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第18届国际油脂油料大会暨农畜产业(衍生品)大会”饲料养殖论坛在大连举行,本次论坛汇聚了众多畜牧行业的专家、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当前畜牧业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当前我国畜牧业已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急需市场各方共同努力,应对各种挑战。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畜牧业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在此过程中,畜牧业面临供需不匹配、疫病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也给市场各方主体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养殖行业进入微利时代
“当前整个畜牧业的形势可以概括为:基础产能充裕、产品供给充足、消费需求乏力、成本竞争加剧、产业格局演变、整体素质提升。”中国畜牧业协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战略指导委员会主任李希荣表示,畜牧业当前最大的矛盾是产需之间的矛盾,也就是生产和消费不协调、不匹配的矛盾。
对此,李希荣认为,一方面要从供应端发力,通过市场化手段和政府的行政手段合理调控产能;另一方面要从需求端发力,有力提振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良性循环,即产需良性循环。光有提升生产效率的新质生产力还不够,也要创造新型消费力,否则出现‘一头粗一头细’,就无法达到平衡。因此,在消费方面,畜牧业要引导消费、创造消费。”他说。
与此同时,畜牧业的转型升级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如集约化、规模化程度大幅提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王祖力介绍,从生猪的生产结构变化来看,规模养殖市场份额从2000年8.7%增长到当前的68.1%,小散养殖户出现刚性退出,市场份额从2000年的91.3%缩减到当前的31.9%。此外,生猪集团企业出现快速增长,规模前20企业的市场份额从2018年的9.64%增长到2023年的27.7%。
“未来生猪行业的产能可以稳住,因为导致产能大幅度波动的几个关键因素,现在都控制得很好。一方面,能繁母猪存栏量非常稳定,今年在行情好的时候,行业情绪更为理性克制;另一方面,随着规模化养殖水平快速提升,行业的生物安全水平、疫病防控理念出现了质的提升。”王祖力说。
在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秦军看来,生猪行业呈现三个阶段的特点:2010年之前的第一阶段是高利润驱动下的数量增长,吸引资本进入,集约化快速发展。2010年至今的第二阶段,是低利润背景下的质量提升期,由创新驱动,即技术、装备、管理快速提升。未来或进入第三阶段,即产业链发展完备的微利期,相关养殖企业要依靠产业链精细管理,创造价值、获取利润。
“对生产型企业来说,为应对未来行业变化,除了做好创新和研发投入、把握好现金流、强调绿色发展的循环经济外,也要借助期货衍生品。“2023年,生猪套保为公司养猪带来的头均增益超过90元。”秦军介绍,要通过期货衍生品为产业创造连续经营、持续稳定利润的业务场景,期货工具服务产业一定要从业务需求出发,提升原有场景效率,创造新的业务场景,获取稳定、可预期的回报。
事实上,在微利时代,养殖企业需要更加注重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期货衍生工具可以为养殖企业提供有效的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手段,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波动,降低经营风险。
蛋鸡养殖行业同样呈现出和生猪养殖行业一样的周期趋势特点。四川厚全生态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祖尧介绍,从产业链来看,种鸡环节进入寡头竞争格局,商品蛋鸡环节仍将长期处于充分竞争局面。商品蛋鸡环节的规模化、集约化快速发展,成本竞争激烈,企业分化加速,落后产能加速退出,进入成熟发展及微利时代。
“在微利时代,蛋鸡养殖企业要有全产业链视角,聚焦产业链某个环节,选择关键环节‘打桩’。”黄祖尧说,无论蛋鸡养殖企业规模大小,都要主动关注预判鸡蛋行情周期。
通过策略性饲料原料采购、鸡蛋冷库跨周期调节等方法控制成本,提升经营韧性。此外,有条件的企业要积极利用期货衍生工具来管理豆粕、玉米及鸡蛋的价格波动风险。
期货为产业发展注入活力
在当前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各方力量正携手合作,共同应对行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作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期货交易所通过提供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商所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程伟东表示,价格周期性大幅波动一直以来困扰着饲料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大商所作为国家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始终心系“国之大者”,强化责任担当,在坚持“稳”字当头的同时,多措并举,积极促进生猪、鸡蛋期货功能发挥,为饲料养殖产业提供了公开透明的价格“风向标”和稳定有效的风险管理平台。
具体来看,一是稳慎扩大市场规模,确保市场平稳运行。生猪、鸡蛋品种在上市初期,为了保证品种平稳运行、杜绝炒作,大商所采取了“高成本、严限额”的风控措施,实现了市场“稳起步”的预期目标。随着品种运行的不断成熟,市场风险逐步缓和,大商所有序放松了风控参数,提升了市场活跃度。
二是不断优化规则制度,提升产业客户参与便利性。生猪、鸡蛋等活体生鲜品种交割难度大,是影响企业参与的难点之一。为此,大商所以现货贸易习惯为基础,深研交割制度,大胆开拓创新,陆续推出车板交割、每日选择交割、交割质量前置管理、协议交收、交割移动平台App等一系列新型交割方式和管理工具,保证交割环节平稳顺畅。今年,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大商所持续跟踪现货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不断优化合约规则,完善了生猪交割称重和鸡蛋交割检验取样方式,拓展了交割区域,增设了交割仓库,调整了交割地区升贴水,为产业客户参与市场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三是持续深化市场服务,赋能企业风险管理。多年来,大商所始终把服务市场、服务产业作为自身发展使命所在、价值所在。从产融基地以点带面、到龙头企业一对一上门辅导,从企业风险管理计划服务养殖企业、到“保险+期货”深入基层农户,大商所已经建立起全方位、多元化的市场服务体系。在“保险+期货”服务“三农”方面,大商所已累计支持在全国开展了600多个生猪、鸡蛋“保险+期货”项目,保障现货170多万吨,惠及中小养殖户近60万户。
编辑:张瑶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11月14日,“第18届国际油脂油料大会暨农畜产业(衍生品)大会”饲料养殖论坛在大连举行,本次论坛汇聚了众多畜牧行业的专家、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当前畜牧业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当前我国畜牧业已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急需市场各方共同努力,应对各种挑战。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畜牧业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在此过程中,畜牧业面临供需不匹配、疫病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也给市场各方主体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养殖行业进入微利时代
“当前整个畜牧业的形势可以概括为:基础产能充裕、产品供给充足、消费需求乏力、成本竞争加剧、产业格局演变、整体素质提升。”中国畜牧业协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战略指导委员会主任李希荣表示,畜牧业当前最大的矛盾是产需之间的矛盾,也就是生产和消费不协调、不匹配的矛盾。
对此,李希荣认为,一方面要从供应端发力,通过市场化手段和政府的行政手段合理调控产能;另一方面要从需求端发力,有力提振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良性循环,即产需良性循环。光有提升生产效率的新质生产力还不够,也要创造新型消费力,否则出现‘一头粗一头细’,就无法达到平衡。因此,在消费方面,畜牧业要引导消费、创造消费。”他说。
与此同时,畜牧业的转型升级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如集约化、规模化程度大幅提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王祖力介绍,从生猪的生产结构变化来看,规模养殖市场份额从2000年8.7%增长到当前的68.1%,小散养殖户出现刚性退出,市场份额从2000年的91.3%缩减到当前的31.9%。此外,生猪集团企业出现快速增长,规模前20企业的市场份额从2018年的9.64%增长到2023年的27.7%。
“未来生猪行业的产能可以稳住,因为导致产能大幅度波动的几个关键因素,现在都控制得很好。一方面,能繁母猪存栏量非常稳定,今年在行情好的时候,行业情绪更为理性克制;另一方面,随着规模化养殖水平快速提升,行业的生物安全水平、疫病防控理念出现了质的提升。”王祖力说。
在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秦军看来,生猪行业呈现三个阶段的特点:2010年之前的第一阶段是高利润驱动下的数量增长,吸引资本进入,集约化快速发展。2010年至今的第二阶段,是低利润背景下的质量提升期,由创新驱动,即技术、装备、管理快速提升。未来或进入第三阶段,即产业链发展完备的微利期,相关养殖企业要依靠产业链精细管理,创造价值、获取利润。
“对生产型企业来说,为应对未来行业变化,除了做好创新和研发投入、把握好现金流、强调绿色发展的循环经济外,也要借助期货衍生品。“2023年,生猪套保为公司养猪带来的头均增益超过90元。”秦军介绍,要通过期货衍生品为产业创造连续经营、持续稳定利润的业务场景,期货工具服务产业一定要从业务需求出发,提升原有场景效率,创造新的业务场景,获取稳定、可预期的回报。
事实上,在微利时代,养殖企业需要更加注重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期货衍生工具可以为养殖企业提供有效的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手段,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波动,降低经营风险。
蛋鸡养殖行业同样呈现出和生猪养殖行业一样的周期趋势特点。四川厚全生态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祖尧介绍,从产业链来看,种鸡环节进入寡头竞争格局,商品蛋鸡环节仍将长期处于充分竞争局面。商品蛋鸡环节的规模化、集约化快速发展,成本竞争激烈,企业分化加速,落后产能加速退出,进入成熟发展及微利时代。
“在微利时代,蛋鸡养殖企业要有全产业链视角,聚焦产业链某个环节,选择关键环节‘打桩’。”黄祖尧说,无论蛋鸡养殖企业规模大小,都要主动关注预判鸡蛋行情周期。
通过策略性饲料原料采购、鸡蛋冷库跨周期调节等方法控制成本,提升经营韧性。此外,有条件的企业要积极利用期货衍生工具来管理豆粕、玉米及鸡蛋的价格波动风险。
期货为产业发展注入活力
在当前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各方力量正携手合作,共同应对行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作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期货交易所通过提供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商所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程伟东表示,价格周期性大幅波动一直以来困扰着饲料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大商所作为国家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始终心系“国之大者”,强化责任担当,在坚持“稳”字当头的同时,多措并举,积极促进生猪、鸡蛋期货功能发挥,为饲料养殖产业提供了公开透明的价格“风向标”和稳定有效的风险管理平台。
具体来看,一是稳慎扩大市场规模,确保市场平稳运行。生猪、鸡蛋品种在上市初期,为了保证品种平稳运行、杜绝炒作,大商所采取了“高成本、严限额”的风控措施,实现了市场“稳起步”的预期目标。随着品种运行的不断成熟,市场风险逐步缓和,大商所有序放松了风控参数,提升了市场活跃度。
二是不断优化规则制度,提升产业客户参与便利性。生猪、鸡蛋等活体生鲜品种交割难度大,是影响企业参与的难点之一。为此,大商所以现货贸易习惯为基础,深研交割制度,大胆开拓创新,陆续推出车板交割、每日选择交割、交割质量前置管理、协议交收、交割移动平台App等一系列新型交割方式和管理工具,保证交割环节平稳顺畅。今年,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大商所持续跟踪现货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不断优化合约规则,完善了生猪交割称重和鸡蛋交割检验取样方式,拓展了交割区域,增设了交割仓库,调整了交割地区升贴水,为产业客户参与市场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三是持续深化市场服务,赋能企业风险管理。多年来,大商所始终把服务市场、服务产业作为自身发展使命所在、价值所在。从产融基地以点带面、到龙头企业一对一上门辅导,从企业风险管理计划服务养殖企业、到“保险+期货”深入基层农户,大商所已经建立起全方位、多元化的市场服务体系。在“保险+期货”服务“三农”方面,大商所已累计支持在全国开展了600多个生猪、鸡蛋“保险+期货”项目,保障现货170多万吨,惠及中小养殖户近60万户。
编辑:张瑶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