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是感性教育、人格教育和创造教育,作用于整体精神、气质的全面提升。传统文教主张以整体性深度体验培养人格,使德性内化为日用常行、言谈举止,形成悠久而独特的教育理念与美育传统。2023年1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提出以“浸润”作为美育工作的目标和路径。如何挖掘、提炼“浸润”的传统教育资源和美育内涵,进而服务于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是亟待深入研究与研判的重要课题。
“浸润”是一个具有哲理化和审美性特征的概念,体现了中国传统人文教育与中华美育的本质特点、内在规律与实践方法。中国人对“浸润”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与体验,“浸润”所蕴含的主客合一、直观体悟、自然渐进的内涵,具有古今共通性意义,涉及文化基因、审美体验与人生境界等多个方面,构成了向现代转化的可能,当下仍具有话语的有效性与生命力。
“浸润”的教育传统
“浸润”最早用例见于《论语·颜渊篇第十二》:“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浸润”表达了如水般逐渐渗透之义,强调一种主客融合的过程,既要维护主体的主动性,也要符合客观规律,在特定时间下自然而然达成某种效果。
“浸润”是中国古典人文教育的重要目标与方法,主张通过教育养性达道,实现天人合一的理想人格。教育的终极旨归并非某种技能或能力的培养,而是在义理探讨与冥契涵养中成人成圣,这样的教育目的论所对应的系统就不会是一个与本体相对立、单一维度的范畴,而是辩证统一的、主客相融的思想谱系。“浸润”便是一个具有多维向度的践行路径。
首先,“浸润”体现辩证统一的教育理念。“浸润”的教育目标是成人,强调德性追求,通过学、思、行的纵横连贯,劳作与闲暇的交织互动,将为学与修身结为教育的一体两面。其次,“浸润”的教育内容是多元有机的。古人以“博约浸润”作为增进学问、升华修为的重要方式,内容涵盖历史、哲学、政治、文艺等众多领域,推崇诸相并置、知行达完善的身心塑造。再者,“浸润”的方式是修游相辅。中国文化讲求体用一如的工夫论,本体往往落实和发展于日用常行之中,“浸润”融体用于一炉,化教育为生活。其中从游就是一种“浸润”的方式,强调在整体上对道德、性习、智识作全面吸收、内化与传承。古代教育重视直观体悟,主张日积月累。如习画花鸟、走兽,常常与对象待在一起,“画翎毛者当浸润于笼养飞放之徒”,在直观体悟的过程中求索真谛,这也是为何中国古代人文、艺术不断创造高峰的原因。
“浸润”的美育内涵
“浸润”作为一种教育手段,体现了中国古典教育审美化的独特智慧。“浸润”取义自然,原指雨水灌溉草树禾苗以使其生长,后延伸至社会层面的化育存养,借助“水”自身的滋润、下行、至柔的本能属性,拓展丰富了主客合一、直观体悟、自然渐进的中国古典教育图谱。“浸之”“润之”,而非“学之”“解之”,“浸润”为态、为径、为境,表现为身心一体、循道而行、天然自得的美学意境,是中华美育精神的重要表达与集中体现。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人心世界与宇宙自然交织于一体,天人同一。故而,古典教育的终极理想是实现天地合德的精神境界,是一种极具审美意蕴的生命状态。因此,“浸润”教育追求的是一种身心一体的状态。“习斯业者,日夕浸润而不觉”,宋明理学中讲“涵养”“体认”,实际上也是浸润存养的办法,将自我沉浸于义理奥衍的客体世界,达到忘我之境,成为古代士人追求崇尚的为学状态。“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万物循自然规律,动静相依。浸润遵循自然运行之道,应时而行,循然自生,本身就体现为一种顺势而为、无为而为的审美境界。“盖留俗之移人,如水浸润,久而不自知”,教育对人的作用应该是潜移默化,遵循受教育者的天性与认知规律,令其长期熏陶,自然而然贯通得道。
古人求道在于自得,自得亦是“浸润”的终极旨归与境界。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君子深研学问,就要上穷碧落,久久为功,才能豁然自得。韩愈有名句强调“浸润”育人之效:“磨砻去圭角,浸润著光精。”为学之道在于潜心于圣人之道,在人格修养中实现审美境界的超越,“浸润”的过程既是求知的过程,也是道德人格完善的过程,亦是审美体验的过程。
“浸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生命完善的路径,应当成为审美教育不可或缺的目标追求和方式方法。“美育浸润”是基于悠久而深厚的中国人文教育传统,传承中华美育精神,凝结丰富历史实践经验,形成的内涵丰富且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时代美育思想,体现为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大美育”体系。学校是美育浸润实施最重要的场所,应明确浸润教育的人文传统与经验价值,在充分继承中华优秀美育浸润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建构辩证统一的整体性人文教育格局,利用浸润教育中蕴藏的主客交融、自然生发的生命力量,促进审美教育全面提升,这是新时代赋予美育工作的新使命。
(作者为中央美术学院美育研究院教师)
美育是感性教育、人格教育和创造教育,作用于整体精神、气质的全面提升。传统文教主张以整体性深度体验培养人格,使德性内化为日用常行、言谈举止,形成悠久而独特的教育理念与美育传统。2023年1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提出以“浸润”作为美育工作的目标和路径。如何挖掘、提炼“浸润”的传统教育资源和美育内涵,进而服务于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是亟待深入研究与研判的重要课题。
“浸润”是一个具有哲理化和审美性特征的概念,体现了中国传统人文教育与中华美育的本质特点、内在规律与实践方法。中国人对“浸润”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与体验,“浸润”所蕴含的主客合一、直观体悟、自然渐进的内涵,具有古今共通性意义,涉及文化基因、审美体验与人生境界等多个方面,构成了向现代转化的可能,当下仍具有话语的有效性与生命力。
“浸润”的教育传统
“浸润”最早用例见于《论语·颜渊篇第十二》:“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浸润”表达了如水般逐渐渗透之义,强调一种主客融合的过程,既要维护主体的主动性,也要符合客观规律,在特定时间下自然而然达成某种效果。
“浸润”是中国古典人文教育的重要目标与方法,主张通过教育养性达道,实现天人合一的理想人格。教育的终极旨归并非某种技能或能力的培养,而是在义理探讨与冥契涵养中成人成圣,这样的教育目的论所对应的系统就不会是一个与本体相对立、单一维度的范畴,而是辩证统一的、主客相融的思想谱系。“浸润”便是一个具有多维向度的践行路径。
首先,“浸润”体现辩证统一的教育理念。“浸润”的教育目标是成人,强调德性追求,通过学、思、行的纵横连贯,劳作与闲暇的交织互动,将为学与修身结为教育的一体两面。其次,“浸润”的教育内容是多元有机的。古人以“博约浸润”作为增进学问、升华修为的重要方式,内容涵盖历史、哲学、政治、文艺等众多领域,推崇诸相并置、知行达完善的身心塑造。再者,“浸润”的方式是修游相辅。中国文化讲求体用一如的工夫论,本体往往落实和发展于日用常行之中,“浸润”融体用于一炉,化教育为生活。其中从游就是一种“浸润”的方式,强调在整体上对道德、性习、智识作全面吸收、内化与传承。古代教育重视直观体悟,主张日积月累。如习画花鸟、走兽,常常与对象待在一起,“画翎毛者当浸润于笼养飞放之徒”,在直观体悟的过程中求索真谛,这也是为何中国古代人文、艺术不断创造高峰的原因。
“浸润”的美育内涵
“浸润”作为一种教育手段,体现了中国古典教育审美化的独特智慧。“浸润”取义自然,原指雨水灌溉草树禾苗以使其生长,后延伸至社会层面的化育存养,借助“水”自身的滋润、下行、至柔的本能属性,拓展丰富了主客合一、直观体悟、自然渐进的中国古典教育图谱。“浸之”“润之”,而非“学之”“解之”,“浸润”为态、为径、为境,表现为身心一体、循道而行、天然自得的美学意境,是中华美育精神的重要表达与集中体现。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人心世界与宇宙自然交织于一体,天人同一。故而,古典教育的终极理想是实现天地合德的精神境界,是一种极具审美意蕴的生命状态。因此,“浸润”教育追求的是一种身心一体的状态。“习斯业者,日夕浸润而不觉”,宋明理学中讲“涵养”“体认”,实际上也是浸润存养的办法,将自我沉浸于义理奥衍的客体世界,达到忘我之境,成为古代士人追求崇尚的为学状态。“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万物循自然规律,动静相依。浸润遵循自然运行之道,应时而行,循然自生,本身就体现为一种顺势而为、无为而为的审美境界。“盖留俗之移人,如水浸润,久而不自知”,教育对人的作用应该是潜移默化,遵循受教育者的天性与认知规律,令其长期熏陶,自然而然贯通得道。
古人求道在于自得,自得亦是“浸润”的终极旨归与境界。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君子深研学问,就要上穷碧落,久久为功,才能豁然自得。韩愈有名句强调“浸润”育人之效:“磨砻去圭角,浸润著光精。”为学之道在于潜心于圣人之道,在人格修养中实现审美境界的超越,“浸润”的过程既是求知的过程,也是道德人格完善的过程,亦是审美体验的过程。
“浸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生命完善的路径,应当成为审美教育不可或缺的目标追求和方式方法。“美育浸润”是基于悠久而深厚的中国人文教育传统,传承中华美育精神,凝结丰富历史实践经验,形成的内涵丰富且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时代美育思想,体现为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大美育”体系。学校是美育浸润实施最重要的场所,应明确浸润教育的人文传统与经验价值,在充分继承中华优秀美育浸润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建构辩证统一的整体性人文教育格局,利用浸润教育中蕴藏的主客交融、自然生发的生命力量,促进审美教育全面提升,这是新时代赋予美育工作的新使命。
(作者为中央美术学院美育研究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