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头条
提升一亿中产阶级阅读效率
打开
比亚迪,500000辆!
雷科技
2周前
从年销量完成度来看,比亚迪和零跑率先完成了年销量目标,吉利紧随其后。...新势力方面除了理想和赛力斯,基本都还处于亏损状态——多说一嘴,目前全世界电车公司只有四家盈利,除了这两家就是比亚迪和特斯拉。
2024年进入最后一个月,车企们纷纷发布了11月的销量数据。整体来看,汽车市场依旧火热,多家车企销量创下历史新高。
比亚迪仍然占绝对优势,11月销量达到50.68万辆。理想虽仍为新势力第一,但交付量略有下滑。零跑与小鹏的月交付量创下纪录,零跑首次超过4万,小鹏首次超过3万。
岁末的钟声已然敲响,车企们开启了更为迅猛、更为激烈的年终冲刺阶段。然而,在比亚迪、理想等优等生背后,大多数车企的增长靠的是以价换量,增收不增利难以持久。
11月继续舞:
多家车企销量创新高
截止12月2日,有约14家车企发布了11月销量数据,电车通整理了目前已发布销量数据的车企,具体如下:
图源:电车通整理制图
从图表来看,大部分车企的11月销量都是同比增长,不过考虑到销量不好的车企可能会延迟发布数据,所以此数据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整个汽车市场的趋势。
11月的销冠无疑还是属于“迪王”的,月销50.68万辆,国内汽车圈无人能敌,同比增长67.87%,没有人知道比亚迪的极限在哪。
截止11月,比亚迪的累计销量已经高达375.73万辆,率先达成了360万辆的年销量目标,
接下来还有1个月时间的年底冲刺,比亚迪年突破年销量400万辆几乎已经尘埃落定,这个成绩即便放眼全球市场,也是名列前茅。
吉利11月也再创新高,销量达到 250,136 辆,同比增长27%,
环比增长10.3%。其中,吉利的新能源销量达到122453辆同比增长94%,环比增长13%。
图源:比亚迪
新势力方面,
理想汽车11月交付新车4.87万辆,同比增长18.8%。
不过相比于9月和10月破5万的成绩,11月的成绩稍有回落,但基本也是站稳新势力的头把交椅。截至11月30日,理想汽车2024年共交付44.2万辆,历史累计交付量为107.54万辆。
理想之下,零跑变”领跑“,交付量再创记录,11月共交付40169辆,同比增长117%,单月交付首次突破4万辆;前11月累计交付251207辆,同比增长100%。零跑汽车也提前完成了全年销量目标,成为首个实现这一目标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赛力斯则夺得了11月新势力销量榜的季军,总销量36842辆,同比增长54.58%;
前11月累计销售389566辆,同比增长255.26%。今年以来问界系列产品矩阵持续扩容,问界新M5、新M7Pro、问界M9五座版相继上市,基本都是爆款。
小鹏11月交付30895辆,同比增长54%,单月交付首次突破3万辆。
得益于MONA M03和小鹏P7+的强劲表现,小鹏终于走出了销量“阴霾”,重新回到了它该有的位置。
蔚来11月交付20575辆,同比增长28.9%,前11月累计交付190832辆汽车,同比增长34.4%。
蔚来原本在‘蔚小理’中处于领先地位,如今在竞争中已经落后于小鹏与理想。不过,李斌在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电话会上表示,明年起蔚来将进入新一轮产品周期,乐道和萤火虫品牌将会有新的产品交付,公司将进入更快的增长阶段。
图源:赛力斯
从年销量完成度来看,比亚迪和零跑率先完成了年销量目标,吉利紧随其后。理想前11个月累计交付44.20万辆,其原定80万辆的全年交付量目标也已在6月下调至48万辆,从销量趋势来看,目标完成难度不大。极氪和蔚来还差约4万辆,最后一个月抓紧冲刺还是有点希望。
量涨价跌,
多少车企赔本赚吆喝?
尽管各家车企都在11月交出了不错的成绩,但“赚钱难”的阴云依旧笼罩在整个汽车行业上空。截止目前,只有少数车企依靠新能源汽车实现了盈利,价格战持续不断,令车企陷入了无休止的低价沼泽中。
根据乘联会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汽车行业利润率仅为 4.6%,来到了近10年最低。数据显示,2017-2022年,国内汽车行业单车利润维持在2万元以上,2023年下滑至1.7万元。
今年前三季度,国内汽车行业单车利润已降至1.6万元,其中9月仅为1.1万元——这还只是单车毛利润,如果算上智能驾驶等高昂的研发费用、营销费用、公司管理费用,很多车企是卖一台亏一台。
图源:比亚迪方程豹
从各家车企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也能看出,增收不增利成为大多数车企需要面临的问题。
11月20日,蔚来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季度总营收为186.735亿元,环比增长7.0%,然而
季度净亏损50.597亿元
,
同比增亏11.0%,环比增亏0.3%。
极氪第三季度净亏损11.39亿元,小鹏季度净亏损18.1亿元。新势力方面除了理想和赛力斯,基本都还处于亏损状态——多说一嘴,目前全世界电车公司只有四家盈利,除了这两家就是比亚迪和特斯拉。
即便是大集团,利润率也是一降再降。
作为曾经国内的汽车一哥,上汽集团第三季度营收为1425.60亿元,同比下滑25.58%,
净利润仅有 2.8亿元, 同比下滑93.53%。
广汽集团今年前三个季度,
净利润只有1.2亿元,同比暴跌97.34%,
利润率连1%都不到。
在合资车的巅峰时代,广汽、上汽几乎躺着就把钱给赚了。2018年,广汽净利润就赚了109亿,如今净利润却只剩1.2亿。时隔6年,广汽足足损失了107个亿的净利润。
同样,长安汽车前三季度也陷入“ 增收不增利”的窘境。2024年前三季度,长安汽车营收1109.59亿元,同比增长2.54%;
净利润35.79亿元,同比下滑63.78%。
车企目前正处于两难的矛盾境地。在“价格战”下,如果要利润坚守价格线,就可能要面临份额缩小,甚至在市场中边缘化的风险;一旦“以价换量”,忍痛扩大规模,又需要承担利润下滑,甚至是亏损的可能。
一面销量上涨,一面利润降低,增收不增利,只赚吆喝,车企表面风光,实则生存压力巨大。
2025年,
车企们必须学会“赚钱养家”
近期,比亚迪向供应商发出降价 10% 的函件,预示着明年价格战或将更为激烈。
事实上,根本无需等到2025年,在2024年还剩最后一个月的现在,车企们已经开启了新一轮的”以价换量“。
11月25日,特斯拉公布了限时优惠政策,
Model Y限时交付尾款立减1万元,同时可叠加5年0息政策。
该优惠活动适用于Model Y后轮驱动版及长续航全轮驱动版车型。
图源:特斯拉
紧随其后,理想汽车宣布年底限时0息政策:11月29日至12月31日期间,
购买理想L系列和理想MEGA的用户,可享受最低首付金额3年0息金融方案。
11月1日,鸿蒙智行以周年庆的名义拉开了11月权益的帷幕,旗下所有车型都有不同幅度的购车权益,如:
问界M9五座版购车权益可达49999元,包括ADS高阶功能包补贴、1万元选配权益等。
图源:鸿蒙智行
这些玩家已经率先出牌,准备在最后一个月冲刺一波。但这波价格战并没有像此前那般一呼百应,在利润逐渐下滑的背景下,有些车企开始对价格战持反对意见。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曾公开表达了对价格战的质疑,
“超出常规的降本,逼得一些厂家偷工减料,甚至造假。一旦引发质量危机,最终还是由消费者买单。”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也认为,
“价格战越打越便宜,质量越打越差,服务体验越来越差,走下去企业就完蛋了。”
汽车价格战,如今已让汽车厂商们倍感疲惫。
但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此前也有车企选择退出“价格战”保利润,但很快被证明难以脱身。今年7月,宝马曾宣布因价格战导致门店运营亏损严重,将退出价格竞争,采取降低销量以保持价格的策略,但当月销量大幅下滑,被迫重新入局,进退两难。
眼下,汽车行业正在加速洗牌,贴身肉搏的阶段尚未结束。在价格战愈演愈烈的情况下,车企们要走出困境,或许还需要经历一段艰难的路程。
写在最后
2025年的价格战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只有当赢家浮出水面的时候,价格战才会停止。正如李想在 2023 年四季度业绩会上所预测,
智能电动车市场将形成头部集中格局,三个头部品牌有望占据新能源市场近 70% 的份额。
目前比亚迪已占据领先地位,第二、三名的归属仍充满悬念,或许在 2025 年市场竞争中将见分晓。届时,随着市场格局逐渐稳定,价格战有望缓和,但在此之前,车企仍需在销量与利润之间艰难权衡,争取“活下去”。
封面图源:小米汽车
End
从年销量完成度来看,比亚迪和零跑率先完成了年销量目标,吉利紧随其后。...新势力方面除了理想和赛力斯,基本都还处于亏损状态——多说一嘴,目前全世界电车公司只有四家盈利,除了这两家就是比亚迪和特斯拉。
2024年进入最后一个月,车企们纷纷发布了11月的销量数据。整体来看,汽车市场依旧火热,多家车企销量创下历史新高。
比亚迪仍然占绝对优势,11月销量达到50.68万辆。理想虽仍为新势力第一,但交付量略有下滑。零跑与小鹏的月交付量创下纪录,零跑首次超过4万,小鹏首次超过3万。
岁末的钟声已然敲响,车企们开启了更为迅猛、更为激烈的年终冲刺阶段。然而,在比亚迪、理想等优等生背后,大多数车企的增长靠的是以价换量,增收不增利难以持久。
11月继续舞:
多家车企销量创新高
截止12月2日,有约14家车企发布了11月销量数据,电车通整理了目前已发布销量数据的车企,具体如下:
图源:电车通整理制图
从图表来看,大部分车企的11月销量都是同比增长,不过考虑到销量不好的车企可能会延迟发布数据,所以此数据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整个汽车市场的趋势。
11月的销冠无疑还是属于“迪王”的,月销50.68万辆,国内汽车圈无人能敌,同比增长67.87%,没有人知道比亚迪的极限在哪。
截止11月,比亚迪的累计销量已经高达375.73万辆,率先达成了360万辆的年销量目标,
接下来还有1个月时间的年底冲刺,比亚迪年突破年销量400万辆几乎已经尘埃落定,这个成绩即便放眼全球市场,也是名列前茅。
吉利11月也再创新高,销量达到 250,136 辆,同比增长27%,
环比增长10.3%。其中,吉利的新能源销量达到122453辆同比增长94%,环比增长13%。
图源:比亚迪
新势力方面,
理想汽车11月交付新车4.87万辆,同比增长18.8%。
不过相比于9月和10月破5万的成绩,11月的成绩稍有回落,但基本也是站稳新势力的头把交椅。截至11月30日,理想汽车2024年共交付44.2万辆,历史累计交付量为107.54万辆。
理想之下,零跑变”领跑“,交付量再创记录,11月共交付40169辆,同比增长117%,单月交付首次突破4万辆;前11月累计交付251207辆,同比增长100%。零跑汽车也提前完成了全年销量目标,成为首个实现这一目标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赛力斯则夺得了11月新势力销量榜的季军,总销量36842辆,同比增长54.58%;
前11月累计销售389566辆,同比增长255.26%。今年以来问界系列产品矩阵持续扩容,问界新M5、新M7Pro、问界M9五座版相继上市,基本都是爆款。
小鹏11月交付30895辆,同比增长54%,单月交付首次突破3万辆。
得益于MONA M03和小鹏P7+的强劲表现,小鹏终于走出了销量“阴霾”,重新回到了它该有的位置。
蔚来11月交付20575辆,同比增长28.9%,前11月累计交付190832辆汽车,同比增长34.4%。
蔚来原本在‘蔚小理’中处于领先地位,如今在竞争中已经落后于小鹏与理想。不过,李斌在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电话会上表示,明年起蔚来将进入新一轮产品周期,乐道和萤火虫品牌将会有新的产品交付,公司将进入更快的增长阶段。
图源:赛力斯
从年销量完成度来看,比亚迪和零跑率先完成了年销量目标,吉利紧随其后。理想前11个月累计交付44.20万辆,其原定80万辆的全年交付量目标也已在6月下调至48万辆,从销量趋势来看,目标完成难度不大。极氪和蔚来还差约4万辆,最后一个月抓紧冲刺还是有点希望。
量涨价跌,
多少车企赔本赚吆喝?
尽管各家车企都在11月交出了不错的成绩,但“赚钱难”的阴云依旧笼罩在整个汽车行业上空。截止目前,只有少数车企依靠新能源汽车实现了盈利,价格战持续不断,令车企陷入了无休止的低价沼泽中。
根据乘联会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汽车行业利润率仅为 4.6%,来到了近10年最低。数据显示,2017-2022年,国内汽车行业单车利润维持在2万元以上,2023年下滑至1.7万元。
今年前三季度,国内汽车行业单车利润已降至1.6万元,其中9月仅为1.1万元——这还只是单车毛利润,如果算上智能驾驶等高昂的研发费用、营销费用、公司管理费用,很多车企是卖一台亏一台。
图源:比亚迪方程豹
从各家车企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也能看出,增收不增利成为大多数车企需要面临的问题。
11月20日,蔚来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季度总营收为186.735亿元,环比增长7.0%,然而
季度净亏损50.597亿元
,
同比增亏11.0%,环比增亏0.3%。
极氪第三季度净亏损11.39亿元,小鹏季度净亏损18.1亿元。新势力方面除了理想和赛力斯,基本都还处于亏损状态——多说一嘴,目前全世界电车公司只有四家盈利,除了这两家就是比亚迪和特斯拉。
即便是大集团,利润率也是一降再降。
作为曾经国内的汽车一哥,上汽集团第三季度营收为1425.60亿元,同比下滑25.58%,
净利润仅有 2.8亿元, 同比下滑93.53%。
广汽集团今年前三个季度,
净利润只有1.2亿元,同比暴跌97.34%,
利润率连1%都不到。
在合资车的巅峰时代,广汽、上汽几乎躺着就把钱给赚了。2018年,广汽净利润就赚了109亿,如今净利润却只剩1.2亿。时隔6年,广汽足足损失了107个亿的净利润。
同样,长安汽车前三季度也陷入“ 增收不增利”的窘境。2024年前三季度,长安汽车营收1109.59亿元,同比增长2.54%;
净利润35.79亿元,同比下滑63.78%。
车企目前正处于两难的矛盾境地。在“价格战”下,如果要利润坚守价格线,就可能要面临份额缩小,甚至在市场中边缘化的风险;一旦“以价换量”,忍痛扩大规模,又需要承担利润下滑,甚至是亏损的可能。
一面销量上涨,一面利润降低,增收不增利,只赚吆喝,车企表面风光,实则生存压力巨大。
2025年,
车企们必须学会“赚钱养家”
近期,比亚迪向供应商发出降价 10% 的函件,预示着明年价格战或将更为激烈。
事实上,根本无需等到2025年,在2024年还剩最后一个月的现在,车企们已经开启了新一轮的”以价换量“。
11月25日,特斯拉公布了限时优惠政策,
Model Y限时交付尾款立减1万元,同时可叠加5年0息政策。
该优惠活动适用于Model Y后轮驱动版及长续航全轮驱动版车型。
图源:特斯拉
紧随其后,理想汽车宣布年底限时0息政策:11月29日至12月31日期间,
购买理想L系列和理想MEGA的用户,可享受最低首付金额3年0息金融方案。
11月1日,鸿蒙智行以周年庆的名义拉开了11月权益的帷幕,旗下所有车型都有不同幅度的购车权益,如:
问界M9五座版购车权益可达49999元,包括ADS高阶功能包补贴、1万元选配权益等。
图源:鸿蒙智行
这些玩家已经率先出牌,准备在最后一个月冲刺一波。但这波价格战并没有像此前那般一呼百应,在利润逐渐下滑的背景下,有些车企开始对价格战持反对意见。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曾公开表达了对价格战的质疑,
“超出常规的降本,逼得一些厂家偷工减料,甚至造假。一旦引发质量危机,最终还是由消费者买单。”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也认为,
“价格战越打越便宜,质量越打越差,服务体验越来越差,走下去企业就完蛋了。”
汽车价格战,如今已让汽车厂商们倍感疲惫。
但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此前也有车企选择退出“价格战”保利润,但很快被证明难以脱身。今年7月,宝马曾宣布因价格战导致门店运营亏损严重,将退出价格竞争,采取降低销量以保持价格的策略,但当月销量大幅下滑,被迫重新入局,进退两难。
眼下,汽车行业正在加速洗牌,贴身肉搏的阶段尚未结束。在价格战愈演愈烈的情况下,车企们要走出困境,或许还需要经历一段艰难的路程。
写在最后
2025年的价格战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只有当赢家浮出水面的时候,价格战才会停止。正如李想在 2023 年四季度业绩会上所预测,
智能电动车市场将形成头部集中格局,三个头部品牌有望占据新能源市场近 70% 的份额。
目前比亚迪已占据领先地位,第二、三名的归属仍充满悬念,或许在 2025 年市场竞争中将见分晓。届时,随着市场格局逐渐稳定,价格战有望缓和,但在此之前,车企仍需在销量与利润之间艰难权衡,争取“活下去”。
封面图源:小米汽车
End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新闻
比亚迪,500000辆!
雷科技
2周前
比亚迪秦家族第200万辆新车正式下线,
汽车之家
19小时前
比亚迪,突发!
中国基金报
3周前
博通与英伟达的区别
中金在线
15小时前
“终极半导体材料”!金刚石新突破登上顶级期刊
东方财富网
1天前
豆包视觉理解模型低价上新,大模型竞争进入价格战阶段?
智车科技
2天前
刘强东,又拿下一块金融牌照
金融观察哨
1天前
干翻英伟达,明年将是转折吗?
格隆汇APP
1天前
AI火爆 腾讯概念、华为概念、抖音概念被盯上!
证券时报
2天前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