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行情如何演绎?

国海策略胡国鹏

胡国鹏、袁稻雨

1周前

当前是布局跨年行情的好时机

投 资 要 点


1、除了个别年份之外,大部分年份都存在着跨年行情,12月和2月单月的平均涨幅和上涨概率在所有月份中最大。

2、跨年行情有两个关键节点,一是春节二是两会,按照春节前后的表现跨年行情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持续上涨(跨2015、2019)、持续下跌(跨2022)、先涨后跌(跨2021、2023)、先跌后涨(跨2016、2017、2018、2020、2024)。
3、12月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积极市场将呈现持续上涨或者先涨后跌,区别在于春节之后的增量资金情况和风险偏好;反之如果12月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偏中性,则市场将呈现持续下跌或者先跌后涨,区别在于春节之后的增量政策呵护和风险事件冲击。
4、从风格选择来看,从12月开始到春节前金融和消费大概率占优,春节后到两会前哑铃策略更可能占优,两会后成长风格跑赢几率大。
5、当前是布局跨年行情的好时机,12月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积极,货币宽松靠前发力,后续政策催化密集,包括12月人大常委会、1月地方两会、3月全国两会等关键会议相继召开,配置上关注大消费+非银金融+AI三条主线。
风险提示:研究方法(历史回溯法)的局限性,中美摩擦加剧,地缘政治突发风险,海外流动性宽松不及预期,早期历史数据存在个别缺失值等。

报 告 正 文

图片

01

跨年行情关注哪些关键节点?‍‍‍
从2003年至2024年的市场表现来看,岁末年初的时间节点市场从胜率、平均涨幅两个角度表现都较为突出。统计2003年至2024年万得全A单月收涨胜率及平均涨幅,12月、2月单月收涨概率较高,且平均涨幅位居全年前列。
“跨年行情”演绎背后的驱动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从12月至次年3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各部委年度工作会议、全国两会等相继召开,重大会议召开窗口期下对利好消息的预期及各项政策的释放,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二是岁末年初正值元旦、春节,为应对节假日期间的资金需求,央行通常会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进行流动性投放,资金层面相对宽松。
站在当下来看,今年11月人大常委会明确化债方案,揭开本轮财政货币双宽松序幕,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明确“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总基调。在2025年美国新总统上任后对华政策不确定性的扰动下,降准降息或提前发力,叠加今后一段时间12月人大常委会、1月地方两会、3月全国两会等关键会议相继召开,本轮跨年行情更值得关注。
本文我们将“跨年行情”演绎的时间段定义在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当月)至次年3月(全国两会召开当月)。其中,我们分别以春节、两会为节点,将“跨年行情”细分为三个时间段,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因素的考量:
(1)春节前受企业发薪结算、居民过节消费或人情往来等影响因素下,现金需求量较大,春节前后资金利率波动和不确定性加大。回顾历史来看,春节期间货币净投放波动加大,且DR007对政策利率的偏离程度加深。在资金扰动下,大小盘风格易在春节前后切换。
(2)全国两会在每年3月召开,期间政府工作报告将公布本年的主要经济增长目标及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并出台系列产业政策,对全年经济发展的方向存在着较为重要的影响。而政策层面,尤其是在内需、产业等关键领域的表述,易对市场大势和风格产生影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02


跨年行情走势有哪些类型?


从近十年的跨年行情走势形态上看(统计时间范围为2014-2023每年12月至次年一季度末,“跨2015年”指2014年12月至次年1季度,其他年份同、后文同),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持续上涨(如跨2015、2019)、持续下跌(如跨2022)、先涨后跌(如跨2021、2023)、先跌后涨(如跨2016、2017、2018、2020、2024)。

图片

情形 1:持续上涨


持续上涨的年份,通常年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定调较为积极,市场预期较好,加上流动性较为宽松开启上涨行情,且年后增量资金大幅流入后导致股市加速上涨。
2015 年年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政策“稳增长”,流动性宽松推动行情开启,年后央行先降准后降息和杠杆资金流入导致市场加速上涨。2014 年 11 月央行意外宣布降息,标志着货币政策转向宽松,推动股市资金面好转。2014 年 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稳增长”,政策事件的积极定调催化 2015 年跨年行情向上。年后随着央行先降准后降息,同时杠杆资金大幅流入,推动市场大幅上行。
2019 年年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强化逆周期调节”,年后流动性宽松推动行情启动,社融同比增速回升和北上资金流入导致市场加速上涨。2018 年 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定调政策“强化逆周期调节”。2019 年 1 月 4 日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1 个百分点呵护流动性,推动行情启动。与此同时,2019年 1 月社融同比增速回升,市场开始加速上涨。3 月 1 日 MSCI 提高对 A 股的纳入比例,北上资金大幅流入助力市场上涨。
图片
图片
情形2:持续下跌
持续下跌的年份,如2022年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定调较为中性,加上海外流动性收紧预期,且年后外部环境冲击导致市场加速下行。
2022年年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政策“稳健有效”,年后海外流动性收紧预期、俄乌关系趋紧导致市场加速下跌。2022年年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政策“稳健有效”,同时2021年三季度以来,经济下行压力逐步显现,导致市场下跌。年后海外流动性收紧预期升温、俄乌关系趋紧,推动市场加速下跌。
图片
情形 3:先涨后跌


先涨后跌的年份,通常年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定调较为宽松,市场预期较好,政策端总体呵护,但年后多因来自外部的冲击导致市场呈下行态势。

2021 年年前中央经济工作会定调政策不急转向,年后海外流动性收紧预期导致市场下行。2020 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定调政策“不急转弯”,12 月 16 日继续延续“天量”MLF 操作呵护流动性,同时经济也处在相对景气区间,推动市场上行。年后随着海外流动性收紧预期升温,美债利率持续上行,以及茅指数交易拥挤,推动市场转向下行。

2023 年年前防疫优化、中央经济工作会把扩大内需提到重要位置,年后美国炒作“气球飞艇”事件及其中小银行风波压制市场风险偏好。2022 年 Q4 防疫优化,疫情形势快速过峰后开始缓解,另外 2022 年 12 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政策基调较 2021 年而言,将扩大内需提到了与供给侧改革同等重要的位置。但年后2023 年2 月的中美“气球事件”以及 3 月美国中小银行风波压制 A 股风险偏好,市场开始震荡偏弱。

图片

图片

情形4:先跌后涨

先跌后涨的年份,年前的政策基调通常偏中性,叠加一些事件会压制风险偏好,但出于信心改善、良好开局的需要,后续通常会有呵护性政策提振市场。

2016、2017、2018年年前政策整体基调均偏中性,注重调结构或防风险,但后续呵护政策、节后资金回流以及对开年新政策的期待等或是市场回稳的驱动力。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将供给侧改革作为下年重心,随后美联储加息、原油大跌以及A股熔断机制实行带动市场下行,2016年初的注册制暂缓、央行降准推动市场企稳回升。2016年底证监会严查举牌乱象,经济工作会提到加强金融监管,2017年初随着“养老金入市”发酵,再融资制度优化,助力市场企稳回升。2017年底资管新规意见稿发布,中央经济工作会再次强调防范金融风险,2018年1月海外市场暴跌下A股进一步承压,2月注册制改革授权延期下市场有所反弹。

2020年跨年行情较特殊,主要受疫情影响;2023年年末经济延续下行、市场信心低迷拖累A股,2024年年初央行降准降息、汇金ETF增持扩围下市场回升。2020年年前市场下跌主因新冠疫情事件发酵导致,年后政策呵护及海外“大放水”等影响下A股出现阶段反弹行情。在跨年2024的行情中,2023年年末经济相对低迷,外媒借机“唱空”,市场信心偏弱,也在等待具体政策举措出台,2024年1月小微盘回调带动A股进一步下行,但随后央行降息降准,国常会、证监会发声,汇金宣布增大ETF持有范围和规模,市场年后也出现反弹回升。

图片

图片

03‍

跨年行情占优风格及行业
春节和两会这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将跨年行情划分为三个阶段,构成了跨年行情市场波动的三段式格局。根据历年市场的表现,跨年行情可以大致分为四种类型:持续上涨型、持续下跌型、先涨后跌型以及先跌后涨型。综合考虑这四种类型跨年行情在三个细分阶段上的市场风格表现。在过去的跨年行情中,春节前优势风格大概率为金融和消费,而春节后到两会前稳定和成长风格更有可能占优,两会结束后成长风格跑赢几率很大。
图片
  • “持续上涨型”跨年行情:2015 年和 2019 年
2015 年和 2019 年属于“持续上涨型”跨年行情,这两个年份的市场走势在春节前后和两会前后总体均呈持续上涨趋势。相对来说,2015 年在春节前和两会后上涨势头较强,2019年则在春节和两会之间上涨较多。
图片
2015年春节前,市场流动性处于较为宽松的状态。央行于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后又于2015年2月4日宣布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央行通过降息、降准等货币政策来刺激市场,流动性进一步释放,股市走出大盘风格显著的上涨行情,图21显示2015年年前上证50和沪深300涨跌幅分别为27.73%和25.40%。2015年春节前市场风格偏金融,占优行业包括非银金融和建筑装饰等行业。
春节后风格切换至偏向稳定、成长和周期,金融风格走弱,占优行业为环保、钢铁、建筑装饰等。两会上时任总理提及科技“创新潮”概念,移动互联网相关产业政策利好,两会后风格切换至以计算机行业为代表的成长风格,科技成长中小盘行情带动市场上涨,图21显示2015年两会后中证500和中证1000涨跌幅分别为18.13%和19.99%。
图片

2019 年的货币政策依然以宽松为主。2019 年 1 月 4 日,央行宣布全面降准 1 个百分点,此次降准及相关操作净释放约 8000 亿元长期增量资金,推动春节至两会期间市场强势上涨。与此同时,全球经济环境也相对宽松,低利率环境为股票市场提供了资金支持。2019 年过年前,市场风格偏向消费,表现较好的有食品饮料、家用电器等行业。年后至两会前,以通信、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成长风格势头较猛。两会后农林牧渔行业表现突出,市场重新向消费风格切换。

图片

图片

  •  “持续下跌型”跨年行情:2022年

2022年年初全球经济面临流动性紧张的问题。2020年疫情暴发,美联储注入大量流动资金,通胀率不断升高。2022年年初美国通胀问题已刻不容缓,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带动全球加息潮,全球资本市场的流动性相对收紧。此外,2022年海外风险事件也对市场情绪造成了重大冲击,2月24日乌克兰危机的爆发使得全球经济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国际能源价格飙升,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情绪。过年前,万得全A指数下跌8.52%,年后略有回升,两会后至一季度末再度下挫7.69%。

图片

流动性紧张和海外风险事件的叠加效应,使得2022年的跨年行情呈现出“持续下跌型”的走势。紧缩的流动性削弱了市场的资金支持,使得股市难以获得强劲的上涨动力。而海外风险事件,尤其是地缘政治紧张和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负面情绪。2022年过年前后市场风格较为一致,稳定风格显著,年前社会服务、房地产、建筑装饰、建筑材料等行业表现较好,年后至两会前煤炭行业表现突出。两会后市场风格明显切换至金融,房地产行业上涨7.71%。

图片


  • “先涨后跌型”跨年行情:2020年、2021年、2023年

2020年、2021年和2023年跨年行情呈现出先上涨后下跌的趋势。2020年由于两会推迟,跨年行情分为过年前后两段。

2020年年初至春节前,中小盘股票表现突出,中证1000指数上涨了11.17%。春节时点武汉疫情爆发,节后市场回落,大盘股表现较弱,上证50下跌了8.29%。2020年防疫措施得当,经济复苏超预期,2021年春节前沪深300指数上涨了17.09%。春节和两会结束后,市场转向下挫。2023年,春节前市场呈现上涨趋势,节后至两会前市场震荡波动。两会后市场小幅下跌,股指整体回调。

图片

2020年春节前成长风格显著,成长风格指数涨跌幅高达15.22%,电子、计算机、传媒等行业领涨。过年节点存在明显的风格切换,市场风格由成长切向消费,农林牧渔、建筑材料、美容护理等行业占优。

图片

2021年春节前后风格存在切换,两会前后风格较为一致。春节前市场消费风格占优,上涨21.68%,其中社会服务、食品饮料、电力设备、美容护理行业表现较好。春节后以及两会后,市场风格均偏向稳定,年后到两会前占优行业为钢铁、环保、煤炭等,两会后公用事业行业表现突出。

图片

2023年跨年行情风格切换较大。春节前市场风格偏向消费,食品饮料、美容护理,计算机、家用电器等行业占优。年后到两会前,风格切换至稳定,通信、计算机、传媒、建筑装饰等行业表现较好。两会提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两会后传媒、计算机、通信、电子等科技行业强势上涨,市场成长风格显著。

图片


  • “先跌后涨型”跨年行情:2016年、2017年、2018年、2024年


2016年、2017年和2018年连续三年跨年行情均为先上涨后下跌,2024年跨年行情也呈现为“先跌后涨型”。这些跨年行情的转折点均在春节前后,2016年和2024年春节前后市场拐点变化更明显,2017年和2018年变化略缓和。

图片

2016年春节前,美联储加息和国内经济疲软的双重压力下,市场面临经济硬着陆与流动性收紧的双重挑战,加之熔断机制的影响,市场下跌猛烈。春节及两会后,全面吹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号角,3月1日央行降准0.5个百分点,市场反弹上涨。

2016年春节前风格偏向金融,美容护理、社会服务、银行等行业下跌幅度相对较小。年后到两会前风格切换至金融和周期,周期行业如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表现突出。两会后成长风格领跑,计算机、电力设备、传媒、电子等行业表现较好。

图片

2017年春节前,美联储再度宣布加息,流动性预期收紧,市场震荡下跌。临近春节,1月15日央行通过“临时流动性便利”操作为几家大型商业银行提供了临时流动性支持,缓解了流动性紧张局面,市场企稳回升。

2017年春节前后风格存在明显切换,两会前后风格较为一致。春节前金融和周期风格占优,石油石化、钢铁、国防军工等周期行业表现优秀。春节后风格切换至稳定,金融风格式微。春节后到两会前表现较好的行业有建筑材料、家用电器和有色金属等,两会后到一季度末表现较好的行业有家用电器、美容护理和食品饮料等。

图片

2018年春节前,美国股市接连暴跌波及A股股市,市场大幅下跌,春节后市场有所回调。2018年春节前后风格存在明显切换,两会前后风格较为一致。春节前金融和消费风格占优,家用电器、食品饮料、社会服务、银行等行业表现优秀。春节后风格明显偏向成长。春节后到两会前表现较好的行业有计算机、国防军工、通信、电子和传媒等,两会后到一季度末表现较好的行业有美容护理、计算机、医药生物等。

图片

2024年年初市场下跌至底部,指数超跌带来了阶段性反弹契机,节后市场快速反弹。2024年春节和两会前后风格均存在明显切换。春节前市场偏向稳定和金融,煤炭、银行、家用电器等行业逆势上涨。春节期间 OpenAI 推出 Sora,AI相关产业迎来新的技术进步,春节后风格明显偏向成长,春节后到两会前领涨行业有计算机、通信、传媒、电子、机械设备等,科技板块表现突出。两会后到一季度末风格逐渐切至周期,表现较好的行业有有色金属、石油石化、纺织服饰等。

图片

04‍

风险提示

研究方法(历史回溯法)的局限性,中美摩擦加剧,地缘政治突发风险,海外流动性宽松不及预期,早期历史数据存在个别缺失值等。

当前是布局跨年行情的好时机

投 资 要 点


1、除了个别年份之外,大部分年份都存在着跨年行情,12月和2月单月的平均涨幅和上涨概率在所有月份中最大。

2、跨年行情有两个关键节点,一是春节二是两会,按照春节前后的表现跨年行情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持续上涨(跨2015、2019)、持续下跌(跨2022)、先涨后跌(跨2021、2023)、先跌后涨(跨2016、2017、2018、2020、2024)。
3、12月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积极市场将呈现持续上涨或者先涨后跌,区别在于春节之后的增量资金情况和风险偏好;反之如果12月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偏中性,则市场将呈现持续下跌或者先跌后涨,区别在于春节之后的增量政策呵护和风险事件冲击。
4、从风格选择来看,从12月开始到春节前金融和消费大概率占优,春节后到两会前哑铃策略更可能占优,两会后成长风格跑赢几率大。
5、当前是布局跨年行情的好时机,12月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积极,货币宽松靠前发力,后续政策催化密集,包括12月人大常委会、1月地方两会、3月全国两会等关键会议相继召开,配置上关注大消费+非银金融+AI三条主线。
风险提示:研究方法(历史回溯法)的局限性,中美摩擦加剧,地缘政治突发风险,海外流动性宽松不及预期,早期历史数据存在个别缺失值等。

报 告 正 文

图片

01

跨年行情关注哪些关键节点?‍‍‍
从2003年至2024年的市场表现来看,岁末年初的时间节点市场从胜率、平均涨幅两个角度表现都较为突出。统计2003年至2024年万得全A单月收涨胜率及平均涨幅,12月、2月单月收涨概率较高,且平均涨幅位居全年前列。
“跨年行情”演绎背后的驱动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从12月至次年3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各部委年度工作会议、全国两会等相继召开,重大会议召开窗口期下对利好消息的预期及各项政策的释放,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二是岁末年初正值元旦、春节,为应对节假日期间的资金需求,央行通常会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进行流动性投放,资金层面相对宽松。
站在当下来看,今年11月人大常委会明确化债方案,揭开本轮财政货币双宽松序幕,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明确“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总基调。在2025年美国新总统上任后对华政策不确定性的扰动下,降准降息或提前发力,叠加今后一段时间12月人大常委会、1月地方两会、3月全国两会等关键会议相继召开,本轮跨年行情更值得关注。
本文我们将“跨年行情”演绎的时间段定义在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当月)至次年3月(全国两会召开当月)。其中,我们分别以春节、两会为节点,将“跨年行情”细分为三个时间段,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因素的考量:
(1)春节前受企业发薪结算、居民过节消费或人情往来等影响因素下,现金需求量较大,春节前后资金利率波动和不确定性加大。回顾历史来看,春节期间货币净投放波动加大,且DR007对政策利率的偏离程度加深。在资金扰动下,大小盘风格易在春节前后切换。
(2)全国两会在每年3月召开,期间政府工作报告将公布本年的主要经济增长目标及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并出台系列产业政策,对全年经济发展的方向存在着较为重要的影响。而政策层面,尤其是在内需、产业等关键领域的表述,易对市场大势和风格产生影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02


跨年行情走势有哪些类型?


从近十年的跨年行情走势形态上看(统计时间范围为2014-2023每年12月至次年一季度末,“跨2015年”指2014年12月至次年1季度,其他年份同、后文同),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持续上涨(如跨2015、2019)、持续下跌(如跨2022)、先涨后跌(如跨2021、2023)、先跌后涨(如跨2016、2017、2018、2020、2024)。

图片

情形 1:持续上涨


持续上涨的年份,通常年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定调较为积极,市场预期较好,加上流动性较为宽松开启上涨行情,且年后增量资金大幅流入后导致股市加速上涨。
2015 年年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政策“稳增长”,流动性宽松推动行情开启,年后央行先降准后降息和杠杆资金流入导致市场加速上涨。2014 年 11 月央行意外宣布降息,标志着货币政策转向宽松,推动股市资金面好转。2014 年 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稳增长”,政策事件的积极定调催化 2015 年跨年行情向上。年后随着央行先降准后降息,同时杠杆资金大幅流入,推动市场大幅上行。
2019 年年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强化逆周期调节”,年后流动性宽松推动行情启动,社融同比增速回升和北上资金流入导致市场加速上涨。2018 年 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定调政策“强化逆周期调节”。2019 年 1 月 4 日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1 个百分点呵护流动性,推动行情启动。与此同时,2019年 1 月社融同比增速回升,市场开始加速上涨。3 月 1 日 MSCI 提高对 A 股的纳入比例,北上资金大幅流入助力市场上涨。
图片
图片
情形2:持续下跌
持续下跌的年份,如2022年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定调较为中性,加上海外流动性收紧预期,且年后外部环境冲击导致市场加速下行。
2022年年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政策“稳健有效”,年后海外流动性收紧预期、俄乌关系趋紧导致市场加速下跌。2022年年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政策“稳健有效”,同时2021年三季度以来,经济下行压力逐步显现,导致市场下跌。年后海外流动性收紧预期升温、俄乌关系趋紧,推动市场加速下跌。
图片
情形 3:先涨后跌


先涨后跌的年份,通常年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定调较为宽松,市场预期较好,政策端总体呵护,但年后多因来自外部的冲击导致市场呈下行态势。

2021 年年前中央经济工作会定调政策不急转向,年后海外流动性收紧预期导致市场下行。2020 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定调政策“不急转弯”,12 月 16 日继续延续“天量”MLF 操作呵护流动性,同时经济也处在相对景气区间,推动市场上行。年后随着海外流动性收紧预期升温,美债利率持续上行,以及茅指数交易拥挤,推动市场转向下行。

2023 年年前防疫优化、中央经济工作会把扩大内需提到重要位置,年后美国炒作“气球飞艇”事件及其中小银行风波压制市场风险偏好。2022 年 Q4 防疫优化,疫情形势快速过峰后开始缓解,另外 2022 年 12 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政策基调较 2021 年而言,将扩大内需提到了与供给侧改革同等重要的位置。但年后2023 年2 月的中美“气球事件”以及 3 月美国中小银行风波压制 A 股风险偏好,市场开始震荡偏弱。

图片

图片

情形4:先跌后涨

先跌后涨的年份,年前的政策基调通常偏中性,叠加一些事件会压制风险偏好,但出于信心改善、良好开局的需要,后续通常会有呵护性政策提振市场。

2016、2017、2018年年前政策整体基调均偏中性,注重调结构或防风险,但后续呵护政策、节后资金回流以及对开年新政策的期待等或是市场回稳的驱动力。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将供给侧改革作为下年重心,随后美联储加息、原油大跌以及A股熔断机制实行带动市场下行,2016年初的注册制暂缓、央行降准推动市场企稳回升。2016年底证监会严查举牌乱象,经济工作会提到加强金融监管,2017年初随着“养老金入市”发酵,再融资制度优化,助力市场企稳回升。2017年底资管新规意见稿发布,中央经济工作会再次强调防范金融风险,2018年1月海外市场暴跌下A股进一步承压,2月注册制改革授权延期下市场有所反弹。

2020年跨年行情较特殊,主要受疫情影响;2023年年末经济延续下行、市场信心低迷拖累A股,2024年年初央行降准降息、汇金ETF增持扩围下市场回升。2020年年前市场下跌主因新冠疫情事件发酵导致,年后政策呵护及海外“大放水”等影响下A股出现阶段反弹行情。在跨年2024的行情中,2023年年末经济相对低迷,外媒借机“唱空”,市场信心偏弱,也在等待具体政策举措出台,2024年1月小微盘回调带动A股进一步下行,但随后央行降息降准,国常会、证监会发声,汇金宣布增大ETF持有范围和规模,市场年后也出现反弹回升。

图片

图片

03‍

跨年行情占优风格及行业
春节和两会这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将跨年行情划分为三个阶段,构成了跨年行情市场波动的三段式格局。根据历年市场的表现,跨年行情可以大致分为四种类型:持续上涨型、持续下跌型、先涨后跌型以及先跌后涨型。综合考虑这四种类型跨年行情在三个细分阶段上的市场风格表现。在过去的跨年行情中,春节前优势风格大概率为金融和消费,而春节后到两会前稳定和成长风格更有可能占优,两会结束后成长风格跑赢几率很大。
图片
  • “持续上涨型”跨年行情:2015 年和 2019 年
2015 年和 2019 年属于“持续上涨型”跨年行情,这两个年份的市场走势在春节前后和两会前后总体均呈持续上涨趋势。相对来说,2015 年在春节前和两会后上涨势头较强,2019年则在春节和两会之间上涨较多。
图片
2015年春节前,市场流动性处于较为宽松的状态。央行于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后又于2015年2月4日宣布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央行通过降息、降准等货币政策来刺激市场,流动性进一步释放,股市走出大盘风格显著的上涨行情,图21显示2015年年前上证50和沪深300涨跌幅分别为27.73%和25.40%。2015年春节前市场风格偏金融,占优行业包括非银金融和建筑装饰等行业。
春节后风格切换至偏向稳定、成长和周期,金融风格走弱,占优行业为环保、钢铁、建筑装饰等。两会上时任总理提及科技“创新潮”概念,移动互联网相关产业政策利好,两会后风格切换至以计算机行业为代表的成长风格,科技成长中小盘行情带动市场上涨,图21显示2015年两会后中证500和中证1000涨跌幅分别为18.13%和19.99%。
图片

2019 年的货币政策依然以宽松为主。2019 年 1 月 4 日,央行宣布全面降准 1 个百分点,此次降准及相关操作净释放约 8000 亿元长期增量资金,推动春节至两会期间市场强势上涨。与此同时,全球经济环境也相对宽松,低利率环境为股票市场提供了资金支持。2019 年过年前,市场风格偏向消费,表现较好的有食品饮料、家用电器等行业。年后至两会前,以通信、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成长风格势头较猛。两会后农林牧渔行业表现突出,市场重新向消费风格切换。

图片

图片

  •  “持续下跌型”跨年行情:2022年

2022年年初全球经济面临流动性紧张的问题。2020年疫情暴发,美联储注入大量流动资金,通胀率不断升高。2022年年初美国通胀问题已刻不容缓,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带动全球加息潮,全球资本市场的流动性相对收紧。此外,2022年海外风险事件也对市场情绪造成了重大冲击,2月24日乌克兰危机的爆发使得全球经济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国际能源价格飙升,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情绪。过年前,万得全A指数下跌8.52%,年后略有回升,两会后至一季度末再度下挫7.69%。

图片

流动性紧张和海外风险事件的叠加效应,使得2022年的跨年行情呈现出“持续下跌型”的走势。紧缩的流动性削弱了市场的资金支持,使得股市难以获得强劲的上涨动力。而海外风险事件,尤其是地缘政治紧张和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负面情绪。2022年过年前后市场风格较为一致,稳定风格显著,年前社会服务、房地产、建筑装饰、建筑材料等行业表现较好,年后至两会前煤炭行业表现突出。两会后市场风格明显切换至金融,房地产行业上涨7.71%。

图片


  • “先涨后跌型”跨年行情:2020年、2021年、2023年

2020年、2021年和2023年跨年行情呈现出先上涨后下跌的趋势。2020年由于两会推迟,跨年行情分为过年前后两段。

2020年年初至春节前,中小盘股票表现突出,中证1000指数上涨了11.17%。春节时点武汉疫情爆发,节后市场回落,大盘股表现较弱,上证50下跌了8.29%。2020年防疫措施得当,经济复苏超预期,2021年春节前沪深300指数上涨了17.09%。春节和两会结束后,市场转向下挫。2023年,春节前市场呈现上涨趋势,节后至两会前市场震荡波动。两会后市场小幅下跌,股指整体回调。

图片

2020年春节前成长风格显著,成长风格指数涨跌幅高达15.22%,电子、计算机、传媒等行业领涨。过年节点存在明显的风格切换,市场风格由成长切向消费,农林牧渔、建筑材料、美容护理等行业占优。

图片

2021年春节前后风格存在切换,两会前后风格较为一致。春节前市场消费风格占优,上涨21.68%,其中社会服务、食品饮料、电力设备、美容护理行业表现较好。春节后以及两会后,市场风格均偏向稳定,年后到两会前占优行业为钢铁、环保、煤炭等,两会后公用事业行业表现突出。

图片

2023年跨年行情风格切换较大。春节前市场风格偏向消费,食品饮料、美容护理,计算机、家用电器等行业占优。年后到两会前,风格切换至稳定,通信、计算机、传媒、建筑装饰等行业表现较好。两会提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两会后传媒、计算机、通信、电子等科技行业强势上涨,市场成长风格显著。

图片


  • “先跌后涨型”跨年行情:2016年、2017年、2018年、2024年


2016年、2017年和2018年连续三年跨年行情均为先上涨后下跌,2024年跨年行情也呈现为“先跌后涨型”。这些跨年行情的转折点均在春节前后,2016年和2024年春节前后市场拐点变化更明显,2017年和2018年变化略缓和。

图片

2016年春节前,美联储加息和国内经济疲软的双重压力下,市场面临经济硬着陆与流动性收紧的双重挑战,加之熔断机制的影响,市场下跌猛烈。春节及两会后,全面吹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号角,3月1日央行降准0.5个百分点,市场反弹上涨。

2016年春节前风格偏向金融,美容护理、社会服务、银行等行业下跌幅度相对较小。年后到两会前风格切换至金融和周期,周期行业如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表现突出。两会后成长风格领跑,计算机、电力设备、传媒、电子等行业表现较好。

图片

2017年春节前,美联储再度宣布加息,流动性预期收紧,市场震荡下跌。临近春节,1月15日央行通过“临时流动性便利”操作为几家大型商业银行提供了临时流动性支持,缓解了流动性紧张局面,市场企稳回升。

2017年春节前后风格存在明显切换,两会前后风格较为一致。春节前金融和周期风格占优,石油石化、钢铁、国防军工等周期行业表现优秀。春节后风格切换至稳定,金融风格式微。春节后到两会前表现较好的行业有建筑材料、家用电器和有色金属等,两会后到一季度末表现较好的行业有家用电器、美容护理和食品饮料等。

图片

2018年春节前,美国股市接连暴跌波及A股股市,市场大幅下跌,春节后市场有所回调。2018年春节前后风格存在明显切换,两会前后风格较为一致。春节前金融和消费风格占优,家用电器、食品饮料、社会服务、银行等行业表现优秀。春节后风格明显偏向成长。春节后到两会前表现较好的行业有计算机、国防军工、通信、电子和传媒等,两会后到一季度末表现较好的行业有美容护理、计算机、医药生物等。

图片

2024年年初市场下跌至底部,指数超跌带来了阶段性反弹契机,节后市场快速反弹。2024年春节和两会前后风格均存在明显切换。春节前市场偏向稳定和金融,煤炭、银行、家用电器等行业逆势上涨。春节期间 OpenAI 推出 Sora,AI相关产业迎来新的技术进步,春节后风格明显偏向成长,春节后到两会前领涨行业有计算机、通信、传媒、电子、机械设备等,科技板块表现突出。两会后到一季度末风格逐渐切至周期,表现较好的行业有有色金属、石油石化、纺织服饰等。

图片

04‍

风险提示

研究方法(历史回溯法)的局限性,中美摩擦加剧,地缘政治突发风险,海外流动性宽松不及预期,早期历史数据存在个别缺失值等。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