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出海、并购 科创板上市公司迈上高质量发展之路——写在科创板宣布设立六周年之际

东方财富网

4天前

中国通号、时代电气、高铁电气、铁科轨道等公司助力中国高铁“出海”第一单印尼雅万高铁建设,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范例。...从2024年前三季度看,海外业务布局成效持续显现,多家科创板公司披露海外业务发展成效。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何昕怡)自2018年11月5日宣布设立至今,六年来,科创板六大行业链群式发展,经营业绩稳健增长,有力支持科技自立自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道路。经过六年的探索与实践,科创板上市公司创新、出海与并购三大发展主线日渐清晰,坚持创新为本、发力出海与并购的“一体两翼”格局,逐渐成为“硬科技”企业的发展共识与成功实践。

展望未来,创新的赋能作用、出海的引擎功能与产业并购的协同效应,将支持科创板“硬科技”企业全面提升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创新为本研发赋能

科创板公司始终坚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动摇,持续加大创新要素积累,搭建产学研联动创新生态圈,研发创新在抢占发展机遇、加快产品迭代、增强竞争话语权等方面发挥底层支撑作用,让科创板公司始终保有强劲有力的发展潜能。

一是持续加大创新投入积累。研发创新已成为科创板公司的战略重心。自2022年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首次突破1千亿元以来,2023年研发投入金额1561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1039亿元,均达到同期归母净利润的两倍多。自开板以来,科创板公司平均研发强度均保持在10%以上的高位,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强度中位数达12.6%,持续高于A股各板块。研发投入增速领先于业绩。近三年,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中位数为25.95%,高于同期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中位数17.38%,76家公司研发投入复合增速超过50%;逾七成公司研发投入增长快于同时期营收增速。开板至今,6成公司核心技术达到国际或者国内先进水平,3成公司的产品或在研项目在行业内具有首创性,136家次公司(去重后77家)牵头或者参与的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等重大奖项,近七成公司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录或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二是共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圈。超6成科创板公司的创始团队为科学家、工程师等科研人才或行业专家,近3成公司实际控制人兼任核心技术人员,累计创造逾23万个研发类就业岗位,超7成公司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共建实验室等产学研协同机制,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支持科技创新成果加速产业化、商业化。例如,南微医学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张强医生通过医工创新合作机制研制出三臂夹,解决了巨大创面缝合难题,研究成果刊登于世界消化内镜权威杂志GIE。三臂夹产品还先后在美国、中国、日本获批上市,实现商业化。此外,行业内部共创共研前沿技术的协作氛围也日益浓厚。天合光能近期牵头发起并联合产业链十余家企业成立新一代光伏技术与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联合布局晶硅叠层太阳电池,力图解决行业关键共性问题。

三是研发赋能效应不断放大。创新支持企业提前布局前沿技术和未来产业,抢占发展先机。在AI兴起和工业数智转型背景下,金山办公WPS AI 2.0新增写作、阅读、数据、设计多项功能,适应智能化办公需求。截至2024年9月末,其主要产品月度活跃设备数达6.18亿,同比增长4.92%。中控技术今年6月发布流程工业首款AI时序大模型TPT,为客户生产装置配上“智慧大脑”。产品迭代进程加快,形成业绩增长点。海尔生物发布第四代样本库——生命方舟系列智慧生物样本库方案,今年上半年新增订单增长2倍,预计市场空间近30亿元。晶晨股份推出基于新一代ARM V9架构和自主研发具有边缘AI能力的新款芯片,GPU性能提高230%以上,功耗相较此前产品降低50%,多家全球知名运营商决定基于此款芯片推出下一代旗舰产品。先进技术增强企业定价话语权,巩固竞争优势。高毛利率反映出技术先进性带来的高附加值,科创板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中位数为37.45%,三成公司综合毛利率超过50%。发明专利进一步保护企业核心竞争力。截至2024年上半年,科创板公司累计获得发明专利11.6万项,中位数为67项,超三成公司发明专利总数在100项,起到“护城河”作用。

乘势出海竞逐上游

科创板公司抓住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重塑历史性机遇,多举措布局海外市场,推动产品、技术、品牌、标准出海,竞逐高端市场和价值链上游,出海已成为增长引擎。

一是多措并举布局海外市场。建渠道,积极推动海外市场准入。截至目前,超7成科创板公司实现境外销售,27家公司销售区域已覆盖100个以上国家或地区,具备辐射全球能力。建产能,完善全球供应链体系。近2成科创板公司在海外建有或在建产能基地,充分利用所在地的区位、人力优势,实现稳定供应和及时服务。其中,科创板光伏、动力电池企业抢抓能源革命历史机遇,推动产能直达客户。晶科能源与沙特合建的10GW级电池工厂,总投资约10亿美元,投产后或将成为中国光伏电池和组件行业海外最大的制造基地。容百科技的韩国基地一期2万吨/年三元材料产量持续爬坡,有望在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满产满销。树品牌,增强全球影响力。35家科创板公司在细分行业或单项产品上排名全球第一。传音控股2024年上半年全球手机市场的占有率已达14.4%,在全球手机品牌厂商中排名第二,在非洲、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市占率排名第一,成为全球驰名品牌。中望软件在全球最大的软件测评第三方平台G2 Easiest To Use General-Purpose CAD Software榜单中名列第一,得到广泛认可。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BTK抑制剂百悦泽®已在美国、中国、欧盟、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超过70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成为首个销售突破10亿美元的国产创新药

二是着力提升全球竞争格局和层级。从制造出海向技术出海跃迁。10家科创板药企将产品专利以license-out形式授权给境外医药企业,相关交易合计18笔,已披露的交易总额合计为165亿美元。其中,百利天恒将在研新药BL-B01D1权益授予百时美施贵宝(BMS),潜在总交易额最高可达84亿美元,创造国内ADC类药物出海交易新纪录。芯原股份半导体IP销售收入位居全球第八位,其神经网络处理器(NPU)IP已被全球72家客户用于其128款人工智能芯片中,今年前三季度知识产权使用费收入占公司营收的三成。从被动遵循规则到主动制定标准。澜起科技在内存接口芯片这一具有高准入门槛的领域牵头制定DDR5 RCD及MDB芯片国际标准,推动中国“芯”加速崛起。时代电气先后主持和参与制订国际标准50项,巩固先进轨交的优势地位。西高院参与制订40余项国际标准,包括3项首次由中国主导制定的绝缘子技术领域的国际标准,支持我国电力装备行业接轨国际。中国通号时代电气高铁电气铁科轨道等公司助力中国高铁“出海”第一单印尼雅万高铁建设,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范例。

三是海外业务增长“引擎”功能显现。近三年,科创板公司海外收入复合增长率平均为16%,138家公司海外收入复合增长超过30%,成为业绩增长支点。2023年,科创板公司海外收入已突破4000亿元,占板块整体收入的三成。从2024年前三季度看,海外业务布局成效持续显现,多家科创板公司披露海外业务发展成效。生物医药领域,联影医疗MR和MI高端医疗设备得到境外认可,前三季度海外营业收入14.04亿元,同比增长36.49%,海外收入占比也进一步扩至20.19%。先进轨交领域,中国通号前三季度海外业务新签合同额39.1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5.39%,其前三季度海外业务收入高达17.7亿元,同比增长65.95%。新能源领域,海目星前三季度新签订单达到去年全年水平,海外订单占比过半,包括海外某头部车企12.5亿元的大额订单。

发力并购做强做优

并购重组作为企业外延式发展的重要方式,对于促进资本与科技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科创板设立以来,着眼于科创企业特点,不断完善并购重组规则,推动硬科技领域正掀起新一轮并购重组浪潮。

一是产业并购正热,推动协同效应释放。产业并购一直是科创板并购重组的主旋律,并购交易或旨在横向拓宽产业维度、提高市场占有率,或意在纵向打通产业上下游,发挥产业协同效应。科创板首单重大资产重组华兴源创收购欧立通,就是一起典型的智能装备领域的产业整合,双方在采购渠道、技术开发、客户资源等多个方面互有协同,并购整合有效提升了运营效率。今年以来,科创板已有亚信安全三友医疗晶丰明源纳芯微三未信安等多家公司推出50余单产业并购方案,金额同比翻倍,广泛覆盖网络安全、骨科临床、模拟芯片、磁传感器、商用密码等诸多前沿领域的产业整合,引导更多资源要素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聚集。

二是海外并购启势,全球市场布局加速。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开市至今共计开展超过20起大型海外股权收购,通过整合先进技术、产品及渠道等关键资源,助力企业弯道超车。例如,中望软件收购英国商业流体仿真软件开发商CHAM公司后进行技术融合,在2024年正式发布第一款中望流体仿真软件并初步实现商业化。今年以来,跨市场收购集中出现,5家科创板公司将并购目标瞄准英美、韩国等发达市场的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核心资产。如希荻微收购韩国上市芯片企业Zinitix 30.91%股权并实现控股,与Zinitix的50多个全球客户、159项知识产权成功对接,有望在手机及智能穿戴领域实现协同。美埃科技也于近日宣布拟私有化港股上市公司捷芯隆,科创板首单“A收H”案例亦有望在不久后落地。

三是战略投资频现,积极引入产业资本。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科创板多家上市公司在股权层面引入国有资本或重要产业资本,进一步畅通“科技-产业-金融”循环。国产电生理龙头惠泰医疗迈瑞医疗投资入主,强强联合加速产品矩阵完善及国内外市场开拓,达成科创板首单“A控A”案例。工控“小巨人”禾川技术引入博世集团并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合作开拓高端产品市场。凯赛生物通过定增引入战略股东招商局集团,双方将围绕生物基聚酰胺材料开展深入合作,拓展更多低碳应用场景。量子技术领军企业国盾量子中国电信定增发行已获上交所审核通过,有望加速公司量子通信产业化进程。国内过敏检测龙头浩欧博中国生物制药以“协议转让+部分要约”方式收购,双方拟在过敏领域合作打造诊断治疗全流程解决方案。

四是政策利好加持,创新方案陆续落地。在“并购六条”“科创板八条”等政策春风下,科创板公司积极响应、勇创先河,相继推出一批创新型并购案例。例如,亚信安全收购港股上市公司亚信科技,达成科创板首单“A收H”案例。思瑞浦拟发行可转债及支付现金购买创芯微100%股权,成为沪市首单以定向可转债作为支付工具案例。芯联集成在“科创板八条”发布后,率先披露首单收购未盈利资产方案,拟收购芯联越州剩余股权。据统计,自“科创板八条”发布以来,科创板已披露10单收购未盈利资产的交易。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中国通号、时代电气、高铁电气、铁科轨道等公司助力中国高铁“出海”第一单印尼雅万高铁建设,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范例。...从2024年前三季度看,海外业务布局成效持续显现,多家科创板公司披露海外业务发展成效。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何昕怡)自2018年11月5日宣布设立至今,六年来,科创板六大行业链群式发展,经营业绩稳健增长,有力支持科技自立自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道路。经过六年的探索与实践,科创板上市公司创新、出海与并购三大发展主线日渐清晰,坚持创新为本、发力出海与并购的“一体两翼”格局,逐渐成为“硬科技”企业的发展共识与成功实践。

展望未来,创新的赋能作用、出海的引擎功能与产业并购的协同效应,将支持科创板“硬科技”企业全面提升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创新为本研发赋能

科创板公司始终坚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动摇,持续加大创新要素积累,搭建产学研联动创新生态圈,研发创新在抢占发展机遇、加快产品迭代、增强竞争话语权等方面发挥底层支撑作用,让科创板公司始终保有强劲有力的发展潜能。

一是持续加大创新投入积累。研发创新已成为科创板公司的战略重心。自2022年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首次突破1千亿元以来,2023年研发投入金额1561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1039亿元,均达到同期归母净利润的两倍多。自开板以来,科创板公司平均研发强度均保持在10%以上的高位,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强度中位数达12.6%,持续高于A股各板块。研发投入增速领先于业绩。近三年,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中位数为25.95%,高于同期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中位数17.38%,76家公司研发投入复合增速超过50%;逾七成公司研发投入增长快于同时期营收增速。开板至今,6成公司核心技术达到国际或者国内先进水平,3成公司的产品或在研项目在行业内具有首创性,136家次公司(去重后77家)牵头或者参与的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等重大奖项,近七成公司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录或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二是共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圈。超6成科创板公司的创始团队为科学家、工程师等科研人才或行业专家,近3成公司实际控制人兼任核心技术人员,累计创造逾23万个研发类就业岗位,超7成公司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共建实验室等产学研协同机制,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支持科技创新成果加速产业化、商业化。例如,南微医学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张强医生通过医工创新合作机制研制出三臂夹,解决了巨大创面缝合难题,研究成果刊登于世界消化内镜权威杂志GIE。三臂夹产品还先后在美国、中国、日本获批上市,实现商业化。此外,行业内部共创共研前沿技术的协作氛围也日益浓厚。天合光能近期牵头发起并联合产业链十余家企业成立新一代光伏技术与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联合布局晶硅叠层太阳电池,力图解决行业关键共性问题。

三是研发赋能效应不断放大。创新支持企业提前布局前沿技术和未来产业,抢占发展先机。在AI兴起和工业数智转型背景下,金山办公WPS AI 2.0新增写作、阅读、数据、设计多项功能,适应智能化办公需求。截至2024年9月末,其主要产品月度活跃设备数达6.18亿,同比增长4.92%。中控技术今年6月发布流程工业首款AI时序大模型TPT,为客户生产装置配上“智慧大脑”。产品迭代进程加快,形成业绩增长点。海尔生物发布第四代样本库——生命方舟系列智慧生物样本库方案,今年上半年新增订单增长2倍,预计市场空间近30亿元。晶晨股份推出基于新一代ARM V9架构和自主研发具有边缘AI能力的新款芯片,GPU性能提高230%以上,功耗相较此前产品降低50%,多家全球知名运营商决定基于此款芯片推出下一代旗舰产品。先进技术增强企业定价话语权,巩固竞争优势。高毛利率反映出技术先进性带来的高附加值,科创板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中位数为37.45%,三成公司综合毛利率超过50%。发明专利进一步保护企业核心竞争力。截至2024年上半年,科创板公司累计获得发明专利11.6万项,中位数为67项,超三成公司发明专利总数在100项,起到“护城河”作用。

乘势出海竞逐上游

科创板公司抓住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重塑历史性机遇,多举措布局海外市场,推动产品、技术、品牌、标准出海,竞逐高端市场和价值链上游,出海已成为增长引擎。

一是多措并举布局海外市场。建渠道,积极推动海外市场准入。截至目前,超7成科创板公司实现境外销售,27家公司销售区域已覆盖100个以上国家或地区,具备辐射全球能力。建产能,完善全球供应链体系。近2成科创板公司在海外建有或在建产能基地,充分利用所在地的区位、人力优势,实现稳定供应和及时服务。其中,科创板光伏、动力电池企业抢抓能源革命历史机遇,推动产能直达客户。晶科能源与沙特合建的10GW级电池工厂,总投资约10亿美元,投产后或将成为中国光伏电池和组件行业海外最大的制造基地。容百科技的韩国基地一期2万吨/年三元材料产量持续爬坡,有望在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满产满销。树品牌,增强全球影响力。35家科创板公司在细分行业或单项产品上排名全球第一。传音控股2024年上半年全球手机市场的占有率已达14.4%,在全球手机品牌厂商中排名第二,在非洲、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市占率排名第一,成为全球驰名品牌。中望软件在全球最大的软件测评第三方平台G2 Easiest To Use General-Purpose CAD Software榜单中名列第一,得到广泛认可。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BTK抑制剂百悦泽®已在美国、中国、欧盟、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超过70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成为首个销售突破10亿美元的国产创新药

二是着力提升全球竞争格局和层级。从制造出海向技术出海跃迁。10家科创板药企将产品专利以license-out形式授权给境外医药企业,相关交易合计18笔,已披露的交易总额合计为165亿美元。其中,百利天恒将在研新药BL-B01D1权益授予百时美施贵宝(BMS),潜在总交易额最高可达84亿美元,创造国内ADC类药物出海交易新纪录。芯原股份半导体IP销售收入位居全球第八位,其神经网络处理器(NPU)IP已被全球72家客户用于其128款人工智能芯片中,今年前三季度知识产权使用费收入占公司营收的三成。从被动遵循规则到主动制定标准。澜起科技在内存接口芯片这一具有高准入门槛的领域牵头制定DDR5 RCD及MDB芯片国际标准,推动中国“芯”加速崛起。时代电气先后主持和参与制订国际标准50项,巩固先进轨交的优势地位。西高院参与制订40余项国际标准,包括3项首次由中国主导制定的绝缘子技术领域的国际标准,支持我国电力装备行业接轨国际。中国通号时代电气高铁电气铁科轨道等公司助力中国高铁“出海”第一单印尼雅万高铁建设,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范例。

三是海外业务增长“引擎”功能显现。近三年,科创板公司海外收入复合增长率平均为16%,138家公司海外收入复合增长超过30%,成为业绩增长支点。2023年,科创板公司海外收入已突破4000亿元,占板块整体收入的三成。从2024年前三季度看,海外业务布局成效持续显现,多家科创板公司披露海外业务发展成效。生物医药领域,联影医疗MR和MI高端医疗设备得到境外认可,前三季度海外营业收入14.04亿元,同比增长36.49%,海外收入占比也进一步扩至20.19%。先进轨交领域,中国通号前三季度海外业务新签合同额39.1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5.39%,其前三季度海外业务收入高达17.7亿元,同比增长65.95%。新能源领域,海目星前三季度新签订单达到去年全年水平,海外订单占比过半,包括海外某头部车企12.5亿元的大额订单。

发力并购做强做优

并购重组作为企业外延式发展的重要方式,对于促进资本与科技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科创板设立以来,着眼于科创企业特点,不断完善并购重组规则,推动硬科技领域正掀起新一轮并购重组浪潮。

一是产业并购正热,推动协同效应释放。产业并购一直是科创板并购重组的主旋律,并购交易或旨在横向拓宽产业维度、提高市场占有率,或意在纵向打通产业上下游,发挥产业协同效应。科创板首单重大资产重组华兴源创收购欧立通,就是一起典型的智能装备领域的产业整合,双方在采购渠道、技术开发、客户资源等多个方面互有协同,并购整合有效提升了运营效率。今年以来,科创板已有亚信安全三友医疗晶丰明源纳芯微三未信安等多家公司推出50余单产业并购方案,金额同比翻倍,广泛覆盖网络安全、骨科临床、模拟芯片、磁传感器、商用密码等诸多前沿领域的产业整合,引导更多资源要素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聚集。

二是海外并购启势,全球市场布局加速。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开市至今共计开展超过20起大型海外股权收购,通过整合先进技术、产品及渠道等关键资源,助力企业弯道超车。例如,中望软件收购英国商业流体仿真软件开发商CHAM公司后进行技术融合,在2024年正式发布第一款中望流体仿真软件并初步实现商业化。今年以来,跨市场收购集中出现,5家科创板公司将并购目标瞄准英美、韩国等发达市场的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核心资产。如希荻微收购韩国上市芯片企业Zinitix 30.91%股权并实现控股,与Zinitix的50多个全球客户、159项知识产权成功对接,有望在手机及智能穿戴领域实现协同。美埃科技也于近日宣布拟私有化港股上市公司捷芯隆,科创板首单“A收H”案例亦有望在不久后落地。

三是战略投资频现,积极引入产业资本。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科创板多家上市公司在股权层面引入国有资本或重要产业资本,进一步畅通“科技-产业-金融”循环。国产电生理龙头惠泰医疗迈瑞医疗投资入主,强强联合加速产品矩阵完善及国内外市场开拓,达成科创板首单“A控A”案例。工控“小巨人”禾川技术引入博世集团并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合作开拓高端产品市场。凯赛生物通过定增引入战略股东招商局集团,双方将围绕生物基聚酰胺材料开展深入合作,拓展更多低碳应用场景。量子技术领军企业国盾量子中国电信定增发行已获上交所审核通过,有望加速公司量子通信产业化进程。国内过敏检测龙头浩欧博中国生物制药以“协议转让+部分要约”方式收购,双方拟在过敏领域合作打造诊断治疗全流程解决方案。

四是政策利好加持,创新方案陆续落地。在“并购六条”“科创板八条”等政策春风下,科创板公司积极响应、勇创先河,相继推出一批创新型并购案例。例如,亚信安全收购港股上市公司亚信科技,达成科创板首单“A收H”案例。思瑞浦拟发行可转债及支付现金购买创芯微100%股权,成为沪市首单以定向可转债作为支付工具案例。芯联集成在“科创板八条”发布后,率先披露首单收购未盈利资产方案,拟收购芯联越州剩余股权。据统计,自“科创板八条”发布以来,科创板已披露10单收购未盈利资产的交易。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最新评论

参与讨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