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韩国存储芯片超预期增长,引得市场侧目。
9月13日,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韩国芯片出口金额同比增长37.6%,达到119亿美元,连续10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存储芯片出口金额同比暴涨71.7%。
不过如此暴涨,也让全球游戏玩家追悔莫及。
存储芯片大发利市
8月,韩国信息通信技术产品的出口额达到206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61亿元),比去年同期的160.3亿美元增长了28.5%;ICT产品进口同比增长5%,达到116亿美元。
DRAM平均季度价格持续上涨,以及高带宽内存芯片等高价值产品的需求扩大,储存芯片出口金额同比暴涨71.7%,达到73亿美元。
电脑及周边设备出口额同比飙升144.2%,达到16.1亿美元。
韩国8月对美国芯片和计算机出口同比增长57.6%,达25.9亿美元;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长44.3%,达12.1亿美元;对越南的出口也增长了7.5%,达到32.7亿美元,但对日本的出口则同比下降了17.2%,至3.1亿美元。
概括来看,存储芯片在智能手机、服务器、PC等领域的应用需求持续增长。
暴涨原因是基数低
不谈整体市场,仅从消费类存储芯片来看,近三年经历了一轮大周期。2022年,因疫情等原因,智能手机和PC的消费需求出现明显的疲软态势。
存储芯片前5大厂商,三星、铠侠、SK海力士、WD西部数据、美光的闪存市场营收都同比出现很大的下滑。
消费疲软的趋势,一直延续到了2023年二季度。
持续的供需失衡下,存储芯片厂商库存积压严重。
但头部厂商,背后有自己的小算盘,想着疫情翻篇之后行业会重新回暖,谁都不愿错失周期上行的机会,所以并没有像往年一样出现大幅减产或停产。
最后,亦有部分原因,是长江存储等国内存储芯片厂商,技术突破,催化了市场竞争的强度,厂商们因此开始卷价格。
围剿长江存储
当时,不乏有观察者认为,固态硬盘等存储产品剧烈降价,是国外巨头对长江存储的“围剿”。
电脑上常用的固态硬盘,主要成本来源于闪存芯片及存储数据的部件,长江存储率先突破了232层3D NAND,并成功实现量产。
简单说,固态PCB板的空间有限,闪存堆叠的密度越高,就可以用更低的成本实现相同的存储容量。
而长江存储这一技术突破,甚至比前述5大国际存储巨头厂商还要快了半步。最先宣传232层NAND的行业巨头美光,因良率不足等原因,直到2022年12月7日才开始出货。
而在此之前,长江存储推出了200层以上的3D NAND的闪存芯片——X3-9070,已经量产并进入了零售市场,用于致态7100系列的SSD,可谓领先行业。
为何会被认为是“围剿”。因为国际存储芯片巨头们,在去年年中,一度将固态硬盘的产品杀到7折以下。国产固态硬盘被迫跟随,最夸张的售价甚至打了对折。
这个售价,已经接近甚至低于成本价了。
当时,一大批电脑游戏玩家、电脑办公人士、电脑维修店出手秒货,即使如此,降价态势仍持续了半年有余。
哭死的等等党
从2023年7月开始,存储芯片市场出现明显改善。
以电脑固态硬盘为例,2023年7月七彩虹SSD CN600 512G的产品,售价在140元左右,如今已经飙涨到224元,上涨幅度达到60%。
图片来源:拼多多
其他同类产品也都出现了类似幅度的上涨。
当时,许多人抱着“还能跌”的侥幸心理,想着等等再入手,如今的价格走势,却已经让他们“高攀不起”。他们大呼,“不是说国产化之后价格被打下来了吗”。
不过,这样的价格变动,也一定程度上证伪了“围剿说”,毕竟,海外厂商,并没有等到熬死长江存储,再出手调价。同时,长江存储的国内市场市占率,也仅个位数,不存在搅动市场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强劲复苏的存储芯片市场出现了一定的分化。TrendForce集邦咨询在近日发表的研报中表示,以消费产品为主的存储器现货价格开始走弱,第二季价格较第一季有所下跌,反映出全球消费性存储器市场正面临严峻挑战,下半年的需求复苏存在不确定性。
目前,消费电子市场的主流是手机,手机市场虽然复苏态势明显,但难言强劲。
Counterpoint二季度智能手机数据报告显示,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在2024年第二季度销量同比增长6%,为三年来最高的同比增长率。
在全球市场,智能手机销量连续第三个季度同比增长,继续从过去十年来最低的一年中恢复。
在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市场总体需求保持复苏态势,销量同比增长6%。
AI驱动产业升级
尽管面临消费需求放缓的负面影响,但存储芯片在AI这一历史性机遇的加持下,仍保持了快速发展。
全球芯片巨头——三星电子管理层在此前的财报电话会中表示:“超大规模客户对人工智能投资的扩大不仅带动了对HBM的强劲需求,同时也促进了对传统DRAM和固态硬盘(SSD)的需求。HBM、DDR5及其他面向人工智能的高附加值产品销售增长,加上整体价格的改善,推动了第二季度盈利较上季度有显著增长。”
和英伟达的GPU一样,AI大发展对存储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想要驱动AI大模型,都需要更高性能的设备。
因此,尽管存储芯片总的需求量未出现爆发式增长,但价值链却出现了整体上行。
与此同时,“一拥而上”的产业周期性特征也开始显现,头部存储芯片巨头的新一轮产能“竞赛”已经展开。
美光科技的管理层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预计明年的资本支出将大幅增加,2025财年的资本支出约占收入的30%,将用于HBM组装和测试设备、晶圆厂和后端设施的建设以及技术转型投资,以应对市场需求增长。计划在2025财年在爱达荷州和纽约的新建晶圆厂的建设资本支出将占预期总资本支出增长的一半或更多。
结语
草莓大模型的发布,吸引了全网目光。
无论是算力、算法、数据相关产业,近年都受到了AI发展的强力驱动。草莓大模型的“推理转向”,引来了众多业内人士的激烈争论。
“9.11和9.8哪个大”成了核心议题。这一议题看似可笑,却和人们对人工智能的理解紧密相关。
草莓大模型走出的新路径,会否刺激包括存储芯片在内的硬件产业发展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最近,韩国存储芯片超预期增长,引得市场侧目。
9月13日,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韩国芯片出口金额同比增长37.6%,达到119亿美元,连续10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存储芯片出口金额同比暴涨71.7%。
不过如此暴涨,也让全球游戏玩家追悔莫及。
存储芯片大发利市
8月,韩国信息通信技术产品的出口额达到206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61亿元),比去年同期的160.3亿美元增长了28.5%;ICT产品进口同比增长5%,达到116亿美元。
DRAM平均季度价格持续上涨,以及高带宽内存芯片等高价值产品的需求扩大,储存芯片出口金额同比暴涨71.7%,达到73亿美元。
电脑及周边设备出口额同比飙升144.2%,达到16.1亿美元。
韩国8月对美国芯片和计算机出口同比增长57.6%,达25.9亿美元;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长44.3%,达12.1亿美元;对越南的出口也增长了7.5%,达到32.7亿美元,但对日本的出口则同比下降了17.2%,至3.1亿美元。
概括来看,存储芯片在智能手机、服务器、PC等领域的应用需求持续增长。
暴涨原因是基数低
不谈整体市场,仅从消费类存储芯片来看,近三年经历了一轮大周期。2022年,因疫情等原因,智能手机和PC的消费需求出现明显的疲软态势。
存储芯片前5大厂商,三星、铠侠、SK海力士、WD西部数据、美光的闪存市场营收都同比出现很大的下滑。
消费疲软的趋势,一直延续到了2023年二季度。
持续的供需失衡下,存储芯片厂商库存积压严重。
但头部厂商,背后有自己的小算盘,想着疫情翻篇之后行业会重新回暖,谁都不愿错失周期上行的机会,所以并没有像往年一样出现大幅减产或停产。
最后,亦有部分原因,是长江存储等国内存储芯片厂商,技术突破,催化了市场竞争的强度,厂商们因此开始卷价格。
围剿长江存储
当时,不乏有观察者认为,固态硬盘等存储产品剧烈降价,是国外巨头对长江存储的“围剿”。
电脑上常用的固态硬盘,主要成本来源于闪存芯片及存储数据的部件,长江存储率先突破了232层3D NAND,并成功实现量产。
简单说,固态PCB板的空间有限,闪存堆叠的密度越高,就可以用更低的成本实现相同的存储容量。
而长江存储这一技术突破,甚至比前述5大国际存储巨头厂商还要快了半步。最先宣传232层NAND的行业巨头美光,因良率不足等原因,直到2022年12月7日才开始出货。
而在此之前,长江存储推出了200层以上的3D NAND的闪存芯片——X3-9070,已经量产并进入了零售市场,用于致态7100系列的SSD,可谓领先行业。
为何会被认为是“围剿”。因为国际存储芯片巨头们,在去年年中,一度将固态硬盘的产品杀到7折以下。国产固态硬盘被迫跟随,最夸张的售价甚至打了对折。
这个售价,已经接近甚至低于成本价了。
当时,一大批电脑游戏玩家、电脑办公人士、电脑维修店出手秒货,即使如此,降价态势仍持续了半年有余。
哭死的等等党
从2023年7月开始,存储芯片市场出现明显改善。
以电脑固态硬盘为例,2023年7月七彩虹SSD CN600 512G的产品,售价在140元左右,如今已经飙涨到224元,上涨幅度达到60%。
图片来源:拼多多
其他同类产品也都出现了类似幅度的上涨。
当时,许多人抱着“还能跌”的侥幸心理,想着等等再入手,如今的价格走势,却已经让他们“高攀不起”。他们大呼,“不是说国产化之后价格被打下来了吗”。
不过,这样的价格变动,也一定程度上证伪了“围剿说”,毕竟,海外厂商,并没有等到熬死长江存储,再出手调价。同时,长江存储的国内市场市占率,也仅个位数,不存在搅动市场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强劲复苏的存储芯片市场出现了一定的分化。TrendForce集邦咨询在近日发表的研报中表示,以消费产品为主的存储器现货价格开始走弱,第二季价格较第一季有所下跌,反映出全球消费性存储器市场正面临严峻挑战,下半年的需求复苏存在不确定性。
目前,消费电子市场的主流是手机,手机市场虽然复苏态势明显,但难言强劲。
Counterpoint二季度智能手机数据报告显示,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在2024年第二季度销量同比增长6%,为三年来最高的同比增长率。
在全球市场,智能手机销量连续第三个季度同比增长,继续从过去十年来最低的一年中恢复。
在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市场总体需求保持复苏态势,销量同比增长6%。
AI驱动产业升级
尽管面临消费需求放缓的负面影响,但存储芯片在AI这一历史性机遇的加持下,仍保持了快速发展。
全球芯片巨头——三星电子管理层在此前的财报电话会中表示:“超大规模客户对人工智能投资的扩大不仅带动了对HBM的强劲需求,同时也促进了对传统DRAM和固态硬盘(SSD)的需求。HBM、DDR5及其他面向人工智能的高附加值产品销售增长,加上整体价格的改善,推动了第二季度盈利较上季度有显著增长。”
和英伟达的GPU一样,AI大发展对存储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想要驱动AI大模型,都需要更高性能的设备。
因此,尽管存储芯片总的需求量未出现爆发式增长,但价值链却出现了整体上行。
与此同时,“一拥而上”的产业周期性特征也开始显现,头部存储芯片巨头的新一轮产能“竞赛”已经展开。
美光科技的管理层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预计明年的资本支出将大幅增加,2025财年的资本支出约占收入的30%,将用于HBM组装和测试设备、晶圆厂和后端设施的建设以及技术转型投资,以应对市场需求增长。计划在2025财年在爱达荷州和纽约的新建晶圆厂的建设资本支出将占预期总资本支出增长的一半或更多。
结语
草莓大模型的发布,吸引了全网目光。
无论是算力、算法、数据相关产业,近年都受到了AI发展的强力驱动。草莓大模型的“推理转向”,引来了众多业内人士的激烈争论。
“9.11和9.8哪个大”成了核心议题。这一议题看似可笑,却和人们对人工智能的理解紧密相关。
草莓大模型走出的新路径,会否刺激包括存储芯片在内的硬件产业发展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