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和成:一场永不止息的数字化“马拉松”

中国化工报

4天前

新和成还正在编制智慧化工园区管理、智能工厂建设的技术指导文件,将为成熟数字化模式的“变现”与公司文化的传递赋能。

在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和成)的展厅中,大屏幕上的一张“活点地图”——上虞新和成应急指挥平台十分引人关注。在新和成上虞基地的卫星俯瞰图上,数千个图标实时展示着园区中的人员动向、设备情况……这,只是新和成数字化成果的冰山一角。

自2019年起,新和成就如同举行着一场永不止息的数字化“马拉松”,在摘得一串串“奖牌”的同时,持续在智能化、数字化的道路上稳步快跑、扎实推进。

ImageFetcher (2).jpg

新和成自动化车间一角。(企业供图)

聚焦业务 以智能运营为“起跑线”

新和成的“长跑”起步于2019年,在新和成数智化全面转型总体规划设计之初,数字化、智能制造对于化工等典型流程行业还不算是一个很成熟的概念,这条道路上可以借鉴的“领跑者”并不多,该往哪儿走呢?

新和成选择了回看自身,精心梳理业务。在梳理过程中,新和成发现精细化工有其独特的业务特点,相比离散企业,它要求连续性;但相比乙烯、炼油等大化工,它又存在一定间歇性。同时,公司生物化工业务想要实现数字化转型,又需做到对工艺反应条件更精细、更敏捷的管理与监测。因此,新和成将数字化转型分为智能管理和智慧运营两部分,其中首先就是要实现工厂的智能运营。

2020年,新和成在山东和黑龙江基地开始打造集合生产(MES)、能源(EMS)、出入库(WMS)、车辆管理(LES)、质量(LIMS)、设备管理(EAM)、安环(HSE)“七剑”构成的智能工厂试点。目前,新和成多个基地已经实现了核心装置零手动智能运营,山东氨基酸工厂更是创造了车间3个月无人操作的纪录。又例如新和成搭建的智能立体化仓库,通过智能优化实现了24小时货物包装出库,仓库存储货位提升3~4倍,码垛速度提升2倍以上,车辆进场卸货时间效率提高25%。

从这条“起跑线”出发,通过广泛应用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数字化新技术,建设涵盖生产、设备、能源、仓储、物流等环节的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系统,新和成正在逐步实现制造全过程的流程贯通和数据共享,其制造环节的运作效率和效益也在不断提升。

赋能决策 以智慧管理为“加速度”

如果说,智能运营的实现让新和成完成了数字化之旅的“点火”,那么智慧管理就是数字化转型起步之后的助推器,不断为新和成数字化转型提供“加速度”。

新和成在整体数字化技术架构中,就制定了创新IT技术架构,通过采购、销售、财务、制造等中台自主开发建设,打破系统信息壁垒,打通横向业务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实现端到端业务贯通的中台架构规划,形成了“一总部多基地”的管控模式。

例如在氨基酸智能工厂,新和成已经实现了在线实时成本管理,“一键盘库、一键报表”把原来日报表的小时级压缩为分钟级,把盘库周期从几天压缩到几小时。在引进APC先进控制系统后,新和成通过分析和模拟最优秀操作人员的经验,建立预测模型,使生产效率最高、控制指标卡边,实现生产成本下降3%以上。而在山东新和成产业园,公司借助信息化、数字化手段,建成的应急指挥平台,铺设了3600个信标,实现了现场员工的实时定位和行动轨迹溯源,定位精度达到5米。

“数字化转型是未来企业的趋势和方向。我们要发掘企业运营和研发、管理中的大量数据,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手段发挥价值,努力实现信息化、数字化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全过程支撑,全流程管控和全覆盖服务,提高企业运营管理的质量和水平。”新和成董事长胡柏藩说。

未来,新和成将逐步实现企业活动的在线化、可视化、透明化、可预测化和自适应化。决策从响应式向预测式转变,从局部优化向全局优化转变、从经验决策向基于数据和智能的决策转变。同时,新和成还将启动海外子公司SAP(企业管理软件)项目建设,以支撑公司未来全球化运营管理。

建设团队 以人才培养为“支撑点”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推进,一个难题逐渐显现在新和成的面前——IT团队与业务团队的“脑回路”不在一处。IT团队难以明白生产经营业务的需求,数字化运营也需要业务团队从IT技术的角度去看待原来的经营问题。

“如果简单地把现成的做法搬到系统里面去,那不是数字化,只是信息化、电子化而已。”新和成总裁助理郑根土说:“外界IT团队不明白我们的需求,那我们能否培养自己的数字化团队?”

带着这个想法,新和成依托公司多维度、多渠道的人才培养机制和独具特色的“老师文化”,通过开发平台与软件对接、打通横向业务部门经营流程等试点项目,培养复合型人才;通过对如SAP等标准商业软件进行个性化调整和二次开发培养开发人员,最终将公司的数字化团队从十几人壮大到百余人,逐步形成了自有的开发和运维能力。

“我们做智能工程的时候,会要求供应商让我们的团队也一并加入到开发当中,通过在岗实践、轮岗锻炼、导师带徒的方式,以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任务来训练专业人员的技术能力。”郑根土自豪地说,“现在,我们的团队已经能承担20%~30%的开发工作,每个生产基地都有自己的数字化团队,实现了智能化运维的‘自给自足’。”

模式推广 以试点基地为“领跑员”

2024年7月,新和成宣布将在天津建设尼龙新材料项目。在生产基地“遍地开花”、产品种类与日俱增的情况下,如何高效地进行产业的数字化升级?新和成给出了试点基地“领跑”—寻找共性—形成成熟模式推广的答案。

在数字化转型总体框架和技术架构确定的情况下,新和成首先从安全智能化管理平台入手,结合山东产业园、氨基酸工厂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HSE),以及在导入国外一流公司核心安全管理工具基础上形成了新和成HSE管理体系,并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全流程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形成了一整套可推广、可复制的安全意识管理体系。此前记者所看到的上虞新和成应急指挥平台,也是这套管理体系的成功推广案例。在此基础上,新和成将模式化的经验应用到较为成熟的蛋氨酸等氨基酸产品线智能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可复制和推广的智能工厂体系,目前已经有多个成功案例。

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新和成也逐渐明白了如何“看水深”。公司立足产业实际,建成了包括12个模块在内的智能工厂运营的自主评估体系,能够对系统中每个要素进行分析和评估,从而实现智能工厂模式的不断迭代与提升。目前,黑龙江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完成了该体系的评估,未来新和成总部还将对山东基地进行相关评估。此外,新和成还正在编制智慧化工园区管理、智能工厂建设的技术指导文件,将为成熟数字化模式的“变现”与公司文化的传递赋能。

拥抱技术 以AI+为“新目标”

随着化工领域石化化工大模型等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落地,新和成也将“人工智能+”作为下一个“小目标”,积极策划以人工智能技术促进公司数字化转型的全面升级。

从近期目标来看,新和成一方面将打造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核心的运营管控体系,为当前新和成的业务中台、技术中台、数据中台装配人工智能,加速和优化决策流程;另一方面,将选择一定的场景开展智能工厂中人工智能的应用试点,例如产品质量控制等生产流程。

同时,新和成也展望了“人工智能+精细化工”的远景,例如以人工智能抓取和分析长逻辑链或相关性不强的上下游产业数据,实现经营决策效率的革命性提升;又或者将人工智能用于生物化工菌种筛选、大分子合成工艺优化等研发领域,跨越传统下游实验优化的时间和成本,加速新材料、新产品的工程化落地。
“就跟5年前开展数字化转型,先试点找场景一样,我们通过与做垂直型人工智能的企业进行交流,已在山东基地开始搭建整体架构。”据郑根土介绍,新和成将建立人工智能相关的组织架构体系作为2025年的重点工作之一,通过选拔工作组、组织对外交流学习等途径,“小步快跑”拥抱全新技术。未来,新和成将聚焦更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深入挖潜产业数据,在这场永不止息的数字化“马拉松”中持续领跑,全力打造国际一流的精细化工企业。

新和成还正在编制智慧化工园区管理、智能工厂建设的技术指导文件,将为成熟数字化模式的“变现”与公司文化的传递赋能。

在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和成)的展厅中,大屏幕上的一张“活点地图”——上虞新和成应急指挥平台十分引人关注。在新和成上虞基地的卫星俯瞰图上,数千个图标实时展示着园区中的人员动向、设备情况……这,只是新和成数字化成果的冰山一角。

自2019年起,新和成就如同举行着一场永不止息的数字化“马拉松”,在摘得一串串“奖牌”的同时,持续在智能化、数字化的道路上稳步快跑、扎实推进。

ImageFetcher (2).jpg

新和成自动化车间一角。(企业供图)

聚焦业务 以智能运营为“起跑线”

新和成的“长跑”起步于2019年,在新和成数智化全面转型总体规划设计之初,数字化、智能制造对于化工等典型流程行业还不算是一个很成熟的概念,这条道路上可以借鉴的“领跑者”并不多,该往哪儿走呢?

新和成选择了回看自身,精心梳理业务。在梳理过程中,新和成发现精细化工有其独特的业务特点,相比离散企业,它要求连续性;但相比乙烯、炼油等大化工,它又存在一定间歇性。同时,公司生物化工业务想要实现数字化转型,又需做到对工艺反应条件更精细、更敏捷的管理与监测。因此,新和成将数字化转型分为智能管理和智慧运营两部分,其中首先就是要实现工厂的智能运营。

2020年,新和成在山东和黑龙江基地开始打造集合生产(MES)、能源(EMS)、出入库(WMS)、车辆管理(LES)、质量(LIMS)、设备管理(EAM)、安环(HSE)“七剑”构成的智能工厂试点。目前,新和成多个基地已经实现了核心装置零手动智能运营,山东氨基酸工厂更是创造了车间3个月无人操作的纪录。又例如新和成搭建的智能立体化仓库,通过智能优化实现了24小时货物包装出库,仓库存储货位提升3~4倍,码垛速度提升2倍以上,车辆进场卸货时间效率提高25%。

从这条“起跑线”出发,通过广泛应用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数字化新技术,建设涵盖生产、设备、能源、仓储、物流等环节的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系统,新和成正在逐步实现制造全过程的流程贯通和数据共享,其制造环节的运作效率和效益也在不断提升。

赋能决策 以智慧管理为“加速度”

如果说,智能运营的实现让新和成完成了数字化之旅的“点火”,那么智慧管理就是数字化转型起步之后的助推器,不断为新和成数字化转型提供“加速度”。

新和成在整体数字化技术架构中,就制定了创新IT技术架构,通过采购、销售、财务、制造等中台自主开发建设,打破系统信息壁垒,打通横向业务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实现端到端业务贯通的中台架构规划,形成了“一总部多基地”的管控模式。

例如在氨基酸智能工厂,新和成已经实现了在线实时成本管理,“一键盘库、一键报表”把原来日报表的小时级压缩为分钟级,把盘库周期从几天压缩到几小时。在引进APC先进控制系统后,新和成通过分析和模拟最优秀操作人员的经验,建立预测模型,使生产效率最高、控制指标卡边,实现生产成本下降3%以上。而在山东新和成产业园,公司借助信息化、数字化手段,建成的应急指挥平台,铺设了3600个信标,实现了现场员工的实时定位和行动轨迹溯源,定位精度达到5米。

“数字化转型是未来企业的趋势和方向。我们要发掘企业运营和研发、管理中的大量数据,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手段发挥价值,努力实现信息化、数字化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全过程支撑,全流程管控和全覆盖服务,提高企业运营管理的质量和水平。”新和成董事长胡柏藩说。

未来,新和成将逐步实现企业活动的在线化、可视化、透明化、可预测化和自适应化。决策从响应式向预测式转变,从局部优化向全局优化转变、从经验决策向基于数据和智能的决策转变。同时,新和成还将启动海外子公司SAP(企业管理软件)项目建设,以支撑公司未来全球化运营管理。

建设团队 以人才培养为“支撑点”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推进,一个难题逐渐显现在新和成的面前——IT团队与业务团队的“脑回路”不在一处。IT团队难以明白生产经营业务的需求,数字化运营也需要业务团队从IT技术的角度去看待原来的经营问题。

“如果简单地把现成的做法搬到系统里面去,那不是数字化,只是信息化、电子化而已。”新和成总裁助理郑根土说:“外界IT团队不明白我们的需求,那我们能否培养自己的数字化团队?”

带着这个想法,新和成依托公司多维度、多渠道的人才培养机制和独具特色的“老师文化”,通过开发平台与软件对接、打通横向业务部门经营流程等试点项目,培养复合型人才;通过对如SAP等标准商业软件进行个性化调整和二次开发培养开发人员,最终将公司的数字化团队从十几人壮大到百余人,逐步形成了自有的开发和运维能力。

“我们做智能工程的时候,会要求供应商让我们的团队也一并加入到开发当中,通过在岗实践、轮岗锻炼、导师带徒的方式,以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任务来训练专业人员的技术能力。”郑根土自豪地说,“现在,我们的团队已经能承担20%~30%的开发工作,每个生产基地都有自己的数字化团队,实现了智能化运维的‘自给自足’。”

模式推广 以试点基地为“领跑员”

2024年7月,新和成宣布将在天津建设尼龙新材料项目。在生产基地“遍地开花”、产品种类与日俱增的情况下,如何高效地进行产业的数字化升级?新和成给出了试点基地“领跑”—寻找共性—形成成熟模式推广的答案。

在数字化转型总体框架和技术架构确定的情况下,新和成首先从安全智能化管理平台入手,结合山东产业园、氨基酸工厂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HSE),以及在导入国外一流公司核心安全管理工具基础上形成了新和成HSE管理体系,并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全流程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形成了一整套可推广、可复制的安全意识管理体系。此前记者所看到的上虞新和成应急指挥平台,也是这套管理体系的成功推广案例。在此基础上,新和成将模式化的经验应用到较为成熟的蛋氨酸等氨基酸产品线智能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可复制和推广的智能工厂体系,目前已经有多个成功案例。

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新和成也逐渐明白了如何“看水深”。公司立足产业实际,建成了包括12个模块在内的智能工厂运营的自主评估体系,能够对系统中每个要素进行分析和评估,从而实现智能工厂模式的不断迭代与提升。目前,黑龙江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完成了该体系的评估,未来新和成总部还将对山东基地进行相关评估。此外,新和成还正在编制智慧化工园区管理、智能工厂建设的技术指导文件,将为成熟数字化模式的“变现”与公司文化的传递赋能。

拥抱技术 以AI+为“新目标”

随着化工领域石化化工大模型等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落地,新和成也将“人工智能+”作为下一个“小目标”,积极策划以人工智能技术促进公司数字化转型的全面升级。

从近期目标来看,新和成一方面将打造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核心的运营管控体系,为当前新和成的业务中台、技术中台、数据中台装配人工智能,加速和优化决策流程;另一方面,将选择一定的场景开展智能工厂中人工智能的应用试点,例如产品质量控制等生产流程。

同时,新和成也展望了“人工智能+精细化工”的远景,例如以人工智能抓取和分析长逻辑链或相关性不强的上下游产业数据,实现经营决策效率的革命性提升;又或者将人工智能用于生物化工菌种筛选、大分子合成工艺优化等研发领域,跨越传统下游实验优化的时间和成本,加速新材料、新产品的工程化落地。
“就跟5年前开展数字化转型,先试点找场景一样,我们通过与做垂直型人工智能的企业进行交流,已在山东基地开始搭建整体架构。”据郑根土介绍,新和成将建立人工智能相关的组织架构体系作为2025年的重点工作之一,通过选拔工作组、组织对外交流学习等途径,“小步快跑”拥抱全新技术。未来,新和成将聚焦更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深入挖潜产业数据,在这场永不止息的数字化“马拉松”中持续领跑,全力打造国际一流的精细化工企业。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