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关键时刻出手,如何影响四季度经济?

国是直通车

2周前

为应对新的经济挑战,国家果断出手加码宏观政策。短短20多天里,从中央政治局会议到5场涉及10部委的新闻发布会,一揽子增量政策浮出水面。

连串重磅政策密集推出,效果几何?时间已进入占全年经济规模比重最高的四季度,关键时刻,这套针对性极强的“组合拳”如何进一步稳定信心、提振内需,应对经济运行中的挑战?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表示,宏观政策加码下,国内经济已出现企稳信号。尽管三季度经济增速4.6%,较二季度小幅走弱,但按月看9月以来经济是在企稳的,背后是一揽子增量政策正逐步见效。

芦哲预计,一揽子增量政策中的扩内需政策,将有效拉动四季度以及明年经济增速。他同时提醒,不同类型政策落地生效的时间节奏不一样,对此应保持耐心。总体而言,未来几个月将是能够看到经济环比增速继续逐步回升的时点,消费、投资、房地产等需求较二、三季度都会有所改善。

两阶段政策接力稳增长

国是直通车:下半年以来稳增长政策动作频频,政策节奏是怎样的?已推出的措施效果如何?

芦哲:今年下半年以来的稳增长政策节奏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起点是7月中旬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会提出“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目标”;此后7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将3000亿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随后央行调降7天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和LPR利率各10个基点;7月30日政治局会议提出“宏观政策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加快全面落实已确定的政策举措,及早储备并适时推出一批增量政策举措”。

随着存量政策落地见效,到9月,经济景气度明显改善,从经济基本面的反映来看,7—8月有政策尚未落地、天气因素影响建筑业和高耗能产业等原因,致使经济继续惯性走弱,9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8%,比上月回升0.7个百分点,终结了3月以来连续5个月的下降趋势。

第二个阶段,重心是9月26日政治局会议,形成了系统性的“一揽子增量政策”。这场政治局会议明确了本轮稳增长的蓝图,更注重不同类型宏观政策的协调配合,作出了“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努力提振资本市场”等重要部署。

“十一”假期后,10月8日国家发改委召开发布会,介绍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五方面的具体情况。在此之前的9月24日,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集中发布了金融领域增量政策。

10月10日,《民营经济促进法》发布草案征求意见稿,对于稳定民企信心和预期、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2日,财政部召开发布会推出四项增量的财政政策;14日,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介绍了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的政策措施;17日,住建部等五部门发布会推出“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的政策,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扩内需政策将有效拉动

四季度及明年经济增速

国是直通车:这些政策希望解决什么问题?不同领域政策很多,怎么打好配合,形成合力?

芦哲:9月以来的稳增长政策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政策直接着眼于扩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第二类政策聚焦防风险;第三类政策注重预期管理,旨在稳定社会信心和预期。三管齐下,以系统性的政策思路,既解决当前经济所面临的新问题,又为经济长期向好打基础,固根基。

第一类扩内需政策,将能有效拉动四季度以及明年经济增速。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一是3000亿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8月后资金逐步落地,主要拉动内需中的制造业投资和耐用品消费;

二是调降存量房贷利率约节省1500亿居民利息支出,10月25日起批量调整,节省的利息支出中一部分能转化为消费;

三是提前下达1000亿中央预算内投资和1000亿“两重”建设项目清单;

四是动用4000亿地方债结存限额;

五是针对学生群体、困难群众加大帮扶力度;

六是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同时研究扩大支持范围和用作资本金领域;

七是实施更加开放的过境免签政策等。

同时,加快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也会带动内需释放。

第二类防风险政策,除了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外,还可以调动商业银行、地方政府和房企等相关主体的积极性。这类政策主要包括三方面:

——发行特别国债给银行注资。在银行息差收窄和利润增速下行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通过内生利润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能力在下降,通过外部注资补充资本,可以提升资本充足率、增强防风险能力,也有利于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较大规模增加债务额度,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大规模置换债可以减轻地方政府短期的财政压力,腾出更多财政资源发展经济,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巩固基层“三保”。

——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防止房地产领域风险进一步外溢。这轮房地产政策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允许专项债用于土地储备;二是支持专项债+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充资金来收购存量房;三是继续调整优化相关税收政策。

在保障房收储方面政策力度有所加大,此前主要是通过人民银行的3000亿再贷款推进收储,接下来专项债和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都可参与,从货币政策为主过渡到财政货币政策相协调的阶段。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收储的资金更加充裕,可以加快消化存量房,促进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

第三类政策聚焦预期管理,稳定社会信心和预期。

——9月24日发布会上,针对两项新的流动性支持工具,央行指出“未来可视情况扩大规模”,“在存款准备金率的工具上,到年底之前还有三个月时间,我们也会根据情况,有可能进一步再下调0.25—0.5个百分点”。货币政策对降准和资本市场流动性支持工具的前瞻性指引,极大提振了市场信心,让市场看到货币政策的后续方向。

——9月26日,政治局会议强调“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有助于营造激励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形成各方面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10月8日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指出“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单位涉企行政执法行为,不能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执法,不能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让广大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安心发展;“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用好一致性评估工作机制,提升各领域政策目标、工具、力度、时机、节奏的一致性和匹配度”,有效避免宏观政策急转弯,加强了社会对宏观政策保持连贯的预期。

——10月12日发布会上,财政部指出“我们还有其他政策工具也正在研究中。比如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对未来积极财政政策作出前瞻指引,消解了市场对于未来财政空间和力度不足的担忧,极大激发市场信心、稳定预期。

提振内需迎三方面利好

国是直通车:当下经济面临的挑战之一是有效需求不足,一揽子增量政策如何应对?

芦哲:在系统性的宏观政策配合下,经济景气度将在四季度继续企稳回升。前述系列政策将在三方面作用于国内需求:

一是基建投资提速,通过政府投资撬动社会投资,从而达到提振社会总需求的效果。四季度基建投资既有存量提速,也有增量下达。存量是前期已经下达资金的7000亿中央预算投资和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通过加快推进这部分项目建设和资金拨付,将带动投资提速。增量是10月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会提出的“将在年内提前下达明年1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和1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支持地方加快开展前期工作、先行开工实施”,这2000亿增量带来的需求提振也不容忽视。

二是促进消费提质扩容。促消费政策效果体现在三方面。

首先是通过加大对特定群体的支持力度,带动高消费倾向人群的消费增长。国庆前已向特困人员、孤儿等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接下来还将提高学生资助补助标准并扩大政策覆盖面,提高本专科生、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额度;并且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将惠及5000万户家庭、1.5亿人口,平均每年减少家庭的利息支出总数大概1500亿元左右,这部分政策所带来的消费增量十分可观。

其次是以旧换新政策带来的耐用品消费增长。目前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配套实施细则全面出台、资金全面下达、政策全面启动,乘用车、家电等耐用品消费增速都开始大幅回升。

最后是通过养老和生育支持政策,扩大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潜在增长空间也很大。

三是房地产止跌回稳。今年前8个月,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了10.2%,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了18%。10月17日住建部发布会推出了“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的政策。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增加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房改造,并通过货币化安置方式加大支持力度。这是近几年来中央层面罕见提及货币化安置,能直接撬动一部分安置购房需求,搭配专项债和央行再贷款用于保障房收储的政策,预计将能助推房地产市场实现“止跌回稳”。

未来几个月经济增速料环比回升

国是直通车:四季度,我们能看到一揽子增量政策起到怎样的效果?

芦哲:总的来说,9月以来的稳增长政策是中央看到经济运行压力所作出的系统性应对,通过中央政治局会议及5场涉及10个部委的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一揽子增量政策”。因此我们看到,尽管三季度经济增速4.6%,较二季度小幅走弱,但按月来看9月以来经济是在企稳的。9月工业增加值增长5.2%,回升0.9个点,止住了4月以来的增速下跌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2%,回升1.1个点;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3.4%,与上月持平,止住了今年3月以来的增速下跌趋势。背后是一揽子增量政策正在逐步见效。

当然,不同类型政策落地生效的时间节奏不一样,我们对此应保持耐心。稳信心稳预期类的政策最早见效,而大部分扩内需政策主要在四季度看到成果;由于冬季到来,不利施工,扩投资的部分政策落地到实物工作量可能会有所滞后。

总体而言,未来几个月将是能够看到经济环比增速继续逐步回升的时点,消费、投资、房地产等需求较二、三季度都会有所改善。



为应对新的经济挑战,国家果断出手加码宏观政策。短短20多天里,从中央政治局会议到5场涉及10部委的新闻发布会,一揽子增量政策浮出水面。

连串重磅政策密集推出,效果几何?时间已进入占全年经济规模比重最高的四季度,关键时刻,这套针对性极强的“组合拳”如何进一步稳定信心、提振内需,应对经济运行中的挑战?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表示,宏观政策加码下,国内经济已出现企稳信号。尽管三季度经济增速4.6%,较二季度小幅走弱,但按月看9月以来经济是在企稳的,背后是一揽子增量政策正逐步见效。

芦哲预计,一揽子增量政策中的扩内需政策,将有效拉动四季度以及明年经济增速。他同时提醒,不同类型政策落地生效的时间节奏不一样,对此应保持耐心。总体而言,未来几个月将是能够看到经济环比增速继续逐步回升的时点,消费、投资、房地产等需求较二、三季度都会有所改善。

两阶段政策接力稳增长

国是直通车:下半年以来稳增长政策动作频频,政策节奏是怎样的?已推出的措施效果如何?

芦哲:今年下半年以来的稳增长政策节奏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起点是7月中旬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会提出“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目标”;此后7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将3000亿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随后央行调降7天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和LPR利率各10个基点;7月30日政治局会议提出“宏观政策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加快全面落实已确定的政策举措,及早储备并适时推出一批增量政策举措”。

随着存量政策落地见效,到9月,经济景气度明显改善,从经济基本面的反映来看,7—8月有政策尚未落地、天气因素影响建筑业和高耗能产业等原因,致使经济继续惯性走弱,9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8%,比上月回升0.7个百分点,终结了3月以来连续5个月的下降趋势。

第二个阶段,重心是9月26日政治局会议,形成了系统性的“一揽子增量政策”。这场政治局会议明确了本轮稳增长的蓝图,更注重不同类型宏观政策的协调配合,作出了“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努力提振资本市场”等重要部署。

“十一”假期后,10月8日国家发改委召开发布会,介绍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五方面的具体情况。在此之前的9月24日,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集中发布了金融领域增量政策。

10月10日,《民营经济促进法》发布草案征求意见稿,对于稳定民企信心和预期、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2日,财政部召开发布会推出四项增量的财政政策;14日,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介绍了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的政策措施;17日,住建部等五部门发布会推出“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的政策,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扩内需政策将有效拉动

四季度及明年经济增速

国是直通车:这些政策希望解决什么问题?不同领域政策很多,怎么打好配合,形成合力?

芦哲:9月以来的稳增长政策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政策直接着眼于扩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第二类政策聚焦防风险;第三类政策注重预期管理,旨在稳定社会信心和预期。三管齐下,以系统性的政策思路,既解决当前经济所面临的新问题,又为经济长期向好打基础,固根基。

第一类扩内需政策,将能有效拉动四季度以及明年经济增速。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一是3000亿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8月后资金逐步落地,主要拉动内需中的制造业投资和耐用品消费;

二是调降存量房贷利率约节省1500亿居民利息支出,10月25日起批量调整,节省的利息支出中一部分能转化为消费;

三是提前下达1000亿中央预算内投资和1000亿“两重”建设项目清单;

四是动用4000亿地方债结存限额;

五是针对学生群体、困难群众加大帮扶力度;

六是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同时研究扩大支持范围和用作资本金领域;

七是实施更加开放的过境免签政策等。

同时,加快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也会带动内需释放。

第二类防风险政策,除了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外,还可以调动商业银行、地方政府和房企等相关主体的积极性。这类政策主要包括三方面:

——发行特别国债给银行注资。在银行息差收窄和利润增速下行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通过内生利润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能力在下降,通过外部注资补充资本,可以提升资本充足率、增强防风险能力,也有利于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较大规模增加债务额度,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大规模置换债可以减轻地方政府短期的财政压力,腾出更多财政资源发展经济,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巩固基层“三保”。

——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防止房地产领域风险进一步外溢。这轮房地产政策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允许专项债用于土地储备;二是支持专项债+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充资金来收购存量房;三是继续调整优化相关税收政策。

在保障房收储方面政策力度有所加大,此前主要是通过人民银行的3000亿再贷款推进收储,接下来专项债和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都可参与,从货币政策为主过渡到财政货币政策相协调的阶段。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收储的资金更加充裕,可以加快消化存量房,促进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

第三类政策聚焦预期管理,稳定社会信心和预期。

——9月24日发布会上,针对两项新的流动性支持工具,央行指出“未来可视情况扩大规模”,“在存款准备金率的工具上,到年底之前还有三个月时间,我们也会根据情况,有可能进一步再下调0.25—0.5个百分点”。货币政策对降准和资本市场流动性支持工具的前瞻性指引,极大提振了市场信心,让市场看到货币政策的后续方向。

——9月26日,政治局会议强调“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有助于营造激励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形成各方面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10月8日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指出“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单位涉企行政执法行为,不能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执法,不能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让广大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安心发展;“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用好一致性评估工作机制,提升各领域政策目标、工具、力度、时机、节奏的一致性和匹配度”,有效避免宏观政策急转弯,加强了社会对宏观政策保持连贯的预期。

——10月12日发布会上,财政部指出“我们还有其他政策工具也正在研究中。比如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对未来积极财政政策作出前瞻指引,消解了市场对于未来财政空间和力度不足的担忧,极大激发市场信心、稳定预期。

提振内需迎三方面利好

国是直通车:当下经济面临的挑战之一是有效需求不足,一揽子增量政策如何应对?

芦哲:在系统性的宏观政策配合下,经济景气度将在四季度继续企稳回升。前述系列政策将在三方面作用于国内需求:

一是基建投资提速,通过政府投资撬动社会投资,从而达到提振社会总需求的效果。四季度基建投资既有存量提速,也有增量下达。存量是前期已经下达资金的7000亿中央预算投资和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通过加快推进这部分项目建设和资金拨付,将带动投资提速。增量是10月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会提出的“将在年内提前下达明年1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和1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支持地方加快开展前期工作、先行开工实施”,这2000亿增量带来的需求提振也不容忽视。

二是促进消费提质扩容。促消费政策效果体现在三方面。

首先是通过加大对特定群体的支持力度,带动高消费倾向人群的消费增长。国庆前已向特困人员、孤儿等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接下来还将提高学生资助补助标准并扩大政策覆盖面,提高本专科生、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额度;并且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将惠及5000万户家庭、1.5亿人口,平均每年减少家庭的利息支出总数大概1500亿元左右,这部分政策所带来的消费增量十分可观。

其次是以旧换新政策带来的耐用品消费增长。目前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配套实施细则全面出台、资金全面下达、政策全面启动,乘用车、家电等耐用品消费增速都开始大幅回升。

最后是通过养老和生育支持政策,扩大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潜在增长空间也很大。

三是房地产止跌回稳。今年前8个月,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了10.2%,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了18%。10月17日住建部发布会推出了“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的政策。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增加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房改造,并通过货币化安置方式加大支持力度。这是近几年来中央层面罕见提及货币化安置,能直接撬动一部分安置购房需求,搭配专项债和央行再贷款用于保障房收储的政策,预计将能助推房地产市场实现“止跌回稳”。

未来几个月经济增速料环比回升

国是直通车:四季度,我们能看到一揽子增量政策起到怎样的效果?

芦哲:总的来说,9月以来的稳增长政策是中央看到经济运行压力所作出的系统性应对,通过中央政治局会议及5场涉及10个部委的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一揽子增量政策”。因此我们看到,尽管三季度经济增速4.6%,较二季度小幅走弱,但按月来看9月以来经济是在企稳的。9月工业增加值增长5.2%,回升0.9个点,止住了4月以来的增速下跌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2%,回升1.1个点;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3.4%,与上月持平,止住了今年3月以来的增速下跌趋势。背后是一揽子增量政策正在逐步见效。

当然,不同类型政策落地生效的时间节奏不一样,我们对此应保持耐心。稳信心稳预期类的政策最早见效,而大部分扩内需政策主要在四季度看到成果;由于冬季到来,不利施工,扩投资的部分政策落地到实物工作量可能会有所滞后。

总体而言,未来几个月将是能够看到经济环比增速继续逐步回升的时点,消费、投资、房地产等需求较二、三季度都会有所改善。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最新评论

参与讨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