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城乡融合指数首发:嘉兴市多项指标位于前列,引领长三角共富新篇章

新华指数

1个月前

长三角各城市在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是浙江省杭州市、嘉兴市表现较好,杭州市整体水平在41地市位于第二,嘉兴市三个二级指标均位于前10。

新华财经杭州9月25日电(靳萱、常旭蝉)2024年9月25日,2024红船论坛在浙江嘉兴举办,活动中,中国(长三角)城乡融合发展指数正式发布。该指数从城乡共富、产业融合、要素融合、服务融合四大维度,量化评估长三角41个城市的城乡融合发展进程,动态监测城乡关系变化特征,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行动指引。

图片1.png

图为指数发布现场

新华指数研究院负责人曹占忠在会上发布并解读了中国(长三角)城乡融合发展指数。他介绍,整体来看,长三角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较高,城市间城乡融合差异较小,整体发展均衡性较高。长三角整体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差距不断变小;城乡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同步提升,公共服务均衡化水平提高,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上升。

图片2.png

“长三角41个城市可分为四个梯队,指数结果呈现从东中部向西北部递减趋势。第一梯队全面领先型城市发挥了重要的带动作用。其中,嘉兴、湖州,两个非万亿GDP城市表现突出。作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嘉兴在城乡共富方面表现突出,多项指标都排名第一;湖州则在生态环境和休闲农业方面优势突出。”曹占忠说。

城乡共富:浙江领跑 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之一,2023年经济总量突破30万亿元,并涌现出9座万亿城市。城乡共富维度的测算结果显示,浙江省城市表现最为突出,其城乡居民收入比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彰显了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共同富裕成效。尤其是嘉兴市,凭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低至1.53、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均为26.7%、乡村居民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超过城镇居民等优势,以92.14分稳居第一,成为唯一一个在城乡共富维度中得分高于90的城市。作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嘉兴市的实践无疑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经验。

产业融合:数字经济推动城乡深度融合

产业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根据产业融合维度的测算,长三角地区的三产带动作用尤为显著。数字经济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城乡产业链从线下到线上的全方位融合,催生了农业全产业链、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这种产业融合不仅丰富了城乡发展路径,还依托互联网平台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

如杭州市开创杭州美丽乡村建设大格局,打造农旅结合的风景旅游线。而新华财经企业数据库显示,作为唯一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超过50%的城市,截至2023年,嘉兴市农产品加工企业注册资本位居第4,农产品加工业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强大引擎。苏州市则凭借超4.9万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和195.4亿元的农产品线上销售额,第一、二、三次产业之间内在联系和关联效应不断增强。通过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长三角地区成功实现了城乡产业的深度联动。

要素融合与服务融合:要素跨空间流动加速,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齐头并进

城乡关系的核心是城乡要素的流动,长三角地区在要素融合维度表现优异,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的双向流动显著加快,数字农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城乡资源的高效配置。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突破了城乡空间的限制,提高了城乡资源配置的效率。

与此同时,服务融合的成果也令人瞩目。长三角各城市在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是浙江省杭州市、嘉兴市表现较好,杭州市整体水平在41地市位于第二,嘉兴市三个二级指标均位于前10。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尤其是数字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加速推进。城乡区域的交通、水电、物流等传统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改造显著提升,城乡之间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15分钟公共服务圈”全覆盖。

2014-2024嘉兴市路网密度蝶变.gif

2014-2024嘉兴市路网密度(数据来源:新华空间数据系统)

“我们以嘉兴为例,进行案例分析发现,其所有二级指标得分均高于80分,其中有3个二级指标在41地市中表现最优,分别是居民收入、居民消费、生活条件,充分展现嘉兴正以高水平的城乡融合发展成为推进共同富裕的典范城市;此外,数据要素、生态环境二级指标在41地市中分别位于第2、第3,展现嘉兴市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和生态文明发展走在各城市前列。”曹占忠表示。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其城乡融合发展不仅为中国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实践模板,也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未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长三角地区将继续推动要素与产业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探索县域经济与乡村振兴的良性互动,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此次红船论坛的成功举办,为中国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与思考。随着城乡融合发展的不断推进,长三角将继续引领全国城乡融合发展的潮流,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现。

长三角各城市在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是浙江省杭州市、嘉兴市表现较好,杭州市整体水平在41地市位于第二,嘉兴市三个二级指标均位于前10。

新华财经杭州9月25日电(靳萱、常旭蝉)2024年9月25日,2024红船论坛在浙江嘉兴举办,活动中,中国(长三角)城乡融合发展指数正式发布。该指数从城乡共富、产业融合、要素融合、服务融合四大维度,量化评估长三角41个城市的城乡融合发展进程,动态监测城乡关系变化特征,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行动指引。

图片1.png

图为指数发布现场

新华指数研究院负责人曹占忠在会上发布并解读了中国(长三角)城乡融合发展指数。他介绍,整体来看,长三角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较高,城市间城乡融合差异较小,整体发展均衡性较高。长三角整体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差距不断变小;城乡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同步提升,公共服务均衡化水平提高,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上升。

图片2.png

“长三角41个城市可分为四个梯队,指数结果呈现从东中部向西北部递减趋势。第一梯队全面领先型城市发挥了重要的带动作用。其中,嘉兴、湖州,两个非万亿GDP城市表现突出。作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嘉兴在城乡共富方面表现突出,多项指标都排名第一;湖州则在生态环境和休闲农业方面优势突出。”曹占忠说。

城乡共富:浙江领跑 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之一,2023年经济总量突破30万亿元,并涌现出9座万亿城市。城乡共富维度的测算结果显示,浙江省城市表现最为突出,其城乡居民收入比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彰显了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共同富裕成效。尤其是嘉兴市,凭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低至1.53、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均为26.7%、乡村居民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超过城镇居民等优势,以92.14分稳居第一,成为唯一一个在城乡共富维度中得分高于90的城市。作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嘉兴市的实践无疑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经验。

产业融合:数字经济推动城乡深度融合

产业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根据产业融合维度的测算,长三角地区的三产带动作用尤为显著。数字经济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城乡产业链从线下到线上的全方位融合,催生了农业全产业链、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这种产业融合不仅丰富了城乡发展路径,还依托互联网平台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

如杭州市开创杭州美丽乡村建设大格局,打造农旅结合的风景旅游线。而新华财经企业数据库显示,作为唯一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超过50%的城市,截至2023年,嘉兴市农产品加工企业注册资本位居第4,农产品加工业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强大引擎。苏州市则凭借超4.9万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和195.4亿元的农产品线上销售额,第一、二、三次产业之间内在联系和关联效应不断增强。通过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长三角地区成功实现了城乡产业的深度联动。

要素融合与服务融合:要素跨空间流动加速,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齐头并进

城乡关系的核心是城乡要素的流动,长三角地区在要素融合维度表现优异,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的双向流动显著加快,数字农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城乡资源的高效配置。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突破了城乡空间的限制,提高了城乡资源配置的效率。

与此同时,服务融合的成果也令人瞩目。长三角各城市在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是浙江省杭州市、嘉兴市表现较好,杭州市整体水平在41地市位于第二,嘉兴市三个二级指标均位于前10。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尤其是数字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加速推进。城乡区域的交通、水电、物流等传统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改造显著提升,城乡之间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15分钟公共服务圈”全覆盖。

2014-2024嘉兴市路网密度蝶变.gif

2014-2024嘉兴市路网密度(数据来源:新华空间数据系统)

“我们以嘉兴为例,进行案例分析发现,其所有二级指标得分均高于80分,其中有3个二级指标在41地市中表现最优,分别是居民收入、居民消费、生活条件,充分展现嘉兴正以高水平的城乡融合发展成为推进共同富裕的典范城市;此外,数据要素、生态环境二级指标在41地市中分别位于第2、第3,展现嘉兴市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和生态文明发展走在各城市前列。”曹占忠表示。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其城乡融合发展不仅为中国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实践模板,也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未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长三角地区将继续推动要素与产业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探索县域经济与乡村振兴的良性互动,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此次红船论坛的成功举办,为中国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与思考。随着城乡融合发展的不断推进,长三角将继续引领全国城乡融合发展的潮流,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现。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最新评论

参与讨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