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死磕低价

36氪未来消费

柯晓斌

2周前

“又好又便宜”还是“又便宜又好”,对京东而言,是一个难题。

来源/36氪未来消费

作者/柯晓斌

“又好又便宜”还是“又便宜又好”,对京东而言,是一个难题。

一位接近京东人士告诉36氪,内部讨论今年618主题时出现了一个插曲。几经讨论,主题从最初的“又好又便宜”,变成了最终的“又便宜又好”,京东的低价焦虑展露无遗。

拼多多以低价突出重围,如今已能和阿里一较高下,来势汹汹的抖音电商也不遑多让。京东陷入了保三争二之战,过去一年的“低价”战略,在京东618这个角逐场 ,迎来大考。对于以自营为底盘的京东,想实现低价需要有重塑供应链的勇气,破釜沉舟。

一方面通过降低入驻门槛,大量寻找中小商家,并加码源头直采,扩大白牌容量,寻找“低价”的解题方案,另一方面,在内部打通第三方商家和自营的运营系统,执行“谁低价,推荐谁”,力推自营和第三方商家的流量平权。此外,京东对标拼多多推出了百亿补贴,真金白银下场做低价。

同时,京东还成立了比价团队,通过人工加系统双向检测的模式,进行全网比价。“一旦发现,同款产品在其他渠道售价更低,京东的后台系统会自动跟价。”一个家电商家表示,比价很早之前就有,但今年618系统抓得很准,跟价也很快。

如果说过去一年,京东在全方位补课,那今年618是它交出的第一份答卷。目前来看,京东的“低价”战略初显成效,但大象转身,尚需时间。

01

京东补课低价

变化是剧烈的。

2022年底,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在一场内部大会上,将“低价”列为京东零售未来三年最重要的战略。刘强东还在其他内部场合表示,零售制胜秘诀只有一个:低价、低价、低价。

时任京东集团 CEO 徐雷也在这个会上强调了低价战略之路道阻且长,刻不容缓。“今天我们坚定了要做低价,大家意志统一了,以后的改变特别多、特别难,但没办法,(低价)这条路,我们必须走下去”。

至此,自上而下的京东低价战略正式浮出水面。

“每天都在培训,学习如何和商家谈判,既要拿到更低价格,又要稳定商家情绪,以防出逃”,一位京东采销回忆起那段时间,“一个会接着一个会”。焦虑的情绪在弥漫在京东上空,如何稳住KA是重中之重。

如果品牌方是京东的底盘,让他们实现低价成本较高,腰部商家和白牌品牌则是京东低价战略的破题之处。

去年1月,京东推出商家推出“春晓计划”,通过简化开店流程,降低开店成本、补贴等形式最大限度去扩充商家容量,其中大力鼓励个人在京东开店。一时间内,京东C(个人)店数量迎来井喷期。

同时,京东还大力推动源头直采,扩充白牌容量。“差不多的商品,我们卖130元以上,他们只卖99元,甚至79元”,上述京东商家透露。的确,抛却品牌溢价,白牌商家在价格上更具优势。

去年4 月9 日,京东零售开启了5 年来最大组织变革:取消事业群制,变为事业部制,原事业群统管下的各事业部,将按照细分品类拆分为具体的经营单元,拆分后的经营单元内,将不再区分POP 和自营,二者全面打通,进一步实现流量“平权”。

“明显感觉到,今年搜索同类商品,第三方商家的数量变得更多了”,上述商家表示。“以往京东会把客诉率、口碑等维度的权重放得很高,这样导致自营的商品实际上有更高推荐权”,一位负责京东销售的员工表示,去年618前后,京东改变了前台的推荐算法,执行谁低价,推荐谁。

供给端和销售模型双向并轨,受益于此,京东的第三方商家数量迎来上升期。 

京东集团CEO许冉表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京东第三方活跃商家数已突破百万,而且三方商品的订单量和用户数都在大幅提升。但她也承认,相比于竞争对手,京东在三方商品上的供给仍处于劣势,“未来几个季度,仍是拓规模的阶段”,但她相信,“3P订单数和GMV超过自营商品只是时间问题”。

在低价上,京东和拼多多殊途同归,但模式并不相同。

拼多多以白牌起家,通过流量裹挟品牌商家,被迫让品牌商家卷入低价的无限游戏。京东则是在现有流量基础之上,大规模引入白牌或中小商家,通过价格,让他们充分竞争,以期获得通往低价之路。

02

商家底盘尚稳固

充分竞争是有阵痛的,短期内,交易额不变的情况下,这其实是商家自己的的左右手博弈。

“从销量来看,自营店铺依旧大于第三方店铺,但第三方店铺的销售增速更快。”一位在京东上是同时拥有自营和第三方店铺的KA商家告诉36氪。

从36氪接触到的多位商家销售情况来看,第三方店铺销售数据上升的代价是自营店铺销售数据下滑,整体趋势大致如此。一些商家在京东的销售额已低于其他非货架电商平台,不过,对大部分商家而言,京东依然是重要销售渠道。

低价战略时会压缩商家们的利润空间,但京东试图在极限拉扯中寻找平衡点。

“京东只跟品牌商授权经销商的价格,如果品牌商其他渠道乱价,京东跟价,正常来说,我们只要投诉,还是可以挽回一些损失。”上述KA商家表示。

同时,对于自营店铺而言,京东为了覆盖物流、运营等成本,京东和商家会协商一个毛利区间。“供货价格不变,销售价变低的情况下,京东毛利空间会降低,为了找到平衡,京东就需要压低供货价。”上述KA商家告诉36氪。但为了稳定商家,京东同时会从其他费用里弥补商家。

比如,一些商家的销售费用在缩窄。“过去618,品类主推日时,首页会场展示的资源位价格比较贵,虽然有曝光但是转化效果一般。”上述KA商家表示,今年,只要做到价格足够低,就可以免费获得百亿补贴的广告位。“低价产品价格星级高,权重高,搜索靠前流量就大”。

一位腰部商家表示,今年618期间,他们的广告费用下滑了80%。

这种变化已经在京东1季度报中初现端倪。今年Q1京东平台广告服务收入表现低迷,增速只有1.2%——这是京东不得不做的取舍。只有激活商家侧,才能获得新的增量。

不过好在,今年京东Q1季度报超出市场预期。刚过去的Q1,京东实现营收2600亿元,同比增长7.0%,经营利润则达到了77亿元,同比大增20.3%。财报发布前夕,京东对零售业务给出的指引是,经营利润可能下滑16%。

“又好又便宜”还是“又便宜又好”,对京东而言,是一个难题。

来源/36氪未来消费

作者/柯晓斌

“又好又便宜”还是“又便宜又好”,对京东而言,是一个难题。

一位接近京东人士告诉36氪,内部讨论今年618主题时出现了一个插曲。几经讨论,主题从最初的“又好又便宜”,变成了最终的“又便宜又好”,京东的低价焦虑展露无遗。

拼多多以低价突出重围,如今已能和阿里一较高下,来势汹汹的抖音电商也不遑多让。京东陷入了保三争二之战,过去一年的“低价”战略,在京东618这个角逐场 ,迎来大考。对于以自营为底盘的京东,想实现低价需要有重塑供应链的勇气,破釜沉舟。

一方面通过降低入驻门槛,大量寻找中小商家,并加码源头直采,扩大白牌容量,寻找“低价”的解题方案,另一方面,在内部打通第三方商家和自营的运营系统,执行“谁低价,推荐谁”,力推自营和第三方商家的流量平权。此外,京东对标拼多多推出了百亿补贴,真金白银下场做低价。

同时,京东还成立了比价团队,通过人工加系统双向检测的模式,进行全网比价。“一旦发现,同款产品在其他渠道售价更低,京东的后台系统会自动跟价。”一个家电商家表示,比价很早之前就有,但今年618系统抓得很准,跟价也很快。

如果说过去一年,京东在全方位补课,那今年618是它交出的第一份答卷。目前来看,京东的“低价”战略初显成效,但大象转身,尚需时间。

01

京东补课低价

变化是剧烈的。

2022年底,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在一场内部大会上,将“低价”列为京东零售未来三年最重要的战略。刘强东还在其他内部场合表示,零售制胜秘诀只有一个:低价、低价、低价。

时任京东集团 CEO 徐雷也在这个会上强调了低价战略之路道阻且长,刻不容缓。“今天我们坚定了要做低价,大家意志统一了,以后的改变特别多、特别难,但没办法,(低价)这条路,我们必须走下去”。

至此,自上而下的京东低价战略正式浮出水面。

“每天都在培训,学习如何和商家谈判,既要拿到更低价格,又要稳定商家情绪,以防出逃”,一位京东采销回忆起那段时间,“一个会接着一个会”。焦虑的情绪在弥漫在京东上空,如何稳住KA是重中之重。

如果品牌方是京东的底盘,让他们实现低价成本较高,腰部商家和白牌品牌则是京东低价战略的破题之处。

去年1月,京东推出商家推出“春晓计划”,通过简化开店流程,降低开店成本、补贴等形式最大限度去扩充商家容量,其中大力鼓励个人在京东开店。一时间内,京东C(个人)店数量迎来井喷期。

同时,京东还大力推动源头直采,扩充白牌容量。“差不多的商品,我们卖130元以上,他们只卖99元,甚至79元”,上述京东商家透露。的确,抛却品牌溢价,白牌商家在价格上更具优势。

去年4 月9 日,京东零售开启了5 年来最大组织变革:取消事业群制,变为事业部制,原事业群统管下的各事业部,将按照细分品类拆分为具体的经营单元,拆分后的经营单元内,将不再区分POP 和自营,二者全面打通,进一步实现流量“平权”。

“明显感觉到,今年搜索同类商品,第三方商家的数量变得更多了”,上述商家表示。“以往京东会把客诉率、口碑等维度的权重放得很高,这样导致自营的商品实际上有更高推荐权”,一位负责京东销售的员工表示,去年618前后,京东改变了前台的推荐算法,执行谁低价,推荐谁。

供给端和销售模型双向并轨,受益于此,京东的第三方商家数量迎来上升期。 

京东集团CEO许冉表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京东第三方活跃商家数已突破百万,而且三方商品的订单量和用户数都在大幅提升。但她也承认,相比于竞争对手,京东在三方商品上的供给仍处于劣势,“未来几个季度,仍是拓规模的阶段”,但她相信,“3P订单数和GMV超过自营商品只是时间问题”。

在低价上,京东和拼多多殊途同归,但模式并不相同。

拼多多以白牌起家,通过流量裹挟品牌商家,被迫让品牌商家卷入低价的无限游戏。京东则是在现有流量基础之上,大规模引入白牌或中小商家,通过价格,让他们充分竞争,以期获得通往低价之路。

02

商家底盘尚稳固

充分竞争是有阵痛的,短期内,交易额不变的情况下,这其实是商家自己的的左右手博弈。

“从销量来看,自营店铺依旧大于第三方店铺,但第三方店铺的销售增速更快。”一位在京东上是同时拥有自营和第三方店铺的KA商家告诉36氪。

从36氪接触到的多位商家销售情况来看,第三方店铺销售数据上升的代价是自营店铺销售数据下滑,整体趋势大致如此。一些商家在京东的销售额已低于其他非货架电商平台,不过,对大部分商家而言,京东依然是重要销售渠道。

低价战略时会压缩商家们的利润空间,但京东试图在极限拉扯中寻找平衡点。

“京东只跟品牌商授权经销商的价格,如果品牌商其他渠道乱价,京东跟价,正常来说,我们只要投诉,还是可以挽回一些损失。”上述KA商家表示。

同时,对于自营店铺而言,京东为了覆盖物流、运营等成本,京东和商家会协商一个毛利区间。“供货价格不变,销售价变低的情况下,京东毛利空间会降低,为了找到平衡,京东就需要压低供货价。”上述KA商家告诉36氪。但为了稳定商家,京东同时会从其他费用里弥补商家。

比如,一些商家的销售费用在缩窄。“过去618,品类主推日时,首页会场展示的资源位价格比较贵,虽然有曝光但是转化效果一般。”上述KA商家表示,今年,只要做到价格足够低,就可以免费获得百亿补贴的广告位。“低价产品价格星级高,权重高,搜索靠前流量就大”。

一位腰部商家表示,今年618期间,他们的广告费用下滑了80%。

这种变化已经在京东1季度报中初现端倪。今年Q1京东平台广告服务收入表现低迷,增速只有1.2%——这是京东不得不做的取舍。只有激活商家侧,才能获得新的增量。

不过好在,今年京东Q1季度报超出市场预期。刚过去的Q1,京东实现营收2600亿元,同比增长7.0%,经营利润则达到了77亿元,同比大增20.3%。财报发布前夕,京东对零售业务给出的指引是,经营利润可能下滑16%。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最新评论

参与讨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