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头条
提升一亿中产阶级阅读效率
打开
2025贺岁档,电影业背水一战
斑马消费
3天前
头部作品扎堆春节档是好事,续集电影的前作中,有两部20亿+、一部35亿、一部45亿+、一部50亿+。
2024年,电影市场遭遇钝刀割肉,悄无声息般垮塌。
经典老片重映增多,进口片引进速度加快,全国多个省份发放电影消费券,试图提振大盘,但电影市场却始终扶不起来。
猫眼专业版显示,
2024年国内电影票房为425.02亿元(含服务费),同比下降22.60%。
甚至低于十年前、2015年的437.73亿;观影人次相较于2015年,也有2.36亿之差。
一方面,网剧、短剧等更具性价比的娱乐形式吸引了用户的注意力;另一方面,
消费降级,但需求升级
——观众对好内容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优质内容供给严重不足。
面对惨淡的市场,2025年贺岁档,头部电影公司们纷纷放出大片,背水一战。
背水一战?
元旦跨年,你看电影了吗?
与往年跨年档爱情电影居多不同的是,今年题材丰富,且均拥有忠实的观影基础。
比如,中影发行的《
名侦探柯南:迷宫的十字路口
》;猫眼主控、黄百鸣与甄子丹这对黄金搭档再合作的《误判》;北京壹同、万达影视投资,肖央主演、陈思诚监制的《误杀3》。易烊千玺主演的现实题材电影《小小的我》也提档至12月27日上映。
不难发现,今年广义的贺岁档已在跨年档提前热闹起来,这对票房的贡献自然很大。狭义贺岁档(11月22日-12月31日)的30.49亿票房中,仅12月27日、28日上映的《小小的我》《误杀3》《误判》便贡献了近30%的票房。
如果说跨年档仅是小试牛刀,贺岁档中最重要的春节档,可谓
你争我赶,大片云集。
往年春节档,很多大片往往会先观望对手,今年除了《熊出没·重启未来》之外,更多大片已经率先定档,且均是知名大IP的前作或续集。比如,《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蛟龙行动》等。
唯一一部非IP续集《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来源于金庸武侠小说,由擅长武侠电影的徐克执导,肖战主演,影响力也不容小觑。
上述6部影片背后出品方包括中影、博纳、万达、儒意、光线、联瑞、北京文化、横店、阿里、猫眼等,均是头部电影公司。
头部作品扎堆春节档是好事,续集电影的前作中,有两部20亿+、一部35亿、一部45亿+、一部50亿+。
春节档不论是总容量还是分布,都难以支持上面几部大片正面对决。
极度内卷
尽管,春节档的血拼在所难免,但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各头部电影公司不得不下场应战。
大盘热往往能调动观众观影情绪,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影院。春节档的表现,往往能带动全年电影市场。但2024年,这一规律,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失灵了。综合来看,
春节档是更稳妥的选择。
此外,电影制作周期长,短则一两年,长则三四年,影视公司急需资金投入新项目中。已完成的作品,必须选一个更有把握的档期上映,以回笼资金。
2024年前三季度,博纳影业(001330.SZ)、万达电影、中国电影、横店影视等11家影企归母净利同比下滑幅度均超过50%;仅有光线传媒(300251.SZ)、北京文化、华谊兄弟(300027.SZ)三家实现同比增长。
电影公司的现金流表现同样一言难尽。
中国电影、万达电影、华谊兄弟、博纳影业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同比下降58.3%、76.7%、207.4%、425.6%。
并且,华谊兄弟、博纳影业、北京文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均为负数。
业绩压力下,不少公司试图降低成本、拓展新业务,提振业绩,目前来看影响有限。而从四季度的票房表现来看,恐回天乏术。多重因素考虑下,各大头部影片齐聚春节档掘金,也就不难理解了。
回暖还是恶性循环?
2025年春节档票房很可能再冲新高,但能否带领全年电影市场走出阴霾,有待商榷。
供给端,今年的一大好消息是好莱坞供给即将恢复,但对中国观众的影响力愈发有限。国内市场,春节档之后,长春电影制片厂、保利影业主控的《731》已官宣暑期档,部分头部影企也有大片储备。比如,欢喜传媒、猫眼主控的《酱园弄》、英皇电影的《无名之辈2》、博纳影业的《克什米尔公主号》、华策的《刺客小说家2》等等。
均是大制作,且颇具话题度,但2025年能否上映仍是未知数。毕竟在强势春节档的带动下,头部大片的排片策略可能会更加激进,形成
春节档“堰塞湖”。
优质影片春节档扎堆上映后,有可能导致其他档期和非节假日出现无片可看的情形。
且经历过2023年暑期档短视频营销狂轰乱炸的洗礼后,观众更加懂行了。《非诚勿扰3》《逆行人生》《异人之下》《749局》等影片票房失利便能说明现状。2025年那些待映的头部影片能否获得预期票房仍有待验证。
更大的风险在于影视行业的恶性循环可能加剧。电影行业的一大特点就是什么火,跟风拍什么。比如,现实题材、宏大叙事大火,各大头部影企纷纷扎堆。2024年,性别叙事大获成功,不排除很多影企会跟风。
在唯票房论、资金又短缺的背景下,头部影企一年的上映影片往往是一部超级大片,多部中小成本影片的布局,好牌有限。在电影大盘持续萎缩,观众喜好难以捕捉的现实难题下,押宝偏差的概率更大,业绩风险陡增。
从这个角度判断,
2025年,电影市场到底是日趋回暖,影视公司业绩大涨,行业走向正向循环?还是如同2024年一样,春节档只是一年中电影市场唯一的辉煌?恶性循环加剧?
答案留给时间。
头部作品扎堆春节档是好事,续集电影的前作中,有两部20亿+、一部35亿、一部45亿+、一部50亿+。
2024年,电影市场遭遇钝刀割肉,悄无声息般垮塌。
经典老片重映增多,进口片引进速度加快,全国多个省份发放电影消费券,试图提振大盘,但电影市场却始终扶不起来。
猫眼专业版显示,
2024年国内电影票房为425.02亿元(含服务费),同比下降22.60%。
甚至低于十年前、2015年的437.73亿;观影人次相较于2015年,也有2.36亿之差。
一方面,网剧、短剧等更具性价比的娱乐形式吸引了用户的注意力;另一方面,
消费降级,但需求升级
——观众对好内容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优质内容供给严重不足。
面对惨淡的市场,2025年贺岁档,头部电影公司们纷纷放出大片,背水一战。
背水一战?
元旦跨年,你看电影了吗?
与往年跨年档爱情电影居多不同的是,今年题材丰富,且均拥有忠实的观影基础。
比如,中影发行的《
名侦探柯南:迷宫的十字路口
》;猫眼主控、黄百鸣与甄子丹这对黄金搭档再合作的《误判》;北京壹同、万达影视投资,肖央主演、陈思诚监制的《误杀3》。易烊千玺主演的现实题材电影《小小的我》也提档至12月27日上映。
不难发现,今年广义的贺岁档已在跨年档提前热闹起来,这对票房的贡献自然很大。狭义贺岁档(11月22日-12月31日)的30.49亿票房中,仅12月27日、28日上映的《小小的我》《误杀3》《误判》便贡献了近30%的票房。
如果说跨年档仅是小试牛刀,贺岁档中最重要的春节档,可谓
你争我赶,大片云集。
往年春节档,很多大片往往会先观望对手,今年除了《熊出没·重启未来》之外,更多大片已经率先定档,且均是知名大IP的前作或续集。比如,《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蛟龙行动》等。
唯一一部非IP续集《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来源于金庸武侠小说,由擅长武侠电影的徐克执导,肖战主演,影响力也不容小觑。
上述6部影片背后出品方包括中影、博纳、万达、儒意、光线、联瑞、北京文化、横店、阿里、猫眼等,均是头部电影公司。
头部作品扎堆春节档是好事,续集电影的前作中,有两部20亿+、一部35亿、一部45亿+、一部50亿+。
春节档不论是总容量还是分布,都难以支持上面几部大片正面对决。
极度内卷
尽管,春节档的血拼在所难免,但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各头部电影公司不得不下场应战。
大盘热往往能调动观众观影情绪,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影院。春节档的表现,往往能带动全年电影市场。但2024年,这一规律,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失灵了。综合来看,
春节档是更稳妥的选择。
此外,电影制作周期长,短则一两年,长则三四年,影视公司急需资金投入新项目中。已完成的作品,必须选一个更有把握的档期上映,以回笼资金。
2024年前三季度,博纳影业(001330.SZ)、万达电影、中国电影、横店影视等11家影企归母净利同比下滑幅度均超过50%;仅有光线传媒(300251.SZ)、北京文化、华谊兄弟(300027.SZ)三家实现同比增长。
电影公司的现金流表现同样一言难尽。
中国电影、万达电影、华谊兄弟、博纳影业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同比下降58.3%、76.7%、207.4%、425.6%。
并且,华谊兄弟、博纳影业、北京文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均为负数。
业绩压力下,不少公司试图降低成本、拓展新业务,提振业绩,目前来看影响有限。而从四季度的票房表现来看,恐回天乏术。多重因素考虑下,各大头部影片齐聚春节档掘金,也就不难理解了。
回暖还是恶性循环?
2025年春节档票房很可能再冲新高,但能否带领全年电影市场走出阴霾,有待商榷。
供给端,今年的一大好消息是好莱坞供给即将恢复,但对中国观众的影响力愈发有限。国内市场,春节档之后,长春电影制片厂、保利影业主控的《731》已官宣暑期档,部分头部影企也有大片储备。比如,欢喜传媒、猫眼主控的《酱园弄》、英皇电影的《无名之辈2》、博纳影业的《克什米尔公主号》、华策的《刺客小说家2》等等。
均是大制作,且颇具话题度,但2025年能否上映仍是未知数。毕竟在强势春节档的带动下,头部大片的排片策略可能会更加激进,形成
春节档“堰塞湖”。
优质影片春节档扎堆上映后,有可能导致其他档期和非节假日出现无片可看的情形。
且经历过2023年暑期档短视频营销狂轰乱炸的洗礼后,观众更加懂行了。《非诚勿扰3》《逆行人生》《异人之下》《749局》等影片票房失利便能说明现状。2025年那些待映的头部影片能否获得预期票房仍有待验证。
更大的风险在于影视行业的恶性循环可能加剧。电影行业的一大特点就是什么火,跟风拍什么。比如,现实题材、宏大叙事大火,各大头部影企纷纷扎堆。2024年,性别叙事大获成功,不排除很多影企会跟风。
在唯票房论、资金又短缺的背景下,头部影企一年的上映影片往往是一部超级大片,多部中小成本影片的布局,好牌有限。在电影大盘持续萎缩,观众喜好难以捕捉的现实难题下,押宝偏差的概率更大,业绩风险陡增。
从这个角度判断,
2025年,电影市场到底是日趋回暖,影视公司业绩大涨,行业走向正向循环?还是如同2024年一样,春节档只是一年中电影市场唯一的辉煌?恶性循环加剧?
答案留给时间。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新闻
2025贺岁档,电影业背水一战
斑马消费
3天前
大盘下周又要背水一战
中金在线
1周前
大动作!丢魂的本田,腰斩的日产“背水一战”
杠杆财富
2周前
黄金,等非农破局!
中金在线
1天前
今年国办的1号文件,给了政府投资基金
投资家
5小时前
曾一天卖出1个亿,如今为还清15亿巨债,卖了300多套房……
保之道资产规划
5小时前
看懂张宏达:这种创业者非跳楼不可?
首席商业评论
6小时前
股民懵了!10倍大牛股,突然暴雷
财经锐眼
2025-01-11 01:22
哪吒汽车继续“渡劫”
新消费日报
3天前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