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暴大雷!全国第三大财富公司,716亿全是假的?4.6万名投资者或将血本无归

保险在线

22小时前

真可谓是国内的财富管理公司的“末日之年”。...前几天,头部权威财经媒体的证券时报发了篇重磅文章《潜望|海银财富700亿“资金池”调查:傀儡空壳、交叉嵌套、底层空虚》。

最两年,真可谓是国内的财富管理公司的“末日之年”。排名全国第三的财富公司海银财富,暴雷了!

首当其冲的是排名第一的中植系。1月5日,当多数人还沉浸于庆贺新年的喜悦之中时,2024年国内资本管理领域的第一颗大雷已经悄然抵达。
这家中国最大民营金融集团中植系因资不抵债,正式宣布破产,几十万相关投资者也因此“血本无归”。
随后不久,全国排名第二的诺亚财富,出事了。成为刻两萝卜章骗了300亿话题的主角。
曾被誉为“商界木兰”的罗静及其旗下“承兴系”利用与京东等开展供应链贸易的背景,骗取多家金融机构融资款合计300亿元。其中,诺亚财富旗下的歌斐资产损失金额高达35亿余元。

京东为此还发了一个声明,说诺亚财富恶意起诉,误导投资者。
没想到,排行老三的海银不甘“落后”,也快马加鞭步了两位龙头的后尘。
不过这一次,海银的雷,是从外部引爆的。前几天,头部权威财经媒体的证券时报发了篇重磅文章《潜望|海银财富700亿“资金池”调查:傀儡空壳、交叉嵌套、底层空虚》。

里面内容说的是证券时报记者历时超过2个月,分赴浙江、上海、山东、湖北等8省市实地调查,起底了海银财富的运作模式,揭露了诈骗本质,相当于当着所有人的面爆破了海银财富。


其实去年12月的时候,海银财富已经“暗爆”过一次。

而现在的“明爆”则意味着,海银已经彻底无法兑付给客户资金了。曾经不少暴雷的案例,但最夸张的雷就属这个了!记者调查发现,海银的底层资产全都是虚假的,根本没有实际价值,这就是一个巨大的骗局,海银只是在用新客户的资金来偿还老客户的资金,形成了一个纯粹的资金盘。
这个操作有多夸张,简单来说:总规模超716亿,460余只产品,全是假的!
没错,你没看错!700多亿的投资全是假的!
资金用途都是用于放贷,底层资产都是“应收账款”等债权资产,玩的就是庞氏骗局那一套!

海银财富这次的爆雷,绝对是对国内资本市场的一次“羞辱”海银财富这次夸张在哪?他们是从一开始就全是假的。。。

截至2023年6月末,海银财富在全国91个城市拥有185个财富管理中心,1700余名理财师服务着4.66万名活跃客户。


那海银是如何玩这套把戏的呢?和所有的坑一样——“高息诱惑”:海银的所有产品年化收益在7%-10%之间,半年付息一次,封闭期6-48个月,只要还有人买,这套募新还旧的庞氏骗局,就可以玩下去。

根据证券时代记者汇总信息显示,海银财富存量理财产品发行时间基本在2022年之后,涉及发行人22家,产品数量共计465只,总规模716.9亿元。
而这22家发行人普遍都有着高额注册资本,绝大部分在1亿元以上,有2家甚至达到10亿元;但实缴资本仅有一家是1万元,其余全数为0。
证券时报的调查说得很直接:22家发行人中21家公司是空壳公司。有些甚至连注册地址都找不到,结果在工商部门查到的是这压根就是个虚拟注册地址!

通过这些公司发行465只产品,也全都是违规产品,根本没有监管和第三方托管。所谓的固收类投资项目全部通过伪金交所备案,涉嫌非法金融和非法集资,绝大多数资金去向不明,更过分的是底层资产几乎全都是捏造出来的!
像海银财富这样的公司,竟然能在全国范围内一骗就是18年!真的让人感到匪夷所思、难以置信!

一次次血的教训,也在不断突破我们的认识底线。

这几年,从P2P、信托、理财,再到现在的私募基金,各种暴雷事件,无疑给众多投资者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很多人或许将自己毕生的血汗钱投入其中,期望实现财富增长,可能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又或者是为子女的教育或父母的养老......
然而,投资的美梦却变成了一场噩梦。这样的悲剧背后,或许有着数不清的家庭故事和梦想的破碎。
当前的境况下,保险伴我一生还是建议大家少做风险投资:

你不理财,财不离”
但凡你手上有点现金,你又想着要用现金快速增值,就会有无数的镰刀向你靠近,变着法子来收割你。
但是,不做投资,现金留在手上必定贬值,去银行存个定期,这么低的利息一样跑不赢通货膨胀。
更何况,现在很多银行甚至都停发大额存单了!
如果有部分资金短期和长期都用不上,那么就可以配置一些固定收益类的保险,比如一些储蓄险。
这部分资金可以用来规划自己的养老,或者留给下一代当学费或者婚前财产,只不过,这类产品的投资周期一般较长。
但是,这种产品很多人却看不上,一是嫌投资周期长,二是觉得收益率并不够“性感”却没曾想,正因为这种观念,才会让自己沦为了被收割的“韭菜”!
但你不如仔细想一想:长期但稳健安全的增值,和镰刀下血本无归的“韭菜”,你更愿意先哪个?

如何避免理财“踩雷”?


  1. 理性投资,避免盲目跟风。一定要对自己的投资目标、风险承受能力有清晰的认识,更不要被形式各样的夸大宣传所迷惑。
  2. 多元化投资组合。避免将所有的投资集中在一个领域或一家公司,鸡蛋永远别放在一个篮子里。
  3. 了解投资产品。投资前,要彻底了解产品的特点、风险和收益预期。不要轻信高收益的承诺。
  4. 选择受监管的投资产品。优先选择受国家监管的金融产品,如银行存款、国债、保险等。
  5. 定期审查和调整投资组合,永远保持谨慎。
监管部门早有提醒:承诺金融产品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永远记住,雪崩之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归根结底,投资在于人性的对抗,有些人赚到了快钱,就看不起慢钱,有人赚到了慢钱,又想着快钱。

但慢钱往往代表着安全,安全又是投资的第一法则,这点应该多学学巴菲特老爷子。

一堂生动而残酷的金融课

一件件残酷的事实,是一堂堂生动而残酷的金融课。每一个血的教训都在告诫我们:不要为蝇头小利就冲昏了脑袋,你看中的是人家给的高利息,但人家要的可是你的本金。

任何一个国家的金融机构无非就是三种,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老百姓存钱也基本上会选择这3种方式,而且三大金融机构,从法律的角度讲:银行可以倒闭,股市可能崩盘,唯有保险公司监管保障最强! 

当银行理财不再“保本保收益”,“无风险”利率又不断下行,安全且有稳定收益的“钱袋子”目前只剩下三种:银行存款、国债、长期储蓄型保险。

1.银行存款。银行存款很稳定,流动性也比较强,但利率有逐年降低的趋势。根据《存款保险条例》第五条,在同一家银行里本息和50万元以内的银行存款都是受到全额保障的。
2.国债。国债有政府信用作背书,安全性非常高。但与银行存款一样,国债的收益率也在不断走低。现在连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都已经是“2”字当头了。
3.长期储蓄型保险。这类保险包括年金险和增额寿险,能帮助我们锁定未来的收益,不用担心利率下行和市场波动的风险,而且安全性极高。
  • 终身年金险:活多久,领多久,提供一辈子的现金流,是对冲长寿风险最好的产品,可以用作养老金补充。
  • 增额终身寿险:现金价值高,灵活性也比较高,是用确定的钱、确定的赔付条件,赔给确定的人,特别适合做资产配置,将财富的控制权牢牢掌握在手里。
您放在银行的钱和放在保险公司的钱都是您的钱,不同的是:银行肥在现在,瘦在未来;保险规划,赢在未来!让现在有钱的您,变成未来值钱的您,保险恰能做到这一点。

真可谓是国内的财富管理公司的“末日之年”。...前几天,头部权威财经媒体的证券时报发了篇重磅文章《潜望|海银财富700亿“资金池”调查:傀儡空壳、交叉嵌套、底层空虚》。

最两年,真可谓是国内的财富管理公司的“末日之年”。排名全国第三的财富公司海银财富,暴雷了!

首当其冲的是排名第一的中植系。1月5日,当多数人还沉浸于庆贺新年的喜悦之中时,2024年国内资本管理领域的第一颗大雷已经悄然抵达。
这家中国最大民营金融集团中植系因资不抵债,正式宣布破产,几十万相关投资者也因此“血本无归”。
随后不久,全国排名第二的诺亚财富,出事了。成为刻两萝卜章骗了300亿话题的主角。
曾被誉为“商界木兰”的罗静及其旗下“承兴系”利用与京东等开展供应链贸易的背景,骗取多家金融机构融资款合计300亿元。其中,诺亚财富旗下的歌斐资产损失金额高达35亿余元。

京东为此还发了一个声明,说诺亚财富恶意起诉,误导投资者。
没想到,排行老三的海银不甘“落后”,也快马加鞭步了两位龙头的后尘。
不过这一次,海银的雷,是从外部引爆的。前几天,头部权威财经媒体的证券时报发了篇重磅文章《潜望|海银财富700亿“资金池”调查:傀儡空壳、交叉嵌套、底层空虚》。

里面内容说的是证券时报记者历时超过2个月,分赴浙江、上海、山东、湖北等8省市实地调查,起底了海银财富的运作模式,揭露了诈骗本质,相当于当着所有人的面爆破了海银财富。


其实去年12月的时候,海银财富已经“暗爆”过一次。

而现在的“明爆”则意味着,海银已经彻底无法兑付给客户资金了。曾经不少暴雷的案例,但最夸张的雷就属这个了!记者调查发现,海银的底层资产全都是虚假的,根本没有实际价值,这就是一个巨大的骗局,海银只是在用新客户的资金来偿还老客户的资金,形成了一个纯粹的资金盘。
这个操作有多夸张,简单来说:总规模超716亿,460余只产品,全是假的!
没错,你没看错!700多亿的投资全是假的!
资金用途都是用于放贷,底层资产都是“应收账款”等债权资产,玩的就是庞氏骗局那一套!

海银财富这次的爆雷,绝对是对国内资本市场的一次“羞辱”海银财富这次夸张在哪?他们是从一开始就全是假的。。。

截至2023年6月末,海银财富在全国91个城市拥有185个财富管理中心,1700余名理财师服务着4.66万名活跃客户。


那海银是如何玩这套把戏的呢?和所有的坑一样——“高息诱惑”:海银的所有产品年化收益在7%-10%之间,半年付息一次,封闭期6-48个月,只要还有人买,这套募新还旧的庞氏骗局,就可以玩下去。

根据证券时代记者汇总信息显示,海银财富存量理财产品发行时间基本在2022年之后,涉及发行人22家,产品数量共计465只,总规模716.9亿元。
而这22家发行人普遍都有着高额注册资本,绝大部分在1亿元以上,有2家甚至达到10亿元;但实缴资本仅有一家是1万元,其余全数为0。
证券时报的调查说得很直接:22家发行人中21家公司是空壳公司。有些甚至连注册地址都找不到,结果在工商部门查到的是这压根就是个虚拟注册地址!

通过这些公司发行465只产品,也全都是违规产品,根本没有监管和第三方托管。所谓的固收类投资项目全部通过伪金交所备案,涉嫌非法金融和非法集资,绝大多数资金去向不明,更过分的是底层资产几乎全都是捏造出来的!
像海银财富这样的公司,竟然能在全国范围内一骗就是18年!真的让人感到匪夷所思、难以置信!

一次次血的教训,也在不断突破我们的认识底线。

这几年,从P2P、信托、理财,再到现在的私募基金,各种暴雷事件,无疑给众多投资者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很多人或许将自己毕生的血汗钱投入其中,期望实现财富增长,可能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又或者是为子女的教育或父母的养老......
然而,投资的美梦却变成了一场噩梦。这样的悲剧背后,或许有着数不清的家庭故事和梦想的破碎。
当前的境况下,保险伴我一生还是建议大家少做风险投资:

你不理财,财不离”
但凡你手上有点现金,你又想着要用现金快速增值,就会有无数的镰刀向你靠近,变着法子来收割你。
但是,不做投资,现金留在手上必定贬值,去银行存个定期,这么低的利息一样跑不赢通货膨胀。
更何况,现在很多银行甚至都停发大额存单了!
如果有部分资金短期和长期都用不上,那么就可以配置一些固定收益类的保险,比如一些储蓄险。
这部分资金可以用来规划自己的养老,或者留给下一代当学费或者婚前财产,只不过,这类产品的投资周期一般较长。
但是,这种产品很多人却看不上,一是嫌投资周期长,二是觉得收益率并不够“性感”却没曾想,正因为这种观念,才会让自己沦为了被收割的“韭菜”!
但你不如仔细想一想:长期但稳健安全的增值,和镰刀下血本无归的“韭菜”,你更愿意先哪个?

如何避免理财“踩雷”?


  1. 理性投资,避免盲目跟风。一定要对自己的投资目标、风险承受能力有清晰的认识,更不要被形式各样的夸大宣传所迷惑。
  2. 多元化投资组合。避免将所有的投资集中在一个领域或一家公司,鸡蛋永远别放在一个篮子里。
  3. 了解投资产品。投资前,要彻底了解产品的特点、风险和收益预期。不要轻信高收益的承诺。
  4. 选择受监管的投资产品。优先选择受国家监管的金融产品,如银行存款、国债、保险等。
  5. 定期审查和调整投资组合,永远保持谨慎。
监管部门早有提醒:承诺金融产品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永远记住,雪崩之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归根结底,投资在于人性的对抗,有些人赚到了快钱,就看不起慢钱,有人赚到了慢钱,又想着快钱。

但慢钱往往代表着安全,安全又是投资的第一法则,这点应该多学学巴菲特老爷子。

一堂生动而残酷的金融课

一件件残酷的事实,是一堂堂生动而残酷的金融课。每一个血的教训都在告诫我们:不要为蝇头小利就冲昏了脑袋,你看中的是人家给的高利息,但人家要的可是你的本金。

任何一个国家的金融机构无非就是三种,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老百姓存钱也基本上会选择这3种方式,而且三大金融机构,从法律的角度讲:银行可以倒闭,股市可能崩盘,唯有保险公司监管保障最强! 

当银行理财不再“保本保收益”,“无风险”利率又不断下行,安全且有稳定收益的“钱袋子”目前只剩下三种:银行存款、国债、长期储蓄型保险。

1.银行存款。银行存款很稳定,流动性也比较强,但利率有逐年降低的趋势。根据《存款保险条例》第五条,在同一家银行里本息和50万元以内的银行存款都是受到全额保障的。
2.国债。国债有政府信用作背书,安全性非常高。但与银行存款一样,国债的收益率也在不断走低。现在连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都已经是“2”字当头了。
3.长期储蓄型保险。这类保险包括年金险和增额寿险,能帮助我们锁定未来的收益,不用担心利率下行和市场波动的风险,而且安全性极高。
  • 终身年金险:活多久,领多久,提供一辈子的现金流,是对冲长寿风险最好的产品,可以用作养老金补充。
  • 增额终身寿险:现金价值高,灵活性也比较高,是用确定的钱、确定的赔付条件,赔给确定的人,特别适合做资产配置,将财富的控制权牢牢掌握在手里。
您放在银行的钱和放在保险公司的钱都是您的钱,不同的是:银行肥在现在,瘦在未来;保险规划,赢在未来!让现在有钱的您,变成未来值钱的您,保险恰能做到这一点。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