股书披露,中策橡胶2019年至2021年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9.28%、19.59%、16.19%。据最新招股书,中策橡胶2022年、2023年度和2024年上半年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5.21%、19.35%和22.32%。
其中,2022年的毛利率略有下降,2023年度及2024年1-6月(即上半年)有所提高。中策橡胶在招股书中表示,2023年度及2024年上半年,受到美元汇率升值、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需求回暖等多重因素影响,发行人经营业绩大幅上涨。
而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对比可知,相对于玲珑轮胎、森麒麟、赛轮轮胎等,中策橡胶仍稍逊一筹。报告期内(2021年度至2024年上半年),可比公司的均值分别为14.09%、13.16%、20.02%和21.04%,中策橡胶2023年的毛利率水平不及均值。
三、负债高企
贝多财经发现,中策橡胶还存在负债高企的情形。
报告期内(2021年度至2024年上半年),中策橡胶的资产负债率(母公司)分别为72.61%、70.46%、68.87%和69.08%,资产负债率(合并)分别为69.15%、68.58%、63.81%和62.62%,流动比率分别为0.96、0.85、0.89和0.92。
此前招股书显示,中策橡胶2019年、2020年的资产负债率(母公司)分别为70.51%、71.85%,资产负债率(合并)分别为65.83%和65.25%。中策橡胶在招股书中提示风险时称,该公司存在一定的偿债能力风险。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中策橡胶的资产总计418.66亿元、负债合计262.17亿元。不过,这并非中策橡胶独有的而情形。截至同期,玲珑轮胎的负债合计228.15亿元,赛轮轮胎亦高达185.33亿元。
但对比来看,发行人资产负债率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主要原因系发行人非上市公司,融资渠道单一。不过,中策橡胶也表示,发行人本次募集资金到位后,资产负债率预计将有所降低。
特别说明的是,上海证券交易所也重点关注了中策橡胶的独立性问题。根据申报材料,部分巨星科技任职人员间接持有发行人股权。同时,为控制原材料质量,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除少量辅料外,原材料采购工作由集团采购部门统一负责。
对此,要求中策橡胶说明控股股东、实控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与发行人在资产、业务、人员、财务、机构等方面是否存在混同,是否存在共用采购、销售渠道的情形,与发行人的主要客户、供应商是否存在资金或业务往来,前述情形是否影响发行人的独立性等。
据介绍,2019年4月17日,巨星集团出资设立中策海潮。同年5月31日,海潮好运增资进入中策海潮。同年10月14日,巨星科技、杭叉集团增资进入中策海潮。其中,巨星集团、巨星科技、杭叉集团、海潮好运、中策海潮的实际控制人均为仇建平。
据此,仇建平作为实际控制人入股发行人。截至目前,巨星科技董事长仇建平通过中策海潮、海潮好运、海潮稳行间接持有发行人股份,并为发行人的实际控制人。目前,仇建平也是中策橡胶董事。
除此之外,巨星科技任职人员李政、池晓蘅、李锋、王伟毅、王暋、余闻天、何天乐、傅亚娟、方贞军、徐卫肃、王伟系上市公司巨星科技间接股东,巨星科技通过中策海潮间接持有发行人股份。
相比之下,周思远长期担任巨星科技的副总裁、董事会秘书,并在发行人2019年重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看好中策橡胶未来发展,按照发行人2019年重组时的公允价值入伙海潮稳行并间接持有发行人股份。
当前,沈金荣为中策橡胶董事长、总经理。
撰稿 | 张君
来源 | 贝多财经
2025年2月7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披露《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2025年第2次审议会议公告》。公告显示,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定于2025年2月13日召开2025年第2次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
据贝多财经了解,此次上市委会议将审议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策橡胶”)的首发上市申请。直至2025年2月10日17时,中策橡胶暂才披露招股书(上会稿),而上一次递交招股书(申报稿)的时间为2024年12月9日。
事实上,中策橡胶的上市之旅始于2021年10月。早前,A股上市公司杭叉集团(SH:603298)曾于2021年10月披露公告,称该公司收到中策橡胶的通知,中策橡胶已向浙江证监局提交上市辅导备案材料,并于2021年10月28日获得受理。
直至2023年1月,中策橡胶预披露招股书,准备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原计划募资70亿元,将用于年产650万套全钢子午线轮胎绿色5G数字工厂项目、年产250万套全钢子午线载重轮胎生产线项目等。
全面注册制实施后,中策橡胶于2023年3月平移递交招股书,继续IPO进程。而在2024年12月的招股书(上会稿)则显示,中策橡胶准备募资48.5亿元,将用于高性能子午线轮胎绿色5G数字工厂项目等。
对比可知,中策橡胶的募资金额相对缩减了21.5亿元,缩水比例高达30%。同时,募资投向也有所变更。其中,“年产650万套全钢子午线轮胎绿色5G数字工厂项目”更改为“高性能子午线轮胎绿色5G数字工厂项目”。
与此同时,原投入1.5亿元的“研发项目升级及信息化建设技术改造项目”和28.5亿元的“补充流动资金”均被删除。相比之下,中策橡胶增加了“在泰国增资建设高性能子午胎项目”,该项目拟投入募资金额8.5亿元。
特别说明的是,中策橡胶曾多次大额分红。其中,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度分别进行分红11亿元、3亿元、2.5亿元、4.5亿元。2024年上半年,该公司再次进行现金分红7亿元。
中策橡胶称,在充分考虑自身业务发展及财务状况等因素的情况下进行了合理的现金分红。2020年,发行人净利润和经营性净现金流均处于较高水平,因此现金分红金额较高。2021年至2022年,考虑到生产经营对资金的需求,发行人现金分红金额有所下降。
报告期内,发行人进行现金分红未对发行人财务状况、现金流情况以及资金需求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相关决策程序符合发行人公司章程及相关制度的约定。中策橡胶认为,发行人在报告期内的现金分红具有合理性。
尽管自称“具有合理性”,但中策橡胶却删掉了28.5亿元的“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此次冲刺上市,中策橡胶质量几何?
一、仇建平再下一城
天眼查App信息显示,中策橡胶成立于1992年6月,前身为杭州中策橡胶(股份)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的注册资本约为7.87亿元,法定代表人为沈金荣,主要股东包括中策海潮、杭实集团、杭州金投、彤程新材(SH:603650)等。
据招股书披露,中策橡胶是由杭州橡胶总厂与外资企业中策投资于1992年合资设立的中外合资企业,分别持股49%、51%。其中,杭州橡胶总厂以全厂现有固定资产出资1465.1万美元,中策投资则以美元现汇出资1524.9万美元。
而据天眼查App信息,中策橡胶于2003年10月发生工商变更。变更完成后,杭州橡胶总厂持股49%、杭州工商信托投资有限公司(由杭州金投控股)、中国轮胎集团有限公司(注:已不可查)分别持股25%、26%。
招股书显示,2014年11月,杭州橡胶总厂、杭州金投分别将其持有发行人(即“中策橡胶”)18.34%和6.60%的股权转让给杭州元信东朝、杭州元信朝合及绵阳元信东朝,并由上述三名投资者按股权转让相同的价格另以现金增加注册资本13894.24万元。
事实上,中策橡胶的历史沿革也引起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关注,并在第一轮问询函要求该公司说明相关情况。据介绍,2014年,为顺应现代企业发展需求,引入外部财务投资人并优化发行人股权结构,发行人进行了2014年重组。
其中,收购方杭州元信东朝、杭州元信朝合、绵阳元信东朝均系外部财务投资人。但因上述收购方支付的收购价款及现金增资款金额较大,收购方还需满足金融机构借款的还本付息需求,收购方于2018年底时有意退出发行人并对外转让股权。
同时,包括Cliff公司、Esta公司、CSI公司在内的其他投资人亦有资金需求,也有意同步一并对外转让其持有的发行人股权。正是在这个节点,A股上市巨星科技、杭叉集团实际控制人仇建平和彤程新材实际控制人ZHANG NING(张宁)拟收购发行人股权。
因此,仇建平通过其控制的巨星科技、巨星集团、杭叉集团及海潮好运出资组建了中策海潮,ZHANG NING通过其控制的彤程新材、上海力奔出资组建了上海彤中,并以中策海潮、上海彤中为持股主体分别受让发行人股权。
2019年10月,各方签订了协议,约定中策海潮受让出让方合计持有的中策有限(即“中策橡胶”)46.9489%股权,交易对价约为57.98亿元,估值123.5亿元。同期,杭州元信东朝10.1647%的股权转让给上海彤中。
此次股权转让,杭叉集团实际控制人仇建平将取得了标的公司中策橡胶的控制权。对此,上海证券交易所也曾在2019年对杭叉集团下发了问询函,要求其说明通过持股平台中策海潮收购标的公司少数股权的原因和必要性等。
杭叉集团方面称,参股上下游核心零部件企业,做大做强自身主营业务是公司发展一贯做法和可行的路径。同时,叉车后市场是公司的重点发展方向,轮胎是叉车后市场重要的组成替换部件。
另外,本次投资能够带来投资回报。杭叉集团认为,本次交易预计将为杭叉集团提供持续、稳定、良好的投资收益。其中,中策橡胶2017年和2018年分别实现净利润6.57亿元和8.02亿元。
对于杭叉集团的回复,上海证券交易所下发的第二次问询函,要求该公司说明本次交易不采取股东单独收购或其提供支持上市公司直接收购控制权等其他替代方案的原因,交易目的是否是为大股东提供融资便利,是否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等。
但杭叉集团认为,本次交易目的不是为大股东提供融资便利,不存在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情形。并且,为充分发挥上市公司与标的公司的业务协同,进一步保障上市公司的投资权益,降低投资风险。
据介绍,本次交易中策橡胶46.95%股权的交易对价约为57.98亿元,其中40亿元来自于巨星集团、杭叉集团、巨星科技、杭州海潮对中策海潮的实缴出资额,其余部分来自于银行并购贷款。
2019年6月,中策海潮与工商银行杭州分行签署了编号为2019年(本级)字00487号的《并购借款合同》,根据合同约定工商银行杭州分行将为本次交易提供总额不超过19.80亿元借款,用于支付并购款及相关税费。
二、利润波动明显
据招股书介绍,中策橡胶主要从事全钢胎、半钢胎、斜交胎和车胎等轮胎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朝阳”“好运”“威狮”“全诺”“雅度”“金冠”“WEST LAKE”“GOOD RIDE”等品牌。
2021年、2022年、2023年度和2024年上半年,中策橡胶的营收分别约306.01亿元、318.89亿元、352.52亿元和185.18亿元,净利润分别约13.75亿元、12.25亿元、26.38亿元和25.40亿元,扣非后净利润分别约12.92亿元、10.81亿元、24.98亿元和21.44亿元。
按业务结构来看,中策橡胶的收入主要来自全钢胎、半钢胎产品。报告期内,该公司的全钢胎收入分别约159.10亿元、158.24亿元、172.11亿元和84.92亿元,分别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52.20%、49.83%、49.01%和46.00%。
值得一提的是,中策橡胶的收入保持增长态势,但净利润规模却在2022年出现了下滑。而此前招股书显示,该公司2019年度的净利润和扣非后净利润分别约14.38亿元、12.91亿元,2020年的净利润和扣非后净利润分别约20.01亿元和18.68亿元。
而据中策橡胶2023年6月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沪市主板上市申请文件审核问询函的回复》,上海证券交易所关注了该公司的业绩变动情况。其中,中策橡胶2021年和2022年的扣非后净利润分别约13.01亿元和10.78亿元,和此前数据存在“打架”的情形。
这也表明,中策橡胶的扣非后净利润呈持续下降趋势。对此,上海证券交易所要求其结合业务情况详细分析扣非归母净利润持续下降的原因,其变动趋势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比较情况及差异原因,扣非归母净利润是否存在进一步下降的风险。
中策橡胶方面称,主要系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销售毛利率下滑所致。数据显示,中策橡胶2020年至2022年的销售毛利率分别为19.53%、16.19%和15.20%,其中2021年、2022年分别下降3.34个百分点、0.99个百分点。
据早前招股书披露,中策橡胶2019年至2021年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9.28%、19.59%、16.19%。据最新招股书,中策橡胶2022年、2023年度和2024年上半年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5.21%、19.35%和22.32%。
其中,2022年的毛利率略有下降,2023年度及2024年1-6月(即上半年)有所提高。中策橡胶在招股书中表示,2023年度及2024年上半年,受到美元汇率升值、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需求回暖等多重因素影响,发行人经营业绩大幅上涨。
而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对比可知,相对于玲珑轮胎、森麒麟、赛轮轮胎等,中策橡胶仍稍逊一筹。报告期内(2021年度至2024年上半年),可比公司的均值分别为14.09%、13.16%、20.02%和21.04%,中策橡胶2023年的毛利率水平不及均值。
三、负债高企
贝多财经发现,中策橡胶还存在负债高企的情形。
报告期内(2021年度至2024年上半年),中策橡胶的资产负债率(母公司)分别为72.61%、70.46%、68.87%和69.08%,资产负债率(合并)分别为69.15%、68.58%、63.81%和62.62%,流动比率分别为0.96、0.85、0.89和0.92。
此前招股书显示,中策橡胶2019年、2020年的资产负债率(母公司)分别为70.51%、71.85%,资产负债率(合并)分别为65.83%和65.25%。中策橡胶在招股书中提示风险时称,该公司存在一定的偿债能力风险。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中策橡胶的资产总计418.66亿元、负债合计262.17亿元。不过,这并非中策橡胶独有的而情形。截至同期,玲珑轮胎的负债合计228.15亿元,赛轮轮胎亦高达185.33亿元。
但对比来看,发行人资产负债率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主要原因系发行人非上市公司,融资渠道单一。不过,中策橡胶也表示,发行人本次募集资金到位后,资产负债率预计将有所降低。
特别说明的是,上海证券交易所也重点关注了中策橡胶的独立性问题。根据申报材料,部分巨星科技任职人员间接持有发行人股权。同时,为控制原材料质量,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除少量辅料外,原材料采购工作由集团采购部门统一负责。
对此,要求中策橡胶说明控股股东、实控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与发行人在资产、业务、人员、财务、机构等方面是否存在混同,是否存在共用采购、销售渠道的情形,与发行人的主要客户、供应商是否存在资金或业务往来,前述情形是否影响发行人的独立性等。
据介绍,2019年4月17日,巨星集团出资设立中策海潮。同年5月31日,海潮好运增资进入中策海潮。同年10月14日,巨星科技、杭叉集团增资进入中策海潮。其中,巨星集团、巨星科技、杭叉集团、海潮好运、中策海潮的实际控制人均为仇建平。
据此,仇建平作为实际控制人入股发行人。截至目前,巨星科技董事长仇建平通过中策海潮、海潮好运、海潮稳行间接持有发行人股份,并为发行人的实际控制人。目前,仇建平也是中策橡胶董事。
除此之外,巨星科技任职人员李政、池晓蘅、李锋、王伟毅、王暋、余闻天、何天乐、傅亚娟、方贞军、徐卫肃、王伟系上市公司巨星科技间接股东,巨星科技通过中策海潮间接持有发行人股份。
相比之下,周思远长期担任巨星科技的副总裁、董事会秘书,并在发行人2019年重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看好中策橡胶未来发展,按照发行人2019年重组时的公允价值入伙海潮稳行并间接持有发行人股份。
当前,沈金荣为中策橡胶董事长、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