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春晚”CES落幕,下一场全球盛会在汉诺威

吴晓波频道

1周前

每当春天的脚步临近,汉诺威便化身全球工业界的朝圣之地,大街小巷都飘扬着“WelcometoHannoverMesse”的旗帜,行业巨头与创新先锋相会于此,政商学三界大咖驻足于此,各国企业家在此寻求商机与合作。
点击上图▲立即报名

2025年3月30日—4月6日,再次前往德国,参加2025汉诺威工业展,前瞻世界工业“风向标”;走进世界级标杆企业、德国特色“隐形冠军”企业,聆听大师赫尔曼西蒙独家定制课,探寻世界顶尖智造“精髓”。【点击此处,了解更多

如果工业领域出现什么新趋势,最早可以见到的地方一定是汉诺威。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科技界与工业界的两个“风向标”

每年,全球有两大“行业风向标”级别的硬核展会备受瞩目。
其一是几天前在美国拉斯维加斯落幕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作为前沿消费电子产品和科技应用的潮流圣地,被观众亲切地称为“全球科技界春晚”。
每年的CES不仅现场热闹非凡,更有各大媒体不约而同地把现场实况呈现到网友面前。今年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的开幕演讲,还有一众科技大厂带来的AI眼镜、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等赛博产品,都在网络上引起热议。

2025年国际消费电子展

而在世界的另一头,被誉为“世界工业发展晴雨表”的德国汉诺威工博会(Hannover Messe)将在两个多月后拉开帷幕。这是一场智能制造、工业自动化、人工智能、能源技术等领域的同台竞技。
每当春天的脚步临近,汉诺威便化身全球工业界的朝圣之地,大街小巷都飘扬着“Welcome to Hannover Messe”的旗帜,行业巨头与创新先锋相会于此,政商学三界大咖驻足于此,各国企业家在此寻求商机与合作。
这个被奥巴马称为“世界领先的工业技术展会” ,被默克尔称为“规模最大的工业盛会”的年度活动,已成为当地的标志之一。有人曾这样形象地描述展会期间的汉诺威:

德国的四月并不是一个适合旅行的季节。然而,在过去的一周里,德国北部的一座50万人口的小城却人满为患。方圆数十公里内的酒店和民宿早在几个月前就被预定一空,每当夜幕降临,市中心所有的餐馆都被西装革履、操着不同语言的人们挤得水泄不通。

相比CES引发的网络热潮,汉诺威工博会所展示的工业装备、先进科技及生产线变革,唯有亲临现场才能一探究竟。
这里的焦点不是最新最奇的产品,而是这些最优秀的产品如何诞生,因此更适合行家和从业者去看门道。

从废墟上拔地而起的

“世界第一工业展”

自1947年首次举办以来,已经走过70多个春秋的汉诺威工博会,似乎已在全球工业人的心中刻下了这样的烙印——如果工业领域出现什么新趋势,最早可以见到的地方一定是汉诺威。
令人有些难以置信的是,如果把时间拉回上个世纪40年代,汉诺威还是一座80%被炸成废墟的小城。
那时正值二战结束,战败的德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到处都是房屋倒塌、工业破产、食品严重短缺的景象。
为了让当地人能填饱肚子,获胜的西方力量认为,使德国经济恢复的唯一方法就是向外界展示他们自己的货物。
于是,他们在汉诺威找到一个未被炸毁的旧厂房,举办了第一届博览会。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这场博览会竟然大获成功。短短21天时间,共约1300家企业参展,交易额超过3千万美元,来自53个国家的73.6万名观众参观了展会。
正是这场在废墟中的展会,展出了当时世界最小的柴油引擎、假牙、可折叠婴儿推车和大众的甲壳虫小轿车,在当时已然显现出工业前沿风向。

1947年第一届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

接下来的几十年,汉诺威市政府顺水推舟,制定了“博览会带动城市发展”的方针,将博览会的体量越做越大,使其成为德国“经济奇迹”的标志之一。
2013年,德国政府在汉诺威工博会上正式推出“工业4.0”战略,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工业变革,也让汉诺威工博会再次名声大噪。
接下来每一年,汉诺威工博会都会吸引6000家左右的展商与约20万名左右的观众参加,同时也让我们不断见证“工业4.0”的技术创新和产业智能化变革。
2015年,各种智能机器人演绎成为展会主角。费斯托(Festo)展出的仿生学机器人蚂蚁,能够模拟蚂蚁种群之间的协同合作行为。这些微型机器人具有个人决策能力,就像一支研究小组在工作。
2016年,全集成工业、整体性的智能工厂成为基调。西门子展台上的一条饮料生产线,配合着传感器和打印机,可以完成饮料包装的个性化定制。
2017年,工业云平台成为展商们的“标配”,现场出现了像一朵云一样的展厅……再之后几年,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应接不暇地出现在展会上。
伴随着生成式AI的迅猛发展,2024年的汉诺威工博会上,工业巨头们纷纷秀出了自己的“AI肌肉”:一键完成工业产品设计的AI Copilot,数字孪生精细到每一个零件的智慧工厂,能接收语音指令执行高精度作业的机器人……
除了技术层面的创新,还有战略层面的引领,在2024年汉诺威工博会上,“工业4.0”被继续延展并扩大到了“制造-X”(Manufacturing-X)理念。
所谓“制造-X”,即“通过建立自主、实时、高度互联的数字基础设施,将整个生产制造与供应链流程的数据交换打通,实现能够迅速对应突发事件的高弹性制造产业”。
这既被看作“工业4.0”战略的向前一步,以充分发挥德国巨头企业对产业生态的影响力,也被看作德国政府为应对国际产业竞争风险所进行的未雨绸缪。

从“市场换技术”到自主创新

正是去汉诺威的好时机

对于汉诺威工博会,SAP全球副总裁董志刚曾用四个关键词表达了他的看法:“最全面”“第一线” “重实践”“德国品质”。
在汉诺威这个世界级工业大舞台上,中国企业向来是热衷于证明自己的。早在2017年,中国参展商和参展面积就占据了境外展商第一的位置。
2024年,中国大陆地区(不含中国台湾地区69家、中国香港地区12家)有1220家企业参展,数量上仅次于德国,整体占比超过1/3,是美国(105家)的12倍、日本(21家)的58倍、韩国(74家)的16倍、印度(91家)的13倍。
这样的数字固然喜人,但不能忽略的是,在这一千多家中国参展企业中,有非常多以产业配套为主的中小企业,在展厅里远远看去,它们的展位很小,千篇一律,人迹寥寥。

2024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

即便将目光转向国内,今天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的格局仍未突破,所呈现的还是高、中、低端多元共存的产业现状,许多企业在被迫转型的困境中艰难求生。
反观德国,中小企业很多都是占据着各行业的“隐形冠军”“百年老店”,他们坚守某一领域长期深耕,专注打造高精尖的产品,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最终创立了举世公认的品牌,成为基业长青的典范。
过去,我们主要依赖引进、消化和吸收的方式来发展制造业。
随着中国制造业向着“专精特新”“新质生产力”等战略方向转型升级,我们必须从一个学习者变成自我驱动者,从对趋势和未来的理解中建立起自己的认知和判断。
就像吴晓波老师所说:“很多中小企业家去看标杆企业,会觉得很焦虑,这些企业什么都干了,我能干嘛?我觉得,还是要看大家伙怎么干,他们买的哪个设备、生产线?用不用数据中台?做一个面板有什么新的工艺等?把标杆企业干的事,想想能不能降低成本进行改造。”
曾有一位做袜子的企业家,跟着吴老师去汉诺威参观保时捷的工厂,被保时捷高效且灵活的生产线所启发,回国后他立刻着手对自己的工厂进行分阶段改造。
比如,为了增加灵活性,他在生产线的两侧放置了模块,每个模块负责执行一个动作。
当包装方式改变时,只需要调整相应的模块,即可完成客户需求,而不需要将整个机器废弃。通过数智化改造,他的工厂从接订单到交付的时间缩短至14天。
其实不止这位做袜子的企业家,参加那次汉诺威游学的企业家中,有的回国后改进了管理方面的漏洞,有的找到了自己公司的提升方向,有的结交到众多行业合作伙伴。
更多企业家则是看到了机会,他们思考的是:如何将工博会上的新技术带回去,应用到自己的企业和产品中?“隐形冠军”企业的一些管理经验,怎样应用到自己企业上?面对德国乃至欧洲市场,如何建立合作?
两个多月后,汉诺威工博会将再度启幕。
2025年汉诺威工博会的主题为:“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工业转型),展览覆盖智能制造、数字生态系统、工业能源、空压及真空技术、工业零部件及解决方案、创新技术及未来生产、全球贸易与投资等领域。
从“市场换技术”到自主创新,不管是为转型升级“抄作业”、为出海和全球化布局找思路,还是为企业合作找资源,眼下都是去德国看汉诺威工博会、访学标杆企业的好时机。
2025年3月30日至4月6日,我们将邀请资深带队导师,带领企业家学员游历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去奔驰、西门子、通快等世界标杆企业访学,与赫尔曼·西蒙面对面交流,探讨“隐形冠军”企业的运营模式与管理智慧。
欢迎与我们我们一起开启2025德国研学之旅。
点击按钮▼立即报名

每当春天的脚步临近,汉诺威便化身全球工业界的朝圣之地,大街小巷都飘扬着“WelcometoHannoverMesse”的旗帜,行业巨头与创新先锋相会于此,政商学三界大咖驻足于此,各国企业家在此寻求商机与合作。
点击上图▲立即报名

2025年3月30日—4月6日,再次前往德国,参加2025汉诺威工业展,前瞻世界工业“风向标”;走进世界级标杆企业、德国特色“隐形冠军”企业,聆听大师赫尔曼西蒙独家定制课,探寻世界顶尖智造“精髓”。【点击此处,了解更多

如果工业领域出现什么新趋势,最早可以见到的地方一定是汉诺威。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科技界与工业界的两个“风向标”

每年,全球有两大“行业风向标”级别的硬核展会备受瞩目。
其一是几天前在美国拉斯维加斯落幕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作为前沿消费电子产品和科技应用的潮流圣地,被观众亲切地称为“全球科技界春晚”。
每年的CES不仅现场热闹非凡,更有各大媒体不约而同地把现场实况呈现到网友面前。今年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的开幕演讲,还有一众科技大厂带来的AI眼镜、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等赛博产品,都在网络上引起热议。

2025年国际消费电子展

而在世界的另一头,被誉为“世界工业发展晴雨表”的德国汉诺威工博会(Hannover Messe)将在两个多月后拉开帷幕。这是一场智能制造、工业自动化、人工智能、能源技术等领域的同台竞技。
每当春天的脚步临近,汉诺威便化身全球工业界的朝圣之地,大街小巷都飘扬着“Welcome to Hannover Messe”的旗帜,行业巨头与创新先锋相会于此,政商学三界大咖驻足于此,各国企业家在此寻求商机与合作。
这个被奥巴马称为“世界领先的工业技术展会” ,被默克尔称为“规模最大的工业盛会”的年度活动,已成为当地的标志之一。有人曾这样形象地描述展会期间的汉诺威:

德国的四月并不是一个适合旅行的季节。然而,在过去的一周里,德国北部的一座50万人口的小城却人满为患。方圆数十公里内的酒店和民宿早在几个月前就被预定一空,每当夜幕降临,市中心所有的餐馆都被西装革履、操着不同语言的人们挤得水泄不通。

相比CES引发的网络热潮,汉诺威工博会所展示的工业装备、先进科技及生产线变革,唯有亲临现场才能一探究竟。
这里的焦点不是最新最奇的产品,而是这些最优秀的产品如何诞生,因此更适合行家和从业者去看门道。

从废墟上拔地而起的

“世界第一工业展”

自1947年首次举办以来,已经走过70多个春秋的汉诺威工博会,似乎已在全球工业人的心中刻下了这样的烙印——如果工业领域出现什么新趋势,最早可以见到的地方一定是汉诺威。
令人有些难以置信的是,如果把时间拉回上个世纪40年代,汉诺威还是一座80%被炸成废墟的小城。
那时正值二战结束,战败的德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到处都是房屋倒塌、工业破产、食品严重短缺的景象。
为了让当地人能填饱肚子,获胜的西方力量认为,使德国经济恢复的唯一方法就是向外界展示他们自己的货物。
于是,他们在汉诺威找到一个未被炸毁的旧厂房,举办了第一届博览会。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这场博览会竟然大获成功。短短21天时间,共约1300家企业参展,交易额超过3千万美元,来自53个国家的73.6万名观众参观了展会。
正是这场在废墟中的展会,展出了当时世界最小的柴油引擎、假牙、可折叠婴儿推车和大众的甲壳虫小轿车,在当时已然显现出工业前沿风向。

1947年第一届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

接下来的几十年,汉诺威市政府顺水推舟,制定了“博览会带动城市发展”的方针,将博览会的体量越做越大,使其成为德国“经济奇迹”的标志之一。
2013年,德国政府在汉诺威工博会上正式推出“工业4.0”战略,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工业变革,也让汉诺威工博会再次名声大噪。
接下来每一年,汉诺威工博会都会吸引6000家左右的展商与约20万名左右的观众参加,同时也让我们不断见证“工业4.0”的技术创新和产业智能化变革。
2015年,各种智能机器人演绎成为展会主角。费斯托(Festo)展出的仿生学机器人蚂蚁,能够模拟蚂蚁种群之间的协同合作行为。这些微型机器人具有个人决策能力,就像一支研究小组在工作。
2016年,全集成工业、整体性的智能工厂成为基调。西门子展台上的一条饮料生产线,配合着传感器和打印机,可以完成饮料包装的个性化定制。
2017年,工业云平台成为展商们的“标配”,现场出现了像一朵云一样的展厅……再之后几年,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应接不暇地出现在展会上。
伴随着生成式AI的迅猛发展,2024年的汉诺威工博会上,工业巨头们纷纷秀出了自己的“AI肌肉”:一键完成工业产品设计的AI Copilot,数字孪生精细到每一个零件的智慧工厂,能接收语音指令执行高精度作业的机器人……
除了技术层面的创新,还有战略层面的引领,在2024年汉诺威工博会上,“工业4.0”被继续延展并扩大到了“制造-X”(Manufacturing-X)理念。
所谓“制造-X”,即“通过建立自主、实时、高度互联的数字基础设施,将整个生产制造与供应链流程的数据交换打通,实现能够迅速对应突发事件的高弹性制造产业”。
这既被看作“工业4.0”战略的向前一步,以充分发挥德国巨头企业对产业生态的影响力,也被看作德国政府为应对国际产业竞争风险所进行的未雨绸缪。

从“市场换技术”到自主创新

正是去汉诺威的好时机

对于汉诺威工博会,SAP全球副总裁董志刚曾用四个关键词表达了他的看法:“最全面”“第一线” “重实践”“德国品质”。
在汉诺威这个世界级工业大舞台上,中国企业向来是热衷于证明自己的。早在2017年,中国参展商和参展面积就占据了境外展商第一的位置。
2024年,中国大陆地区(不含中国台湾地区69家、中国香港地区12家)有1220家企业参展,数量上仅次于德国,整体占比超过1/3,是美国(105家)的12倍、日本(21家)的58倍、韩国(74家)的16倍、印度(91家)的13倍。
这样的数字固然喜人,但不能忽略的是,在这一千多家中国参展企业中,有非常多以产业配套为主的中小企业,在展厅里远远看去,它们的展位很小,千篇一律,人迹寥寥。

2024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

即便将目光转向国内,今天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的格局仍未突破,所呈现的还是高、中、低端多元共存的产业现状,许多企业在被迫转型的困境中艰难求生。
反观德国,中小企业很多都是占据着各行业的“隐形冠军”“百年老店”,他们坚守某一领域长期深耕,专注打造高精尖的产品,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最终创立了举世公认的品牌,成为基业长青的典范。
过去,我们主要依赖引进、消化和吸收的方式来发展制造业。
随着中国制造业向着“专精特新”“新质生产力”等战略方向转型升级,我们必须从一个学习者变成自我驱动者,从对趋势和未来的理解中建立起自己的认知和判断。
就像吴晓波老师所说:“很多中小企业家去看标杆企业,会觉得很焦虑,这些企业什么都干了,我能干嘛?我觉得,还是要看大家伙怎么干,他们买的哪个设备、生产线?用不用数据中台?做一个面板有什么新的工艺等?把标杆企业干的事,想想能不能降低成本进行改造。”
曾有一位做袜子的企业家,跟着吴老师去汉诺威参观保时捷的工厂,被保时捷高效且灵活的生产线所启发,回国后他立刻着手对自己的工厂进行分阶段改造。
比如,为了增加灵活性,他在生产线的两侧放置了模块,每个模块负责执行一个动作。
当包装方式改变时,只需要调整相应的模块,即可完成客户需求,而不需要将整个机器废弃。通过数智化改造,他的工厂从接订单到交付的时间缩短至14天。
其实不止这位做袜子的企业家,参加那次汉诺威游学的企业家中,有的回国后改进了管理方面的漏洞,有的找到了自己公司的提升方向,有的结交到众多行业合作伙伴。
更多企业家则是看到了机会,他们思考的是:如何将工博会上的新技术带回去,应用到自己的企业和产品中?“隐形冠军”企业的一些管理经验,怎样应用到自己企业上?面对德国乃至欧洲市场,如何建立合作?
两个多月后,汉诺威工博会将再度启幕。
2025年汉诺威工博会的主题为:“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工业转型),展览覆盖智能制造、数字生态系统、工业能源、空压及真空技术、工业零部件及解决方案、创新技术及未来生产、全球贸易与投资等领域。
从“市场换技术”到自主创新,不管是为转型升级“抄作业”、为出海和全球化布局找思路,还是为企业合作找资源,眼下都是去德国看汉诺威工博会、访学标杆企业的好时机。
2025年3月30日至4月6日,我们将邀请资深带队导师,带领企业家学员游历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去奔驰、西门子、通快等世界标杆企业访学,与赫尔曼·西蒙面对面交流,探讨“隐形冠军”企业的运营模式与管理智慧。
欢迎与我们我们一起开启2025德国研学之旅。
点击按钮▼立即报名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