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险资投资收益波动

东方财富网

1个月前

基于这样的战略目标,方能在市场波动中穿越周期,获得长期稳健的收益。

日前,各人身险公司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相继披露了近3年的投资收益率。从公开的数据看,超过七成的人身险公司近3年的投资收益率超过了3.5%,有32家公司超过了4%,还有8家公司超过了5%。

近年来,无论是业内人士还是普通消费者,都十分关注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率,并以此作为衡量保险公司经营能力的重要指标。与此同时,每到财务报告的发布时段,社交媒体上都会频频传出“某保险公司业绩大幅变脸”“保险业又亏掉几个小目标”等声音。截至2023年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已经突破27万亿元,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不断成熟,公众对保险资金收益水平的关注顺理成章。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资金属性、投资方向还是存续久期,保险资金与银行理财资金、券商资金都有很大区别。因此,对于保险资金投资收益波动、考核期限等都需要科学考量,不宜从单个数据角度出发进行简单判定,更不可被社交媒体上的言论带节奏。

从投资周期来看,用于投资的保险资金绝大部分来源于人身险公司,久期通常可达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这就决定了考量这些资金的收益水平需要放到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去年10月份,财政部印发通知,把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效益指标的“净资产收益率”由“当年度指标”调整为“3年周期指标+当年度指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这样的考核政策调整正是为了引导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期稳健经营,防止因单纯考核年度目标出现突增业绩、忽视风险的短期行为。需要注意的是,中小险企虽然没有官方的考核,但实际经营中也应符合保险行业运营规律,增强资产与负债的匹配性。保险业内通常有“七平八盈”的说法,也就是说一家人身险公司从成立之初到实现盈利,往往需要七八年的时间,只看短期成绩单难免“一叶障目”。

从投资品种和市场环境来看,保险资金的主要投资品种仍然是债券。从主要上市保险公司2023年的年报可以看出,利率债、高等级信用债是险资债券配置的压舱石。综合近3年的利率水平,我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水平已经降至2.5%左右。如何在低利率的市场中找到收益率较高的长期资产,以匹配负债端的刚性成本,十分考验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因此,抛开市场环境单纯谈论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的高与低,显然是管中窥豹、坐井观天。

此外,保险资金近年来的投资渠道不断拓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交易所资产证券化(ABS)等业务中均有保险资金的身影。这些新兴投资业务的布局,一方面为保险资金增厚投资收益提供了广阔空间,另一方面也必然带来投资收益波动。公众需要对这样的变化保持一定的心理预期与宽容度。

从长远来看,保险资金作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将会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积极参与各类资产投资,助力盘活存量资产,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发展。基于这样的战略目标,方能在市场波动中穿越周期,获得长期稳健的收益。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基于这样的战略目标,方能在市场波动中穿越周期,获得长期稳健的收益。

日前,各人身险公司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相继披露了近3年的投资收益率。从公开的数据看,超过七成的人身险公司近3年的投资收益率超过了3.5%,有32家公司超过了4%,还有8家公司超过了5%。

近年来,无论是业内人士还是普通消费者,都十分关注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率,并以此作为衡量保险公司经营能力的重要指标。与此同时,每到财务报告的发布时段,社交媒体上都会频频传出“某保险公司业绩大幅变脸”“保险业又亏掉几个小目标”等声音。截至2023年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已经突破27万亿元,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不断成熟,公众对保险资金收益水平的关注顺理成章。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资金属性、投资方向还是存续久期,保险资金与银行理财资金、券商资金都有很大区别。因此,对于保险资金投资收益波动、考核期限等都需要科学考量,不宜从单个数据角度出发进行简单判定,更不可被社交媒体上的言论带节奏。

从投资周期来看,用于投资的保险资金绝大部分来源于人身险公司,久期通常可达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这就决定了考量这些资金的收益水平需要放到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去年10月份,财政部印发通知,把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效益指标的“净资产收益率”由“当年度指标”调整为“3年周期指标+当年度指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这样的考核政策调整正是为了引导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期稳健经营,防止因单纯考核年度目标出现突增业绩、忽视风险的短期行为。需要注意的是,中小险企虽然没有官方的考核,但实际经营中也应符合保险行业运营规律,增强资产与负债的匹配性。保险业内通常有“七平八盈”的说法,也就是说一家人身险公司从成立之初到实现盈利,往往需要七八年的时间,只看短期成绩单难免“一叶障目”。

从投资品种和市场环境来看,保险资金的主要投资品种仍然是债券。从主要上市保险公司2023年的年报可以看出,利率债、高等级信用债是险资债券配置的压舱石。综合近3年的利率水平,我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水平已经降至2.5%左右。如何在低利率的市场中找到收益率较高的长期资产,以匹配负债端的刚性成本,十分考验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因此,抛开市场环境单纯谈论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的高与低,显然是管中窥豹、坐井观天。

此外,保险资金近年来的投资渠道不断拓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交易所资产证券化(ABS)等业务中均有保险资金的身影。这些新兴投资业务的布局,一方面为保险资金增厚投资收益提供了广阔空间,另一方面也必然带来投资收益波动。公众需要对这样的变化保持一定的心理预期与宽容度。

从长远来看,保险资金作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将会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积极参与各类资产投资,助力盘活存量资产,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发展。基于这样的战略目标,方能在市场波动中穿越周期,获得长期稳健的收益。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最新评论

参与讨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