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头条
提升一亿中产阶级阅读效率
打开
布鲁可,能否成为下一个泡泡玛特?
斑马消费
1个月前
在这轮“被选中”的行情中,港股IP经济龙头泡泡玛特,A股的姚记科技、奥飞娱乐、汤姆猫(300459.SZ)等标的,均迎来一轮股价暴涨。
“谷子经济”,是2024年底,中国资本市场最火爆的概念之一。
“谷子”是英文“Goods”(商品)的音译,广义上指漫画、动画、游戏等IP周边商品。因为
满足了年轻人的情绪价值
,这些商品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且基本不受宏观经济及消费市场的影响。
在这轮“被选中”的行情中,港股IP经济龙头泡泡玛特,A股的姚记科技、奥飞娱乐、汤姆猫(300459.SZ)等标的,均迎来一轮股价暴涨。
踏空的投资者们都在问,
下一个“谷子经济”潜力股,到底是谁?
港股市场,很快就给出了全新的答案,1月10日,中国拼搭角色类玩具领导者布鲁可,即将在港股主板上市。
布鲁可的诞生,首先来自于一段江湖故事。2009年,天才少年林奇和研发大咖朱伟松,合伙创立游族网络。仅用5年时间,公司成功借壳上市,跻身游戏行业头部。游族上市当年,朱伟松萌生退意,年底创立玩具公司布鲁可,后来还拿到了林奇1亿元的天使投资。
布鲁可的办公室,就在上海游戏产业聚集的漕河泾,与林奇的游族大厦,相距不远。
创立之初,布鲁可就是一家很普通的积木公司,直到2019年,发现了拼搭角色类玩具的市场机会,开始研发相关产品。
2021年拿到奥特曼IP授权,2022年推出相关产品,并转向以经销商为核心的线下销售渠道
,比如玩具反斗城、孩子王、酷乐潮玩、沃尔玛等,
布鲁可
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与乐高等头部玩具品牌相比,
布鲁可
走的是性价比路线。
旗下主流产品价格在9.9元-300元,热销单品价格带为39元,相当一部分产品定价9.9元-19.9元。2021年-2023年及2024年前6个月,公司产品平均价格从89元下降至19元。
丰富的产品+全渠道+极具诱惑力的价格,刺激了销量。2021年-2023年,公司玩具销量分别为359.4万件、844.5万件、3740万件,2024年上半年再度暴增至5646.1万件。
报告期前3年,布鲁可收入分别为3.30亿元、3.26亿元、8.77亿元,2024年1-6月达到10.46亿元,同比增长237.6%。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
布鲁可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拼搭角色类玩具企业
,分别占2023年中国玩具市场、角色类玩具市场以及拼搭类玩具市场的5.5%、14.3%及24.4%。
看起来,当下的布鲁可,无论是产品形态、公司内核还是发展过程,都与早期的泡泡玛特类似。而且,相比于潮玩,
拼搭类积木的可玩性、互动性与参与感更强
,完全可以看作是另一个早期版本的泡泡玛特。
但是,
布鲁可最大的Bug在于,没有自己的核心IP。
泡泡玛特,早期有Molly撑起大半壁江山;近几年,
LABUBU
走红,居然在网上被人炒出了天价,被称为“塑料茅台”。
以这些IP为核心,泡泡玛特(09992.HK)推出系列潮玩,并走向海外市场,积累庞大的粉丝群体,再拓展乐园等综合业态,想象空间巨大。
布鲁可呢?并没有自己的Molly和LABUBU。虽然,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系列IP,包括早期的“百变布鲁可”和近年的“英雄无限”系列,但原创力不足、影响力有限。
目前,公司旗下绝大部分销售来自于授权IP。其中,奥特曼系列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的收入,就占到了公司总收入的63.5%和57.4%。
近些年,IP经济崛起,奥特曼等顶级IP,在全球市场开启大规模的授权。除了做玩具的布鲁可,卖集卡的卡游,还有运营游乐园的海昌海洋公园(02255.HK)。一度,资本市场上众多奥特曼概念股集结成军。
这种对授权IP的依赖,导致布鲁可的业务缺乏核心竞争力。
不仅IP归属本身存在争议,等到2027年授权到期,能否续约更是巨大的风险。
产品走性价比路线,高昂IP授权费又高昂,导致布鲁克的业务暂时还处于亏损状态。2021年-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5.07亿元、-4.23亿元、-2.07亿元,2024年上半年亏损面扩大至-2.55亿元。
布鲁可陷入一个左右为难的尴尬境地:
不靠外部IP,产品难卖;依赖外部IP,不仅有卡脖子的风险,也被IP方拿走了绝大部分利润。
不过,看起来,布鲁可依然选择在授权IP这条路上走下去。原本,公司旗下有四大IP,如今百变布鲁可系列产品销售额占比不到1%,只剩下奥特曼、变形金刚、英雄无限三大IP。
最近几个月,公司继续在授权IP领域频频出手,先后拿下超级战队、机动奥特曼以及DC超人、DC蝙蝠侠、哈利·波特、星球大战等顶级IP授权,并扩大了奥特曼、漫威、小蜘蛛、小黄人等IP的经营范围,首次推出了假面骑士IP相关产品。
谁能成为布鲁可的下一个奥特曼系列?这种依赖外部IP、广撒网的模式,能否缔造下一个“谷子奇迹”?布鲁可,能否借助飞轮效应,等到自己的伟大时刻?
等到公司正式上市,市场想必会给出自己的判断。
在这轮“被选中”的行情中,港股IP经济龙头泡泡玛特,A股的姚记科技、奥飞娱乐、汤姆猫(300459.SZ)等标的,均迎来一轮股价暴涨。
“谷子经济”,是2024年底,中国资本市场最火爆的概念之一。
“谷子”是英文“Goods”(商品)的音译,广义上指漫画、动画、游戏等IP周边商品。因为
满足了年轻人的情绪价值
,这些商品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且基本不受宏观经济及消费市场的影响。
在这轮“被选中”的行情中,港股IP经济龙头泡泡玛特,A股的姚记科技、奥飞娱乐、汤姆猫(300459.SZ)等标的,均迎来一轮股价暴涨。
踏空的投资者们都在问,
下一个“谷子经济”潜力股,到底是谁?
港股市场,很快就给出了全新的答案,1月10日,中国拼搭角色类玩具领导者布鲁可,即将在港股主板上市。
布鲁可的诞生,首先来自于一段江湖故事。2009年,天才少年林奇和研发大咖朱伟松,合伙创立游族网络。仅用5年时间,公司成功借壳上市,跻身游戏行业头部。游族上市当年,朱伟松萌生退意,年底创立玩具公司布鲁可,后来还拿到了林奇1亿元的天使投资。
布鲁可的办公室,就在上海游戏产业聚集的漕河泾,与林奇的游族大厦,相距不远。
创立之初,布鲁可就是一家很普通的积木公司,直到2019年,发现了拼搭角色类玩具的市场机会,开始研发相关产品。
2021年拿到奥特曼IP授权,2022年推出相关产品,并转向以经销商为核心的线下销售渠道
,比如玩具反斗城、孩子王、酷乐潮玩、沃尔玛等,
布鲁可
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与乐高等头部玩具品牌相比,
布鲁可
走的是性价比路线。
旗下主流产品价格在9.9元-300元,热销单品价格带为39元,相当一部分产品定价9.9元-19.9元。2021年-2023年及2024年前6个月,公司产品平均价格从89元下降至19元。
丰富的产品+全渠道+极具诱惑力的价格,刺激了销量。2021年-2023年,公司玩具销量分别为359.4万件、844.5万件、3740万件,2024年上半年再度暴增至5646.1万件。
报告期前3年,布鲁可收入分别为3.30亿元、3.26亿元、8.77亿元,2024年1-6月达到10.46亿元,同比增长237.6%。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
布鲁可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拼搭角色类玩具企业
,分别占2023年中国玩具市场、角色类玩具市场以及拼搭类玩具市场的5.5%、14.3%及24.4%。
看起来,当下的布鲁可,无论是产品形态、公司内核还是发展过程,都与早期的泡泡玛特类似。而且,相比于潮玩,
拼搭类积木的可玩性、互动性与参与感更强
,完全可以看作是另一个早期版本的泡泡玛特。
但是,
布鲁可最大的Bug在于,没有自己的核心IP。
泡泡玛特,早期有Molly撑起大半壁江山;近几年,
LABUBU
走红,居然在网上被人炒出了天价,被称为“塑料茅台”。
以这些IP为核心,泡泡玛特(09992.HK)推出系列潮玩,并走向海外市场,积累庞大的粉丝群体,再拓展乐园等综合业态,想象空间巨大。
布鲁可呢?并没有自己的Molly和LABUBU。虽然,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系列IP,包括早期的“百变布鲁可”和近年的“英雄无限”系列,但原创力不足、影响力有限。
目前,公司旗下绝大部分销售来自于授权IP。其中,奥特曼系列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的收入,就占到了公司总收入的63.5%和57.4%。
近些年,IP经济崛起,奥特曼等顶级IP,在全球市场开启大规模的授权。除了做玩具的布鲁可,卖集卡的卡游,还有运营游乐园的海昌海洋公园(02255.HK)。一度,资本市场上众多奥特曼概念股集结成军。
这种对授权IP的依赖,导致布鲁可的业务缺乏核心竞争力。
不仅IP归属本身存在争议,等到2027年授权到期,能否续约更是巨大的风险。
产品走性价比路线,高昂IP授权费又高昂,导致布鲁克的业务暂时还处于亏损状态。2021年-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5.07亿元、-4.23亿元、-2.07亿元,2024年上半年亏损面扩大至-2.55亿元。
布鲁可陷入一个左右为难的尴尬境地:
不靠外部IP,产品难卖;依赖外部IP,不仅有卡脖子的风险,也被IP方拿走了绝大部分利润。
不过,看起来,布鲁可依然选择在授权IP这条路上走下去。原本,公司旗下有四大IP,如今百变布鲁可系列产品销售额占比不到1%,只剩下奥特曼、变形金刚、英雄无限三大IP。
最近几个月,公司继续在授权IP领域频频出手,先后拿下超级战队、机动奥特曼以及DC超人、DC蝙蝠侠、哈利·波特、星球大战等顶级IP授权,并扩大了奥特曼、漫威、小蜘蛛、小黄人等IP的经营范围,首次推出了假面骑士IP相关产品。
谁能成为布鲁可的下一个奥特曼系列?这种依赖外部IP、广撒网的模式,能否缔造下一个“谷子奇迹”?布鲁可,能否借助飞轮效应,等到自己的伟大时刻?
等到公司正式上市,市场想必会给出自己的判断。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新闻
盈利却亏损,布鲁可能不能成为下一个「泡泡玛特」?丨智氪
36氪
1个月前
重返千亿市值后,泡泡玛特如何成为世界级?
氢消费
1天前
泡泡玛特的野心不止于成为“塑料茅台”
深水财经社
3周前
DeepSeek大消息,三大运营商全面接入
中国基金报
22小时前
8家车企接入DeepSeek
红星资本局
13小时前
“0首付”,2025年车圈价格战打疯了
定焦one
1天前
DeepSeek炒股,靠不靠谱?
非凡油条
1天前
DeepSeek,突传重磅!
券商中国
1天前
DeepSeek带飞AI 4只核心潜力股获机构重金抢筹 下一个风口已现?
数据宝
17小时前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