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一线城市二手房,全面回暖!

财经早餐

磐石2024

4周前

在近期一系列房地产利好政策的调控下,最近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的二手房,出现了近年来难得的“爆发式”增长行情,久违的“日光盘”,更是频频出现。而比起新房,二手房由于相对市场化的价格,往往被视作行业的先行指标!

四大一线二手房,

现在究竟有多热?
先来以上海为例:虽然10月还有几天的小尾巴,但目前的数据显示,10月上海二手房的量,真的起来了,就目前10个月而言,年内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请看数据:据“每日房产”援引上海房地产交易中心的数据,10月至今已成交21130套二手房,其中有5天日签约量过千,有2天超过1300套,其中10月13日,上海市二手房网签套数达到1334套,再创年内新高。根据成交惯性预估,10月有望冲击2.5万套。

图片来源:今日房
如果把时间线拉长,我们可以将趋势看得更清楚:今年至今,上海二手房成交的至高点是6月份的2.63万套。现在10月份的交易势头,冲击至高点,并非没有可能。即使冲击不成,也肯定是今年至今的第二高。今年前10个月,上海已经累计4个月二手房交易量破2万套!

图片来源:今日房产
上海的情况,可以作为观察全国二手房活跃度的一个风向标:其它三大城市也有类似的情况,说明一线城市二手房的回暖是全面的!
先看北京:据当地住建局数据,截至10月26日,2024年10月北京新房累计网签6588套(期房3621套+现房2967套),网签面积574505.36㎡,其中住宅网签3882套(期房2616套+现房1266套),网签面积457452.76㎡,套均面积约117.84㎡;
特别是,10月二手房累计网签14211套,网签面积1215614.92㎡,其中住宅网签12979套,网签面积1140495.48㎡,套均面积约87.87㎡。据媒体报道,10月1日-24日,北京二手房实际成交量已经超过2万套,创近几年同期新高。
成交量大幅上升的同时,北京二手房挂牌量也出现下降。安居客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20日,北京二手房挂牌量已经跌破13.5万套,跌至13.3万套,成交量远大于新增挂牌量。

图片来源:We地产
京沪两地势头正猛,作为四大一线城市中,放松限购“最彻底”的广州,二手网签同样创了新高!
根据冰山数据显示,截止到10月25日,全市二手住宅网签13429套,创下近一年来新高!要知道,根据广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数据,今年第三个季度,全市二手房网签量不过27379套。而如今,截止到25日,就完成了一个季度一半左右的成交目标。
最后再来看深圳:据深圳住建官方10月28日消息,房地产中介协会监测数据显示,10月1日—26日,头部中介机构日均带看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2%,但签约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55%,已累计成交4010套。签约量增幅是带看量增幅的10倍以上;近2周二手房单周录得量(指发起二手房买卖合同数量)均超2000套,预计10月二手房网签录得量将突破8000套。

深圳9月二手房成交量对比

图片来源:深圳住建局官网

深圳10月二手房成交量对比
图片来源:深圳住建局官网
那么这个数据是高还是低呢?据乐有家研究中心公布数据,2021年1月深圳二手房网签量曾达到近9000套的水平,但随后进入下行区间,最低谷时月度网签量仅1000套出头。
而今年3月开始,月度网签量有了明显的回升,持续多月围绕5000套的“荣枯线”波动。10月,二手房认购量正在向单月1万套的“繁荣线”靠近,增长幅度约100%。
从上文的介绍可以看出,纵观整个10月,四大一线城市的二手房普遍有向好趋势,只是回温的步伐略有不同而已。其中,上海10月二手房成交总量高居榜首,而深圳的二手房环比增幅为四城之冠!
“春江水暖鸭先知”,一线城市的二手房市场,往往是全国市场温度的风向标,而四大一线城市之所以集体回温,和今年以来政策的强力支持是分不开的,以上海为例,每一次新政的出台,都会带来一波成交量的小高峰!
重磅政策接二连三,效果如何?
以上海为例,近大半年来,上海楼市经历了“527”和“929”两次主要新政的重磅刺激,而对网签量日走势的追踪表明,每一次刺激后的次月,都会带来一波二手房成交量的小高潮,而929后的这波高潮,明显更为猛烈!

图片来源:安居客上海
那么上海“929”新政为何有如此大的威力呢?关键还是从限购和限贷角度入手,请看原文:

图片来源:上海发布(下同)
根据最新政策,非本市户籍只要满足1年社保就可以买房了(虽然还是外环外),上一次社保满1年就能在上海买房要追溯到2011年。对比于之前的社保/个税要求5年和3年,1年的最新要求又能扩大很大一部分的购房者群体。
在调整限购政策的同时,上海也因应全国的政策变化,对限贷政策进行了调整,真真切切帮助购房人“上车”!
而贷款利率的重定价,给贷款人带来的利息节省是实实在在的——特别对于之前相对较高利率入场的购房者而言更是如此!
据上观新闻整理,以上海首套住房为例,如果是2021年7月至2023年12月在上海购房,当时的首套房利率是LPR+35BP,以目前LPR水平计,就是4.2%,当然每个人重新定价日不同,利率也可能在4.2%之上。
现在统一以4.2%降到3.55%计算,如果以100万元纯商贷、30年、等额本息计算,购房者每个月可以少还近400元,利息总额省去了超13万元。400万纯商贷则可以每个月可以少还近1500元,利息总额省去了近54万元。
不光上海,其它城市也类似,仅仅是一年多,房贷利率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再不触底反弹实在说不过去了!而且房价的回暖,除了体现在一连串的统计数据上,更体现在整个市场的“温度”!
市场,真真切切在回暖
和新房的“明码标价”不同,二手房的成交,就是一个上家和下家相互博弈最后达成一致的过程,房子最后的成交价基本介于挂牌价和房东心理底线价格之间,二者之间相当于一个缓冲区,而挂牌价和底价之间的差价百分比,就是所谓的“成交议价空间”,这个数据越小,说明上家对自己的房子更有信心,也说明了市场更加坚挺!
据“冰川指数”结果显示,10月份上海的成交议价空间指数从7.8%降到了6.9%;等到这个月完整结束,更是有望创下近一年新低,表明市场整体偏向看好后市,其它城市也有类似的!

数据来源:冰川指数
“让听得见炮声的做决策”,二手房的冷暖,每天活跃在交易一线的中介最有发言权!
据澎湃近日报道,位于上海徐汇区的一门店店长表示,国庆假期后,市场热度延续。“上周门店新进15个客户,共21组带看,以前可能一周只有4-5组带看,新进客户5-6个算多的了”。还表示“我们组是10个人,买卖单、租赁单都相互协助,一组客户带看基本都是3套房子打底,周末两天,忙得店里都没人,电动车电都不够用。”
尾声
依据前期的房价周期规律,每一轮地产行情的开启通常由一线城市启动,传导到底线城市。那么问题来了,您所在的城市房价有动静了么?欢迎大家来评论区聊聊~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早餐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在近期一系列房地产利好政策的调控下,最近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的二手房,出现了近年来难得的“爆发式”增长行情,久违的“日光盘”,更是频频出现。而比起新房,二手房由于相对市场化的价格,往往被视作行业的先行指标!

四大一线二手房,

现在究竟有多热?
先来以上海为例:虽然10月还有几天的小尾巴,但目前的数据显示,10月上海二手房的量,真的起来了,就目前10个月而言,年内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请看数据:据“每日房产”援引上海房地产交易中心的数据,10月至今已成交21130套二手房,其中有5天日签约量过千,有2天超过1300套,其中10月13日,上海市二手房网签套数达到1334套,再创年内新高。根据成交惯性预估,10月有望冲击2.5万套。

图片来源:今日房
如果把时间线拉长,我们可以将趋势看得更清楚:今年至今,上海二手房成交的至高点是6月份的2.63万套。现在10月份的交易势头,冲击至高点,并非没有可能。即使冲击不成,也肯定是今年至今的第二高。今年前10个月,上海已经累计4个月二手房交易量破2万套!

图片来源:今日房产
上海的情况,可以作为观察全国二手房活跃度的一个风向标:其它三大城市也有类似的情况,说明一线城市二手房的回暖是全面的!
先看北京:据当地住建局数据,截至10月26日,2024年10月北京新房累计网签6588套(期房3621套+现房2967套),网签面积574505.36㎡,其中住宅网签3882套(期房2616套+现房1266套),网签面积457452.76㎡,套均面积约117.84㎡;
特别是,10月二手房累计网签14211套,网签面积1215614.92㎡,其中住宅网签12979套,网签面积1140495.48㎡,套均面积约87.87㎡。据媒体报道,10月1日-24日,北京二手房实际成交量已经超过2万套,创近几年同期新高。
成交量大幅上升的同时,北京二手房挂牌量也出现下降。安居客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20日,北京二手房挂牌量已经跌破13.5万套,跌至13.3万套,成交量远大于新增挂牌量。

图片来源:We地产
京沪两地势头正猛,作为四大一线城市中,放松限购“最彻底”的广州,二手网签同样创了新高!
根据冰山数据显示,截止到10月25日,全市二手住宅网签13429套,创下近一年来新高!要知道,根据广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数据,今年第三个季度,全市二手房网签量不过27379套。而如今,截止到25日,就完成了一个季度一半左右的成交目标。
最后再来看深圳:据深圳住建官方10月28日消息,房地产中介协会监测数据显示,10月1日—26日,头部中介机构日均带看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2%,但签约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55%,已累计成交4010套。签约量增幅是带看量增幅的10倍以上;近2周二手房单周录得量(指发起二手房买卖合同数量)均超2000套,预计10月二手房网签录得量将突破8000套。

深圳9月二手房成交量对比

图片来源:深圳住建局官网

深圳10月二手房成交量对比
图片来源:深圳住建局官网
那么这个数据是高还是低呢?据乐有家研究中心公布数据,2021年1月深圳二手房网签量曾达到近9000套的水平,但随后进入下行区间,最低谷时月度网签量仅1000套出头。
而今年3月开始,月度网签量有了明显的回升,持续多月围绕5000套的“荣枯线”波动。10月,二手房认购量正在向单月1万套的“繁荣线”靠近,增长幅度约100%。
从上文的介绍可以看出,纵观整个10月,四大一线城市的二手房普遍有向好趋势,只是回温的步伐略有不同而已。其中,上海10月二手房成交总量高居榜首,而深圳的二手房环比增幅为四城之冠!
“春江水暖鸭先知”,一线城市的二手房市场,往往是全国市场温度的风向标,而四大一线城市之所以集体回温,和今年以来政策的强力支持是分不开的,以上海为例,每一次新政的出台,都会带来一波成交量的小高峰!
重磅政策接二连三,效果如何?
以上海为例,近大半年来,上海楼市经历了“527”和“929”两次主要新政的重磅刺激,而对网签量日走势的追踪表明,每一次刺激后的次月,都会带来一波二手房成交量的小高潮,而929后的这波高潮,明显更为猛烈!

图片来源:安居客上海
那么上海“929”新政为何有如此大的威力呢?关键还是从限购和限贷角度入手,请看原文:

图片来源:上海发布(下同)
根据最新政策,非本市户籍只要满足1年社保就可以买房了(虽然还是外环外),上一次社保满1年就能在上海买房要追溯到2011年。对比于之前的社保/个税要求5年和3年,1年的最新要求又能扩大很大一部分的购房者群体。
在调整限购政策的同时,上海也因应全国的政策变化,对限贷政策进行了调整,真真切切帮助购房人“上车”!
而贷款利率的重定价,给贷款人带来的利息节省是实实在在的——特别对于之前相对较高利率入场的购房者而言更是如此!
据上观新闻整理,以上海首套住房为例,如果是2021年7月至2023年12月在上海购房,当时的首套房利率是LPR+35BP,以目前LPR水平计,就是4.2%,当然每个人重新定价日不同,利率也可能在4.2%之上。
现在统一以4.2%降到3.55%计算,如果以100万元纯商贷、30年、等额本息计算,购房者每个月可以少还近400元,利息总额省去了超13万元。400万纯商贷则可以每个月可以少还近1500元,利息总额省去了近54万元。
不光上海,其它城市也类似,仅仅是一年多,房贷利率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再不触底反弹实在说不过去了!而且房价的回暖,除了体现在一连串的统计数据上,更体现在整个市场的“温度”!
市场,真真切切在回暖
和新房的“明码标价”不同,二手房的成交,就是一个上家和下家相互博弈最后达成一致的过程,房子最后的成交价基本介于挂牌价和房东心理底线价格之间,二者之间相当于一个缓冲区,而挂牌价和底价之间的差价百分比,就是所谓的“成交议价空间”,这个数据越小,说明上家对自己的房子更有信心,也说明了市场更加坚挺!
据“冰川指数”结果显示,10月份上海的成交议价空间指数从7.8%降到了6.9%;等到这个月完整结束,更是有望创下近一年新低,表明市场整体偏向看好后市,其它城市也有类似的!

数据来源:冰川指数
“让听得见炮声的做决策”,二手房的冷暖,每天活跃在交易一线的中介最有发言权!
据澎湃近日报道,位于上海徐汇区的一门店店长表示,国庆假期后,市场热度延续。“上周门店新进15个客户,共21组带看,以前可能一周只有4-5组带看,新进客户5-6个算多的了”。还表示“我们组是10个人,买卖单、租赁单都相互协助,一组客户带看基本都是3套房子打底,周末两天,忙得店里都没人,电动车电都不够用。”
尾声
依据前期的房价周期规律,每一轮地产行情的开启通常由一线城市启动,传导到底线城市。那么问题来了,您所在的城市房价有动静了么?欢迎大家来评论区聊聊~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早餐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