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晚,中国结算发布通知,称自2025年起减半收取沪深A股上市公司分红手续费,意味着上市公司分红再迎政策利好。低利率时代,高股息资产的吸引力持续提升。尤其是红利资产稳定的分红、政策支持,以及机构资金偏好,红利投资的长期价值引起长线资金高度关注。 经统计,目前两市有16家公司已连续5年股息率超过5%,2024年度仍有较大概率继续实施高额分红。
年内分红规模再创新高
2024年,A股上市公司全面提升分红力度后的首个年度,观察发现,无论分红频次还是分红规模,均较往年提升明显。经Wind数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3987家A股公司完成了4766次分红,涉及总金额约2.39万亿元。
观察发现, 今年年内实施多次现金分红的公司数量骤增(见表1) 。例如截至目前,今年一季度有14家公司实施现金分红,2023年同期为5家公司;今年中期有676家公司实施现金分红,2023年同期为186家公司;今年三季度有181家公司实施现金分红,2023年同期为63家。
个股中,如涉及出海、华为、智谱AI概念的三七互娱,2024年前三个季度均实施了分红动作,分红方案均为每10股派2.1元现金,合计分红13.86亿元。类似的还有涉及比亚迪概念、飞行汽车概念的玲珑轮胎,公司同样在今年前三季度均实施了分红行动,分红方案分别为每10股派0.91元现金、每10股派1元现金、每10股派1.62元现金,合计派现金额5.17亿元。此外,如山东路桥、陕国投A、金陵矿业等31家公司,年内也都已先后实施了两次现金分红。
另外,单家企业大手笔分红亦时有出现。如贵州茅台,2023年度,公司每10股派308.76元现金的分红方案实施后,今年中期再次推出了每10股派238.82元现金的分红方案,涉及分红金额分别为387.86亿元、300.01亿元。 网络游戏公司吉比特亦颇为慷慨,今年中期和三季度分别推出了每10股派45元现金、每10股派20元现金的分红方案。
业内人士认为,2024年上市公司分红力度虽然提升明显,但这大概率仅为开端。伴随监管对分红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上市公司股东回报意识的日渐增强,未来上市公司分红力度有望进一步显著提升,分红的氛围也将更加浓厚。
上市企业分红潮涌
除了已经完成实施的分红,近期不少公司还在陆续发布分红预案, 仅12月以来即有50家公司披露了方案 (见表2)。
(点击图片/滑动查看更多)
12月19日,新材料公司呈和科技发布公告,2024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5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0.46亿元;维生素概念股新和成拟实施特别分红方案,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6.15亿元。
12月18日,特种气体概念公司和远气体公告称,2024年中期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拟现金分红总额2080万元(含税);休闲食品公司洽洽食品前三季度拟每10股派发现金3元(含税),拟现金分红总额1.49亿元。
近期,多家公司积极响应国务院 《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和中国证监会 《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 等相关政策精神,增强投资者获得感,提升投资者回报水平,拟定了特别分红方案。
低利率时代,高股息资产的吸引力持续提升。尤其是红利资产稳定的分红、政策支持,以及机构资金偏好,红利投资的长期价值引起长线资金高度关注。
近期资金大幅净买入红利资产的趋势明显,其中一个渠道就是通过买入红利主题ETF布局红利资产。 资金流向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场39只红利主题ETF,合计规模已近千亿元,其中华泰柏瑞红利ETF、华泰柏瑞红利低波ETF规模已分别突破了200亿元、100亿元。
2024年度高股息公司猜想
当前,2024年已临近收官,上市公司2024年年度分红方案将随年报于2025年1月开始陆续出台。而结合股息率统计, 目前全A市场有16家公司已连续5年股息率超过了5%,2024年继续保持高股息率的概率依然较大。
结合行业属性不难发现,长期保持高股息率的公司多聚焦在煤炭、银行、交通运输等板块。经历了2021年、2022年的行业高景气,2024年煤价中枢延续了2023年的回落趋势。广发证券认为,综合考虑供需周期,2025年煤价有望企稳回升,行业或进入新一轮周期。且目前煤炭板块估值仍处于各行业低位水平,估值优势明显。
此前,以国有行为核心的高股息银行股绝对收益与超额收益都非常显著。9月下旬宏观政策转向以来,复苏预期和市场风险偏好大幅修复,投资者对于高股息银行股出现分歧。长江证券认为,银行股整体始终是顺周期品种,高股息银行的基本面同样受益于复苏,从方向上银行股仍将延续系统性估值修复的趋势。
此外, 公路、铁路、港口、大宗供应链等子行业部分优质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稳健 ,现金流表现优异,坚持高分红政策,不断提升经营质量,有望迎来新一轮估值修复行情,光大证券研报表示,交运行业高股息央企公司价值凸显。
(文中提及个股仅作举例分析,不作投资建议。)
12月17日晚,中国结算发布通知,称自2025年起减半收取沪深A股上市公司分红手续费,意味着上市公司分红再迎政策利好。低利率时代,高股息资产的吸引力持续提升。尤其是红利资产稳定的分红、政策支持,以及机构资金偏好,红利投资的长期价值引起长线资金高度关注。 经统计,目前两市有16家公司已连续5年股息率超过5%,2024年度仍有较大概率继续实施高额分红。
年内分红规模再创新高
2024年,A股上市公司全面提升分红力度后的首个年度,观察发现,无论分红频次还是分红规模,均较往年提升明显。经Wind数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3987家A股公司完成了4766次分红,涉及总金额约2.39万亿元。
观察发现, 今年年内实施多次现金分红的公司数量骤增(见表1) 。例如截至目前,今年一季度有14家公司实施现金分红,2023年同期为5家公司;今年中期有676家公司实施现金分红,2023年同期为186家公司;今年三季度有181家公司实施现金分红,2023年同期为63家。
个股中,如涉及出海、华为、智谱AI概念的三七互娱,2024年前三个季度均实施了分红动作,分红方案均为每10股派2.1元现金,合计分红13.86亿元。类似的还有涉及比亚迪概念、飞行汽车概念的玲珑轮胎,公司同样在今年前三季度均实施了分红行动,分红方案分别为每10股派0.91元现金、每10股派1元现金、每10股派1.62元现金,合计派现金额5.17亿元。此外,如山东路桥、陕国投A、金陵矿业等31家公司,年内也都已先后实施了两次现金分红。
另外,单家企业大手笔分红亦时有出现。如贵州茅台,2023年度,公司每10股派308.76元现金的分红方案实施后,今年中期再次推出了每10股派238.82元现金的分红方案,涉及分红金额分别为387.86亿元、300.01亿元。 网络游戏公司吉比特亦颇为慷慨,今年中期和三季度分别推出了每10股派45元现金、每10股派20元现金的分红方案。
业内人士认为,2024年上市公司分红力度虽然提升明显,但这大概率仅为开端。伴随监管对分红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上市公司股东回报意识的日渐增强,未来上市公司分红力度有望进一步显著提升,分红的氛围也将更加浓厚。
上市企业分红潮涌
除了已经完成实施的分红,近期不少公司还在陆续发布分红预案, 仅12月以来即有50家公司披露了方案 (见表2)。
(点击图片/滑动查看更多)
12月19日,新材料公司呈和科技发布公告,2024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5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0.46亿元;维生素概念股新和成拟实施特别分红方案,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6.15亿元。
12月18日,特种气体概念公司和远气体公告称,2024年中期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拟现金分红总额2080万元(含税);休闲食品公司洽洽食品前三季度拟每10股派发现金3元(含税),拟现金分红总额1.49亿元。
近期,多家公司积极响应国务院 《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和中国证监会 《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 等相关政策精神,增强投资者获得感,提升投资者回报水平,拟定了特别分红方案。
低利率时代,高股息资产的吸引力持续提升。尤其是红利资产稳定的分红、政策支持,以及机构资金偏好,红利投资的长期价值引起长线资金高度关注。
近期资金大幅净买入红利资产的趋势明显,其中一个渠道就是通过买入红利主题ETF布局红利资产。 资金流向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场39只红利主题ETF,合计规模已近千亿元,其中华泰柏瑞红利ETF、华泰柏瑞红利低波ETF规模已分别突破了200亿元、100亿元。
2024年度高股息公司猜想
当前,2024年已临近收官,上市公司2024年年度分红方案将随年报于2025年1月开始陆续出台。而结合股息率统计, 目前全A市场有16家公司已连续5年股息率超过了5%,2024年继续保持高股息率的概率依然较大。
结合行业属性不难发现,长期保持高股息率的公司多聚焦在煤炭、银行、交通运输等板块。经历了2021年、2022年的行业高景气,2024年煤价中枢延续了2023年的回落趋势。广发证券认为,综合考虑供需周期,2025年煤价有望企稳回升,行业或进入新一轮周期。且目前煤炭板块估值仍处于各行业低位水平,估值优势明显。
此前,以国有行为核心的高股息银行股绝对收益与超额收益都非常显著。9月下旬宏观政策转向以来,复苏预期和市场风险偏好大幅修复,投资者对于高股息银行股出现分歧。长江证券认为,银行股整体始终是顺周期品种,高股息银行的基本面同样受益于复苏,从方向上银行股仍将延续系统性估值修复的趋势。
此外, 公路、铁路、港口、大宗供应链等子行业部分优质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稳健 ,现金流表现优异,坚持高分红政策,不断提升经营质量,有望迎来新一轮估值修复行情,光大证券研报表示,交运行业高股息央企公司价值凸显。
(文中提及个股仅作举例分析,不作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