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丹薇,现任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星星充电创始人。
本期《汽车专家述评》以“破‘卷’成蝶,助推汽车行业行稳致远”为主题,非常荣幸邀请到星星充电创始人邵丹薇邵总为本期《汽车专家述评》撰稿。在当前“内卷式”恶性竞争频发的状态下,企业想要提质增量,打开思路是破局的前提,应以“多层次、高质量发展”的眼光去审视它,与其更好,不如不同。星星充电在基于补能生态体系形成的多层次、全场景、整链路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永远不遗余力。期待本文为深陷内卷焦虑的行业同仁们提供新思路、新思考。以下为全文内容:
2024 年 7 月 30 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明确指出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随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4年11月14日发布:中国新能源汽车首破年度1000万辆。足见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壮大,充电补能行业的生态边界也在相应扩展。但同时,汽车行业过度的“内卷”竞争,简单粗暴的价格战,制约了企业再生产与研发投入的积极性。如何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实现提质增效,是我们迫切要思考的问题。
当下的环境,谈提质增量,绕不开两个维度。一是“除了痛点,还有隐痛”;二是“与其更好,不如不同”。这两点,是对服务质量提出的要求,也是在主动创造服务半径上预见的新出路。
简单说,发现更多真需求,才是当下最应该解决的问题,或者说它从来不是问题。有些问题,是真的要解决的,而有些问题,自己就会消失。当“卷”这个字流行的时候,它似乎也在宣告着一种不珍视用户痛点的麻木,因为所有的竞争都是在存量市场的,未开辟的无数不被满足的痛点才是真正的蓝海,它浩瀚无边,却又广阔荒芜。人们知道那是无极无限的领域,可看向它时却又空荡寥落。是的,当痛点没有被发现时,只有空寂一片,而一旦迎面走向它、拥抱它时,它就会给你热烈的回响。
正如2014年,星星充电正式成立。在成立之初,这完全是一个新物种。好处是,它的确成为了一个新的品类,这个赛道更像是一个“道而不赛”的新物种实验室。它被观望,也一直被更多人理解与解构,而就在那个堪称新能源补能基础设施的元年,我们已经将云、管、端的理念深度垂直一体化映射在了整个研发与生产链路中。
一条完整的链路,既要把研发硬件做得精益求精,也要把云平台软件做得迭代精进,还要把线下运营服务做得足够精彩。为什么我们要做云、管、端的完整链路呢?这个答案,在过去和现在都是一样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真的下决心要解决新能源领域的补能和用能问题。
说得更清楚一些,这些问题就包括了能源管理的六链路,分别是:生产、管理、存储、运输、消费、交易。只有能源管理的这六个链路通畅了、产品丰富了,并且彼此之间不以孤岛的形式存在,硬件设备之间也数据相连开放可交互,这个链路才真正实现了一个新物种的进化和跃迁。而星星充电,正在重新定义和发明“充电”,我们正在做这条路上的先行者和急行军。
现阶段,与电动汽车补能最相关的是能源的“消费”链路。而消费链路联结的就是整个电动汽车补能运营体系,这其中就存在大量交互,会有各家不同的体验,从枪的轻与重到充电速度的快与慢,从场站的易找易充到场站管理员的热情度,以及环境设施和休憩驿站属性的整体配套是否完备,都会影响到补能的整个体验环节。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都特别重视痛点,但行业里很少有人关心“隐痛”。痛点是显而易见,隐痛反倒是显而不易见的,它似有似无、似真似假,好像在隐隐作痛,又好像能忍能受。甚至人们都可以漠视它,但它却不是伪需求,需求的真与伪不在于人们是否知道,而在于当那个需求被满足的场景出现时,他是不是愿意再回到过去。
福特公司百年前那个著名而经典的调研案例最说明问题。福特问用户,“你需要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几乎所有人的回复都是,“一辆更快的马车”。但福特继续问了自己,用户是想要马还是想要快?除了马,是否还能选择其他的交通工具?于是,汽车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可见,我们得到的调研结果,不经过分析,多数是无法直接使用的。或者说并不是本质需求,无法实现真正的创新。所以,有效的调研分析是极有艺术创造力的一项工作,它本身就是开创性的发现,目的是对“真需求”做“真创新”。
我把那种潜藏在体验流程中不易被发觉的需求称为“隐痛”,很多隐痛会丝滑地存活在当前的体验流程中,无法被人言语,也甚至无法被经营者觉察。就比如,用户到达场站后扫码充电这件事,这是必须的嘛?星星充电推出的“即插即充”,就让用户插上枪就充电,免去扫码,竭尽一切可能去提升效率;再比如,自动驾驶似乎真的要走进生活了,以后的充电还需要下车吗?星星充电已经研发了V2G自动机械臂充电设备,带你提前体验无人驾驶的新生活形态。甚至也许,今天价格依然还会成为某种隐痛,也是运营商之间的竞争路径,而在虚拟电厂和V2G技术普及应用后,这些现有的问题或许都会消失。
爱因斯坦认为“我们无法用提出问题的思维来解决问题”。思路的打开是破局的前提,今天很多补能的问题,也应以“多层次高质量发展”的眼光去审视它,与其更好,不如不同。
当然,努力做得更好是正在发生的事情。
星星充电全栈自研研发的硬件设备在过去10年时间里取得了一个成绩,由沙利文认证发布的:充电桩十年累计销量全球第一,激励着我们要把补能设备做得更安全、更高效、更长寿。
星星充电的用户们会用“天上星星数不清,汽车充电选星星”这样的口号去传递对星星充电品牌的期待,星星充电的运营事业也向全社会公众做了一份承诺,我们对运营事业提出的要求是“好服务,看得见”,我们要让有惊喜更精彩的好服务,真实让用户看到感受到。
同时,比“更好”更重要的一件事是“不同”,这种不同不是生搬硬套和纸上谈兵。星星充电的业务形态有自生长的逻辑,就像树一样自然而然地生长,我们把“细密紧实、自然生长”作为经营哲学,同样也把其放在业务演进的过程中看待。在无数不同场景布放补能设备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每一个独特场景下不同的隐痛和用能需求,于是一个新的业务形态就此诞生——星星充电场景微电网。
如同10年前星星充电在生产第一台充电桩时就十分明确的:我们绝不做“笨桩”,要做就要做智能充电桩。2014年,我们率先提出了“云-管-端”垂直一体化的业务形态,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引入,实现了充电桩与用户、运营商、能源管理系统的智能连接。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充电桩的运营效率,也为充电网络的全面布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场景微电网领域,我们也绝不做任何一个“能源孤岛”,基于对每个场景的深度洞察而带来一系列细致入微的改变,从对能源的单一索取到新能源创造,从对能源的放任自流到精细化管理,从对能源的孤岛独占到敞开式共享,从对能源的稀缺匮乏到自由丰饶。这些改变现在正在发生,从家庭场景到社区场景、从乡村场景到高原场景、从源网场景到场站场景,星星充电场景微电网正在改变和重新建立“充电+”的新生活方式,“日不落绿电保供,全场景降费增容”正体现了这番事业的价值主张。
这个用能领域里的新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恰好回答了什么是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绿电降费”提供了新中产的社交语境,重塑生活的时尚;“保供增容”解决了大企业的能源困境,精算生产的时效;“持续经营”引领了全社会的发展佳境,永续生意的时长。对于场景微电网这个由星星充电补能事业自然生长出来的“充电+”新生态,我们给它赋予的是“无远弗届,无微不至”的期许,这也正是对当下多层次高质量发展理念的深刻践行。
由此,星星充电在场景微电网这个独特品类上,给予了软、硬件研发制造的核心主张:即“安全高效长寿命,AI开放全场景”,这是坚持长期主义理念所做出的对于自身产品科学理论的提炼,也是星星充电自身科研方向的精确定位和具体要求。
站在行业发展的关键转折期,我们始终相信,以“充电+”和“场景微电网”结合的补能生态贴合了未来能源结构的转型和技术创新的前沿。星星充电将继续致力于推进新能源汽车与绿色能源的深度融合,推动场景微电网的持续实践,打造更多净零场景,为全球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贡献力量。
我们坚信,通过智能充电网、场景微电网和虚拟电厂网的自然生长与融合演进,可以加速全球绿色能源转型,实现全场景可持续发展。
这条路径将成为推动整个社会能源效率提升、减少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关键力量。我们期待在全球范围内普及“能源平权、交通普惠”的品牌信仰,为全世界更多的用户提供低碳、环保的能源选择,推动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而这些,正是星星充电所探索的,基于补能生态体系形成的多层次、全场景、整链路高质量发展之路。
邵丹薇,现任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星星充电创始人。
本期《汽车专家述评》以“破‘卷’成蝶,助推汽车行业行稳致远”为主题,非常荣幸邀请到星星充电创始人邵丹薇邵总为本期《汽车专家述评》撰稿。在当前“内卷式”恶性竞争频发的状态下,企业想要提质增量,打开思路是破局的前提,应以“多层次、高质量发展”的眼光去审视它,与其更好,不如不同。星星充电在基于补能生态体系形成的多层次、全场景、整链路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永远不遗余力。期待本文为深陷内卷焦虑的行业同仁们提供新思路、新思考。以下为全文内容:
2024 年 7 月 30 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明确指出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随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4年11月14日发布:中国新能源汽车首破年度1000万辆。足见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壮大,充电补能行业的生态边界也在相应扩展。但同时,汽车行业过度的“内卷”竞争,简单粗暴的价格战,制约了企业再生产与研发投入的积极性。如何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实现提质增效,是我们迫切要思考的问题。
当下的环境,谈提质增量,绕不开两个维度。一是“除了痛点,还有隐痛”;二是“与其更好,不如不同”。这两点,是对服务质量提出的要求,也是在主动创造服务半径上预见的新出路。
简单说,发现更多真需求,才是当下最应该解决的问题,或者说它从来不是问题。有些问题,是真的要解决的,而有些问题,自己就会消失。当“卷”这个字流行的时候,它似乎也在宣告着一种不珍视用户痛点的麻木,因为所有的竞争都是在存量市场的,未开辟的无数不被满足的痛点才是真正的蓝海,它浩瀚无边,却又广阔荒芜。人们知道那是无极无限的领域,可看向它时却又空荡寥落。是的,当痛点没有被发现时,只有空寂一片,而一旦迎面走向它、拥抱它时,它就会给你热烈的回响。
正如2014年,星星充电正式成立。在成立之初,这完全是一个新物种。好处是,它的确成为了一个新的品类,这个赛道更像是一个“道而不赛”的新物种实验室。它被观望,也一直被更多人理解与解构,而就在那个堪称新能源补能基础设施的元年,我们已经将云、管、端的理念深度垂直一体化映射在了整个研发与生产链路中。
一条完整的链路,既要把研发硬件做得精益求精,也要把云平台软件做得迭代精进,还要把线下运营服务做得足够精彩。为什么我们要做云、管、端的完整链路呢?这个答案,在过去和现在都是一样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真的下决心要解决新能源领域的补能和用能问题。
说得更清楚一些,这些问题就包括了能源管理的六链路,分别是:生产、管理、存储、运输、消费、交易。只有能源管理的这六个链路通畅了、产品丰富了,并且彼此之间不以孤岛的形式存在,硬件设备之间也数据相连开放可交互,这个链路才真正实现了一个新物种的进化和跃迁。而星星充电,正在重新定义和发明“充电”,我们正在做这条路上的先行者和急行军。
现阶段,与电动汽车补能最相关的是能源的“消费”链路。而消费链路联结的就是整个电动汽车补能运营体系,这其中就存在大量交互,会有各家不同的体验,从枪的轻与重到充电速度的快与慢,从场站的易找易充到场站管理员的热情度,以及环境设施和休憩驿站属性的整体配套是否完备,都会影响到补能的整个体验环节。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都特别重视痛点,但行业里很少有人关心“隐痛”。痛点是显而易见,隐痛反倒是显而不易见的,它似有似无、似真似假,好像在隐隐作痛,又好像能忍能受。甚至人们都可以漠视它,但它却不是伪需求,需求的真与伪不在于人们是否知道,而在于当那个需求被满足的场景出现时,他是不是愿意再回到过去。
福特公司百年前那个著名而经典的调研案例最说明问题。福特问用户,“你需要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几乎所有人的回复都是,“一辆更快的马车”。但福特继续问了自己,用户是想要马还是想要快?除了马,是否还能选择其他的交通工具?于是,汽车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可见,我们得到的调研结果,不经过分析,多数是无法直接使用的。或者说并不是本质需求,无法实现真正的创新。所以,有效的调研分析是极有艺术创造力的一项工作,它本身就是开创性的发现,目的是对“真需求”做“真创新”。
我把那种潜藏在体验流程中不易被发觉的需求称为“隐痛”,很多隐痛会丝滑地存活在当前的体验流程中,无法被人言语,也甚至无法被经营者觉察。就比如,用户到达场站后扫码充电这件事,这是必须的嘛?星星充电推出的“即插即充”,就让用户插上枪就充电,免去扫码,竭尽一切可能去提升效率;再比如,自动驾驶似乎真的要走进生活了,以后的充电还需要下车吗?星星充电已经研发了V2G自动机械臂充电设备,带你提前体验无人驾驶的新生活形态。甚至也许,今天价格依然还会成为某种隐痛,也是运营商之间的竞争路径,而在虚拟电厂和V2G技术普及应用后,这些现有的问题或许都会消失。
爱因斯坦认为“我们无法用提出问题的思维来解决问题”。思路的打开是破局的前提,今天很多补能的问题,也应以“多层次高质量发展”的眼光去审视它,与其更好,不如不同。
当然,努力做得更好是正在发生的事情。
星星充电全栈自研研发的硬件设备在过去10年时间里取得了一个成绩,由沙利文认证发布的:充电桩十年累计销量全球第一,激励着我们要把补能设备做得更安全、更高效、更长寿。
星星充电的用户们会用“天上星星数不清,汽车充电选星星”这样的口号去传递对星星充电品牌的期待,星星充电的运营事业也向全社会公众做了一份承诺,我们对运营事业提出的要求是“好服务,看得见”,我们要让有惊喜更精彩的好服务,真实让用户看到感受到。
同时,比“更好”更重要的一件事是“不同”,这种不同不是生搬硬套和纸上谈兵。星星充电的业务形态有自生长的逻辑,就像树一样自然而然地生长,我们把“细密紧实、自然生长”作为经营哲学,同样也把其放在业务演进的过程中看待。在无数不同场景布放补能设备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每一个独特场景下不同的隐痛和用能需求,于是一个新的业务形态就此诞生——星星充电场景微电网。
如同10年前星星充电在生产第一台充电桩时就十分明确的:我们绝不做“笨桩”,要做就要做智能充电桩。2014年,我们率先提出了“云-管-端”垂直一体化的业务形态,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引入,实现了充电桩与用户、运营商、能源管理系统的智能连接。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充电桩的运营效率,也为充电网络的全面布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场景微电网领域,我们也绝不做任何一个“能源孤岛”,基于对每个场景的深度洞察而带来一系列细致入微的改变,从对能源的单一索取到新能源创造,从对能源的放任自流到精细化管理,从对能源的孤岛独占到敞开式共享,从对能源的稀缺匮乏到自由丰饶。这些改变现在正在发生,从家庭场景到社区场景、从乡村场景到高原场景、从源网场景到场站场景,星星充电场景微电网正在改变和重新建立“充电+”的新生活方式,“日不落绿电保供,全场景降费增容”正体现了这番事业的价值主张。
这个用能领域里的新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恰好回答了什么是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绿电降费”提供了新中产的社交语境,重塑生活的时尚;“保供增容”解决了大企业的能源困境,精算生产的时效;“持续经营”引领了全社会的发展佳境,永续生意的时长。对于场景微电网这个由星星充电补能事业自然生长出来的“充电+”新生态,我们给它赋予的是“无远弗届,无微不至”的期许,这也正是对当下多层次高质量发展理念的深刻践行。
由此,星星充电在场景微电网这个独特品类上,给予了软、硬件研发制造的核心主张:即“安全高效长寿命,AI开放全场景”,这是坚持长期主义理念所做出的对于自身产品科学理论的提炼,也是星星充电自身科研方向的精确定位和具体要求。
站在行业发展的关键转折期,我们始终相信,以“充电+”和“场景微电网”结合的补能生态贴合了未来能源结构的转型和技术创新的前沿。星星充电将继续致力于推进新能源汽车与绿色能源的深度融合,推动场景微电网的持续实践,打造更多净零场景,为全球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贡献力量。
我们坚信,通过智能充电网、场景微电网和虚拟电厂网的自然生长与融合演进,可以加速全球绿色能源转型,实现全场景可持续发展。
这条路径将成为推动整个社会能源效率提升、减少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关键力量。我们期待在全球范围内普及“能源平权、交通普惠”的品牌信仰,为全世界更多的用户提供低碳、环保的能源选择,推动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而这些,正是星星充电所探索的,基于补能生态体系形成的多层次、全场景、整链路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