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报告,我们重点讨论关于“一致预期”的话题。
前期的报告中,我们曾经分析,12月和1月,中小盘股票的调整概率是比较大的,核心是每年1月底是全部上市公司年报预告的有条件强制披露的截止日,尤其是在业绩压力比较大的年份,中小股票都可能提前规避这一风险。
但是,中小盘股票每次会在年报预告(业绩暴雷和ST风险落地)和春节之后(春节期间海外不确定因素落地)开启一波不错的春季躁动。
下图是数据统计的规律:
随着越来越多投资人观察到并且开始讨论,过去15年的春节到两会这段时间,小盘指数100%的上涨概率,很多客户也提出疑问,如果大家对于春节后小盘股的上涨形成了“一致预期”,那么这种日历效应还能否实现?
在股票市场,似乎一旦某种情形演绎成为“一致预期”,往往让投资人“闻风丧胆”。
其背后的基本原理可能在于:
当投资人形成对A股上涨的“一致预期”,意味着资金可能已经完成布局,那么后续买入动能匮乏。
当投资人形成对A股下跌的“一致预期”,意味着资金可能已经提早离场,那么后续卖出动能衰竭。
上面的逻辑看似顺理成章,但真实情况可能并非如此:
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很多时候,我们所感知到的“一致预期”,可能只是部分人的“一致预期”,并不是真实世界的“一致预期”。
通常来说,卖方分析师感知“一致预期”的途径一般是在路演中与客户的交流。以我自己为例,可以简单算一笔账,按照平均每天6场路演、每场路演平均10个投资人参加来计算,一周大概可以见到300位投资人,那么,北京、上海、广深各路演一周下来,大约可以与1000位投资人完成一轮交流并大致了解大家的想法。
但是,目前在我的微信通讯录中,就有至少8000位机构客户,这还不算没有加微信的客户、个人投资者、海外投资者等等,也就是说,一圈路演下来,能见到的客户比例其实很低。能不能以这些客户反馈的观点,作为市场的“一致预期”,我理解要画一个很大的问号。
更重要的一个现象是,你会发现,在各种投资观点的交流中,被积极表达出来的观点和判断,大多是顺应当下市场状态的,而与当前市场表现格格不入的观点和想法,往往“默默隐藏在角落中”,暂时不会表达出来。
因此,通过交流、主观感知到的所谓市场“一致预期”,很大概率只是部分人的“预期”,这个市场的参与者太多太复杂。
考虑到这些问题,我们此前也曾经尝试用更定量、更客观的方式来衡量和表征市场的“一致预期”,比方说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
在2023年4月,AI第一波行情告一段落的时候,我们曾经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来搜集投资人对于AI板块未来的判断。
如下图,一是节奏判断、二是结构判断:
从问卷中我们可以看到,2023年4月,市场的“一致预期”表现为:
(1)AI板块的节奏:调整1-2个月,后续再创新高
(2)AI板块的结构:最看好算力
事实上,从最后的结果来看,这两个所谓“一致预期”都最终实现了:AI板块在2023年6月很快就创出新高,AI中的算力(光模块)也是随后一年多市场最强的板块之一。
好像看上去“一致预期”也没有这么可怕?
这个案例中,透露出两个问题:
(1)即便是更广泛搜集大家观点的问卷调查,大概率也不能被当做“一致预期”,市场参与者之众,可能选超想象。
(2)一旦某些产业形成趋势,这种公司基本面的非线性变化,可能会超过大部分人开始时的预期,于是最初的一致预期反而可能被进一步确认和加强。
以上是一个产业层面的案例,下面我们再看一个总量层面的案例。同时,我们也进一步用市场交易出来的数据,来代替问卷调查,作为更接近于市场“一致预期”的表征。
由于股债收益差的模型(10年国债利率 - 股息率),反映的是国内两个流动性最好的市场,所交易出来的对未来基本面的预期(中期维度,10年国债利率和股票,都反映投资人对未来名义增长的预期),因此这一指标可能可以很大程度来代表市场对于名义增长的“一致预期”。
上图中,红色箭头的位置(-2X标准差),可以基本代表投资人对名义增长形成了非常悲观的“一致预期”,绿色箭头的位置(+2X标准差),可以基本代表投资人对名义增长形成了非常乐观的“一致预期”。
从历史情况来看,的确都出现了“一致预期”后的反转:
比如红色箭头位置,当市场对名义增长预期一致悲观的时候,很快会迎来股票市场的反转或者大幅反弹。
比如绿色箭头位置,当市场对名义增长预期一致乐观的时候,很快股票市场的顶部就要逐步出现。
但事实上,这种一致预期后的反转,背后都有重大政策的调整或者基本面的变化:
比如红色箭头出现后,一般都有重大逆周期调节政策,打破对名义增长悲观的“一致预期”。
比如绿色箭头出现后,也都逐步看到基本面(PMI)的见顶或者流动性的收缩,打破对名义增长乐观的“一致预期”。
但是2023年年中开始,一直到2024年9月之前,股债收益差一直处于-2X标准差的位置运行,表明市场的一致预期是对名义增长的悲观,而这种“一致预期”形成后,并没有很快改变股票的下跌,甚至超过1年的时间里,都是这样演绎的,核心问题是没有出现扭转这种“一致预期”的政策或者其他层面的变化。
因此,即便我们掌握了真正意义上的“一致预期”,也不能以此为依据,来做反向交易,或者认为一致预期就一定不能实现,关键还是要考虑形成一致预期的背后逻辑会不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
相应地,我们必须建立的是【基本面预期和基本面实际情况】的二维框架,而不能简单根据是否形成“一致预期”,而对股价做出简单判断,况且我们感知到的很可能不是真实的“一致预期”。
回到当前,报告最开始提出的市场疑虑:
“如果大家看到春节到两会小盘指数100%的上涨概率,认为春节后小盘股反弹形成了市场的‘一致预期’,那么这种一致预期是不是就很难实现?”
根据前面关于“一致预期”的分析过程,针对这个疑虑,我们可以初步得到一些结论:
(1)首先,春节后小盘股的反弹,究竟是不是“一致预期”?我们觉得可能未必,单就我们最近两周的路演来看,在小样本的客户反馈中,这一点也并没有达成共识,对前面提到的100%的概率,大家也并不感冒。
(2)其次,即便真的形成了“一致预期”,我们还要考虑的是,形成这种一致预期的逻辑,未来一段时间有没有可能发生大的变化?前期报告中,我们分析过,小盘股在春节到两会的胜率之所以非常高,有几点逻辑:①年报预告和ST预警的风险在1月底靴子落地;②春节期间外围的不确定性(包括这次特朗普上任的不确定性)在春节后靴子落地;③春节后可以开始展望两会期间的产业政策;④小盘股在12-1月往往倾向于调整,因为要提前消化业绩风险,股价调整可以为后续反弹释放空间。目前来看,让市场形成春节后小盘股反弹的“一致预期”的四点因素,都在按部就班演绎,没有出现明显变化或者与以往不同的地方。
最后,我们想说的是,不要因为“一致预期”而恐慌,大部分时候你所感知的“一致预期”,未必是真实世界的“一致预期”。并且,一旦新的产业趋势形成或者政策层面没有新的显著变化,即便是真正意义上的“一致预期”,也不能扭转股价趋势。
(文章来源:广发证券)
本期报告,我们重点讨论关于“一致预期”的话题。
前期的报告中,我们曾经分析,12月和1月,中小盘股票的调整概率是比较大的,核心是每年1月底是全部上市公司年报预告的有条件强制披露的截止日,尤其是在业绩压力比较大的年份,中小股票都可能提前规避这一风险。
但是,中小盘股票每次会在年报预告(业绩暴雷和ST风险落地)和春节之后(春节期间海外不确定因素落地)开启一波不错的春季躁动。
下图是数据统计的规律:
随着越来越多投资人观察到并且开始讨论,过去15年的春节到两会这段时间,小盘指数100%的上涨概率,很多客户也提出疑问,如果大家对于春节后小盘股的上涨形成了“一致预期”,那么这种日历效应还能否实现?
在股票市场,似乎一旦某种情形演绎成为“一致预期”,往往让投资人“闻风丧胆”。
其背后的基本原理可能在于:
当投资人形成对A股上涨的“一致预期”,意味着资金可能已经完成布局,那么后续买入动能匮乏。
当投资人形成对A股下跌的“一致预期”,意味着资金可能已经提早离场,那么后续卖出动能衰竭。
上面的逻辑看似顺理成章,但真实情况可能并非如此:
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很多时候,我们所感知到的“一致预期”,可能只是部分人的“一致预期”,并不是真实世界的“一致预期”。
通常来说,卖方分析师感知“一致预期”的途径一般是在路演中与客户的交流。以我自己为例,可以简单算一笔账,按照平均每天6场路演、每场路演平均10个投资人参加来计算,一周大概可以见到300位投资人,那么,北京、上海、广深各路演一周下来,大约可以与1000位投资人完成一轮交流并大致了解大家的想法。
但是,目前在我的微信通讯录中,就有至少8000位机构客户,这还不算没有加微信的客户、个人投资者、海外投资者等等,也就是说,一圈路演下来,能见到的客户比例其实很低。能不能以这些客户反馈的观点,作为市场的“一致预期”,我理解要画一个很大的问号。
更重要的一个现象是,你会发现,在各种投资观点的交流中,被积极表达出来的观点和判断,大多是顺应当下市场状态的,而与当前市场表现格格不入的观点和想法,往往“默默隐藏在角落中”,暂时不会表达出来。
因此,通过交流、主观感知到的所谓市场“一致预期”,很大概率只是部分人的“预期”,这个市场的参与者太多太复杂。
考虑到这些问题,我们此前也曾经尝试用更定量、更客观的方式来衡量和表征市场的“一致预期”,比方说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
在2023年4月,AI第一波行情告一段落的时候,我们曾经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来搜集投资人对于AI板块未来的判断。
如下图,一是节奏判断、二是结构判断:
从问卷中我们可以看到,2023年4月,市场的“一致预期”表现为:
(1)AI板块的节奏:调整1-2个月,后续再创新高
(2)AI板块的结构:最看好算力
事实上,从最后的结果来看,这两个所谓“一致预期”都最终实现了:AI板块在2023年6月很快就创出新高,AI中的算力(光模块)也是随后一年多市场最强的板块之一。
好像看上去“一致预期”也没有这么可怕?
这个案例中,透露出两个问题:
(1)即便是更广泛搜集大家观点的问卷调查,大概率也不能被当做“一致预期”,市场参与者之众,可能选超想象。
(2)一旦某些产业形成趋势,这种公司基本面的非线性变化,可能会超过大部分人开始时的预期,于是最初的一致预期反而可能被进一步确认和加强。
以上是一个产业层面的案例,下面我们再看一个总量层面的案例。同时,我们也进一步用市场交易出来的数据,来代替问卷调查,作为更接近于市场“一致预期”的表征。
由于股债收益差的模型(10年国债利率 - 股息率),反映的是国内两个流动性最好的市场,所交易出来的对未来基本面的预期(中期维度,10年国债利率和股票,都反映投资人对未来名义增长的预期),因此这一指标可能可以很大程度来代表市场对于名义增长的“一致预期”。
上图中,红色箭头的位置(-2X标准差),可以基本代表投资人对名义增长形成了非常悲观的“一致预期”,绿色箭头的位置(+2X标准差),可以基本代表投资人对名义增长形成了非常乐观的“一致预期”。
从历史情况来看,的确都出现了“一致预期”后的反转:
比如红色箭头位置,当市场对名义增长预期一致悲观的时候,很快会迎来股票市场的反转或者大幅反弹。
比如绿色箭头位置,当市场对名义增长预期一致乐观的时候,很快股票市场的顶部就要逐步出现。
但事实上,这种一致预期后的反转,背后都有重大政策的调整或者基本面的变化:
比如红色箭头出现后,一般都有重大逆周期调节政策,打破对名义增长悲观的“一致预期”。
比如绿色箭头出现后,也都逐步看到基本面(PMI)的见顶或者流动性的收缩,打破对名义增长乐观的“一致预期”。
但是2023年年中开始,一直到2024年9月之前,股债收益差一直处于-2X标准差的位置运行,表明市场的一致预期是对名义增长的悲观,而这种“一致预期”形成后,并没有很快改变股票的下跌,甚至超过1年的时间里,都是这样演绎的,核心问题是没有出现扭转这种“一致预期”的政策或者其他层面的变化。
因此,即便我们掌握了真正意义上的“一致预期”,也不能以此为依据,来做反向交易,或者认为一致预期就一定不能实现,关键还是要考虑形成一致预期的背后逻辑会不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
相应地,我们必须建立的是【基本面预期和基本面实际情况】的二维框架,而不能简单根据是否形成“一致预期”,而对股价做出简单判断,况且我们感知到的很可能不是真实的“一致预期”。
回到当前,报告最开始提出的市场疑虑:
“如果大家看到春节到两会小盘指数100%的上涨概率,认为春节后小盘股反弹形成了市场的‘一致预期’,那么这种一致预期是不是就很难实现?”
根据前面关于“一致预期”的分析过程,针对这个疑虑,我们可以初步得到一些结论:
(1)首先,春节后小盘股的反弹,究竟是不是“一致预期”?我们觉得可能未必,单就我们最近两周的路演来看,在小样本的客户反馈中,这一点也并没有达成共识,对前面提到的100%的概率,大家也并不感冒。
(2)其次,即便真的形成了“一致预期”,我们还要考虑的是,形成这种一致预期的逻辑,未来一段时间有没有可能发生大的变化?前期报告中,我们分析过,小盘股在春节到两会的胜率之所以非常高,有几点逻辑:①年报预告和ST预警的风险在1月底靴子落地;②春节期间外围的不确定性(包括这次特朗普上任的不确定性)在春节后靴子落地;③春节后可以开始展望两会期间的产业政策;④小盘股在12-1月往往倾向于调整,因为要提前消化业绩风险,股价调整可以为后续反弹释放空间。目前来看,让市场形成春节后小盘股反弹的“一致预期”的四点因素,都在按部就班演绎,没有出现明显变化或者与以往不同的地方。
最后,我们想说的是,不要因为“一致预期”而恐慌,大部分时候你所感知的“一致预期”,未必是真实世界的“一致预期”。并且,一旦新的产业趋势形成或者政策层面没有新的显著变化,即便是真正意义上的“一致预期”,也不能扭转股价趋势。
(文章来源:广发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