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风险隐患仍然较多。
但同时也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因此要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努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对于未来一年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以下九大重点任务:
会议指出,明年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保持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针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热点内容,各家券商进行了详细解读。
提振消费扩内需列年度任务首位,注重投资效益而不是增速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表示,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扩内需列为明年九项重点工作之首,作为对比,去年首项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足见此次对居民端政策的重视,相关提法包括“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着力提振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值得注意的是,其中还包括一些立足中长期的政策方向,如“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制定促进生育政策”等。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则指出,扩内需放在年度任务的第一位,显示明年各项宏观政策将向提振消费集中用力,推动居民消费加速增长。首先,2025年用于支持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资金将较今年翻倍,达到3000亿。其次,2025年财政将适度提供生育补贴,估计规模将达到1000至1500亿。最后,不排除在全国层面发放消费券和消费补贴的可能,进而将促消费范围从耐用消费品扩大到一般消费品和服务消费。此外,明年货币政策对居民消费信贷的支持力度也会显著加码,不排除设立定向支持工具的可能;各级各部门会更加注重优化消费环境、拓展消费场景,重点支持文娱旅游等服务消费增长点。
王青预计,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将由今年的3.8%左右,显著加快至6.0%,服务零售总额增速也将加快,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望达到70%-80%之间,明显高于2024年的50%左右。
另外,对于提高投资效益,王青指出,这意味着2025年投资工作的主要目标不是大幅提高投资增速,而是更加注重投资效益,这其中既包括经济效益,也包括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安全效益。2025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预计将在4.0%左右,较今年小幅加快0.4个百分点。首先,2025年基建投资还会保持较快增长,在发挥宏观经济稳定器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实现基建投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相统一。
为此,2025年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有望达到3万亿左右,从而确保基建投资获得必要的资金来源。同时,伴随化债方案落地推进,2025年地方政府基建投资能力也将获得有效释放。
再提“内卷式”竞争,从“防止”转变为“整治”
早在今年7月,政治局会议就曾指出,“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
对此,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分析,7月后发生了两件事,一是8月《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正式实施,明确规定,没有法律、行政法规依据或者未经国务院批准,不得给予特定经营者税收优惠、特定经营者选择性、差异化的财政奖励或者补贴等。二是11月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的公告》,取消铝材、铜材以及化学改性的动、植物或微生物油、脂等产品出口退税;将部分成品油、光伏、电池、部分非金属矿物制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至9%。
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提“整治内卷式竞争”,并且用词从“防止”转变为“整治”,预计明年会有相关政策出台。
郭磊则表示,整治内卷式竞争就是新一阶段的供给侧。过去几年部分行业领域新增产能过于集中、竞争过度,影响行业利润率、工业品价格中枢,以及企业中长期投资和研发。“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指向这一问题。“综合整治”对应着应会在供给端有更为系统性的动作。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财政政策“更加积极”
郭磊表示,这是十五年后再提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细节表述上有三处变化。一是从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变为保持流动性“充裕”,两字区别,含义明显;二是“适时降息降准”,进一步明确了货币适度宽松的具体路径;三是 “货币供应量增长应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这里由去年的“价格水平”微调为“价格总水平”,隐含着政策不止是指CPI,而是平减指数,且它有一个预期目标。另一个可以印证的重要表述是会议强调“着力实现增长稳、就业稳和物价合理回升的优化组合”。
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样对应着细节上的调整。和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的三个“严”(严格转移支付资金监管、严肃财经纪律、严控一般性支出)相比,今年的四个“加”(加大财政支出强度、加强重点领域保障、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呈现出显著的逆周期特征。
对于明年的财政政策,王青则判断,明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财政赤字率会从今年的3.0%上调至4.0%左右,新增地方专项债规模会从今年的3.9万亿扩大到7万亿左右,这包含了2.8万亿化债额度;预计明年除了发行1万亿左右特别国债补充大行资本外,超长期特别国债还会继续发行,估计发行规模会从今年的1万亿提高至1.5至2万亿。
而在货币政策方面,2025年央行会继续实施有力度的降息降准,其中政策性降息幅度有可能达到0.5个百分点,明显高于今年0.3个百分点的降息幅度,而且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也会适时下调,进而引导企业和居民融资成本下行。不排除2025年通过较大幅度引导5年期以上LPR报价下行等方式,继续对居民房贷实施较大力度定向降息的可能。这是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关键一招。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风险隐患仍然较多。
但同时也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因此要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努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对于未来一年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以下九大重点任务:
会议指出,明年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保持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针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热点内容,各家券商进行了详细解读。
提振消费扩内需列年度任务首位,注重投资效益而不是增速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表示,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扩内需列为明年九项重点工作之首,作为对比,去年首项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足见此次对居民端政策的重视,相关提法包括“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着力提振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值得注意的是,其中还包括一些立足中长期的政策方向,如“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制定促进生育政策”等。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则指出,扩内需放在年度任务的第一位,显示明年各项宏观政策将向提振消费集中用力,推动居民消费加速增长。首先,2025年用于支持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资金将较今年翻倍,达到3000亿。其次,2025年财政将适度提供生育补贴,估计规模将达到1000至1500亿。最后,不排除在全国层面发放消费券和消费补贴的可能,进而将促消费范围从耐用消费品扩大到一般消费品和服务消费。此外,明年货币政策对居民消费信贷的支持力度也会显著加码,不排除设立定向支持工具的可能;各级各部门会更加注重优化消费环境、拓展消费场景,重点支持文娱旅游等服务消费增长点。
王青预计,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将由今年的3.8%左右,显著加快至6.0%,服务零售总额增速也将加快,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望达到70%-80%之间,明显高于2024年的50%左右。
另外,对于提高投资效益,王青指出,这意味着2025年投资工作的主要目标不是大幅提高投资增速,而是更加注重投资效益,这其中既包括经济效益,也包括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安全效益。2025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预计将在4.0%左右,较今年小幅加快0.4个百分点。首先,2025年基建投资还会保持较快增长,在发挥宏观经济稳定器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实现基建投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相统一。
为此,2025年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有望达到3万亿左右,从而确保基建投资获得必要的资金来源。同时,伴随化债方案落地推进,2025年地方政府基建投资能力也将获得有效释放。
再提“内卷式”竞争,从“防止”转变为“整治”
早在今年7月,政治局会议就曾指出,“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
对此,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分析,7月后发生了两件事,一是8月《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正式实施,明确规定,没有法律、行政法规依据或者未经国务院批准,不得给予特定经营者税收优惠、特定经营者选择性、差异化的财政奖励或者补贴等。二是11月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的公告》,取消铝材、铜材以及化学改性的动、植物或微生物油、脂等产品出口退税;将部分成品油、光伏、电池、部分非金属矿物制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至9%。
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提“整治内卷式竞争”,并且用词从“防止”转变为“整治”,预计明年会有相关政策出台。
郭磊则表示,整治内卷式竞争就是新一阶段的供给侧。过去几年部分行业领域新增产能过于集中、竞争过度,影响行业利润率、工业品价格中枢,以及企业中长期投资和研发。“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指向这一问题。“综合整治”对应着应会在供给端有更为系统性的动作。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财政政策“更加积极”
郭磊表示,这是十五年后再提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细节表述上有三处变化。一是从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变为保持流动性“充裕”,两字区别,含义明显;二是“适时降息降准”,进一步明确了货币适度宽松的具体路径;三是 “货币供应量增长应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这里由去年的“价格水平”微调为“价格总水平”,隐含着政策不止是指CPI,而是平减指数,且它有一个预期目标。另一个可以印证的重要表述是会议强调“着力实现增长稳、就业稳和物价合理回升的优化组合”。
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样对应着细节上的调整。和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的三个“严”(严格转移支付资金监管、严肃财经纪律、严控一般性支出)相比,今年的四个“加”(加大财政支出强度、加强重点领域保障、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呈现出显著的逆周期特征。
对于明年的财政政策,王青则判断,明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财政赤字率会从今年的3.0%上调至4.0%左右,新增地方专项债规模会从今年的3.9万亿扩大到7万亿左右,这包含了2.8万亿化债额度;预计明年除了发行1万亿左右特别国债补充大行资本外,超长期特别国债还会继续发行,估计发行规模会从今年的1万亿提高至1.5至2万亿。
而在货币政策方面,2025年央行会继续实施有力度的降息降准,其中政策性降息幅度有可能达到0.5个百分点,明显高于今年0.3个百分点的降息幅度,而且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也会适时下调,进而引导企业和居民融资成本下行。不排除2025年通过较大幅度引导5年期以上LPR报价下行等方式,继续对居民房贷实施较大力度定向降息的可能。这是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关键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