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deepseek对AI大模型产业的影响

智车科技

15小时前

DeepSeek也遭到了国家级的DDoS攻击,服务时不时中断,严重影响了广大AI爱好者的体验。

蛇年春节前,DeepSeek陆续发布了 v3版本和r1版本,除夕夜发布了Janus-Pro,引起了轰动。

整个春节假期,DeepSeek在github和huggingface屠榜。

同时,DeepSeek也遭到了国家级的DDoS攻击,服务时不时中断,严重影响了广大AI爱好者的体验。

星空君申请的API服务,半个晚上只能输出error。

好在年初二早上基本恢复了正常(联网功能还是时断时续)。

DeepSeek最大的功劳,是把AI的成本打到了最低。

OpenAI试图构建一个巨额资本打造的护城河,然后关门收钱。成为AI时代的垄断者。

DeepSeek做了两件事,让OpenAI的梦想变成了水漂。

一是用更低的成本实现了接近甚至超越ChatGPT的效果(当然是否超越还有争论,但在同一个段位并没有广泛的异议);

二是开源,让每一个企业和个人,都有机会本地部署顶级AI大模型。这一点很重要,尤其是对于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之前的AI算力游戏,几乎和他们毫无关系。DeepSeek改变了游戏规则,全球任何国家的企业和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

这就是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那么问题来了,DeepSeek靠什么赚钱呢?

搞笑的答案是:做空英伟达和美股就足够了。

正经的答案是:DeepSeek是一家量化投资公司,它的主业是搞投资,AI不需要赚钱。

之前星空君的观点一直是AI终将成为类似云计算的底座,成为辅助性的功能,不可能单独收费。星空君设想最终成功的应该是阿里这样的云计算厂商,把AI做成一个云原生服务。没想到量化企业剑出偏锋(同花顺每年也几十亿的烧钱搞AI,不排除搞出第二个DeepSeek),不过基本逻辑和星空君预测的一致。

事实上阿里过年期间也发布了qwen的新版本,实力也很强,只是风头完全被DeepSeek盖过了。

可以预测,不远的将来,AI将成为及低成本的资源类服务,到时候AI卷什么?

卷应用,卷场景。

这也是DeepSeek敢开源的底气所在,这个星球上,没有任何国家比中国的应用和场景更丰富。

如今,AI的应用顶多算早期应用,主要是提高工作效率为主,什么写稿子、审合同,这都是很低级的应用。

什么网文、图文自媒体... ...随着AI的迭代,即将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

你看看春晚的机器人扭秧歌,其实宇树部署了云侧和端侧AI大模型,只不过它是相对细分领域的AI大模型。

未来DeepSeek这种级别的大模型接入机器人,简直无所不能。

星空君手头正在经手的几个应用:

一个是AI客服,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做,某科创板待上市企业,已经实现了50%左右的客户电话沟通通过AI客服闭环处理,大大降低了人工。不过我不是搞电话,而是搞企业微信群。

一个是AI做凭证,这个对于广大财务牛马是降维打击,好消息是硬件成本比较高,一般是集团型企业才使用。通过硬件设备(不是传统扫描仪,类似ATM机柜,员工只需要将单据塞进去即可)识别单据,然后根据训练好的逻辑自动识别单据提交到报销系统并生成SAP的会计凭证。

至于辅助审合同,自动出题库等效率类的提升,就不提了。

AI做凭证的应用,可以延伸到个人助理。

比如在手机端装个AI应用,平时记录用户的消费习惯,买高铁票买机票逛拼多多逛淘宝,甚至开抖音快手小红书等APP。

AI个人助理可以实现什么?

用户抓起手机来对AI说,我下周休假,我要去趟张家界。

从订票到订酒店到行程,全部搞定。

没错,它就是我们的贾维斯。

另外,多模态大模型是真正的未来,多模态才能用于工业,而工业领域的大模型,即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以电力行业为例:

输电人工智能大模型对鸟巢、绝缘子自爆等典型缺陷的识别精度,基本实现了对人工的替代。目前,广西电网机巡管理平台和输电运行支持系统已实现与输电大模型的对接调用,平均缺陷识别率为91.24%。

国网山东电力组织由业务骨干和业内互联网专家构成的科研团队,探索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在无人机巡检缺陷排查方向的多层次应用,现已开发出杆塔异物、绝缘子破裂等10个常见缺陷的智能识别模型。

这一系列模型在一线班组试点应用后,设备缺陷识别准确率由原来的85%上升到92%,照片误检情况大幅减少。

原文标题 : 如何看待deepseek对AI大模型产业的影响

DeepSeek也遭到了国家级的DDoS攻击,服务时不时中断,严重影响了广大AI爱好者的体验。

蛇年春节前,DeepSeek陆续发布了 v3版本和r1版本,除夕夜发布了Janus-Pro,引起了轰动。

整个春节假期,DeepSeek在github和huggingface屠榜。

同时,DeepSeek也遭到了国家级的DDoS攻击,服务时不时中断,严重影响了广大AI爱好者的体验。

星空君申请的API服务,半个晚上只能输出error。

好在年初二早上基本恢复了正常(联网功能还是时断时续)。

DeepSeek最大的功劳,是把AI的成本打到了最低。

OpenAI试图构建一个巨额资本打造的护城河,然后关门收钱。成为AI时代的垄断者。

DeepSeek做了两件事,让OpenAI的梦想变成了水漂。

一是用更低的成本实现了接近甚至超越ChatGPT的效果(当然是否超越还有争论,但在同一个段位并没有广泛的异议);

二是开源,让每一个企业和个人,都有机会本地部署顶级AI大模型。这一点很重要,尤其是对于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之前的AI算力游戏,几乎和他们毫无关系。DeepSeek改变了游戏规则,全球任何国家的企业和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

这就是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那么问题来了,DeepSeek靠什么赚钱呢?

搞笑的答案是:做空英伟达和美股就足够了。

正经的答案是:DeepSeek是一家量化投资公司,它的主业是搞投资,AI不需要赚钱。

之前星空君的观点一直是AI终将成为类似云计算的底座,成为辅助性的功能,不可能单独收费。星空君设想最终成功的应该是阿里这样的云计算厂商,把AI做成一个云原生服务。没想到量化企业剑出偏锋(同花顺每年也几十亿的烧钱搞AI,不排除搞出第二个DeepSeek),不过基本逻辑和星空君预测的一致。

事实上阿里过年期间也发布了qwen的新版本,实力也很强,只是风头完全被DeepSeek盖过了。

可以预测,不远的将来,AI将成为及低成本的资源类服务,到时候AI卷什么?

卷应用,卷场景。

这也是DeepSeek敢开源的底气所在,这个星球上,没有任何国家比中国的应用和场景更丰富。

如今,AI的应用顶多算早期应用,主要是提高工作效率为主,什么写稿子、审合同,这都是很低级的应用。

什么网文、图文自媒体... ...随着AI的迭代,即将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

你看看春晚的机器人扭秧歌,其实宇树部署了云侧和端侧AI大模型,只不过它是相对细分领域的AI大模型。

未来DeepSeek这种级别的大模型接入机器人,简直无所不能。

星空君手头正在经手的几个应用:

一个是AI客服,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做,某科创板待上市企业,已经实现了50%左右的客户电话沟通通过AI客服闭环处理,大大降低了人工。不过我不是搞电话,而是搞企业微信群。

一个是AI做凭证,这个对于广大财务牛马是降维打击,好消息是硬件成本比较高,一般是集团型企业才使用。通过硬件设备(不是传统扫描仪,类似ATM机柜,员工只需要将单据塞进去即可)识别单据,然后根据训练好的逻辑自动识别单据提交到报销系统并生成SAP的会计凭证。

至于辅助审合同,自动出题库等效率类的提升,就不提了。

AI做凭证的应用,可以延伸到个人助理。

比如在手机端装个AI应用,平时记录用户的消费习惯,买高铁票买机票逛拼多多逛淘宝,甚至开抖音快手小红书等APP。

AI个人助理可以实现什么?

用户抓起手机来对AI说,我下周休假,我要去趟张家界。

从订票到订酒店到行程,全部搞定。

没错,它就是我们的贾维斯。

另外,多模态大模型是真正的未来,多模态才能用于工业,而工业领域的大模型,即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以电力行业为例:

输电人工智能大模型对鸟巢、绝缘子自爆等典型缺陷的识别精度,基本实现了对人工的替代。目前,广西电网机巡管理平台和输电运行支持系统已实现与输电大模型的对接调用,平均缺陷识别率为91.24%。

国网山东电力组织由业务骨干和业内互联网专家构成的科研团队,探索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在无人机巡检缺陷排查方向的多层次应用,现已开发出杆塔异物、绝缘子破裂等10个常见缺陷的智能识别模型。

这一系列模型在一线班组试点应用后,设备缺陷识别准确率由原来的85%上升到92%,照片误检情况大幅减少。

原文标题 : 如何看待deepseek对AI大模型产业的影响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