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调之后 A股后市怎么走?这些板块受关注

东方财富网

2周前

政策底”已现,当下应淡化指数,重视结构,重点考虑在未来产能周期有望触底并远期增长有望正常化的板块。...随着地方债发行加速、股票市场的融资功能重启,十分依赖于剩余流动性的成长、主题风格会受到冲击,但投资者要关注到蓝筹股的压舱石作用。

K图 000001_0

A股短期遭遇回撤,后市走向何方引起关注。

11月22日,A股放量下跌,上证指数跌3.06%,来到3267.19点,深成指跌3.52%,创业板指跌3.98%。

机构人士在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进入11月以后,政策分歧减少,换手率下降导致向上动力不足,短期在海外政策变动等情绪推动下资金离场。不过,中长期来看,本次调整不会演变成中期调整,A股后市仍然存在较好的机会。

A股短暂回调

上周五,A股放量下跌,全天成交额为1.83万亿元,近5000家公司下跌,沪指失守3300点,主要股指收盘均创本周新低。此前表现亮眼的科技板块回调更为明显,科创100ETF增强、科创100ETF指数等多只基金跌幅超过4%。

“我们认为周五的回调更像是一场情绪宣泄,市场在短期缺乏突破点的情况下被外围情绪影响,部分资金选择离场。”有券商资管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特别是美国大选之后一些“鹰派”的言论持续干扰国内市场,让不少资金有了离场的理由。

国泰君安首席策略分析师方奕则指出,当下股市对政策态度的定价逐步充分,相比于托底型的刺激政策,市场期望看到更多的能够推动再通胀的政策,不然股市仅交易预期而淡化现实的行情缺乏持续展开的动力。随着来自金融、财政和地产等关键领域的工具箱已相继明确或即将明确,市场对于政策预期的分歧正在减小,现阶段股指以震荡为主并依然会有反复。

“当政策分歧减小,成交和换手将有所减速,并带来题材股的降温与市场的休整。”方奕表示,这些都带来了市场调整的压力。

民生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牟一凌更关注市场本身估值带来的回调压力。他认为,交易层面,可能由于监管对于交易异动和主题炒作的监控越来越严格,导致两融和游资资金活跃度继续下降。基本面预期定价层面,A股当前的位置与其他大类资产明显不匹配A股点位仍维持高位,背后主要是由电子、计算机、非银行金融和机械贡献。

“股票市场偏离基本面的交易已经持续了较长时间,背后其实是投资者回避短期基本面问题、定价更为远期且短期不可证伪的成长与主题,但这种偏离终有边界。”牟一凌说,市场出现调整意味着过去的结构并不能真正带来牛市,但这并不是对市场悲观的理由,低估值的蓝筹股并不存在上述问题,且得到了政策的真正呵护,有望成为市场的压舱石。

后市仍然看高一线

虽然周五回调凶猛,但是大多数分析都认为,不会演变成中期甚至长期的调整。

“当前股市正在快速计入中国潜在政策的空间与特朗普关税压力的复杂性,出现了港股和A股的调整,但这对股市而言并非坏事,并为跨年反弹奠定了基础。”方奕表示,内需不振与外部压力为2025年增量经济政策打开空间,潜在政策包括更高的赤字率、更大地向地方转移支付、更积极的促消费举措以及更大的汇率弹性,因此在12月至特朗普政府上台前,股市有望出现跨年反弹。

华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邓利军在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短期进一步调整空间有限,A股可能延续震荡偏强趋势。

他认为,当下经济延续弱修复趋势,高频数据继续低位有所回升,盈利继续处于回升周期中。流动性方面,国内维持宽松,股市资金仍较充裕。此外,海外风险有所扰动,但国内政策预期依然偏宽松,尤其是临近年底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四季度反弹仍有望延续。”国金政策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弛表示,央行降息后,财政政策如期跟进落地。政策落地后,地方化债压力将大大减轻,有助于地方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将更多财政资源用于推动经济增长。海外方面,美国大选结果在年内对国内资产负债表影响有限。短期对于市场定价的锚是国内基本面实实在在改善,尤其M1若有回升将增强市场上涨动力,提升市场上涨斜率。

机构看好这些机会

“短期调整后继续逢低布局科技成长、低估值国企和部分核心资产。”邓利军表示,历史经验上,短期调整企稳后,政策导向和产业趋势向上的行业表现相对占优。当前政策和产业趋势指向科技,此外低估值国企也可能受益于政策支持。

他认为,短期科技和核心资产仍有配置机会:一是对比历史经验,科技仍有上涨空间;二是基本面低位可能改善且估值相对偏低导致电新、医药面临中期较好的配置机会。

方奕认为,“政策底”已现,当下应淡化指数,重视结构,重点考虑在未来产能周期有望触底并远期增长有望正常化的板块。

“具有长期竞争力同时在2025年增长有望逐步触底和加快行业尾部淘汰的行业有望迎来转机。”方奕表示,亮点在需求筑底或回升的半导体工程机械,以及产业链优势明显的电池和汽车行业龙头,以及供给侧改革预期持续强化的光伏。

牟一凌则认为,市场在震荡之际,要关注到政策表态正在偏向低估值、盈利更具确定性的以央国企为代表的蓝筹股。随着地方债发行加速、股票市场的融资功能重启,十分依赖于剩余流动性的成长、主题风格会受到冲击,但投资者要关注到蓝筹股的压舱石作用。

“对于基本面而言,市场此前过于关注短期的现实交易,却忽略了长期趋势的稳定,很多资产所面临的长期宏观环境其实并未发生实质性变化。”牟一凌表示。

具体而言,牟一凌认为主要需要关注四大方向。一是实物资产长期有利的环境并未出现根本性变化,在国内经济企稳带来基本面比价修复的环境中,继续看好能源、有色;二是化债主线下,金融板块的机遇仍然值得重视,建筑板块也值得关注;三是关注红利资产的回归,具体包括公路、铁路、港口、电力;四是贸易条件存在回旋余地,全球产能重建仍会继续,且受益于中国企业出海的资本品值得关注,包括机械设备、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运输设备。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政策底”已现,当下应淡化指数,重视结构,重点考虑在未来产能周期有望触底并远期增长有望正常化的板块。...随着地方债发行加速、股票市场的融资功能重启,十分依赖于剩余流动性的成长、主题风格会受到冲击,但投资者要关注到蓝筹股的压舱石作用。

K图 000001_0

A股短期遭遇回撤,后市走向何方引起关注。

11月22日,A股放量下跌,上证指数跌3.06%,来到3267.19点,深成指跌3.52%,创业板指跌3.98%。

机构人士在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进入11月以后,政策分歧减少,换手率下降导致向上动力不足,短期在海外政策变动等情绪推动下资金离场。不过,中长期来看,本次调整不会演变成中期调整,A股后市仍然存在较好的机会。

A股短暂回调

上周五,A股放量下跌,全天成交额为1.83万亿元,近5000家公司下跌,沪指失守3300点,主要股指收盘均创本周新低。此前表现亮眼的科技板块回调更为明显,科创100ETF增强、科创100ETF指数等多只基金跌幅超过4%。

“我们认为周五的回调更像是一场情绪宣泄,市场在短期缺乏突破点的情况下被外围情绪影响,部分资金选择离场。”有券商资管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特别是美国大选之后一些“鹰派”的言论持续干扰国内市场,让不少资金有了离场的理由。

国泰君安首席策略分析师方奕则指出,当下股市对政策态度的定价逐步充分,相比于托底型的刺激政策,市场期望看到更多的能够推动再通胀的政策,不然股市仅交易预期而淡化现实的行情缺乏持续展开的动力。随着来自金融、财政和地产等关键领域的工具箱已相继明确或即将明确,市场对于政策预期的分歧正在减小,现阶段股指以震荡为主并依然会有反复。

“当政策分歧减小,成交和换手将有所减速,并带来题材股的降温与市场的休整。”方奕表示,这些都带来了市场调整的压力。

民生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牟一凌更关注市场本身估值带来的回调压力。他认为,交易层面,可能由于监管对于交易异动和主题炒作的监控越来越严格,导致两融和游资资金活跃度继续下降。基本面预期定价层面,A股当前的位置与其他大类资产明显不匹配A股点位仍维持高位,背后主要是由电子、计算机、非银行金融和机械贡献。

“股票市场偏离基本面的交易已经持续了较长时间,背后其实是投资者回避短期基本面问题、定价更为远期且短期不可证伪的成长与主题,但这种偏离终有边界。”牟一凌说,市场出现调整意味着过去的结构并不能真正带来牛市,但这并不是对市场悲观的理由,低估值的蓝筹股并不存在上述问题,且得到了政策的真正呵护,有望成为市场的压舱石。

后市仍然看高一线

虽然周五回调凶猛,但是大多数分析都认为,不会演变成中期甚至长期的调整。

“当前股市正在快速计入中国潜在政策的空间与特朗普关税压力的复杂性,出现了港股和A股的调整,但这对股市而言并非坏事,并为跨年反弹奠定了基础。”方奕表示,内需不振与外部压力为2025年增量经济政策打开空间,潜在政策包括更高的赤字率、更大地向地方转移支付、更积极的促消费举措以及更大的汇率弹性,因此在12月至特朗普政府上台前,股市有望出现跨年反弹。

华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邓利军在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短期进一步调整空间有限,A股可能延续震荡偏强趋势。

他认为,当下经济延续弱修复趋势,高频数据继续低位有所回升,盈利继续处于回升周期中。流动性方面,国内维持宽松,股市资金仍较充裕。此外,海外风险有所扰动,但国内政策预期依然偏宽松,尤其是临近年底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四季度反弹仍有望延续。”国金政策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弛表示,央行降息后,财政政策如期跟进落地。政策落地后,地方化债压力将大大减轻,有助于地方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将更多财政资源用于推动经济增长。海外方面,美国大选结果在年内对国内资产负债表影响有限。短期对于市场定价的锚是国内基本面实实在在改善,尤其M1若有回升将增强市场上涨动力,提升市场上涨斜率。

机构看好这些机会

“短期调整后继续逢低布局科技成长、低估值国企和部分核心资产。”邓利军表示,历史经验上,短期调整企稳后,政策导向和产业趋势向上的行业表现相对占优。当前政策和产业趋势指向科技,此外低估值国企也可能受益于政策支持。

他认为,短期科技和核心资产仍有配置机会:一是对比历史经验,科技仍有上涨空间;二是基本面低位可能改善且估值相对偏低导致电新、医药面临中期较好的配置机会。

方奕认为,“政策底”已现,当下应淡化指数,重视结构,重点考虑在未来产能周期有望触底并远期增长有望正常化的板块。

“具有长期竞争力同时在2025年增长有望逐步触底和加快行业尾部淘汰的行业有望迎来转机。”方奕表示,亮点在需求筑底或回升的半导体工程机械,以及产业链优势明显的电池和汽车行业龙头,以及供给侧改革预期持续强化的光伏。

牟一凌则认为,市场在震荡之际,要关注到政策表态正在偏向低估值、盈利更具确定性的以央国企为代表的蓝筹股。随着地方债发行加速、股票市场的融资功能重启,十分依赖于剩余流动性的成长、主题风格会受到冲击,但投资者要关注到蓝筹股的压舱石作用。

“对于基本面而言,市场此前过于关注短期的现实交易,却忽略了长期趋势的稳定,很多资产所面临的长期宏观环境其实并未发生实质性变化。”牟一凌表示。

具体而言,牟一凌认为主要需要关注四大方向。一是实物资产长期有利的环境并未出现根本性变化,在国内经济企稳带来基本面比价修复的环境中,继续看好能源、有色;二是化债主线下,金融板块的机遇仍然值得重视,建筑板块也值得关注;三是关注红利资产的回归,具体包括公路、铁路、港口、电力;四是贸易条件存在回旋余地,全球产能重建仍会继续,且受益于中国企业出海的资本品值得关注,包括机械设备、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运输设备。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