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债市短期利空出尽 多空博弈或促震荡市重现

东方财富网

5天前

展望后续,基本面核心矛盾有待解决,企业融资需求尚未恢复,产能仍在去化过程中,意味着支持性货币政策不会转向,债市还不会走熊。

新华财经上海11月9日电本周,12万亿元的化债方案如期落地,债市反应相对中性,收益率不改窄幅波动格局。

分析人士认为,本轮化债安排基本符合预期,年内或仍有1至2万亿元的增量政府债供给,未来各机构需关注货币政策会否配合债券发行进行更多操作,这也意味着四季度债市的交易主线将回归资金面定价。

影响债市相对可控

2024年11月8日,本轮化债方案如期落地,主要涵盖了以下四方面内容,即一次性新增6万亿元地方专项债限额,分三年实施,2024年至2026年间每年安排2万亿元;自2024年起连续5年从新增地方专项债中安排8000亿元用于化债,累计规模4万亿元;2029年及以后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仍按原合同偿还;政策协同发力后,2028年以前,地方需要消化的隐债规模将大幅下降至2.3万亿元,化债压力明显减轻。

“对于本次大规模增加债务限额支持化债的举措,我们认为意在帮助地方政府卸下历史债务包袱,进而腾挪出更多资源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实现稳增长的经济发展目标。”国联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李清荷说。

那么,化债方案的落地,以及新债供给的增多会否对债市构成袭扰?

华西证券宏观联席首席分析师肖金川判断,年内政府债供给压力可控。

“考虑到今年8000亿元的特殊新增专项债已经发行完毕,而本次推出的6万亿元化债工具将分摊到3年发行(平均每年2万亿元),则在年内仅剩的两个月内,用于化债的增量政府债规模或在1至2万亿元左右,最多不超过2万亿元。”肖金川称,“至于其他的增量财政政策,包括发行特别国债补充银行资本、专项债支持收购存量土地与住房、土储等,目前尚处加快推进的过程中,于年内迅速落地的概率较低。由此,我们判断,2024年11月至12月,政府债的累计净发行规模或在2万亿元至3万亿元左右,叠加年内大概率尚有一次降准操作,因此未来两个月的一级市场供给压力会落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李清荷亦认为:“考虑到当前的债市利率已经对‘新增较大规模供给’充分定价,因此一级供给增多所带来的整体扰动料十分有限。”

城投企业基本面迎来利好

值得一提的是,化债政策落地利好城投企业基本面也成为了业界共识。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瑞东指出,化债政策落地对信用债的利好较为直接,将直接提升地方政府和城投平台的信用资质,后续城投债利差料将持续压缩。

“支持政策的落地,有助于城投企业加快转型进程。”一位券商固收部门负责人亦向记者表达了乐观的看法,“大规模隐债置换料对城投企业基本面形成明显利好。对于城投平台来说,未来该类主体或可通过债务置换的方式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减轻债务压力。短期来看,本轮化债举措有助于提振区域市场信心,打开弱资质、短久期城投债的利差压缩空间。长期来看,隐债化解工作进入攻坚阶段,这意味着城投企业将彻底剥离与地方政府的信用绑定,即‘退平台’为大势所趋——彼时城投公司将逐渐转型为自负盈亏的市场化经营主体,而后以市场化方式在新增投融资上寻求突破,以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从长期视角根本性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根据券商统计,2024年1月至10月,城投债的发行量合计为41217亿元,同比下降13%;2024年1月至10月,城投债实现净增量合计-131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1477亿元转负。

来自光大证券固收团队的观点认为,在得到充足的“化解存量”隐性债务的资源支持之后,地方融资平台的改革转型将进一步提速,而这也会成为遏制新增隐性债务的有力抓手。

此外,大规模债务置换往往会伴随着部分高票息城投债的提前兑付,结合化债背景下融资政策持续收紧的现状,预计未来城投债的供给会更加稀缺,这也将利好存量城投债的二级市场表现。

多空博弈或促债市重现震荡

对债市来说,短期利空已然出尽。

截至11月8日收盘,银行间利率债市场收益率小幅波动。举例来看,SKY_3M微升1BP至1.37%;中债国债收益率曲线2年期回落1BP至1.42%;SKY_10Y稳定在2.11%附近。

不过,在部分持审慎态度的机构看来,后续影响债市表现的不确定因素依旧存在。

“本周五长端利率先下后上,先是定价了预期内的6万亿元增量财政利空落地,后续随着发布会的推进,更多增量信息和政策预期出现,债市转向避险。”一位机构交易员向记者表示,“当前面临的情景是,年内的增量财政规模基本落地,但2025年的财政刺激计划被预先提及,具体数字(如明年赤字率、其他用途的增量财政等)仍处未知状态。由此,债市很有可能以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节点,走出‘不连贯’的利空出尽行情。”

“展望后续,基本面核心矛盾有待解决,企业融资需求尚未恢复,产能仍在去化过程中,意味着支持性货币政策不会转向,债市还不会走熊。”华泰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张继强表示,“不过相比于股市,债市的问题是‘起点’太高,机构行为不稳定因素较多,股市作为竞争性资产又将分流部分资金,致使债市的波动明显增大。即便明年有一到两次降息,但考虑到财政供给、股市分流、本轮稳增长政策的意志等因素,多空博弈之下或很难带动长端利率下行太多,曲线形态走陡的概率更高。我们判断,明年10年期国债的利率低点较难突破1.8%至1.9%,向上也难以突破2.3%至2.4%,长期趋势虽不言结束,可震荡市的特征也将更为明显,各机构在保持乐观的同时,切忌放松警惕。”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展望后续,基本面核心矛盾有待解决,企业融资需求尚未恢复,产能仍在去化过程中,意味着支持性货币政策不会转向,债市还不会走熊。

新华财经上海11月9日电本周,12万亿元的化债方案如期落地,债市反应相对中性,收益率不改窄幅波动格局。

分析人士认为,本轮化债安排基本符合预期,年内或仍有1至2万亿元的增量政府债供给,未来各机构需关注货币政策会否配合债券发行进行更多操作,这也意味着四季度债市的交易主线将回归资金面定价。

影响债市相对可控

2024年11月8日,本轮化债方案如期落地,主要涵盖了以下四方面内容,即一次性新增6万亿元地方专项债限额,分三年实施,2024年至2026年间每年安排2万亿元;自2024年起连续5年从新增地方专项债中安排8000亿元用于化债,累计规模4万亿元;2029年及以后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仍按原合同偿还;政策协同发力后,2028年以前,地方需要消化的隐债规模将大幅下降至2.3万亿元,化债压力明显减轻。

“对于本次大规模增加债务限额支持化债的举措,我们认为意在帮助地方政府卸下历史债务包袱,进而腾挪出更多资源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实现稳增长的经济发展目标。”国联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李清荷说。

那么,化债方案的落地,以及新债供给的增多会否对债市构成袭扰?

华西证券宏观联席首席分析师肖金川判断,年内政府债供给压力可控。

“考虑到今年8000亿元的特殊新增专项债已经发行完毕,而本次推出的6万亿元化债工具将分摊到3年发行(平均每年2万亿元),则在年内仅剩的两个月内,用于化债的增量政府债规模或在1至2万亿元左右,最多不超过2万亿元。”肖金川称,“至于其他的增量财政政策,包括发行特别国债补充银行资本、专项债支持收购存量土地与住房、土储等,目前尚处加快推进的过程中,于年内迅速落地的概率较低。由此,我们判断,2024年11月至12月,政府债的累计净发行规模或在2万亿元至3万亿元左右,叠加年内大概率尚有一次降准操作,因此未来两个月的一级市场供给压力会落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李清荷亦认为:“考虑到当前的债市利率已经对‘新增较大规模供给’充分定价,因此一级供给增多所带来的整体扰动料十分有限。”

城投企业基本面迎来利好

值得一提的是,化债政策落地利好城投企业基本面也成为了业界共识。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瑞东指出,化债政策落地对信用债的利好较为直接,将直接提升地方政府和城投平台的信用资质,后续城投债利差料将持续压缩。

“支持政策的落地,有助于城投企业加快转型进程。”一位券商固收部门负责人亦向记者表达了乐观的看法,“大规模隐债置换料对城投企业基本面形成明显利好。对于城投平台来说,未来该类主体或可通过债务置换的方式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减轻债务压力。短期来看,本轮化债举措有助于提振区域市场信心,打开弱资质、短久期城投债的利差压缩空间。长期来看,隐债化解工作进入攻坚阶段,这意味着城投企业将彻底剥离与地方政府的信用绑定,即‘退平台’为大势所趋——彼时城投公司将逐渐转型为自负盈亏的市场化经营主体,而后以市场化方式在新增投融资上寻求突破,以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从长期视角根本性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根据券商统计,2024年1月至10月,城投债的发行量合计为41217亿元,同比下降13%;2024年1月至10月,城投债实现净增量合计-131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1477亿元转负。

来自光大证券固收团队的观点认为,在得到充足的“化解存量”隐性债务的资源支持之后,地方融资平台的改革转型将进一步提速,而这也会成为遏制新增隐性债务的有力抓手。

此外,大规模债务置换往往会伴随着部分高票息城投债的提前兑付,结合化债背景下融资政策持续收紧的现状,预计未来城投债的供给会更加稀缺,这也将利好存量城投债的二级市场表现。

多空博弈或促债市重现震荡

对债市来说,短期利空已然出尽。

截至11月8日收盘,银行间利率债市场收益率小幅波动。举例来看,SKY_3M微升1BP至1.37%;中债国债收益率曲线2年期回落1BP至1.42%;SKY_10Y稳定在2.11%附近。

不过,在部分持审慎态度的机构看来,后续影响债市表现的不确定因素依旧存在。

“本周五长端利率先下后上,先是定价了预期内的6万亿元增量财政利空落地,后续随着发布会的推进,更多增量信息和政策预期出现,债市转向避险。”一位机构交易员向记者表示,“当前面临的情景是,年内的增量财政规模基本落地,但2025年的财政刺激计划被预先提及,具体数字(如明年赤字率、其他用途的增量财政等)仍处未知状态。由此,债市很有可能以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节点,走出‘不连贯’的利空出尽行情。”

“展望后续,基本面核心矛盾有待解决,企业融资需求尚未恢复,产能仍在去化过程中,意味着支持性货币政策不会转向,债市还不会走熊。”华泰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张继强表示,“不过相比于股市,债市的问题是‘起点’太高,机构行为不稳定因素较多,股市作为竞争性资产又将分流部分资金,致使债市的波动明显增大。即便明年有一到两次降息,但考虑到财政供给、股市分流、本轮稳增长政策的意志等因素,多空博弈之下或很难带动长端利率下行太多,曲线形态走陡的概率更高。我们判断,明年10年期国债的利率低点较难突破1.8%至1.9%,向上也难以突破2.3%至2.4%,长期趋势虽不言结束,可震荡市的特征也将更为明显,各机构在保持乐观的同时,切忌放松警惕。”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最新评论

参与讨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