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随雅诗兰黛之后,国际美妆巨头欧莱雅也于2月7日,正式公布了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2024全年业绩报告,以及新的高层人士调整。
财报显示,欧莱雅2024全年销售额增长5.6%至434.8 亿欧元(基于相同的结构和相同的汇率计算,销售额则增长5.1%),高于市场预期的433.3亿欧元。营业利润同比上涨6.7%至86.875亿欧元,占销售额的20%。所有部门的销售额均实现增长,其中皮肤科学美容和专业美发产品领域的增长最为显著。
具体到第四季度,欧莱雅销售额为110.8亿欧元,同比增长2.5%,较第三季度3.4%的增幅有所放缓,略低于市场预期的111亿欧元和4.4%增长。此前,欧莱雅曾于10月份表示,第四季度的销售额增长将与上一季度持平。这也是自2020年以来最慢的季度增长,原因是中国市场需求持续疲软,以及北美市场增长放缓。
整体来看,欧莱雅的2024财年成绩单,映射出两个关键现实:一是在全球范围内,化妆品消费的活力仍在;二是以欧莱雅为代表的国际美妆们,于中国的竞争力正在衰减。
正如欧莱雅首席执行官叶鸿慕(Nicolas Hieronimus)在官方声明中表示:“我们实现了+5.1%的稳健、全面增长,再次超越了全球美容市场的表现。除了中国生态系统仍然充满挑战的北亚地区外,销售额实现了高个位数的增长。”
中国市场首次负增长
纵向对比欧莱雅集团近几年主要财务数据可以发现,除2020年外,其余年份的销售额和营业利润均处于增长态势。2022年至2024年,欧莱雅集团总销售额分别为2896.8亿元、3118.2亿元、3292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达到18.5%、7.6%和5.1%。
在2023年首破3000亿大关后,2024年欧莱雅业绩再次创下历史新高。尽管增速放缓,且同比增幅创4年来最低,但在并不乐观的市场环境下,相较于部分同行对手,欧莱雅的整体表现已经可圈可点。
叶鸿慕表示,“我对损益管理的高质量感到尤为自豪,集团实现了创纪录的毛利率和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率达到20%,提升了20个基点。”
具体到各地区情况,欧莱雅除北亚以外的四个主要地区都实现了增长,且有2个地区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其中欧洲继续成为集团第一大市场;SAPMENA-SSA(南亚太、中东、北非、撒哈拉以南非洲)和拉丁美洲则分别以12.3%和11%的同比增速领跑。
就北亚地区增长放缓,财报中解释,主要是受部分细分市场持续疲软,尤其是中国大陆美容市场负增长,以及海南地区旅游零售销售压力增加的影响。
报告指出,在中国大陆,美妆市场增长为负值,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中,欧莱雅销售额实现了低个位数的下降,欧莱雅高档化妆品、皮肤科学美容和专业美发产品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各自的市场,大众化妆品表现则略逊于市场。
这也是欧莱雅中国近13年里首次下滑的年份。数据显示,2019至2021年,欧莱雅中国增速迅猛,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但从2022年开始出现断崖式下滑。过去3年,欧莱雅中国的增速下滑至个位数,2024年更是出现了6年来的首次负增长,持续凸显出中国市场挑战加剧。
实际上,欧莱雅对中国市场的“失意”早有预警。去年6月,据彭博社报道,叶鸿慕罕见下调全球美妆市场增长预期,从先前预计增长5%,调整为4.5%-5%,并将下调原因归结为中国市场的疲软。
不过,欧莱雅表示对中国市场依然充满信心,欧莱雅中国CEO博万尚曾在欧莱雅2023/2024年度发展战略沟通会中表示,欧莱雅将持续在创新、社会、地球和团队等领域加码投资中国市场。
具体到不同事业部,欧莱雅集团旗下四大业务部门在2024财年均实现了可比增长,且除大众化妆品部门外均超过了全球市场平均水平。
其中,大众化妆品部依旧贡献了最大营收,2024年销售额159.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210亿元),同比增长5.4%。
报告指出,该部门在数量、价格和组合方面保持了良好的平衡势头,四个国际品牌均实现了稳健增长,尤其是巴黎欧莱雅表现优异。另外,在关键创新的推动下,大众化妆品部的四个品类(护发、护肤、彩妆、染发)均实现增长。
皮肤科学美容事业部作为增长最快的部门,2024年增速达到9.8%,销售额首次突破7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30亿元),连续六年实现增长。
该事业部在所有地区均保持增长,尤其是在新兴市场,表现明显优于北亚市场。理肤泉作为“头号功臣”引领该部门的增长,报告指出,理肤泉接过了CeraVe 适乐肤的接力棒,已成为全球所有渠道的第三大护肤品牌。
此外,得益于国际扩张以及新市场(尤其是 SAPMENA、中国和巴西)的出色表现,适乐肤的销售额突破了20亿欧元大关。
增速最慢的为高档化妆品部,报告增速仅有2.7%。即便如此,仅从销售额来看,去年该事业部销售额155.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180亿元),也让欧莱雅集团成为全球高端美容市场的引领者。
报告指出,在北亚以外,该部门以惊人的两位数速度增长,最大的单一增长贡献者是北美,在该市场,欧莱雅首次成为排名第一的奢侈品美妆公司,这使得该部门能够抵消北亚持续的疲软。品牌层面,Aesop、Takami 和Youth to the People推行全球化战略,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
本次财报会议上,欧莱雅宣布了新的董事会任命和续任,这也是其常用战略之一。
欧莱雅董事会决定在2025年4月29日的年度股东大会提议延长叶鸿慕、Paul Bulcke和Alexandre Ricard的董事任期,为期四年。同时,董事会提议不再续签自1997年起担任董事的Françoise Bettencourt Meyers女士,并提议由家族控股公司Téthys及其代表Alexandre Bennès加入董事会,任期四年。
此外,董事会提议任命Isabelle Selignac和Aurélie Jean为独立董事,任期四年。若股东大会批准,新董事会将由17名董事组成,其中包括15名股东大会任命的董事(8名独立董事,占比53%;9名男性和6名女性,女性占比40%)及2名员工代表。
人事调整的同时,欧莱雅也正在加强前沿科技的应用以及品牌组合的优化。
“2024年是决定性的一年,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欧莱雅已经为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开启下一个征程做好准备。”叶鸿慕在评价这份财报时指出,欧莱雅利用人工智能和前沿科技强化了营销能力和研发能力,不断推进IT的协调融合,简化了组织结构,并加强了在工业和供应链领域的韧性。
财报中提到,过去一年欧莱雅减少了广告、促销费用的投入,但在研究与创新领域持续支出,投入费用占销售额的3.1%。就在今年年初,欧莱雅已经在研发、美妆科技和数字化层面发力。
如在CES 2025上,欧莱雅推出了Cell BioPrint(“芯”级肌肤解码仪)——一款桌面硬件设备,基于先进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人体内蛋白质成分如何影响皮肤老化)开发,可在短短5分钟内提供个性化的皮肤分析。
今年1月,IBM和欧莱雅宣布合作,二者将利用IBM的生成式AI技术和专业知识,并基于美妆配方数据,来获得新洞见。据悉,通过这一独特的合作,双方将开发一个定制化的人工智能基础模型,旨在加速和拓展欧莱雅研发创新和配方调整的速度和规模,使产品在包容性、可持续性和个性化等方面更上一个台阶。
值得注意的是,从去年开始,欧莱雅就开始密集优化品牌组合。2024年1月,欧莱雅投资了本土高端香氛品牌观夏,加码极具潜力的香水市场;2月,欧莱雅收购了Miu Miu品牌的许可授权;8月,收购瑞士集团高德美10%股份,强化皮肤科学美容市场布局;12月,收购在韩国大众市场领军的皮肤科学护肤品牌Dr.G蒂迩肌。今年年初,欧莱雅还收购乐高级香水公司Amouage(爱慕)的少数股权,成为长期少数股权投资人。
此外,欧莱雅似乎也正在考虑“瘦身”。此前有外媒报道,欧莱雅计划出售旗下法国水疗香薰美容品牌Decléor(蒂可丽)和法国天然护肤品牌Saint Gervais Mont Blanc(勃朗圣泉)。
对于2025年,叶鸿慕仍然充满期待,“我们对全球美妆市场的前景保持乐观,并相信欧莱雅集团有能力继续跑赢市场,实现又一年的销售额和利润双增长。我们预计,在集团的美妆促进计划的引领下,通过一系列令人兴奋的新品发布以及强者恒强的品牌支持,业绩增长将逐步加速。”
紧随雅诗兰黛之后,国际美妆巨头欧莱雅也于2月7日,正式公布了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2024全年业绩报告,以及新的高层人士调整。
财报显示,欧莱雅2024全年销售额增长5.6%至434.8 亿欧元(基于相同的结构和相同的汇率计算,销售额则增长5.1%),高于市场预期的433.3亿欧元。营业利润同比上涨6.7%至86.875亿欧元,占销售额的20%。所有部门的销售额均实现增长,其中皮肤科学美容和专业美发产品领域的增长最为显著。
具体到第四季度,欧莱雅销售额为110.8亿欧元,同比增长2.5%,较第三季度3.4%的增幅有所放缓,略低于市场预期的111亿欧元和4.4%增长。此前,欧莱雅曾于10月份表示,第四季度的销售额增长将与上一季度持平。这也是自2020年以来最慢的季度增长,原因是中国市场需求持续疲软,以及北美市场增长放缓。
整体来看,欧莱雅的2024财年成绩单,映射出两个关键现实:一是在全球范围内,化妆品消费的活力仍在;二是以欧莱雅为代表的国际美妆们,于中国的竞争力正在衰减。
正如欧莱雅首席执行官叶鸿慕(Nicolas Hieronimus)在官方声明中表示:“我们实现了+5.1%的稳健、全面增长,再次超越了全球美容市场的表现。除了中国生态系统仍然充满挑战的北亚地区外,销售额实现了高个位数的增长。”
中国市场首次负增长
纵向对比欧莱雅集团近几年主要财务数据可以发现,除2020年外,其余年份的销售额和营业利润均处于增长态势。2022年至2024年,欧莱雅集团总销售额分别为2896.8亿元、3118.2亿元、3292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达到18.5%、7.6%和5.1%。
在2023年首破3000亿大关后,2024年欧莱雅业绩再次创下历史新高。尽管增速放缓,且同比增幅创4年来最低,但在并不乐观的市场环境下,相较于部分同行对手,欧莱雅的整体表现已经可圈可点。
叶鸿慕表示,“我对损益管理的高质量感到尤为自豪,集团实现了创纪录的毛利率和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率达到20%,提升了20个基点。”
具体到各地区情况,欧莱雅除北亚以外的四个主要地区都实现了增长,且有2个地区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其中欧洲继续成为集团第一大市场;SAPMENA-SSA(南亚太、中东、北非、撒哈拉以南非洲)和拉丁美洲则分别以12.3%和11%的同比增速领跑。
就北亚地区增长放缓,财报中解释,主要是受部分细分市场持续疲软,尤其是中国大陆美容市场负增长,以及海南地区旅游零售销售压力增加的影响。
报告指出,在中国大陆,美妆市场增长为负值,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中,欧莱雅销售额实现了低个位数的下降,欧莱雅高档化妆品、皮肤科学美容和专业美发产品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各自的市场,大众化妆品表现则略逊于市场。
这也是欧莱雅中国近13年里首次下滑的年份。数据显示,2019至2021年,欧莱雅中国增速迅猛,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但从2022年开始出现断崖式下滑。过去3年,欧莱雅中国的增速下滑至个位数,2024年更是出现了6年来的首次负增长,持续凸显出中国市场挑战加剧。
实际上,欧莱雅对中国市场的“失意”早有预警。去年6月,据彭博社报道,叶鸿慕罕见下调全球美妆市场增长预期,从先前预计增长5%,调整为4.5%-5%,并将下调原因归结为中国市场的疲软。
不过,欧莱雅表示对中国市场依然充满信心,欧莱雅中国CEO博万尚曾在欧莱雅2023/2024年度发展战略沟通会中表示,欧莱雅将持续在创新、社会、地球和团队等领域加码投资中国市场。
具体到不同事业部,欧莱雅集团旗下四大业务部门在2024财年均实现了可比增长,且除大众化妆品部门外均超过了全球市场平均水平。
其中,大众化妆品部依旧贡献了最大营收,2024年销售额159.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210亿元),同比增长5.4%。
报告指出,该部门在数量、价格和组合方面保持了良好的平衡势头,四个国际品牌均实现了稳健增长,尤其是巴黎欧莱雅表现优异。另外,在关键创新的推动下,大众化妆品部的四个品类(护发、护肤、彩妆、染发)均实现增长。
皮肤科学美容事业部作为增长最快的部门,2024年增速达到9.8%,销售额首次突破7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30亿元),连续六年实现增长。
该事业部在所有地区均保持增长,尤其是在新兴市场,表现明显优于北亚市场。理肤泉作为“头号功臣”引领该部门的增长,报告指出,理肤泉接过了CeraVe 适乐肤的接力棒,已成为全球所有渠道的第三大护肤品牌。
此外,得益于国际扩张以及新市场(尤其是 SAPMENA、中国和巴西)的出色表现,适乐肤的销售额突破了20亿欧元大关。
增速最慢的为高档化妆品部,报告增速仅有2.7%。即便如此,仅从销售额来看,去年该事业部销售额155.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180亿元),也让欧莱雅集团成为全球高端美容市场的引领者。
报告指出,在北亚以外,该部门以惊人的两位数速度增长,最大的单一增长贡献者是北美,在该市场,欧莱雅首次成为排名第一的奢侈品美妆公司,这使得该部门能够抵消北亚持续的疲软。品牌层面,Aesop、Takami 和Youth to the People推行全球化战略,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
本次财报会议上,欧莱雅宣布了新的董事会任命和续任,这也是其常用战略之一。
欧莱雅董事会决定在2025年4月29日的年度股东大会提议延长叶鸿慕、Paul Bulcke和Alexandre Ricard的董事任期,为期四年。同时,董事会提议不再续签自1997年起担任董事的Françoise Bettencourt Meyers女士,并提议由家族控股公司Téthys及其代表Alexandre Bennès加入董事会,任期四年。
此外,董事会提议任命Isabelle Selignac和Aurélie Jean为独立董事,任期四年。若股东大会批准,新董事会将由17名董事组成,其中包括15名股东大会任命的董事(8名独立董事,占比53%;9名男性和6名女性,女性占比40%)及2名员工代表。
人事调整的同时,欧莱雅也正在加强前沿科技的应用以及品牌组合的优化。
“2024年是决定性的一年,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欧莱雅已经为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开启下一个征程做好准备。”叶鸿慕在评价这份财报时指出,欧莱雅利用人工智能和前沿科技强化了营销能力和研发能力,不断推进IT的协调融合,简化了组织结构,并加强了在工业和供应链领域的韧性。
财报中提到,过去一年欧莱雅减少了广告、促销费用的投入,但在研究与创新领域持续支出,投入费用占销售额的3.1%。就在今年年初,欧莱雅已经在研发、美妆科技和数字化层面发力。
如在CES 2025上,欧莱雅推出了Cell BioPrint(“芯”级肌肤解码仪)——一款桌面硬件设备,基于先进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人体内蛋白质成分如何影响皮肤老化)开发,可在短短5分钟内提供个性化的皮肤分析。
今年1月,IBM和欧莱雅宣布合作,二者将利用IBM的生成式AI技术和专业知识,并基于美妆配方数据,来获得新洞见。据悉,通过这一独特的合作,双方将开发一个定制化的人工智能基础模型,旨在加速和拓展欧莱雅研发创新和配方调整的速度和规模,使产品在包容性、可持续性和个性化等方面更上一个台阶。
值得注意的是,从去年开始,欧莱雅就开始密集优化品牌组合。2024年1月,欧莱雅投资了本土高端香氛品牌观夏,加码极具潜力的香水市场;2月,欧莱雅收购了Miu Miu品牌的许可授权;8月,收购瑞士集团高德美10%股份,强化皮肤科学美容市场布局;12月,收购在韩国大众市场领军的皮肤科学护肤品牌Dr.G蒂迩肌。今年年初,欧莱雅还收购乐高级香水公司Amouage(爱慕)的少数股权,成为长期少数股权投资人。
此外,欧莱雅似乎也正在考虑“瘦身”。此前有外媒报道,欧莱雅计划出售旗下法国水疗香薰美容品牌Decléor(蒂可丽)和法国天然护肤品牌Saint Gervais Mont Blanc(勃朗圣泉)。
对于2025年,叶鸿慕仍然充满期待,“我们对全球美妆市场的前景保持乐观,并相信欧莱雅集团有能力继续跑赢市场,实现又一年的销售额和利润双增长。我们预计,在集团的美妆促进计划的引领下,通过一系列令人兴奋的新品发布以及强者恒强的品牌支持,业绩增长将逐步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