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新势力这十年

新能源汽车新闻EV

2周前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十年来,造车新势力加快了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的发展步伐,推动了产业技术进步。

在新中国汽车工业七十余年历程中,造车新势力以其独特风姿,绘就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理想汽车以4.87万辆的佳绩夺冠,零跑汽车紧随其后,交付4.02万辆,小鹏汽车则以3.09万辆的成绩展现实力,蔚来汽车亦不甘示弱,交出了2.06万辆的答卷……面对造车新势力在11月交出的成绩单,李想、朱江明、何小鹏、李斌等诸位品牌创始人心中,或许正激荡着难以言表的感慨。

回溯至十年前的2014年,造车新势力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数量一度超过60家,更有传言称,PPT造车的公司竟多达400余家。然而,市场大浪淘沙,能够坚守至今的已是凤毛麟角。无论是那些屹立于行业之巅的佼佼者所积累的经验,还是那些黯然退场者的沉痛教训,共同编织成一部关于新势力发展的启示录,为后来者提供了宝贵的镜鉴。

跨界造车,踊跃向上


随着车市价格战持续2年有余,其锋芒逐渐黯淡,消费者的目光愈发聚焦于造车新势力产品的创新内涵之上。交互系统、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以及不受城市、路况限制的城市NOA功能,加之360度全景影像、3D感知渲染地图等亮点,这些令消费者印象深刻的智能化与科技感,源自新势力企业对技术创新的不懈追求。

“小鹏汽车已度过第一个十年的‘海选赛’。”小鹏汽车董事长、首席执行官何小鹏说。回想起2014年,何小鹏主导的UC浏览器被阿里巴巴以43亿美元收购,实现了财务自由。然而,36岁的他却感到失去了方向,内心并不快乐。“我决定去创业。”何小鹏走出舒适区,投身于充满不确定性的造车新势力大军中。

2014年,被誉为造车新势力的元年。这一年,何小鹏、李想、李斌、沈海寅、黄修源等人分别创立了小鹏汽车、理想汽车、蔚来汽车、奇点汽车和游侠汽车。到了2015年,造车新势力的“浪潮”愈演愈烈,沈晖、黄希明、张海亮、付强等传统车企高管也纷纷下场创业,创办了威马、博郡、天际、爱驰等品牌;同时,出身大华集团的朱江明也在当年创办了零跑汽车。

与何小鹏相似的是,造车新势力的创始人大都拥有互联网行业背景。2014年,34岁的理想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想已先后创立泡泡网、汽车之家;40岁的李斌创办的易车已是中国首家在海外上市的汽车互联网公司;当年的朱江明也已是计算机专家,在摩托罗拉担任高管。

“互联网、计算机背景,成为初代造车新势力创始人的主流标签。”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曾欣认为,正如互联网、计算机行业需要持续迭代、快速进化一样,互联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了初代造车新势力,并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后来的百度、小米等跨界造车者同样源自互联网,而且互联网技术与汽车智能化之间存在着深厚的渊源。

“造车新势力推动了汽车产业链的快速发展,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十年来,造车新势力加快了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的发展步伐,推动了产业技术进步。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认为,造车新势力敢于投入、敢于创新,为行业带来了许多新理念与新运作模式。

营销创新,赢得市场


市场销量不仅是造车新势力盈利的命脉,也是铸就成功品牌的重要标志。何小鹏那句“年销量达不到100万辆的品牌,难以笑到最后”引人深思。步入智能电动汽车时期后,汽车的定义在悄然变化,营销模式亦在与时俱进,造车新势力正是这场变革的先驱者。

自上世纪80年代联营公司模式的兴起,至1999年中国首家4S店的诞生,汽车营销行业历经了20年的蓬勃发展。迈入新能源汽车时代,造车新势力带来的最大变革,便是从传统的经销模式向直销、代理、传统经销等多种模式并行的转变。

2013年11月,特斯拉在北京芳草地购物中心开设了其在中国大陆的首家直营店。这种新颖的经销模式,精准捕捉了智能电动汽车面向年轻主流消费群体的需求,因此被国内造车新势力纷纷效仿并发展创新。“这不仅能迅速提升车企的品牌知名度,还能直接触及核心消费群体,简化购车流程,并通过自营团队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曾欣指出,造车新势力热衷于直营模式,既是互联网思维的体现,也是快速提升品牌形象的需求,同时也是营销渠道降本的必然选择。“直营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节省渠道成本。”李想认为,主流合资高端品牌的标准销售价格下,经销商毛利率高达40%以上,但经销商间的竞争消耗了20%的销售费用,因此直营价格仅需20%的毛利率。

理想汽车销售渠道与特斯拉早期颇为相似,展示和销售职能全部由零售中心和展厅承担,这些零售中心和展厅大多选址于商超。在北京,理想汽车虽在五环外设有多个零售中心或展厅,但均位于当地商圈。交付中心则专注于交付任务,高度集约化,位置相对偏远,无论城市大小,通常仅设1~2个交付中心。截至2023年底,理想汽车已在国内140座城市开设了467家直营零售中心。

十年间,汽车市场风云变幻,新势力车企的思路也在不断调整。去年,长城汽车原总裁王凤英加入小鹏汽车担任总裁,对小鹏汽车的营销渠道进行了大幅调整。在推出“木星计划”渠道变革方案的同时,将直营体系的汽贸团队和经销商体系的用户发展中心团队合并,并将原有的4个大区细分为24个更具体的区域,用经销商模式逐步替代原有的直营模式,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市场覆盖率。

造车新势力不仅在渠道模式上持续演进,还通过设立子品牌等方式深入挖掘市场潜力。今年,蔚来汽车推出了第二品牌乐道,并宣布将推出更低价位的萤火虫品牌,计划在2025年共同形成“NIO+乐道+萤火虫”的产品布局,覆盖15万~80万元的价格区间。乐道9月上市,10月和11月分别交付4319辆和5082多辆,对蔚来近2个月月均销量突破2万辆发挥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造车新势力仍面临诸多挑战。“在智能化的‘下半场’,车企将展开更高层次的较量。”崔东树强调,造车新势力企业全方位提升自身能力已迫在眉睫。此外,多数造车新势力至今尚未实现盈利,始终面临市场淘汰赛的严峻考验。

跌宕起伏,加速淘汰


十年时光,见证了造车新势力在市场洪流中的起伏跌宕。在这十年间,一部分新势力企业披荆斩棘,脱颖而出,屹立于行业之巅;另一些曾经满怀壮志的企业,却因种种原因,在一轮又一轮的市场淘汰赛中黯然离场。

支持新能源汽车转型,扶持新生事物,是众多地区的初衷。然而,一些“PPT造车”的新势力及缺乏自我成长能力的企业,却未能辜负提携者的期望。在一些地区,这些新势力享受着免费拿地、建厂、帮扶资金及税收补贴等多重优惠。但遗憾的是,短短数年间,便出现高调入场、黯然离场的悲剧,新势力“吹牛”越大,似乎倒闭得越快。

曾经要在车内设置马桶的极越汽车,近日被爆“突然死亡”。公司职工围堵极越相关负责人,还进行了网上直播。不久前的12月6日,在经历种种不利传言后,今年以来销量大幅下滑的哪吒汽车官宣,因公司战略调整,张勇不再担任首席执行官,转任公司顾问。哪吒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方运舟兼任公司首席执行官。随即,方运舟在给公司全员的信中宣布了三个新目标:一是公司将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目标直指全球市场;二是在改革风暴下,上市将成为首要任务;三是力争2025年整体毛利率转正,2026年公司整体盈利。

那些曾经红极一时的新势力领军人物,也难逃“速生速灭”的宿命。2014年,王晓麟获得了美国汽车品牌“赛麟”,2016年在国内创立公司。他通过夸大宣传、编造故事,在地方吸引60亿元投资,高调宣布要打造超级跑车。2019年,他在鸟巢为赛麟汽车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发布会,但推出的产品却只是类似“老头乐”的车型。此时,王晓麟已经准备“金蝉脱壳”,通过抵押公司获得了33亿元,再加上之前获得的33亿元投资,总计66亿元。在有关部门接到举报信即将展开调查之前,他逃往美国。此后,赛麟汽车被法院查封并公开拍卖,至今无人问津。

在造车新势力中,成立于2016年的拜腾汽车曾是一颗璀璨的明星。公司高管团队由来自宝马、英菲尼迪等跨国车企的精英组成,拥有难得的生产资质,并建起了包含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工艺的整车制造工厂。首款车型M-Byte也已公开发布,看似实力不凡。然而,在烧光了84亿元融资后,拜腾汽车却突然宣布停工停产,并随后向法院申请破产。

造车新势力的前5年,伴随着鲜花与掌声,企业纷纷“跑马圈地”,扩产能、拉融资。但后5年却是荆棘密布,曾经“高歌猛进”的新势力大多已跌落神坛。一度销量跻身新势力前四名的威马汽车,在上海的一场发布会就耗资上亿元,签到媒体超过2000家,创下了当年新势力行业的“第一”。然而,在光鲜亮丽的背后,却隐藏着车机系统卡顿、汽车异响、电机和电池故障频发等问题,就连“自嗨”的辅助驾驶系统也难以应用,大屏更是常常黑屏。今年6月,吉利诉威马商业秘密侵权案历时6年终于宣判,吉利胜诉,威马需赔偿6.4亿余元,创下了我国知识产权侵权诉讼判赔数额的新高。

据不完全统计,过去10年,国内造车新势力已建成和规划产能之和达到1355万辆,规划产能投资达到6853亿元。其中,已经明确停摆的造车新势力规划产能达到1030万辆,规划总投资6065.8亿元;预估已落地产能389万辆,累计融资额1070亿元。“对于造车新势力的发展,政策及管理涉及多个层面,且没有先例可循,仍需在发展中不断探索。”长江商学院副教授陈晖认为,一方面,主管部门需结合造车新势力的成长历程,继续降低准入门槛、推动公平竞争,并强调规范发展;另一方面,地方层面也需在鼓励新势力发展的同时,加强对优惠政策执行的审核监督,以遏制和降低市场风险。这是需要持续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反向合资,瞄准海外


历经“十年磨砺”,如今依然活跃的造车新势力已逐渐“羽翼丰满”,正改写着汽车行业的历史篇章。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到来,造车新势力正引领着一股“反向合资”的新潮流。自2023年7月起,大众汽车与小鹏汽车频繁互动,不仅宣布投资7亿美元,还基于双方的核心竞争力展开合作,共同研发纯电动车型。随后,双方更是签订了多项战略技术合作框架协议,大众汽车正式入股小鹏汽车,并携手研发全新一代准中央电子电气架构。这一系列动作,不仅彰显了大众汽车对与小鹏汽车合作的满意程度,更透露出其在加速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中积极寻求“捷径”的决心。通过合作,双方得以更快地实现技术落地,并解决转型中遇到的种种挑战。

这样的合作案例并非个例。2023年10月,Stellantis集团首席执行官亲临杭州,与零跑汽车签约,投入15亿欧元获得零跑汽车21%的股权,双方建立了全球战略伙伴关系。随后,双方成立了零跑国际合资公司,借助零跑的电动汽车技术,将产品推向欧洲及更多海外市场,续写了“反向合资”的新篇章。今年9月,零跑C10和T03已在欧洲市场正式亮相。根据合作计划,零跑国际将在未来3年内,每年至少在海外推出1款电动车型,而这些车型也将直接在Stellantis集团欧洲的工厂进行本地化生产和销售。

“反向合资”只是造车新势力众多品牌“出海”模式中的一种。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量高达522.1万辆,同比增长57.4%,首次跃居世界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为177.3万辆,占汽车出口总量的33.95%。造车新势力已成为新能源汽车出口的重要力量。

小鹏汽车继成功“出海”挪威后,已在中东非市场与多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在中东非5国的上市和交付。其业务已覆盖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计划在2025年底前拓展至超过60个国际市场,长远目标是将海外销量占比提升至公司总销量的50%。蔚来汽车则宣布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建立技术研发中心,正式进军中东北非地区。回望造车新势力的十年发展历程,正是中国汽车产业和市场发生巨变的时期。中国新车销量已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销量也自2015年起连续9年位居全球首位。这10年间,造车新势力实现了从数量到质量的蜕变,成为中国汽车产业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为汽车产业的转型、自主品牌的崛起以及新能源汽车的领先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造车新势力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谁能在这场汽车产业变革和市场竞争中笑到最后,仍需时间给出答案。有人预言,下一个10年,中国汽车市场主流品牌将仅剩不足十家。因此,造车新势力需要从“小而美”成长为“大而全”,形成全方位实力较强、规模较大的企业,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以“蔚小理零”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历经近10年的市场洗礼,依然朝气蓬勃。在面向全球化的新赛道上,问界、小米等更多的“新生代”造车新势力正蓄势待发,准备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文:赵建国 编辑:郭晨 版式:李沛洋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十年来,造车新势力加快了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的发展步伐,推动了产业技术进步。

在新中国汽车工业七十余年历程中,造车新势力以其独特风姿,绘就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理想汽车以4.87万辆的佳绩夺冠,零跑汽车紧随其后,交付4.02万辆,小鹏汽车则以3.09万辆的成绩展现实力,蔚来汽车亦不甘示弱,交出了2.06万辆的答卷……面对造车新势力在11月交出的成绩单,李想、朱江明、何小鹏、李斌等诸位品牌创始人心中,或许正激荡着难以言表的感慨。

回溯至十年前的2014年,造车新势力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数量一度超过60家,更有传言称,PPT造车的公司竟多达400余家。然而,市场大浪淘沙,能够坚守至今的已是凤毛麟角。无论是那些屹立于行业之巅的佼佼者所积累的经验,还是那些黯然退场者的沉痛教训,共同编织成一部关于新势力发展的启示录,为后来者提供了宝贵的镜鉴。

跨界造车,踊跃向上


随着车市价格战持续2年有余,其锋芒逐渐黯淡,消费者的目光愈发聚焦于造车新势力产品的创新内涵之上。交互系统、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以及不受城市、路况限制的城市NOA功能,加之360度全景影像、3D感知渲染地图等亮点,这些令消费者印象深刻的智能化与科技感,源自新势力企业对技术创新的不懈追求。

“小鹏汽车已度过第一个十年的‘海选赛’。”小鹏汽车董事长、首席执行官何小鹏说。回想起2014年,何小鹏主导的UC浏览器被阿里巴巴以43亿美元收购,实现了财务自由。然而,36岁的他却感到失去了方向,内心并不快乐。“我决定去创业。”何小鹏走出舒适区,投身于充满不确定性的造车新势力大军中。

2014年,被誉为造车新势力的元年。这一年,何小鹏、李想、李斌、沈海寅、黄修源等人分别创立了小鹏汽车、理想汽车、蔚来汽车、奇点汽车和游侠汽车。到了2015年,造车新势力的“浪潮”愈演愈烈,沈晖、黄希明、张海亮、付强等传统车企高管也纷纷下场创业,创办了威马、博郡、天际、爱驰等品牌;同时,出身大华集团的朱江明也在当年创办了零跑汽车。

与何小鹏相似的是,造车新势力的创始人大都拥有互联网行业背景。2014年,34岁的理想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想已先后创立泡泡网、汽车之家;40岁的李斌创办的易车已是中国首家在海外上市的汽车互联网公司;当年的朱江明也已是计算机专家,在摩托罗拉担任高管。

“互联网、计算机背景,成为初代造车新势力创始人的主流标签。”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曾欣认为,正如互联网、计算机行业需要持续迭代、快速进化一样,互联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了初代造车新势力,并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后来的百度、小米等跨界造车者同样源自互联网,而且互联网技术与汽车智能化之间存在着深厚的渊源。

“造车新势力推动了汽车产业链的快速发展,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十年来,造车新势力加快了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的发展步伐,推动了产业技术进步。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认为,造车新势力敢于投入、敢于创新,为行业带来了许多新理念与新运作模式。

营销创新,赢得市场


市场销量不仅是造车新势力盈利的命脉,也是铸就成功品牌的重要标志。何小鹏那句“年销量达不到100万辆的品牌,难以笑到最后”引人深思。步入智能电动汽车时期后,汽车的定义在悄然变化,营销模式亦在与时俱进,造车新势力正是这场变革的先驱者。

自上世纪80年代联营公司模式的兴起,至1999年中国首家4S店的诞生,汽车营销行业历经了20年的蓬勃发展。迈入新能源汽车时代,造车新势力带来的最大变革,便是从传统的经销模式向直销、代理、传统经销等多种模式并行的转变。

2013年11月,特斯拉在北京芳草地购物中心开设了其在中国大陆的首家直营店。这种新颖的经销模式,精准捕捉了智能电动汽车面向年轻主流消费群体的需求,因此被国内造车新势力纷纷效仿并发展创新。“这不仅能迅速提升车企的品牌知名度,还能直接触及核心消费群体,简化购车流程,并通过自营团队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曾欣指出,造车新势力热衷于直营模式,既是互联网思维的体现,也是快速提升品牌形象的需求,同时也是营销渠道降本的必然选择。“直营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节省渠道成本。”李想认为,主流合资高端品牌的标准销售价格下,经销商毛利率高达40%以上,但经销商间的竞争消耗了20%的销售费用,因此直营价格仅需20%的毛利率。

理想汽车销售渠道与特斯拉早期颇为相似,展示和销售职能全部由零售中心和展厅承担,这些零售中心和展厅大多选址于商超。在北京,理想汽车虽在五环外设有多个零售中心或展厅,但均位于当地商圈。交付中心则专注于交付任务,高度集约化,位置相对偏远,无论城市大小,通常仅设1~2个交付中心。截至2023年底,理想汽车已在国内140座城市开设了467家直营零售中心。

十年间,汽车市场风云变幻,新势力车企的思路也在不断调整。去年,长城汽车原总裁王凤英加入小鹏汽车担任总裁,对小鹏汽车的营销渠道进行了大幅调整。在推出“木星计划”渠道变革方案的同时,将直营体系的汽贸团队和经销商体系的用户发展中心团队合并,并将原有的4个大区细分为24个更具体的区域,用经销商模式逐步替代原有的直营模式,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市场覆盖率。

造车新势力不仅在渠道模式上持续演进,还通过设立子品牌等方式深入挖掘市场潜力。今年,蔚来汽车推出了第二品牌乐道,并宣布将推出更低价位的萤火虫品牌,计划在2025年共同形成“NIO+乐道+萤火虫”的产品布局,覆盖15万~80万元的价格区间。乐道9月上市,10月和11月分别交付4319辆和5082多辆,对蔚来近2个月月均销量突破2万辆发挥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造车新势力仍面临诸多挑战。“在智能化的‘下半场’,车企将展开更高层次的较量。”崔东树强调,造车新势力企业全方位提升自身能力已迫在眉睫。此外,多数造车新势力至今尚未实现盈利,始终面临市场淘汰赛的严峻考验。

跌宕起伏,加速淘汰


十年时光,见证了造车新势力在市场洪流中的起伏跌宕。在这十年间,一部分新势力企业披荆斩棘,脱颖而出,屹立于行业之巅;另一些曾经满怀壮志的企业,却因种种原因,在一轮又一轮的市场淘汰赛中黯然离场。

支持新能源汽车转型,扶持新生事物,是众多地区的初衷。然而,一些“PPT造车”的新势力及缺乏自我成长能力的企业,却未能辜负提携者的期望。在一些地区,这些新势力享受着免费拿地、建厂、帮扶资金及税收补贴等多重优惠。但遗憾的是,短短数年间,便出现高调入场、黯然离场的悲剧,新势力“吹牛”越大,似乎倒闭得越快。

曾经要在车内设置马桶的极越汽车,近日被爆“突然死亡”。公司职工围堵极越相关负责人,还进行了网上直播。不久前的12月6日,在经历种种不利传言后,今年以来销量大幅下滑的哪吒汽车官宣,因公司战略调整,张勇不再担任首席执行官,转任公司顾问。哪吒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方运舟兼任公司首席执行官。随即,方运舟在给公司全员的信中宣布了三个新目标:一是公司将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目标直指全球市场;二是在改革风暴下,上市将成为首要任务;三是力争2025年整体毛利率转正,2026年公司整体盈利。

那些曾经红极一时的新势力领军人物,也难逃“速生速灭”的宿命。2014年,王晓麟获得了美国汽车品牌“赛麟”,2016年在国内创立公司。他通过夸大宣传、编造故事,在地方吸引60亿元投资,高调宣布要打造超级跑车。2019年,他在鸟巢为赛麟汽车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发布会,但推出的产品却只是类似“老头乐”的车型。此时,王晓麟已经准备“金蝉脱壳”,通过抵押公司获得了33亿元,再加上之前获得的33亿元投资,总计66亿元。在有关部门接到举报信即将展开调查之前,他逃往美国。此后,赛麟汽车被法院查封并公开拍卖,至今无人问津。

在造车新势力中,成立于2016年的拜腾汽车曾是一颗璀璨的明星。公司高管团队由来自宝马、英菲尼迪等跨国车企的精英组成,拥有难得的生产资质,并建起了包含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工艺的整车制造工厂。首款车型M-Byte也已公开发布,看似实力不凡。然而,在烧光了84亿元融资后,拜腾汽车却突然宣布停工停产,并随后向法院申请破产。

造车新势力的前5年,伴随着鲜花与掌声,企业纷纷“跑马圈地”,扩产能、拉融资。但后5年却是荆棘密布,曾经“高歌猛进”的新势力大多已跌落神坛。一度销量跻身新势力前四名的威马汽车,在上海的一场发布会就耗资上亿元,签到媒体超过2000家,创下了当年新势力行业的“第一”。然而,在光鲜亮丽的背后,却隐藏着车机系统卡顿、汽车异响、电机和电池故障频发等问题,就连“自嗨”的辅助驾驶系统也难以应用,大屏更是常常黑屏。今年6月,吉利诉威马商业秘密侵权案历时6年终于宣判,吉利胜诉,威马需赔偿6.4亿余元,创下了我国知识产权侵权诉讼判赔数额的新高。

据不完全统计,过去10年,国内造车新势力已建成和规划产能之和达到1355万辆,规划产能投资达到6853亿元。其中,已经明确停摆的造车新势力规划产能达到1030万辆,规划总投资6065.8亿元;预估已落地产能389万辆,累计融资额1070亿元。“对于造车新势力的发展,政策及管理涉及多个层面,且没有先例可循,仍需在发展中不断探索。”长江商学院副教授陈晖认为,一方面,主管部门需结合造车新势力的成长历程,继续降低准入门槛、推动公平竞争,并强调规范发展;另一方面,地方层面也需在鼓励新势力发展的同时,加强对优惠政策执行的审核监督,以遏制和降低市场风险。这是需要持续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反向合资,瞄准海外


历经“十年磨砺”,如今依然活跃的造车新势力已逐渐“羽翼丰满”,正改写着汽车行业的历史篇章。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到来,造车新势力正引领着一股“反向合资”的新潮流。自2023年7月起,大众汽车与小鹏汽车频繁互动,不仅宣布投资7亿美元,还基于双方的核心竞争力展开合作,共同研发纯电动车型。随后,双方更是签订了多项战略技术合作框架协议,大众汽车正式入股小鹏汽车,并携手研发全新一代准中央电子电气架构。这一系列动作,不仅彰显了大众汽车对与小鹏汽车合作的满意程度,更透露出其在加速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中积极寻求“捷径”的决心。通过合作,双方得以更快地实现技术落地,并解决转型中遇到的种种挑战。

这样的合作案例并非个例。2023年10月,Stellantis集团首席执行官亲临杭州,与零跑汽车签约,投入15亿欧元获得零跑汽车21%的股权,双方建立了全球战略伙伴关系。随后,双方成立了零跑国际合资公司,借助零跑的电动汽车技术,将产品推向欧洲及更多海外市场,续写了“反向合资”的新篇章。今年9月,零跑C10和T03已在欧洲市场正式亮相。根据合作计划,零跑国际将在未来3年内,每年至少在海外推出1款电动车型,而这些车型也将直接在Stellantis集团欧洲的工厂进行本地化生产和销售。

“反向合资”只是造车新势力众多品牌“出海”模式中的一种。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量高达522.1万辆,同比增长57.4%,首次跃居世界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为177.3万辆,占汽车出口总量的33.95%。造车新势力已成为新能源汽车出口的重要力量。

小鹏汽车继成功“出海”挪威后,已在中东非市场与多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在中东非5国的上市和交付。其业务已覆盖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计划在2025年底前拓展至超过60个国际市场,长远目标是将海外销量占比提升至公司总销量的50%。蔚来汽车则宣布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建立技术研发中心,正式进军中东北非地区。回望造车新势力的十年发展历程,正是中国汽车产业和市场发生巨变的时期。中国新车销量已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销量也自2015年起连续9年位居全球首位。这10年间,造车新势力实现了从数量到质量的蜕变,成为中国汽车产业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为汽车产业的转型、自主品牌的崛起以及新能源汽车的领先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造车新势力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谁能在这场汽车产业变革和市场竞争中笑到最后,仍需时间给出答案。有人预言,下一个10年,中国汽车市场主流品牌将仅剩不足十家。因此,造车新势力需要从“小而美”成长为“大而全”,形成全方位实力较强、规模较大的企业,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以“蔚小理零”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历经近10年的市场洗礼,依然朝气蓬勃。在面向全球化的新赛道上,问界、小米等更多的“新生代”造车新势力正蓄势待发,准备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文:赵建国 编辑:郭晨 版式:李沛洋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