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为什么Y/Project应该关闭?

时尚头条网

20小时前

在本周关闭网站和停止运营之前,该品牌在巴黎清仓甩卖,吸引了众多时装爱好者前往。...适可而止的关闭,保留了设计师品牌终其一生追逐的独立魅力,是一个完整而体面的句号。...如果传闻属实,这再次证明,明星创意总监的影响力不应该是被畏惧,它就是品牌的生命力来源,或者续命的指望。

深度 | 为什么Y/Project应该关闭?

让鲜活的设计师复兴历史品牌,或许将成为过时而无意义的使命

作者 | Drizzie

在一个挤满了时尚品牌的世界,品牌存续的意义值得被再次推敲。

据时尚商业快讯,巴黎时尚品牌Y/Project正式宣布关停。在本周关闭网站和停止运营之前,该品牌在巴黎清仓甩卖,吸引了众多时装爱好者前往。

起初是2021年从一年四次时装秀削减为两次,接着是去年3月临时取消时装秀,随之是在任10周年的创意总监Glenn Martens离职,然后Y/Project便在去年9月宣布进入破产管理流程,令时尚界感到惋惜和意外。

在挂牌出售后,Y/Project没有顺利找到买家。在奢侈品行业整体放缓的情况下,设计师品牌已经成为了烫手山芋。它们在疫情后就受到外部环境的持续冲击,而随着其所依赖的批发业务渠道合作伙伴如线上的电商平台Matches倒闭,Farfetch和Net-a-Porter易手,线下的百货公司和买手店破产,零售商延迟付款成为普遍现象,缺乏资金输血的独立品牌现金流中断,品牌经营难以为继。

上述背景是设计师品牌面临的共同处境。Y/Project近年来在一众设计师品牌中表现相对出色,其标志性的拼接、不规则剪裁拥有高辨识度,也在时装爱好者中收获欢迎,使得品牌认知度获得了巨大提升。尽管如此,该品牌似乎也未能免于市场的剧变。

压倒Y/Project的最后一根稻草是联合创始人Gilles Elalouf的去世和Glenn Martens的接连出走。

Glenn Martens并不是Y/Project的创始人。2010年,Gilles Elalouf和Yohan Serfaty共同创立了Y/Project。Gilles Elalouf曾是一名广告主管,Yohan Serfaty则是一名男装设计师,其风格偏向暗黑与神秘主义。然而在2013年,Yohan Serfaty就因癌症去世,作为第一助手的Glenn Martens接手了该品牌。

随后Glenn Martens用几年时间重塑品牌风格,将Y/Project打造成为了热门设计师品牌,也通过Y/Project向时尚行业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完成了从行业新人向明星创意总监的转变。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就是“新Y/Project”的灵魂人物。

深度 | 为什么Y/Project应该关闭?

Glenn Martens在离开Y/Project后不久品牌宣布破产

对投资人而言,Y/Project可观的市场认知度虽然赋予其品牌价值,但是不同于其他历史悠久的时装品牌,Y/Project在几年间积累的认知度和创意遗产并不算稳固。而缺失了创意总监和品牌创始人的Y/Project更是一具空壳。

与此同时,在动荡的宏观经济环境下,时尚品牌不再是受追捧的好生意。美国投资公司凯雷已暂停对欧洲市场奢侈品的所有投资,该集团曾经从投资Moncler中获益,还向另一私募基金Permira出售了意大利鞋履品牌Golden Goose,但近年来投资收益不佳。而Permira原本寄希望于推动手中的Golden Goose进行IPO,但就在临门一脚时,该品牌在6月宣布延迟IPO。

投资机构对时尚品牌投资谨慎,一些有抱负的私人时尚企业家也停止向独立设计师品牌输血。澳洲设计师品牌Dion Lee去年7月在未能找到买家后宣告破产,欠下超过3500万美元债务。据时尚商业快讯获悉,曾经获得ANDAM大奖、创立于比利时安特卫普的Botter也在2024秋冬系列之后就停止了新品制作,正在考虑关闭品牌,原因是背后的支持者决定不再为其输血。

Glenn Martens从Y/Project的出走无可厚非。Maison Margiela的功臣John Galliano不久前宣布离开工作了十年的Maison Margiela。尽管他在离职信中表达了对OTB集团老板Renzo Rosso在危时给予机遇的感激,但他也认为这是一个篇章的结束,决定不再续约。

有消息人士称,目前在Diesel兼任创意总监的Glenn Martens,即将接替Maison Margiela创意总监的职位。这或也是他决定离开Y/Project,专注于一个职位的原因。

深度 | 为什么Y/Project应该关闭?

John Galliano在离开Maison Margiela时发布的公开信

整个时尚行业泥沙俱下,人才危机爆发,大型奢侈品牌从中档奢侈品牌挖角创意总监,而中档奢侈品牌又在新冒头的独立品牌中选拔候选人。

作为Maison Margiela、Jil Sander、Marni和Diesel的母公司,意大利OTB集团因为罕见集结了一批拥有独特定位的品牌,而被消费者青睐,在2022年被视为时尚行业黑马。然而随着奢侈品行业整体转冷,黑马面临更具挑战性的环境。要想稳住势头,OTB集团必须捍卫住核心的创意人才资产。

市场不必对Y/Project的关停而感到惋惜。哥本哈根设计师品牌Saks Potts最近宣布将在2025年春季关闭,主动结束其十年的历程。该品牌创始人Cathrine Saks和Barbara Potts在19岁和20岁时创立了该品牌。

Saks Potts的决定并非出于财务压力。该品牌自2014年创立以来,年均销售增长率为25%,并且预计2024年将成为其业绩最好的一年。

很多设计师品牌创始人在运营遭遇困难或决定开启新项目后,选择将品牌的多数股权卖给投资人,或将知识产权的剩余价值卖给品牌管理公司。但是这最终变为持续消耗品牌遗产,而未能停留在其创始人制造的高峰时刻。

适可而止的关闭,保留了设计师品牌终其一生追逐的独立魅力,是一个完整而体面的句号。

如今,越来越多独立设计师品牌没有人接盘,与投资市场的理性化紧密相关,意味着市场也逐渐调整到了正确的认知,那就是没有创始人的设计师品牌也就没有了灵魂。

在过去两三年的明星创意总监洗牌中,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品牌的概念越来越弱,而市场对明星设计师的认知度与日俱增。让鲜活的设计师来复兴历史品牌,或许将成为过时而无意义的使命。

Maison Margiela虽然一度成为了John Galliano的避风港,但是千禧年代的明星设计师不愿意长期在90年代的设计传奇名下,而渴望创建独属于自己的、物理意义和精神意义上的“Maison”,乃是人之常情。

Y/Project其实不是Y/Project,它是暗黑先锋的Yohan Serfaty和解构拼接的Glenn Martens。Chanel不是Chanel,它是Coco Chanel和Karl Lagerfeld的光辉历史。Dior Homme不是Dior Homme,是Hedi Slimane。当Hedi Slimane将Céline的名字改为Celine,不少人对他的强势行为表达不满,认为这是设计师声量压过品牌的表现,但如今回看这正是对游戏规则的打破,用大设计师力量来对抗建制的时装屋游戏规则。

深度 | 为什么Y/Project应该关闭?

Hedi Slimane最近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传言他将加入Gucci

事实上,大部分独立设计师品牌都不会获得资本的兴趣,它们需要挣扎于市场的缝隙。这些品牌的创始人也需要做出抉择,即究竟是一心一意地成为下一个Tom Ford,还是进入奢侈品牌的创意总监系统,获得更完备的资源支持,但前提是不得不寄生于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品牌名字之下。

这些名字的创始人大多已经不在,但奢侈品行业的游戏是,后来者要刻意从档案库中提取些许符号,美其名曰历史传承。如果不这样做,他们就会像Demna和Hedi Slimane等饱受争议的创意总监一样背上一个损毁品牌遗产的骂名。

他们又要做自己,又不能做自己。当老牌时装屋的创始故事日渐失去共鸣基础,品牌在创意总监的反复洗牌中模糊面孔,我们不得不质疑让创意人才复兴时装屋这个议题在根本上的合理性。

奢侈品行业当前的挑战固然有全球需求萎缩的宏观原因,但内生问题实际上已经酝酿了数年。时装设计在上世纪末由日本设计师和比利时设计师掀起的颠覆创新后,就几乎在反复蚕食既有成果。

市场怪罪当代设计师缺乏创造力和商业转化能力,却未能反思时尚品牌的商业制度,它对品牌历史的执着远多于对现有创意人才的关注,对虚拟符号的追逐超过了对“人”本身的关怀。新设计师品牌几乎永远无法用自己的名字在当代开辟新天地,在有生之年成为下一个Coco Chanel。即使是已经反复证明了自己才华的John Galliano,依然要通过凭空想象另一种视角来进行创作。

现有的游戏规则是,创意总监是由CEO决定的,创意人才是需要“被赏识的”,但这是否是不可挑战的程序,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实验。即使职业经理人和品牌管理者在品牌的成长中发挥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但是时尚品牌的天性是创意前置,没有创意,一切都无法开始,一切也不能继续。

大多数时候,奢侈品牌只是在传统和创新的平衡中内耗,试图通过更换创意总监解决问题,实则没能打破路径依赖,即使找到了百年一遇的创意人才,也要被品牌传承所捆绑,缺乏长期适应机制,不能百分百地在短暂的窗口期发挥才华。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本世纪的二十多年中,即使是公认伟大的设计大师如Karl Lagerfeld,他的故事也止步于其生命的最后一刻。在第二任灵魂人物离世后,即使是Chanel,其当前所经历的阵痛也堪比重新创业。

当前时尚行业的创意生态正处于最混乱的时节,士气低落。但反过来看,这也是时尚产业的自我调节期。允许结束便是鼓励开始。

将奢侈品作为一种缺乏人性化的执念,是过时的。面对一群越来越关心当下即时感受,以及人与人之间联结的年轻人群,这只会带来进一步的疏离。或许告别对传承的执念,与关键人才资产长期绑定,坚定看向未来才是答案。

否则长此以往,奢侈品牌不过成为了明星设计师的经销商。据@BORINGNOTCOM最新消息,Hedi Slimane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前往Gucci,接替被寄予重任却令市场失望的Sabato De Sarno。后者一度被视为管理层容易管理的保守人选。如果传闻属实,这再次证明,明星创意总监的影响力不应该是被畏惧,它就是品牌的生命力来源,或者续命的指望。

在设计师与品牌的力量博弈中,我坚定地倾向前者。

在本周关闭网站和停止运营之前,该品牌在巴黎清仓甩卖,吸引了众多时装爱好者前往。...适可而止的关闭,保留了设计师品牌终其一生追逐的独立魅力,是一个完整而体面的句号。...如果传闻属实,这再次证明,明星创意总监的影响力不应该是被畏惧,它就是品牌的生命力来源,或者续命的指望。

深度 | 为什么Y/Project应该关闭?

让鲜活的设计师复兴历史品牌,或许将成为过时而无意义的使命

作者 | Drizzie

在一个挤满了时尚品牌的世界,品牌存续的意义值得被再次推敲。

据时尚商业快讯,巴黎时尚品牌Y/Project正式宣布关停。在本周关闭网站和停止运营之前,该品牌在巴黎清仓甩卖,吸引了众多时装爱好者前往。

起初是2021年从一年四次时装秀削减为两次,接着是去年3月临时取消时装秀,随之是在任10周年的创意总监Glenn Martens离职,然后Y/Project便在去年9月宣布进入破产管理流程,令时尚界感到惋惜和意外。

在挂牌出售后,Y/Project没有顺利找到买家。在奢侈品行业整体放缓的情况下,设计师品牌已经成为了烫手山芋。它们在疫情后就受到外部环境的持续冲击,而随着其所依赖的批发业务渠道合作伙伴如线上的电商平台Matches倒闭,Farfetch和Net-a-Porter易手,线下的百货公司和买手店破产,零售商延迟付款成为普遍现象,缺乏资金输血的独立品牌现金流中断,品牌经营难以为继。

上述背景是设计师品牌面临的共同处境。Y/Project近年来在一众设计师品牌中表现相对出色,其标志性的拼接、不规则剪裁拥有高辨识度,也在时装爱好者中收获欢迎,使得品牌认知度获得了巨大提升。尽管如此,该品牌似乎也未能免于市场的剧变。

压倒Y/Project的最后一根稻草是联合创始人Gilles Elalouf的去世和Glenn Martens的接连出走。

Glenn Martens并不是Y/Project的创始人。2010年,Gilles Elalouf和Yohan Serfaty共同创立了Y/Project。Gilles Elalouf曾是一名广告主管,Yohan Serfaty则是一名男装设计师,其风格偏向暗黑与神秘主义。然而在2013年,Yohan Serfaty就因癌症去世,作为第一助手的Glenn Martens接手了该品牌。

随后Glenn Martens用几年时间重塑品牌风格,将Y/Project打造成为了热门设计师品牌,也通过Y/Project向时尚行业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完成了从行业新人向明星创意总监的转变。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就是“新Y/Project”的灵魂人物。

深度 | 为什么Y/Project应该关闭?

Glenn Martens在离开Y/Project后不久品牌宣布破产

对投资人而言,Y/Project可观的市场认知度虽然赋予其品牌价值,但是不同于其他历史悠久的时装品牌,Y/Project在几年间积累的认知度和创意遗产并不算稳固。而缺失了创意总监和品牌创始人的Y/Project更是一具空壳。

与此同时,在动荡的宏观经济环境下,时尚品牌不再是受追捧的好生意。美国投资公司凯雷已暂停对欧洲市场奢侈品的所有投资,该集团曾经从投资Moncler中获益,还向另一私募基金Permira出售了意大利鞋履品牌Golden Goose,但近年来投资收益不佳。而Permira原本寄希望于推动手中的Golden Goose进行IPO,但就在临门一脚时,该品牌在6月宣布延迟IPO。

投资机构对时尚品牌投资谨慎,一些有抱负的私人时尚企业家也停止向独立设计师品牌输血。澳洲设计师品牌Dion Lee去年7月在未能找到买家后宣告破产,欠下超过3500万美元债务。据时尚商业快讯获悉,曾经获得ANDAM大奖、创立于比利时安特卫普的Botter也在2024秋冬系列之后就停止了新品制作,正在考虑关闭品牌,原因是背后的支持者决定不再为其输血。

Glenn Martens从Y/Project的出走无可厚非。Maison Margiela的功臣John Galliano不久前宣布离开工作了十年的Maison Margiela。尽管他在离职信中表达了对OTB集团老板Renzo Rosso在危时给予机遇的感激,但他也认为这是一个篇章的结束,决定不再续约。

有消息人士称,目前在Diesel兼任创意总监的Glenn Martens,即将接替Maison Margiela创意总监的职位。这或也是他决定离开Y/Project,专注于一个职位的原因。

深度 | 为什么Y/Project应该关闭?

John Galliano在离开Maison Margiela时发布的公开信

整个时尚行业泥沙俱下,人才危机爆发,大型奢侈品牌从中档奢侈品牌挖角创意总监,而中档奢侈品牌又在新冒头的独立品牌中选拔候选人。

作为Maison Margiela、Jil Sander、Marni和Diesel的母公司,意大利OTB集团因为罕见集结了一批拥有独特定位的品牌,而被消费者青睐,在2022年被视为时尚行业黑马。然而随着奢侈品行业整体转冷,黑马面临更具挑战性的环境。要想稳住势头,OTB集团必须捍卫住核心的创意人才资产。

市场不必对Y/Project的关停而感到惋惜。哥本哈根设计师品牌Saks Potts最近宣布将在2025年春季关闭,主动结束其十年的历程。该品牌创始人Cathrine Saks和Barbara Potts在19岁和20岁时创立了该品牌。

Saks Potts的决定并非出于财务压力。该品牌自2014年创立以来,年均销售增长率为25%,并且预计2024年将成为其业绩最好的一年。

很多设计师品牌创始人在运营遭遇困难或决定开启新项目后,选择将品牌的多数股权卖给投资人,或将知识产权的剩余价值卖给品牌管理公司。但是这最终变为持续消耗品牌遗产,而未能停留在其创始人制造的高峰时刻。

适可而止的关闭,保留了设计师品牌终其一生追逐的独立魅力,是一个完整而体面的句号。

如今,越来越多独立设计师品牌没有人接盘,与投资市场的理性化紧密相关,意味着市场也逐渐调整到了正确的认知,那就是没有创始人的设计师品牌也就没有了灵魂。

在过去两三年的明星创意总监洗牌中,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品牌的概念越来越弱,而市场对明星设计师的认知度与日俱增。让鲜活的设计师来复兴历史品牌,或许将成为过时而无意义的使命。

Maison Margiela虽然一度成为了John Galliano的避风港,但是千禧年代的明星设计师不愿意长期在90年代的设计传奇名下,而渴望创建独属于自己的、物理意义和精神意义上的“Maison”,乃是人之常情。

Y/Project其实不是Y/Project,它是暗黑先锋的Yohan Serfaty和解构拼接的Glenn Martens。Chanel不是Chanel,它是Coco Chanel和Karl Lagerfeld的光辉历史。Dior Homme不是Dior Homme,是Hedi Slimane。当Hedi Slimane将Céline的名字改为Celine,不少人对他的强势行为表达不满,认为这是设计师声量压过品牌的表现,但如今回看这正是对游戏规则的打破,用大设计师力量来对抗建制的时装屋游戏规则。

深度 | 为什么Y/Project应该关闭?

Hedi Slimane最近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传言他将加入Gucci

事实上,大部分独立设计师品牌都不会获得资本的兴趣,它们需要挣扎于市场的缝隙。这些品牌的创始人也需要做出抉择,即究竟是一心一意地成为下一个Tom Ford,还是进入奢侈品牌的创意总监系统,获得更完备的资源支持,但前提是不得不寄生于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品牌名字之下。

这些名字的创始人大多已经不在,但奢侈品行业的游戏是,后来者要刻意从档案库中提取些许符号,美其名曰历史传承。如果不这样做,他们就会像Demna和Hedi Slimane等饱受争议的创意总监一样背上一个损毁品牌遗产的骂名。

他们又要做自己,又不能做自己。当老牌时装屋的创始故事日渐失去共鸣基础,品牌在创意总监的反复洗牌中模糊面孔,我们不得不质疑让创意人才复兴时装屋这个议题在根本上的合理性。

奢侈品行业当前的挑战固然有全球需求萎缩的宏观原因,但内生问题实际上已经酝酿了数年。时装设计在上世纪末由日本设计师和比利时设计师掀起的颠覆创新后,就几乎在反复蚕食既有成果。

市场怪罪当代设计师缺乏创造力和商业转化能力,却未能反思时尚品牌的商业制度,它对品牌历史的执着远多于对现有创意人才的关注,对虚拟符号的追逐超过了对“人”本身的关怀。新设计师品牌几乎永远无法用自己的名字在当代开辟新天地,在有生之年成为下一个Coco Chanel。即使是已经反复证明了自己才华的John Galliano,依然要通过凭空想象另一种视角来进行创作。

现有的游戏规则是,创意总监是由CEO决定的,创意人才是需要“被赏识的”,但这是否是不可挑战的程序,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实验。即使职业经理人和品牌管理者在品牌的成长中发挥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但是时尚品牌的天性是创意前置,没有创意,一切都无法开始,一切也不能继续。

大多数时候,奢侈品牌只是在传统和创新的平衡中内耗,试图通过更换创意总监解决问题,实则没能打破路径依赖,即使找到了百年一遇的创意人才,也要被品牌传承所捆绑,缺乏长期适应机制,不能百分百地在短暂的窗口期发挥才华。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本世纪的二十多年中,即使是公认伟大的设计大师如Karl Lagerfeld,他的故事也止步于其生命的最后一刻。在第二任灵魂人物离世后,即使是Chanel,其当前所经历的阵痛也堪比重新创业。

当前时尚行业的创意生态正处于最混乱的时节,士气低落。但反过来看,这也是时尚产业的自我调节期。允许结束便是鼓励开始。

将奢侈品作为一种缺乏人性化的执念,是过时的。面对一群越来越关心当下即时感受,以及人与人之间联结的年轻人群,这只会带来进一步的疏离。或许告别对传承的执念,与关键人才资产长期绑定,坚定看向未来才是答案。

否则长此以往,奢侈品牌不过成为了明星设计师的经销商。据@BORINGNOTCOM最新消息,Hedi Slimane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前往Gucci,接替被寄予重任却令市场失望的Sabato De Sarno。后者一度被视为管理层容易管理的保守人选。如果传闻属实,这再次证明,明星创意总监的影响力不应该是被畏惧,它就是品牌的生命力来源,或者续命的指望。

在设计师与品牌的力量博弈中,我坚定地倾向前者。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