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羽绒服装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情况通报

中国质量新闻网

5天前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羽绒服装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情况通报(2025年第1号)。...例如含绒量为80%的羽绒服意味着羽绒占80%,羽毛占20%。

2025年1月7日,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发布羽绒服装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情况通报(2025年第1号)。以下为原文: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羽绒服装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情况通报(2025年第1号)

近期,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了羽绒服装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风险监测总体情况

本次风险监测共采集羽绒服装样品20批次,主要依据GB/T 10288-2016《羽绒羽毛检验方法》、GB/T 14272-2021《羽绒服装》等国家标准对羽绒服装产品的绒子含量、充绒量、防钻绒性、含绒量等项目进行了监测。

监测结果表明,有3批次产品检出绒子含量项目不符合标准规定,有2批次产品检出充绒量项目不符合标准规定,有2批次产品检出防钻绒性项目不符合标准规定,有1批次产品检出含绒量项目不符合标准规定,本次风险监测整体不符合检出率为30%。

二、主要监测项目分析

1.绒子含量。绒子含量是指绒子在羽绒羽毛中所占比例。绒子相较于绒丝呈现球状三维立体结构,是羽绒中蓬松、保暖性能最好的部分,具有调温功能。部分不法商贩在保证“含绒量”的基础上,大大增加绒丝的填充比例,表面看上去含绒量很高,但与大颗的绒朵相比,绒丝的保暖性能较差,也增加了钻绒的风险。为此,羽绒服装新版国标(GB/T 14272-2021)中将含绒量改为绒子含量,要求绒子含量不低于50%才算合格,提高了羽绒服的质量门槛,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的羽绒服的品质。

2.充绒量。充绒量是指一件羽绒服中填充的全部羽绒的总重量,通常以克(g)为单位表示。充绒量直接影响羽绒服的保暖程度,一般来说,充绒量越高的羽绒服保暖性能越好。充绒量不足可能会导致羽绒服在寒冷的天气里无法达到足够的保暖效果,使穿着者容易感到寒冷,甚至可能会引发感冒等健康问题。

3.防钻绒性能。防钻绒性是指直接包裹羽绒的面料阻止羽绒、羽毛和绒丝钻出的性能,通常以规定条件下的钻绒根数表示。一方面,在羽绒服装的缝制过程中,不合适的机针形状和型号、缝纫线种类和粗细以及缝制方法等,都有可能导致在织物上留下孔洞或空隙,贴近面料的羽毛、羽绒、绒丝就有可能从孔隙中钻出,形成钻绒。另一方面,包裹羽绒的胆布或面料的织物紧密程度也至关重要,织物组织结构越紧密,越能有效地阻止羽绒羽毛的钻出。此外,羽绒填充物中羽毛的毛管部分比较硬,根端较为尖锐。当受到挤压或摩擦时,毛管尖端容易刺破面料钻出服装表面,并在面料上形成不可恢复的孔洞,使得羽毛、羽绒、绒丝也容易从这些孔洞中钻出。

防钻绒性能不合格,一方面影响羽绒服的保暖效果,另一方面钻出的羽绒羽毛容易吸附在衣物表面,影响美观,有些可能会穿透衣物到达皮肤表面,容易造成刺痒感、过敏等不适,降低消费者的穿着体验。

4.含绒量。含绒量是指羽绒中“绒”的比例,即绒子和绒丝在羽绒羽毛中所占比例,一般以百分数的形式表示。含绒量是衡量羽绒品质的重要指标。例如含绒量为80%的羽绒服意味着羽绒占80%,羽毛占20%。含绒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羽绒服的保暖效果。含绒量不达标的羽绒服,其填充物中可能含有较多的羽丝、毛片、粉碎毛和杂质等,这些物质的蓬松度较低,无法形成有效的保温层,即使充绒量很高,也可能会导致羽绒服的保暖效果大打折扣。

三、消费提示

消费者在选购羽绒服装产品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查看标识。消费者在购买羽绒服时,应仔细查看产品标签信息,一般正规品牌的产品在出售前都会经过质量检测,且具有完整的标识信息,包括企业名称和地址、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羽绒种类及含量、执行标准等内容,避免购买标识信息不全的产品。

2.检查细节。一是要辨别羽绒的种类,羽绒服的填充物主要采用有鸭绒或者鹅绒,按颜色可分为白绒和灰绒。消费者需仔细辨别,避免购买羽绒棉、羽丝棉等非真正羽绒产品。二是查看充绒量、含绒量或绒子含量。在选择羽绒服时,应综合考虑充绒量、含绒量和绒子含量。充绒量越高,保暖性能越好;含绒量越高,羽绒品质越好;绒子含量越高,保暖性能越好。

3.手动鉴别。

按:消费者可以通过按压羽绒服并观察其回弹性来判断蓬松度,回弹较快的产品通常蓬松度较好‌,保暖性也越好。

拍:消费者可以尝试拍一拍、揉一揉羽绒服,检查面料或里料表面是否有明显的毛丝钻出。少量的毛丝钻出属正常现象,但如果钻绒情况严重,则可能影响穿着体验和保暖效果。

4.留存凭证。消费者在购买产品后应留存好发票、购物小票、订单详情、付款记录等交易凭证,以作后期维权凭证。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羽绒服装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情况通报(2025年第1号)。...例如含绒量为80%的羽绒服意味着羽绒占80%,羽毛占20%。

2025年1月7日,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发布羽绒服装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情况通报(2025年第1号)。以下为原文: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羽绒服装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情况通报(2025年第1号)

近期,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了羽绒服装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风险监测总体情况

本次风险监测共采集羽绒服装样品20批次,主要依据GB/T 10288-2016《羽绒羽毛检验方法》、GB/T 14272-2021《羽绒服装》等国家标准对羽绒服装产品的绒子含量、充绒量、防钻绒性、含绒量等项目进行了监测。

监测结果表明,有3批次产品检出绒子含量项目不符合标准规定,有2批次产品检出充绒量项目不符合标准规定,有2批次产品检出防钻绒性项目不符合标准规定,有1批次产品检出含绒量项目不符合标准规定,本次风险监测整体不符合检出率为30%。

二、主要监测项目分析

1.绒子含量。绒子含量是指绒子在羽绒羽毛中所占比例。绒子相较于绒丝呈现球状三维立体结构,是羽绒中蓬松、保暖性能最好的部分,具有调温功能。部分不法商贩在保证“含绒量”的基础上,大大增加绒丝的填充比例,表面看上去含绒量很高,但与大颗的绒朵相比,绒丝的保暖性能较差,也增加了钻绒的风险。为此,羽绒服装新版国标(GB/T 14272-2021)中将含绒量改为绒子含量,要求绒子含量不低于50%才算合格,提高了羽绒服的质量门槛,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的羽绒服的品质。

2.充绒量。充绒量是指一件羽绒服中填充的全部羽绒的总重量,通常以克(g)为单位表示。充绒量直接影响羽绒服的保暖程度,一般来说,充绒量越高的羽绒服保暖性能越好。充绒量不足可能会导致羽绒服在寒冷的天气里无法达到足够的保暖效果,使穿着者容易感到寒冷,甚至可能会引发感冒等健康问题。

3.防钻绒性能。防钻绒性是指直接包裹羽绒的面料阻止羽绒、羽毛和绒丝钻出的性能,通常以规定条件下的钻绒根数表示。一方面,在羽绒服装的缝制过程中,不合适的机针形状和型号、缝纫线种类和粗细以及缝制方法等,都有可能导致在织物上留下孔洞或空隙,贴近面料的羽毛、羽绒、绒丝就有可能从孔隙中钻出,形成钻绒。另一方面,包裹羽绒的胆布或面料的织物紧密程度也至关重要,织物组织结构越紧密,越能有效地阻止羽绒羽毛的钻出。此外,羽绒填充物中羽毛的毛管部分比较硬,根端较为尖锐。当受到挤压或摩擦时,毛管尖端容易刺破面料钻出服装表面,并在面料上形成不可恢复的孔洞,使得羽毛、羽绒、绒丝也容易从这些孔洞中钻出。

防钻绒性能不合格,一方面影响羽绒服的保暖效果,另一方面钻出的羽绒羽毛容易吸附在衣物表面,影响美观,有些可能会穿透衣物到达皮肤表面,容易造成刺痒感、过敏等不适,降低消费者的穿着体验。

4.含绒量。含绒量是指羽绒中“绒”的比例,即绒子和绒丝在羽绒羽毛中所占比例,一般以百分数的形式表示。含绒量是衡量羽绒品质的重要指标。例如含绒量为80%的羽绒服意味着羽绒占80%,羽毛占20%。含绒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羽绒服的保暖效果。含绒量不达标的羽绒服,其填充物中可能含有较多的羽丝、毛片、粉碎毛和杂质等,这些物质的蓬松度较低,无法形成有效的保温层,即使充绒量很高,也可能会导致羽绒服的保暖效果大打折扣。

三、消费提示

消费者在选购羽绒服装产品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查看标识。消费者在购买羽绒服时,应仔细查看产品标签信息,一般正规品牌的产品在出售前都会经过质量检测,且具有完整的标识信息,包括企业名称和地址、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羽绒种类及含量、执行标准等内容,避免购买标识信息不全的产品。

2.检查细节。一是要辨别羽绒的种类,羽绒服的填充物主要采用有鸭绒或者鹅绒,按颜色可分为白绒和灰绒。消费者需仔细辨别,避免购买羽绒棉、羽丝棉等非真正羽绒产品。二是查看充绒量、含绒量或绒子含量。在选择羽绒服时,应综合考虑充绒量、含绒量和绒子含量。充绒量越高,保暖性能越好;含绒量越高,羽绒品质越好;绒子含量越高,保暖性能越好。

3.手动鉴别。

按:消费者可以通过按压羽绒服并观察其回弹性来判断蓬松度,回弹较快的产品通常蓬松度较好‌,保暖性也越好。

拍:消费者可以尝试拍一拍、揉一揉羽绒服,检查面料或里料表面是否有明显的毛丝钻出。少量的毛丝钻出属正常现象,但如果钻绒情况严重,则可能影响穿着体验和保暖效果。

4.留存凭证。消费者在购买产品后应留存好发票、购物小票、订单详情、付款记录等交易凭证,以作后期维权凭证。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