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来临,从北到南各地滑雪场近期陆续开板,冰雪经济热潮涌动。日前发布的《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也聚焦变冰雪运动流量为经济增量。本报今起推出“冰雪经济热起来”系列报道,从运动、消费、产业等方面展现冰雪经济巨大潜力。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的出台将进一步巩固冰雪运动发展成果,充分发挥冰雪运动的引领作用,释放冰雪经济发展潜力,最终实现到2030年冰雪消费成为扩大内需重要增长点,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的目标。
冰雪运动如何带动冰雪经济加速发展?如何推动冰雪经济由单纯的观赏型简单消费向深度消费转换?
提升参与热情
过去几年,我国冰雪经济爆发式增长的直接驱动因素来自于冰雪运动的发展。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北京冬奥会以来,截至今年4月份,全国居民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到3.13亿人,参与率超过了22%。冰雪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冰雪运动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2023—2024冰雪季,我国冰雪运动项目、民俗冰雪活动、冰雪观赏体验、陆地冰雪运动等冰雪消费规模超过1500亿元。
冰雪运动参与度的提升还有力带动了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装备消费的发展。以冰雪旅游为例,2023—2024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超3.85亿人次,同比增长38%,收入同比增长50%。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的实施,在华东、华南、西南很多原本冰雪资源缺乏、群众参与度不高的地区也培养了一大批冰雪运动的参与者和爱好者,快速扩大了冰雪消费人群。
《意见》高度重视冰雪运动普及推广,着力于厚植冰雪经济消费人群基础,着眼于冰雪运动人群培养,提出要广泛开展群众性冰雪运动。未来将通过增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冰雪赛事活动的供给,加强群众身边的冰雪运动设施建设和完善,鼓励有条件的公共冰雪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进一步降低人民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成本,提升参与便捷性,推动更多人参与冰雪运动。
同时,高度重视推动青少年冰雪运动发展,将通过支持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将冰雪运动纳入体育与健康课程专项运动项目等多项举措培养一大批冰雪运动爱好者。
打造消费场景
在很多地区,虽然有很好的冰雪资源,但由于特色不足,缺乏具有足够吸引力的“吸引物”,冰雪旅游难以发展起来。一些地区到了冬季,旅游业基本处在歇业状态,空有冰雪资源而无冰雪经济,冰雪资源的经济和生态价值均无法实现。
《意见》在优化发展冰雪旅游部分明确提出,支持重点地区开展冰雪旅游资源调查,建设一批冰雪主题高品质旅游景区、度假区,优化提升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
要打造好消费场景,就离不开冰雪运动设施与冰雪运动赛事等业态的蓬勃发展。冰雪运动将带动相关地区通过建设滑雪场,吸引滑雪人群,同时有力带动康养、文化、娱乐、餐饮、住宿等各类相关产业发展,实现当地冰雪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根本性转变。
冰雪运动既是冰雪经济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也为冰雪旅游、冰雪文化产品等提供重要组成元素和载体。当前,随着人民群众消费偏好的变化,对消费场景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相关冰雪产品的需求也日益个性化和多样化。推动冰雪运动与冰雪旅游、冰雪文化以及各种业态的融合发展,需要打造冰雪消费场景和产品。
让冰雪运动赛事成为冰雪经济的重要内容和引擎。着力加强各类冰雪运动赛事活动供给,除了群众性冰雪赛事活动之外,还强调要“发展冰雪项目竞赛表演产业”,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申办、举办国际冰雪赛事,以及持续开展“跟着赛事去旅行”和冰雪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未来围绕冰雪赛事,可以进行大量的产品创新。比如,设计和发布冰雪赛事旅游线路,推出个性化的定制冰雪赛事和冰雪旅游融合性产品等。
通过冰雪运动设施的建设、布局优化和资源整合,打造不同类型的冰雪经济综合体。一方面,可以围绕滑雪场打造冰雪旅游休闲小镇、滑雪旅游度假地等多业态融合的冰雪经济综合体,创新冰雪经济消费新模式,推出各种“形式丰富、内容可选的联票、季卡、滑雪住宿套餐”等,实现从冰雪运动向多业态冰雪经济的延伸拓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在现有的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地建设冰雪运动设施,通过冰雪运动来赋能其他产业发展,并最终形成新的冰雪经济形态。
促进模式转换
冰雪运动为冰雪经济由单纯的观赏型简单消费向深度的体验式、沉浸式、社交式消费转换提供了重要契机,在促进冰雪经济发展模式转换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冰雪消费产品如冰雕、雪雕、冰雪嬉戏、冰雪景观欣赏等,覆盖的市场半径有限,游客忠诚度不高。而冰雪运动则相反,高水平的冰雪赛事能吸引远距离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赛和旅游,特别是优质的滑雪场能吸引国内外滑雪爱好者每个雪季都来打卡。
数据显示,通过冰雪运动赋能的冰雪旅游业在游客逗留时间、客单价上均有大幅提升,从而有效提高冰雪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比如,“尔滨”出圈等即是融合性冰雪消费模式的典型体现。2024年元旦假期,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均达历史峰值,在此过程中一大批经营主体也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机会。
冰雪运动还有助于冰雪经济商业模式的重塑,提高附加值和盈利能力,更好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冰雪旅游等其他产业具有不同的经济特征,冰雪赛事和冰雪运动设施等冰雪运动业态正外部性强,通过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冰雪文化等产业的融合发展,能够很好地将冰雪运动业态的外部性内部化,实现优势互补。融合性冰雪经济业态的经济性能和盈利能力是远高于单纯的冰雪旅游业态、冰雪文化业态和冰雪运动业态的。
值得关注的是,《意见》首次提出了构建冰雪经济“一区两带多节点”空间布局。这一布局将构建我国冰雪经济体系的空间骨架。通过这一战略布局的实施,我国冰雪经济将实现更加均衡、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冬季来临,从北到南各地滑雪场近期陆续开板,冰雪经济热潮涌动。日前发布的《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也聚焦变冰雪运动流量为经济增量。本报今起推出“冰雪经济热起来”系列报道,从运动、消费、产业等方面展现冰雪经济巨大潜力。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的出台将进一步巩固冰雪运动发展成果,充分发挥冰雪运动的引领作用,释放冰雪经济发展潜力,最终实现到2030年冰雪消费成为扩大内需重要增长点,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的目标。
冰雪运动如何带动冰雪经济加速发展?如何推动冰雪经济由单纯的观赏型简单消费向深度消费转换?
提升参与热情
过去几年,我国冰雪经济爆发式增长的直接驱动因素来自于冰雪运动的发展。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北京冬奥会以来,截至今年4月份,全国居民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到3.13亿人,参与率超过了22%。冰雪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冰雪运动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2023—2024冰雪季,我国冰雪运动项目、民俗冰雪活动、冰雪观赏体验、陆地冰雪运动等冰雪消费规模超过1500亿元。
冰雪运动参与度的提升还有力带动了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装备消费的发展。以冰雪旅游为例,2023—2024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超3.85亿人次,同比增长38%,收入同比增长50%。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的实施,在华东、华南、西南很多原本冰雪资源缺乏、群众参与度不高的地区也培养了一大批冰雪运动的参与者和爱好者,快速扩大了冰雪消费人群。
《意见》高度重视冰雪运动普及推广,着力于厚植冰雪经济消费人群基础,着眼于冰雪运动人群培养,提出要广泛开展群众性冰雪运动。未来将通过增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冰雪赛事活动的供给,加强群众身边的冰雪运动设施建设和完善,鼓励有条件的公共冰雪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进一步降低人民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成本,提升参与便捷性,推动更多人参与冰雪运动。
同时,高度重视推动青少年冰雪运动发展,将通过支持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将冰雪运动纳入体育与健康课程专项运动项目等多项举措培养一大批冰雪运动爱好者。
打造消费场景
在很多地区,虽然有很好的冰雪资源,但由于特色不足,缺乏具有足够吸引力的“吸引物”,冰雪旅游难以发展起来。一些地区到了冬季,旅游业基本处在歇业状态,空有冰雪资源而无冰雪经济,冰雪资源的经济和生态价值均无法实现。
《意见》在优化发展冰雪旅游部分明确提出,支持重点地区开展冰雪旅游资源调查,建设一批冰雪主题高品质旅游景区、度假区,优化提升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
要打造好消费场景,就离不开冰雪运动设施与冰雪运动赛事等业态的蓬勃发展。冰雪运动将带动相关地区通过建设滑雪场,吸引滑雪人群,同时有力带动康养、文化、娱乐、餐饮、住宿等各类相关产业发展,实现当地冰雪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根本性转变。
冰雪运动既是冰雪经济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也为冰雪旅游、冰雪文化产品等提供重要组成元素和载体。当前,随着人民群众消费偏好的变化,对消费场景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相关冰雪产品的需求也日益个性化和多样化。推动冰雪运动与冰雪旅游、冰雪文化以及各种业态的融合发展,需要打造冰雪消费场景和产品。
让冰雪运动赛事成为冰雪经济的重要内容和引擎。着力加强各类冰雪运动赛事活动供给,除了群众性冰雪赛事活动之外,还强调要“发展冰雪项目竞赛表演产业”,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申办、举办国际冰雪赛事,以及持续开展“跟着赛事去旅行”和冰雪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未来围绕冰雪赛事,可以进行大量的产品创新。比如,设计和发布冰雪赛事旅游线路,推出个性化的定制冰雪赛事和冰雪旅游融合性产品等。
通过冰雪运动设施的建设、布局优化和资源整合,打造不同类型的冰雪经济综合体。一方面,可以围绕滑雪场打造冰雪旅游休闲小镇、滑雪旅游度假地等多业态融合的冰雪经济综合体,创新冰雪经济消费新模式,推出各种“形式丰富、内容可选的联票、季卡、滑雪住宿套餐”等,实现从冰雪运动向多业态冰雪经济的延伸拓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在现有的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地建设冰雪运动设施,通过冰雪运动来赋能其他产业发展,并最终形成新的冰雪经济形态。
促进模式转换
冰雪运动为冰雪经济由单纯的观赏型简单消费向深度的体验式、沉浸式、社交式消费转换提供了重要契机,在促进冰雪经济发展模式转换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冰雪消费产品如冰雕、雪雕、冰雪嬉戏、冰雪景观欣赏等,覆盖的市场半径有限,游客忠诚度不高。而冰雪运动则相反,高水平的冰雪赛事能吸引远距离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赛和旅游,特别是优质的滑雪场能吸引国内外滑雪爱好者每个雪季都来打卡。
数据显示,通过冰雪运动赋能的冰雪旅游业在游客逗留时间、客单价上均有大幅提升,从而有效提高冰雪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比如,“尔滨”出圈等即是融合性冰雪消费模式的典型体现。2024年元旦假期,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均达历史峰值,在此过程中一大批经营主体也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机会。
冰雪运动还有助于冰雪经济商业模式的重塑,提高附加值和盈利能力,更好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冰雪旅游等其他产业具有不同的经济特征,冰雪赛事和冰雪运动设施等冰雪运动业态正外部性强,通过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冰雪文化等产业的融合发展,能够很好地将冰雪运动业态的外部性内部化,实现优势互补。融合性冰雪经济业态的经济性能和盈利能力是远高于单纯的冰雪旅游业态、冰雪文化业态和冰雪运动业态的。
值得关注的是,《意见》首次提出了构建冰雪经济“一区两带多节点”空间布局。这一布局将构建我国冰雪经济体系的空间骨架。通过这一战略布局的实施,我国冰雪经济将实现更加均衡、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