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研选 | 银行板块抄底机会!

丰华财经

3周前

中信建投认为,息差压力下,银行基本面在2025年将继续筑底,但期待政策转向后能带动经济更快复苏,推动银行板块估值修复。
导读从中长期看,中国政策空间充足,经济内生性在逐步恢复,预计2025年上市银行业绩大概率迎来业绩拐点。

11月18日,A股市场呈现冲高回落态势,创业板指表现疲弱,在短短三个交易日内跌幅超9%。截至当日收盘,沪指微跌0.21%,深成指下挫1.91%,创业板指重挫2.35%。然而,值得关注的是,“破净股”板块却异军突起,成为市场亮点。数据显示,该板块当日共有402只成分股,主要集中于银行、房地产、基建等传统行业,且相关板块涨幅居前。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剖析一下银行股的投资逻辑。

巴菲特为什么说回调是机会?

巴菲特一直遵循价值投资理念,致力于寻找市场价格远低于其内在价值的企业。在市场回调时,很多优质企业的股票价格可能会因为市场的恐慌情绪或短期因素而被过度打压,从而使其市场价格低于内在价值的情况更加明显。这对于巴菲特来说,是一个以更低成本买入优质企业股票的好机会,能够获得更大的潜在回报空间。巴菲特的投资是基于长期的,他认为优质企业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市场回调往往是短期的波动,从长期来看,并不影响优质企业的内在价值和发展前景。因此,当回调出现时,巴菲特不会被短期的市场波动所干扰,而是将其视为一个可以买入并长期持有的机会。

市场具有周期性,价格总是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在经历一段时间的上涨后,市场往往会出现回调,这是市场的一种自我修正机制。巴菲特深知这种周期性规律,他认为回调是市场回归均值的过程,而在回调之后,市场往往会重新回到上涨的趋势。因此,回调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在价格相对较低时买入的机会,以便在市场恢复上涨时获得收益。巴菲特在其长期的投资生涯中,经历了多次市场的回调和复苏。他通过对历史数据的研究和分析,发现市场回调往往是投资的好时机。例如,在一些经济危机或市场大幅下跌的时期,巴菲特敢于逆势投资,最终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这种历史经验的积累,使他更加坚定地认为回调是机会。

巴菲特关注的是企业的基本面,如商业模式、盈利能力、竞争优势等。在市场回调时,虽然股票价格会受到影响,但如果企业的基本面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其长期价值依然存在。因此,巴菲特会在回调时仔细分析企业的基本面,只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依然强大,他就会认为这是一个买入的机会。对于一些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市场回调可能只是暂时的干扰。巴菲特会从长远的角度出发,评估企业的未来增长潜力。如果他认为企业在未来能够实现持续的增长,那么回调时的低价就是一个难得的投资机会,可以为未来的收益打下坚实的基础。

银行股投资逻辑已找到!

上周末市场十分关注证监会发布的正式版“市值管理14条”,即《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指引》明确,长期破净公司应当制定上市公司估值提升计划,主要指数成分股公司应当制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制度。

财信证券研报深入剖析当前市场格局,认为当下市场正处于健康调整阶段,投资者应重点关注长期破净及化债两大方向。

其一,自9月24日起,多部委高频次、高规格表态,释放出强烈政策转向刺激信号。尽管现阶段财政政策聚焦大规模化债,但随着国内外形势发展,政策有望进一步加力,持续为A股市场提供有力支撑。

其二,当前市场赚钱效应已被充分激活,上行趋势确立无疑。市场日均成交额稳定在2万亿元上方,交投氛围活跃。在这一上行趋势中,市场对经济波动、政策变化及海外突发事件的敏感度降低,抗风险能力增强,“利空不跌”现象或将频繁出现,投资者胜率显著提升。

其三,疫情与地产行业冲击下,居民收入增长放缓,财富效应承压,“资产价格与经济增速”之间存在负向循环风险。9月底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并着重强调“努力提振资本市场”。预计房地产市场企稳关键在于稳定成交量,土地收储或成政策发力点;而资本市场则将在居民财富保值增值中扮演核心角色,指数上行空间有望进一步拓展。

其四,当前市场对“游资风格”的持续性存疑,监管部门已着手对“直播荐股”等行为进行规范整治。但需明确的是,监管目的在于培育健康、可持续的投资生态,打造“慢牛长牛”市场格局,而非抑制指数上涨动能。

综合来看,当前政策刺激方向未改,市场上行趋势稳固,资本市场战略地位显著提升,监管层积极维护市场稳定,且整体估值仍处于相对低位。因此,维持“近期指数震荡整理,结构性机会凸显”的判断。待指数完成健康调整后,市场有望重拾升势,进一步释放上行动能,投资者可密切关注破净股及相关受益板块的投资机会。

机构:2025年上市银行业绩大概率迎来业绩拐点

中信证券认为,宏观政策助力风险化解,为银行带来积极影响。城投和地产部门信用预期变化直接影响银行整体债务质量预期,宏观政策的推进有助于稳定银行资产质量,例如大力度的置换方式化债可夯实银行资产质量基础,房价“止跌回稳”也有利于实体和金融的资产负债表修复。资产质量夯实后,尽管对利润表风险损失计提影响不大,但能直接利好银行估值提升。

华泰证券认为,银行业绩有望企稳,但息差和信用成本可能是主要的扰动变量。稳增长政策持续推进,有助于银行信贷的稳健投放;央行多次表态呵护银行盈利空间,负债端成本的改善效应将逐步显现,息差降幅有望逐步收窄;随着资本市场的回暖,中间收入有望从低基数回升。资金风险偏好回暖的情况下,银行选股逻辑从股息避险转向绩优加低估值弹性个股,稳健高股息仍具有配置价值。

开源证券认为,2024年“资产荒”与“负债荒”并存,零售业务风险普遍上升,但金融投资增速持续提升,新的资本计量与补充方式重塑银行杠杆效应。预计2025年商业银行大类资产安排将更加主动,一揽子金融政策对2025年净息差影响偏中性,历史遗留问题会逐步出清。

中信建投认为,息差压力下,银行基本面在2025年将继续筑底,但期待政策转向后能带动经济更快复苏,推动银行板块估值修复。

国信证券认为,从中长期看,中国政策空间充足,经济内生性在逐步恢复,预计2025年上市银行业绩大概率迎来业绩拐点。

银行板块是什么?

银行板块是证券市场中银行业上市公司的集合。从业务角度看,银行主要从事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金融业务。这些业务使银行在经济体系中处于关键位置,起到资金融通的作用。银行板块包括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它们在全国范围有庞大的网点布局,实力雄厚;还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像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机制较为灵活,在金融创新等领域表现突出。

对于投资者而言,银行板块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其股息率通常较高,收益相对稳定。而且银行股的业绩与宏观经济紧密相连,经济向好时,贷款需求旺盛,银行利润增加,推动股价上升;不过,在经济下行或金融风险增加时,银行也可能面临不良资产上升等压力。

银行板块产业链如何分布?

银行板块产业链主要分为上、中、下游:上游包括资金提供者;中游就是银行主题,下游就是资金和金融服务的使用者。

上游:

资金提供者:包括个人储户、企业等。个人和企业将闲置资金存入银行,形成银行的存款资金来源,这是银行开展业务的基础。例如,普通居民的日常储蓄、企业的闲置资金存放等,为银行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流。

金融科技与解决方案提供商:为银行提供系统开发、软件支持、数据分析、网络安全、云计算服务等技术支持。比如,帮助银行建立高效的核心业务系统、风险管理系统等,提升银行的服务效率、创新产品和加强风险管理。

监管机构:如中国的银保监会等,负责制定监管政策、监督银行的合规运营,确保银行体系的稳定和安全,对银行的业务范围、资本充足率、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监管和指导。

中游:即银行主体,银行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提供其他金融服务等方式赚取利润。银行的业务类型丰富多样,包括:

存贷业务:吸收公众存款,并将资金贷给个人、企业或其他机构,赚取存贷利差。这是银行最传统和核心的业务。

中间业务:如支付结算、代收代付、银行卡业务、代理销售、资金托管、担保承诺、金融衍生业务等,不构成银行的表内资产和负债,却能为银行带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自营投资业务:银行运用自有资金进行投资,如投资债券、股票、基金等金融产品,获取投资收益。

下游:主要是资金需求者和其他金融服务的使用者,包括个人消费者、企业、政府机构等。

个人消费者:个人客户从银行获取住房贷款、消费贷款、信用卡等金融服务,满足个人的消费和投资需求。

企业客户: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银行的融资支持,包括短期的流动资金贷款、长期的项目贷款等;同时,企业也会使用银行的各种结算、票据等金融服务,便于资金的流转和管理。

政府机构:政府可能会通过银行进行融资,发行政府债券等,银行也会为政府提供资金管理、结算等服务。

银行市场潜力如何?

中信建投认为,息差压力下,银行基本面在2025年将继续筑底,但期待政策转向后能带动经济更快复苏,推动银行板块估值修复。

摩根士丹利基金认为,在新的货币政策框架下,预计2025年净息差仍面临小幅下行压力,但2026年将有所反弹,这有望推动银行利润增长逐渐恢复。逐渐企稳的净息差和持续的风险管控会增强市场对银行业未来盈利和股息的信心。预计银行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在2025年和2026年将稳定在10%左右,同时银行能保持稳定的利润增长。

开源证券认为,2025年商业银行大类资产安排将更加主动,一揽子金融政策对2025年净息差影响偏中性。历史遗留问题将逐步出清,财政货币双宽松环境推动信用复苏,但政策至信用端传递存在时间差。

移步好股票应用,订阅“机构研选”,看更多精彩内容

粉丝特惠:好股票APP五个热门产品任选一款,体验五天!欢迎下载注册体验!

55.jpg

责任编辑:hec

免责声明: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巨丰投顾")出品的所有内容、观点取决于市场上相关研究报告作者所知悉的各种市场环境因素及公司内在因素。盈利预测和目标价格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因此,投资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标的在研究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我们所表达的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
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仅为对相关标的研究报告部分内容之引用或者复述,因受技术或其它客观条件所限无法同时完整提供各种观点形成所基于的假设及前提等相关信息,相关内容可能无法完整或准确表达相关研究报告的观点或意见,因而仅供投资者参考之用,投资者切勿依赖。任何人不应将巨丰投顾出品内容包含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作为其投资决策的依据,巨丰投顾发布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有可能因所基于的研究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巨丰投顾不承诺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所有巨丰投顾出品内容或发表观点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信息或所表达的观点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操作建议。
相关内容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

建议意见反馈 jiangy@jfinfo.com
中信建投认为,息差压力下,银行基本面在2025年将继续筑底,但期待政策转向后能带动经济更快复苏,推动银行板块估值修复。
导读从中长期看,中国政策空间充足,经济内生性在逐步恢复,预计2025年上市银行业绩大概率迎来业绩拐点。

11月18日,A股市场呈现冲高回落态势,创业板指表现疲弱,在短短三个交易日内跌幅超9%。截至当日收盘,沪指微跌0.21%,深成指下挫1.91%,创业板指重挫2.35%。然而,值得关注的是,“破净股”板块却异军突起,成为市场亮点。数据显示,该板块当日共有402只成分股,主要集中于银行、房地产、基建等传统行业,且相关板块涨幅居前。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剖析一下银行股的投资逻辑。

巴菲特为什么说回调是机会?

巴菲特一直遵循价值投资理念,致力于寻找市场价格远低于其内在价值的企业。在市场回调时,很多优质企业的股票价格可能会因为市场的恐慌情绪或短期因素而被过度打压,从而使其市场价格低于内在价值的情况更加明显。这对于巴菲特来说,是一个以更低成本买入优质企业股票的好机会,能够获得更大的潜在回报空间。巴菲特的投资是基于长期的,他认为优质企业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市场回调往往是短期的波动,从长期来看,并不影响优质企业的内在价值和发展前景。因此,当回调出现时,巴菲特不会被短期的市场波动所干扰,而是将其视为一个可以买入并长期持有的机会。

市场具有周期性,价格总是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在经历一段时间的上涨后,市场往往会出现回调,这是市场的一种自我修正机制。巴菲特深知这种周期性规律,他认为回调是市场回归均值的过程,而在回调之后,市场往往会重新回到上涨的趋势。因此,回调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在价格相对较低时买入的机会,以便在市场恢复上涨时获得收益。巴菲特在其长期的投资生涯中,经历了多次市场的回调和复苏。他通过对历史数据的研究和分析,发现市场回调往往是投资的好时机。例如,在一些经济危机或市场大幅下跌的时期,巴菲特敢于逆势投资,最终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这种历史经验的积累,使他更加坚定地认为回调是机会。

巴菲特关注的是企业的基本面,如商业模式、盈利能力、竞争优势等。在市场回调时,虽然股票价格会受到影响,但如果企业的基本面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其长期价值依然存在。因此,巴菲特会在回调时仔细分析企业的基本面,只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依然强大,他就会认为这是一个买入的机会。对于一些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市场回调可能只是暂时的干扰。巴菲特会从长远的角度出发,评估企业的未来增长潜力。如果他认为企业在未来能够实现持续的增长,那么回调时的低价就是一个难得的投资机会,可以为未来的收益打下坚实的基础。

银行股投资逻辑已找到!

上周末市场十分关注证监会发布的正式版“市值管理14条”,即《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指引》明确,长期破净公司应当制定上市公司估值提升计划,主要指数成分股公司应当制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制度。

财信证券研报深入剖析当前市场格局,认为当下市场正处于健康调整阶段,投资者应重点关注长期破净及化债两大方向。

其一,自9月24日起,多部委高频次、高规格表态,释放出强烈政策转向刺激信号。尽管现阶段财政政策聚焦大规模化债,但随着国内外形势发展,政策有望进一步加力,持续为A股市场提供有力支撑。

其二,当前市场赚钱效应已被充分激活,上行趋势确立无疑。市场日均成交额稳定在2万亿元上方,交投氛围活跃。在这一上行趋势中,市场对经济波动、政策变化及海外突发事件的敏感度降低,抗风险能力增强,“利空不跌”现象或将频繁出现,投资者胜率显著提升。

其三,疫情与地产行业冲击下,居民收入增长放缓,财富效应承压,“资产价格与经济增速”之间存在负向循环风险。9月底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并着重强调“努力提振资本市场”。预计房地产市场企稳关键在于稳定成交量,土地收储或成政策发力点;而资本市场则将在居民财富保值增值中扮演核心角色,指数上行空间有望进一步拓展。

其四,当前市场对“游资风格”的持续性存疑,监管部门已着手对“直播荐股”等行为进行规范整治。但需明确的是,监管目的在于培育健康、可持续的投资生态,打造“慢牛长牛”市场格局,而非抑制指数上涨动能。

综合来看,当前政策刺激方向未改,市场上行趋势稳固,资本市场战略地位显著提升,监管层积极维护市场稳定,且整体估值仍处于相对低位。因此,维持“近期指数震荡整理,结构性机会凸显”的判断。待指数完成健康调整后,市场有望重拾升势,进一步释放上行动能,投资者可密切关注破净股及相关受益板块的投资机会。

机构:2025年上市银行业绩大概率迎来业绩拐点

中信证券认为,宏观政策助力风险化解,为银行带来积极影响。城投和地产部门信用预期变化直接影响银行整体债务质量预期,宏观政策的推进有助于稳定银行资产质量,例如大力度的置换方式化债可夯实银行资产质量基础,房价“止跌回稳”也有利于实体和金融的资产负债表修复。资产质量夯实后,尽管对利润表风险损失计提影响不大,但能直接利好银行估值提升。

华泰证券认为,银行业绩有望企稳,但息差和信用成本可能是主要的扰动变量。稳增长政策持续推进,有助于银行信贷的稳健投放;央行多次表态呵护银行盈利空间,负债端成本的改善效应将逐步显现,息差降幅有望逐步收窄;随着资本市场的回暖,中间收入有望从低基数回升。资金风险偏好回暖的情况下,银行选股逻辑从股息避险转向绩优加低估值弹性个股,稳健高股息仍具有配置价值。

开源证券认为,2024年“资产荒”与“负债荒”并存,零售业务风险普遍上升,但金融投资增速持续提升,新的资本计量与补充方式重塑银行杠杆效应。预计2025年商业银行大类资产安排将更加主动,一揽子金融政策对2025年净息差影响偏中性,历史遗留问题会逐步出清。

中信建投认为,息差压力下,银行基本面在2025年将继续筑底,但期待政策转向后能带动经济更快复苏,推动银行板块估值修复。

国信证券认为,从中长期看,中国政策空间充足,经济内生性在逐步恢复,预计2025年上市银行业绩大概率迎来业绩拐点。

银行板块是什么?

银行板块是证券市场中银行业上市公司的集合。从业务角度看,银行主要从事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金融业务。这些业务使银行在经济体系中处于关键位置,起到资金融通的作用。银行板块包括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它们在全国范围有庞大的网点布局,实力雄厚;还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像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机制较为灵活,在金融创新等领域表现突出。

对于投资者而言,银行板块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其股息率通常较高,收益相对稳定。而且银行股的业绩与宏观经济紧密相连,经济向好时,贷款需求旺盛,银行利润增加,推动股价上升;不过,在经济下行或金融风险增加时,银行也可能面临不良资产上升等压力。

银行板块产业链如何分布?

银行板块产业链主要分为上、中、下游:上游包括资金提供者;中游就是银行主题,下游就是资金和金融服务的使用者。

上游:

资金提供者:包括个人储户、企业等。个人和企业将闲置资金存入银行,形成银行的存款资金来源,这是银行开展业务的基础。例如,普通居民的日常储蓄、企业的闲置资金存放等,为银行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流。

金融科技与解决方案提供商:为银行提供系统开发、软件支持、数据分析、网络安全、云计算服务等技术支持。比如,帮助银行建立高效的核心业务系统、风险管理系统等,提升银行的服务效率、创新产品和加强风险管理。

监管机构:如中国的银保监会等,负责制定监管政策、监督银行的合规运营,确保银行体系的稳定和安全,对银行的业务范围、资本充足率、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监管和指导。

中游:即银行主体,银行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提供其他金融服务等方式赚取利润。银行的业务类型丰富多样,包括:

存贷业务:吸收公众存款,并将资金贷给个人、企业或其他机构,赚取存贷利差。这是银行最传统和核心的业务。

中间业务:如支付结算、代收代付、银行卡业务、代理销售、资金托管、担保承诺、金融衍生业务等,不构成银行的表内资产和负债,却能为银行带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自营投资业务:银行运用自有资金进行投资,如投资债券、股票、基金等金融产品,获取投资收益。

下游:主要是资金需求者和其他金融服务的使用者,包括个人消费者、企业、政府机构等。

个人消费者:个人客户从银行获取住房贷款、消费贷款、信用卡等金融服务,满足个人的消费和投资需求。

企业客户: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银行的融资支持,包括短期的流动资金贷款、长期的项目贷款等;同时,企业也会使用银行的各种结算、票据等金融服务,便于资金的流转和管理。

政府机构:政府可能会通过银行进行融资,发行政府债券等,银行也会为政府提供资金管理、结算等服务。

银行市场潜力如何?

中信建投认为,息差压力下,银行基本面在2025年将继续筑底,但期待政策转向后能带动经济更快复苏,推动银行板块估值修复。

摩根士丹利基金认为,在新的货币政策框架下,预计2025年净息差仍面临小幅下行压力,但2026年将有所反弹,这有望推动银行利润增长逐渐恢复。逐渐企稳的净息差和持续的风险管控会增强市场对银行业未来盈利和股息的信心。预计银行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在2025年和2026年将稳定在10%左右,同时银行能保持稳定的利润增长。

开源证券认为,2025年商业银行大类资产安排将更加主动,一揽子金融政策对2025年净息差影响偏中性。历史遗留问题将逐步出清,财政货币双宽松环境推动信用复苏,但政策至信用端传递存在时间差。

移步好股票应用,订阅“机构研选”,看更多精彩内容

粉丝特惠:好股票APP五个热门产品任选一款,体验五天!欢迎下载注册体验!

55.jpg

责任编辑:hec

免责声明: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巨丰投顾")出品的所有内容、观点取决于市场上相关研究报告作者所知悉的各种市场环境因素及公司内在因素。盈利预测和目标价格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因此,投资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标的在研究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我们所表达的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
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仅为对相关标的研究报告部分内容之引用或者复述,因受技术或其它客观条件所限无法同时完整提供各种观点形成所基于的假设及前提等相关信息,相关内容可能无法完整或准确表达相关研究报告的观点或意见,因而仅供投资者参考之用,投资者切勿依赖。任何人不应将巨丰投顾出品内容包含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作为其投资决策的依据,巨丰投顾发布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有可能因所基于的研究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巨丰投顾不承诺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所有巨丰投顾出品内容或发表观点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信息或所表达的观点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操作建议。
相关内容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

建议意见反馈 jiangy@jfinfo.com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