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疏浚 行为归责:债券市场交易违约处置机制

东方财富网

3天前

《金融市场研究》2024年11月刊发的《流程疏浚,行为归责:债券交易违约处置机制》一文,详细列举了交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违约行为及其原因,结合海外违约处理经验,为推动我国债券市场的高效运作与风险防控能力的全面提升提出政策建议。

作者:黄德,中国银行上海人民币交易业务总部副总裁

原文出自:流程疏浚,行为归责:债券交易违约处置机制[J].金融市场研究,2024(11):13-26.

一、引言

债券市场是经济金融稳定的重要支柱。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债券市场交易量快速增长,交易违约事件频发,对市场秩序和参与者权益构成挑战。《金融市场研究》2024年11月刊发的《流程疏浚,行为归责:债券交易违约处置机制》一文,详细列举了交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违约行为及其原因,结合海外违约处理经验,为推动我国债券市场的高效运作与风险防控能力的全面提升提出政策建议。

二、交易违约形式与原因

文章介绍了当前银行间市场的交易流程,并详尽列举了各交易环节中可能出现的违约行为。这些违约行为背后的原因复杂多样,包括交易术语不规范、债券被质押导致无法交易、市场价格波动引起的违约、交易闭环中断等。

①交易前的犹豫与反悔。通过中介达成的交易意向,可能因为一方的反悔而被迫取消,这种违约行为不仅影响了交易的效率,也损害了市场的信誉。

②交易中的拒绝与否认。这种违约可能发生在交易双方已在交易平台上达成协议,但一方突然拒绝确认,导致交易无法完成。

③交易后的失败与逃避。这通常发生在交易双方已在平台上达成交易,但在结算时一方拒绝履行义务。

三、海外市场经验

文章借鉴了美国和欧洲市场在债券监管和违约处置方面的经验。

①循环结算。循环结算机制,允许交易双方在结算失败后一定期限内重新发起结算,这种机制体现了市场对交易双方自主权的尊重,同时也提高了市场的灵活性和效率。

在海外场外市场的交易结算流程中,交易指令是否进入结算环节,通常取决于交易双方的意愿和能力,包括付款方的资金安排和付券方的持仓情况。因此,循环结算已成为境外债券结算的一种常规流程,主要目的是满足投资者延期交割的需求,适应跨境资金调拨、卖空融券等操作,并赋予交易双方更大的结算自主权。

②罚金制度。罚金制度对未能按时履行交割义务的违约方施加额外的财务惩罚,激励卖方按时履行交割义务,或对已发生的失败采取补救措施,该制度能够对市场参与者形成有效约束,维护市场交易秩序。

美国在2009年雷曼兄弟事件之后引入了规范的罚息机制,该机制最初应用于国债市场,随后扩展至联邦机构债和机构房屋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交易结算。该机制来自国债市场实践集团(TMPG)。欧洲则援引《中央证券存管机构条例》(CSDR)在确立循环结算、监测、备案及匿名公布结算失败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了一套标准化流程,包括结算失败监控、罚金征收及强制买入措施。

四、债券市场交易违约处理政策建议

文章基于银行间市场交易违约的各类情形以及交易违约处理的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债券市场演进的特点,提出完善市场规则、强化市场机构责任和制定事后处理指引等建议。

①市场规则的完善。文章建议,市场规则应与时俱进,明确交易达成的标准,强化结算责任,推广循环结算和T+N结算,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更清晰的指导。

②市场机构责任的压实。市场机构应加强内部制度和系统建设,明确交易员的授权,加强合规诚信建设,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

③事后处理指引的出台。对于违约后的处置,建议出台事后处理指引,包括自主协商、纠纷调解及法律诉讼指引,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明确的行动方向。

五、结语:守护市场的稳定与繁荣

文章为债券市场交易违约处置机制的完善提供了参考。在市场参与者、监管机构和自律组织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流程疏浚和行为归责,可以有效降低违约风险,保护市场参与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金融市场研究》2024年11月刊发的《流程疏浚,行为归责:债券交易违约处置机制》一文,详细列举了交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违约行为及其原因,结合海外违约处理经验,为推动我国债券市场的高效运作与风险防控能力的全面提升提出政策建议。

作者:黄德,中国银行上海人民币交易业务总部副总裁

原文出自:流程疏浚,行为归责:债券交易违约处置机制[J].金融市场研究,2024(11):13-26.

一、引言

债券市场是经济金融稳定的重要支柱。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债券市场交易量快速增长,交易违约事件频发,对市场秩序和参与者权益构成挑战。《金融市场研究》2024年11月刊发的《流程疏浚,行为归责:债券交易违约处置机制》一文,详细列举了交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违约行为及其原因,结合海外违约处理经验,为推动我国债券市场的高效运作与风险防控能力的全面提升提出政策建议。

二、交易违约形式与原因

文章介绍了当前银行间市场的交易流程,并详尽列举了各交易环节中可能出现的违约行为。这些违约行为背后的原因复杂多样,包括交易术语不规范、债券被质押导致无法交易、市场价格波动引起的违约、交易闭环中断等。

①交易前的犹豫与反悔。通过中介达成的交易意向,可能因为一方的反悔而被迫取消,这种违约行为不仅影响了交易的效率,也损害了市场的信誉。

②交易中的拒绝与否认。这种违约可能发生在交易双方已在交易平台上达成协议,但一方突然拒绝确认,导致交易无法完成。

③交易后的失败与逃避。这通常发生在交易双方已在平台上达成交易,但在结算时一方拒绝履行义务。

三、海外市场经验

文章借鉴了美国和欧洲市场在债券监管和违约处置方面的经验。

①循环结算。循环结算机制,允许交易双方在结算失败后一定期限内重新发起结算,这种机制体现了市场对交易双方自主权的尊重,同时也提高了市场的灵活性和效率。

在海外场外市场的交易结算流程中,交易指令是否进入结算环节,通常取决于交易双方的意愿和能力,包括付款方的资金安排和付券方的持仓情况。因此,循环结算已成为境外债券结算的一种常规流程,主要目的是满足投资者延期交割的需求,适应跨境资金调拨、卖空融券等操作,并赋予交易双方更大的结算自主权。

②罚金制度。罚金制度对未能按时履行交割义务的违约方施加额外的财务惩罚,激励卖方按时履行交割义务,或对已发生的失败采取补救措施,该制度能够对市场参与者形成有效约束,维护市场交易秩序。

美国在2009年雷曼兄弟事件之后引入了规范的罚息机制,该机制最初应用于国债市场,随后扩展至联邦机构债和机构房屋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交易结算。该机制来自国债市场实践集团(TMPG)。欧洲则援引《中央证券存管机构条例》(CSDR)在确立循环结算、监测、备案及匿名公布结算失败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了一套标准化流程,包括结算失败监控、罚金征收及强制买入措施。

四、债券市场交易违约处理政策建议

文章基于银行间市场交易违约的各类情形以及交易违约处理的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债券市场演进的特点,提出完善市场规则、强化市场机构责任和制定事后处理指引等建议。

①市场规则的完善。文章建议,市场规则应与时俱进,明确交易达成的标准,强化结算责任,推广循环结算和T+N结算,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更清晰的指导。

②市场机构责任的压实。市场机构应加强内部制度和系统建设,明确交易员的授权,加强合规诚信建设,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

③事后处理指引的出台。对于违约后的处置,建议出台事后处理指引,包括自主协商、纠纷调解及法律诉讼指引,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明确的行动方向。

五、结语:守护市场的稳定与繁荣

文章为债券市场交易违约处置机制的完善提供了参考。在市场参与者、监管机构和自律组织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流程疏浚和行为归责,可以有效降低违约风险,保护市场参与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最新评论

参与讨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