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罗葛拉李剑:好产品、好技术要更好地本地化|年度访谈

农财网农化宝典

3周前

南方农村报:据悉,近几年西罗葛拉都组织合作伙伴进行西班牙游学,这一活动您认为达到预期目标了吗。...我们要看到我们跟这个发达农业国家之间这种技术上的这个这种差距。...广西田园李卫国:接下来五年,农药行业将经历激烈内卷|年度访谈。
十年风雨步履铿锵,十载寒暑笃行不怠。站在2024和2025的交汇路口,如何在不确定性时代,穿透重重迷雾探寻未来的答案。
本期《2025农化企业年度访谈》栏目,记者采访到了西罗葛拉中国首席代表李剑。


南方农村报用一句话或者关键词分别总结行业和西罗葛拉2024年发展情况?怎么理解?

李剑:借用这个托尔斯泰的一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2024整个大环境大家都说不太好,但是我所认识的企业都还不错。包括我们在内,出口大概增加了一倍,进口销售增加50%,整体是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势。

我们做个总结是稳步前进,基本达到我们预期。特种肥料领域其实还是做对两件事情,一个找到合适的人,一个做对合适的事情。



南方农村报:2024年,您认为对西罗葛拉影响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事?为什么?

李剑:我们邀请了西班牙同事跟我们下了乡,在四川走访了农民零售店、下了基地跟种植户去做交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洞悉到农户的需求。简单的把西班牙的农化经验平移到中国是不完全正确的。只有这样,我们在很多产品的设计上才会更容易达成更本土化的共识。

为什么有些合资的产品在中国其实并不太好,是因为它落地的不够好,我们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们近距离接触中国的农民和中国的这个种植模式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南方农村报:2024年,西罗葛拉推出全新的AE技术,目前为止表现如何?

李剑:我们在之前的基础上做了一个迭代,就是根据中国农民的使用方式和农民对效果的理解去进行迭代。

24年反馈还可以,但是我们在25年会继续迭代,继续加强这样这个技术的本土化落地,更加符合中国中国农民的使用习惯,跟观测的节点。

迭代依据是我们更多地了解使用者的习惯、需求和评价的依据。我们要站在用户角度去评价这个事情,产品要符合他们的判断的标准,要贴近用户。


南方农村报:据悉,近几年西罗葛拉都组织合作伙伴进行西班牙游学,这一活动您认为达到预期目标了吗?参团人员普遍反馈如何?

李剑:我认为圆满的达到我预期的目标了,其实我的目标有两个,就是引进来、走出去。我们要看到我们跟这个发达农业国家之间这种技术上的这个这种差距。

同时,带他们出去也是建立我们自己的信心,中国的农业还是很伟大的。但是我们有些不好的习惯我们要改,有些别的好的经验我们要借鉴。比如东方都会有这种品质控,对于西班牙人来说会觉得很惊讶,我们优秀的传统要坚持。

所以实际上是更多的学习和交流。参与者反馈很热烈,都觉得这种互相交流是很有意义的。我们还去跟农民交流、跟零售商交流,看他们是怎么样一个工作方法。



南方农村报:随着国内化肥市场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您如何看待2025年的农资市场走向?

李剑:这种趋势觉得它在逐渐的分化,其实好东西是还是供不应求的。在这个供应端我们要做些改变,换位思考或者是叫同理心。

站在农民角度思考什么是好产品是一种能力,不能说你有这种态度就好了,你需要有这种能力,需要这种洞悉农民需求的能力或者说有这种站在农民角度看问题的能力。假如我们获取了这种能力的话其实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南方农村报:对于即将到来的新一年,贵公司有哪些战略规划和目标,特别是在扩大市场份额和提升品牌影响力方面?

李剑:目前这个阶段我们还是坚持做品牌宣传,作为这个欧洲头部企业,其实很多人对我们理解是不够充分的,在这方面我们会做更多的工作,我们会做一些落地的宣传工作、现场推广的一些试验示范,会把这些好技术和好知识平移,真正做到在中国落地,几个好产品和好宣传结合起来。


南方农村报:新春将至,您对公司同仁及广大农资人有何祝福?

李剑:这个阶段我觉得坚持是硬道理,我们坚持做一些正确的事情,一定会脱颖而出。所以希望所有同行再接再厉,不要灰心、不要丧气,坚持就会有好结果。

回望刚过去的这一年,对农资市场而言,是破局之年、分化之年和变革之年。绿色、智能依旧被反复提及,不同的是已经有不少企业开始付诸行动;视频和直播被更多的人接受,尤其是在肥料领域,企业开始成立自己的视频运营部;产能增加和市场饱和的供需矛盾依然存在,但已有企业开始谋划未来。

行业细分、产品细分、市场细分……当前,农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深水期,“阵痛感”在所难免,在新旧周期交替之下,也蕴藏着新的发展机遇。

辞旧迎新之际,正是答疑解惑之时。农财网农化宝典推出《2025农化企业年度访谈》栏目,采访农化行业知名精英,回顾2024年的得与失,分享对2025的预测与思考。

相关阅读:

鄂中生态常云:公司年销量增加41万吨!行业集中度会快速提升 | 年度访谈

广西田园李卫国:接下来五年,农药行业将经历激烈内卷 | 年度访谈

拜耳中国李一凡:拥抱变化,修炼内功,转型破圈 | 年度访谈

川金象曾茂:坚持“差异化+价值导向”|年度访谈

西洋|诺威施贾启彬:聚焦开新局,坚持针状肥战略核心不动摇|年度访谈

拉多美王小川:锚定腐钾复肥,逆势扬帆,稳健增长|年度访谈



作者丨王惠

编辑丨农财君

联系丨识别下方二维码加微信

全国农资市场群,扫码加入交流!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网农化宝典

文章不错,点个“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南方农村报:据悉,近几年西罗葛拉都组织合作伙伴进行西班牙游学,这一活动您认为达到预期目标了吗。...我们要看到我们跟这个发达农业国家之间这种技术上的这个这种差距。...广西田园李卫国:接下来五年,农药行业将经历激烈内卷|年度访谈。
十年风雨步履铿锵,十载寒暑笃行不怠。站在2024和2025的交汇路口,如何在不确定性时代,穿透重重迷雾探寻未来的答案。
本期《2025农化企业年度访谈》栏目,记者采访到了西罗葛拉中国首席代表李剑。


南方农村报用一句话或者关键词分别总结行业和西罗葛拉2024年发展情况?怎么理解?

李剑:借用这个托尔斯泰的一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2024整个大环境大家都说不太好,但是我所认识的企业都还不错。包括我们在内,出口大概增加了一倍,进口销售增加50%,整体是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势。

我们做个总结是稳步前进,基本达到我们预期。特种肥料领域其实还是做对两件事情,一个找到合适的人,一个做对合适的事情。



南方农村报:2024年,您认为对西罗葛拉影响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事?为什么?

李剑:我们邀请了西班牙同事跟我们下了乡,在四川走访了农民零售店、下了基地跟种植户去做交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洞悉到农户的需求。简单的把西班牙的农化经验平移到中国是不完全正确的。只有这样,我们在很多产品的设计上才会更容易达成更本土化的共识。

为什么有些合资的产品在中国其实并不太好,是因为它落地的不够好,我们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们近距离接触中国的农民和中国的这个种植模式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南方农村报:2024年,西罗葛拉推出全新的AE技术,目前为止表现如何?

李剑:我们在之前的基础上做了一个迭代,就是根据中国农民的使用方式和农民对效果的理解去进行迭代。

24年反馈还可以,但是我们在25年会继续迭代,继续加强这样这个技术的本土化落地,更加符合中国中国农民的使用习惯,跟观测的节点。

迭代依据是我们更多地了解使用者的习惯、需求和评价的依据。我们要站在用户角度去评价这个事情,产品要符合他们的判断的标准,要贴近用户。


南方农村报:据悉,近几年西罗葛拉都组织合作伙伴进行西班牙游学,这一活动您认为达到预期目标了吗?参团人员普遍反馈如何?

李剑:我认为圆满的达到我预期的目标了,其实我的目标有两个,就是引进来、走出去。我们要看到我们跟这个发达农业国家之间这种技术上的这个这种差距。

同时,带他们出去也是建立我们自己的信心,中国的农业还是很伟大的。但是我们有些不好的习惯我们要改,有些别的好的经验我们要借鉴。比如东方都会有这种品质控,对于西班牙人来说会觉得很惊讶,我们优秀的传统要坚持。

所以实际上是更多的学习和交流。参与者反馈很热烈,都觉得这种互相交流是很有意义的。我们还去跟农民交流、跟零售商交流,看他们是怎么样一个工作方法。



南方农村报:随着国内化肥市场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您如何看待2025年的农资市场走向?

李剑:这种趋势觉得它在逐渐的分化,其实好东西是还是供不应求的。在这个供应端我们要做些改变,换位思考或者是叫同理心。

站在农民角度思考什么是好产品是一种能力,不能说你有这种态度就好了,你需要有这种能力,需要这种洞悉农民需求的能力或者说有这种站在农民角度看问题的能力。假如我们获取了这种能力的话其实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南方农村报:对于即将到来的新一年,贵公司有哪些战略规划和目标,特别是在扩大市场份额和提升品牌影响力方面?

李剑:目前这个阶段我们还是坚持做品牌宣传,作为这个欧洲头部企业,其实很多人对我们理解是不够充分的,在这方面我们会做更多的工作,我们会做一些落地的宣传工作、现场推广的一些试验示范,会把这些好技术和好知识平移,真正做到在中国落地,几个好产品和好宣传结合起来。


南方农村报:新春将至,您对公司同仁及广大农资人有何祝福?

李剑:这个阶段我觉得坚持是硬道理,我们坚持做一些正确的事情,一定会脱颖而出。所以希望所有同行再接再厉,不要灰心、不要丧气,坚持就会有好结果。

回望刚过去的这一年,对农资市场而言,是破局之年、分化之年和变革之年。绿色、智能依旧被反复提及,不同的是已经有不少企业开始付诸行动;视频和直播被更多的人接受,尤其是在肥料领域,企业开始成立自己的视频运营部;产能增加和市场饱和的供需矛盾依然存在,但已有企业开始谋划未来。

行业细分、产品细分、市场细分……当前,农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深水期,“阵痛感”在所难免,在新旧周期交替之下,也蕴藏着新的发展机遇。

辞旧迎新之际,正是答疑解惑之时。农财网农化宝典推出《2025农化企业年度访谈》栏目,采访农化行业知名精英,回顾2024年的得与失,分享对2025的预测与思考。

相关阅读:

鄂中生态常云:公司年销量增加41万吨!行业集中度会快速提升 | 年度访谈

广西田园李卫国:接下来五年,农药行业将经历激烈内卷 | 年度访谈

拜耳中国李一凡:拥抱变化,修炼内功,转型破圈 | 年度访谈

川金象曾茂:坚持“差异化+价值导向”|年度访谈

西洋|诺威施贾启彬:聚焦开新局,坚持针状肥战略核心不动摇|年度访谈

拉多美王小川:锚定腐钾复肥,逆势扬帆,稳健增长|年度访谈



作者丨王惠

编辑丨农财君

联系丨识别下方二维码加微信

全国农资市场群,扫码加入交流!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网农化宝典

文章不错,点个“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