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润发正在重塑

联商网

2周前

沈辉时代”下,回归零售本质、重塑价格力,以及增强大润发Super、M会员店为代表的第二增长曲线,将成为大润发“自我重塑”的重点棋。

出品/零售商业财经

作者/李梦冉

近期,有关高鑫零售业务侧调整的动态,颇受外界关注。

一边是小润发的动态调整,另一边是加大对M会员商店的投入,「零售商业财经」从高鑫零售内部获悉,M会员商店预计今年7月-8月在华东地区连开两家。

高鑫零售的系列新动态无不在释放一个信号:企业正在推动主营业态的高质量发展,进入“自我重塑”的新阶段。

实际上,当我们在探讨高鑫零售新动作背后的深意时,核心关注点应当落在高鑫零售全盘战略布局,而非“小润发”这一单独业态的短期调整。

某种程度上,纵观小润发近些年的发展,作为社区生鲜超市品牌,小润发仅能视作高鑫零售顺势而为的业态布局,其在内部的战略意义尚不足以和大润发、大润发Super及M会员商店相提并论,这一点从高鑫零售财报数据中也能窥见一二。

数据显示,2022-2023财年,小润发已转为聚焦南通区域,共关店40家;而在2023-2024财年年报中,“小润发”已不被提及。

与之相对应的是,新上任的CEO沈辉在财报表示:未来高鑫零售将充分利用大润发多年积累的优势和资源,聚焦于营收规模的稳定增长,持续优化会员店盈利模式,加快区域布局优化和尾部店铺的改进工作,以期实现扭亏为盈的目标。

可见,高鑫零售正在落实“回归零售的本质”理念,而处于新旧交替阶段的大卖场、中超以及会员店业务也正试图在找准属于自己的生态位。

01

小润发为何动态调整?

小润发诞生于社区生鲜炙手可热的时代。

2020年前后,头部零售企业纷纷布局社区生鲜业态,各大卖场、大型商超能依托主营品牌原有的供应链资源及品牌声量轻易铺就“缩小版的自己”。永辉mini、沃尔玛社区店、盒马mini等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

当零售企业致力于将生鲜门店“做小”时,高鑫零售以小润发为抓手,顺势布局社区生鲜业态。

背靠大润发,小润发拥有较为成熟的供应链资源扶持。彼时(2020年),高鑫零售一举开设了24家小润发门店。

虽然永辉、沃尔玛、高鑫零售等玩家下场做社区生鲜,能在短时间内搭建起成熟的经营样本,缩短试错链条,但国内社区赛道内卷激烈,这片战场的激烈程度不容小觑。

新入局者不仅要互相争抢蛋糕,还要提防聚焦细分领域的玩家,如专做火锅烧烤等食材的锅圈食汇、“不卖隔夜肉”的钱大妈以及量贩零食赛道的佼佼者零食很忙等,对手环伺下,各方入局者都难以快速找到清晰的破局点。

当小润发所处的社区生鲜赛道竞争日益激烈时,于母公司高鑫零售而言,本是顺势而为之举,如今就不得不思考其存在意义,这也是当下小润发处于“战略调整期”的原因之一。

至于小润发的未来,从高鑫零售官网及财报对于该业态的“消音”表征中便知答案。

02

“涅槃重生”与“曲线救国”

当下高鑫零售的“重塑”思路主要有二:其一,回归零售本质,重塑价格力;其二,将大润发Super、M会员商店视作第二增长曲线的关键布局。

首先,大润发承担着高鑫零售盈利主力军的职责。高鑫零售董事长黄明端表示:“增收降本是重中之重,扭亏为盈是公司第一目标。”如今,“扭亏为盈”的担子主要落到了大润发大卖场及中超业态的肩上。

图源:高鑫零售官网

2024上半年,高鑫零售对存量店铺进行重构大卖场2.0改造,基于“购物+体验+服务+社交”的用户价值,大润发的商品力和数字化能力都得到进一步优化。

无锡长江北路店作为大润发2.0重构店的示范,从商品结构、陈列、价格等进行优化,避免同质化、打造差异化。此外,门店还增设了酒吧堂食区、玩体馆等,增加了卖场的可逛性和体验性,提升消费者购物时的沉浸感。

除了对门店场景的创新性重塑外,构建差异化商品力也是高鑫零售的重要一环。

作为“差异化商品战略”重要一步——自有品牌,大润发通过与品牌商的合作,如开发自有品牌的低GI(血糖指数)食品,从健康层面打出差异化。

大润发的“明厨亮灶”计划,将后台食品加工制作过程“前台化”,直接让消费者感知到商品制作过程的安全性,提升对商品新鲜度的感知。通过种种差异化举措,大润发不断夯实“人货场”的差异化竞争力。

大润发门店 图源:零售商业财经

此外,高鑫零售“多业态+全渠道”的战略布局初见成效。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是高鑫零售同店销售在连续六年下滑后恢复增长之年,而其中主要得益于主阵地在淘鲜达及天猫平台B2C业务的贡献。

一系列焕新举措的推进,让大润发回归之后更有聚焦点和竞争力。

另一方面,高鑫零售加大了中超业态大润发Super以及M会员商店的投入,两者在新财年均会加速开店。

显然,“沈辉时代”下,回归零售本质、重塑价格力,以及增强大润发Super、M会员店为代表的第二增长曲线,将成为大润发“自我重塑”的重点棋。

自从去年M会员商店于扬州开出首店后,扩店动作持续提速:2023年4月28日,M会员商店首店落地扬州,同年年底,常州店开业;次年开年,M会员商店进军南京,并在同月开通常熟店线上业态,此后四月,嘉兴线上店也如约而至。

不论加速线上布局抑或线下拓店,由这些愈发密集的举动也可透出高鑫零售对于M会员商店的看重。

图源:品牌

除了扩店“加速度”外,在业务模式和服务品质方面,M会员商店南京店从6月8日正式开启会员免费自助洗车服务,且1日-7日试营业期间对所有市民免费开放自助洗车服务体验。「零售商业财经」从高鑫零售获悉,洗车服务未来将在全国会员门店推广。

大润发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或许将经由体量不断扩大和服务不断完善的M会员商店来“曲线救国”。

辞别欧尚,沈辉入主高鑫零售,执掌大润发变革重任。在行业纷纷探求更新、更多元的业务时,高鑫零售选择“回归”,看似逆势而行,实则返璞归真:重返大润发初心,重归零售本质。由此缩影也可远望:整个零售行业正在回归理性。

登录 | 注册

大润发一年关闭20家,高鑫零售的苦日子还没结束

大润发等待救援

高鑫零售2024财年营收725.67亿,新开6家大润发

林小海“回归”,上海家化换战场

大润发漯河源汇店停业

联商头条:“统一银座”易主;大润发推出“大润花”

2023中国购物中心企业TOP100发布

回到顶部

沈辉时代”下,回归零售本质、重塑价格力,以及增强大润发Super、M会员店为代表的第二增长曲线,将成为大润发“自我重塑”的重点棋。

出品/零售商业财经

作者/李梦冉

近期,有关高鑫零售业务侧调整的动态,颇受外界关注。

一边是小润发的动态调整,另一边是加大对M会员商店的投入,「零售商业财经」从高鑫零售内部获悉,M会员商店预计今年7月-8月在华东地区连开两家。

高鑫零售的系列新动态无不在释放一个信号:企业正在推动主营业态的高质量发展,进入“自我重塑”的新阶段。

实际上,当我们在探讨高鑫零售新动作背后的深意时,核心关注点应当落在高鑫零售全盘战略布局,而非“小润发”这一单独业态的短期调整。

某种程度上,纵观小润发近些年的发展,作为社区生鲜超市品牌,小润发仅能视作高鑫零售顺势而为的业态布局,其在内部的战略意义尚不足以和大润发、大润发Super及M会员商店相提并论,这一点从高鑫零售财报数据中也能窥见一二。

数据显示,2022-2023财年,小润发已转为聚焦南通区域,共关店40家;而在2023-2024财年年报中,“小润发”已不被提及。

与之相对应的是,新上任的CEO沈辉在财报表示:未来高鑫零售将充分利用大润发多年积累的优势和资源,聚焦于营收规模的稳定增长,持续优化会员店盈利模式,加快区域布局优化和尾部店铺的改进工作,以期实现扭亏为盈的目标。

可见,高鑫零售正在落实“回归零售的本质”理念,而处于新旧交替阶段的大卖场、中超以及会员店业务也正试图在找准属于自己的生态位。

01

小润发为何动态调整?

小润发诞生于社区生鲜炙手可热的时代。

2020年前后,头部零售企业纷纷布局社区生鲜业态,各大卖场、大型商超能依托主营品牌原有的供应链资源及品牌声量轻易铺就“缩小版的自己”。永辉mini、沃尔玛社区店、盒马mini等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

当零售企业致力于将生鲜门店“做小”时,高鑫零售以小润发为抓手,顺势布局社区生鲜业态。

背靠大润发,小润发拥有较为成熟的供应链资源扶持。彼时(2020年),高鑫零售一举开设了24家小润发门店。

虽然永辉、沃尔玛、高鑫零售等玩家下场做社区生鲜,能在短时间内搭建起成熟的经营样本,缩短试错链条,但国内社区赛道内卷激烈,这片战场的激烈程度不容小觑。

新入局者不仅要互相争抢蛋糕,还要提防聚焦细分领域的玩家,如专做火锅烧烤等食材的锅圈食汇、“不卖隔夜肉”的钱大妈以及量贩零食赛道的佼佼者零食很忙等,对手环伺下,各方入局者都难以快速找到清晰的破局点。

当小润发所处的社区生鲜赛道竞争日益激烈时,于母公司高鑫零售而言,本是顺势而为之举,如今就不得不思考其存在意义,这也是当下小润发处于“战略调整期”的原因之一。

至于小润发的未来,从高鑫零售官网及财报对于该业态的“消音”表征中便知答案。

02

“涅槃重生”与“曲线救国”

当下高鑫零售的“重塑”思路主要有二:其一,回归零售本质,重塑价格力;其二,将大润发Super、M会员商店视作第二增长曲线的关键布局。

首先,大润发承担着高鑫零售盈利主力军的职责。高鑫零售董事长黄明端表示:“增收降本是重中之重,扭亏为盈是公司第一目标。”如今,“扭亏为盈”的担子主要落到了大润发大卖场及中超业态的肩上。

图源:高鑫零售官网

2024上半年,高鑫零售对存量店铺进行重构大卖场2.0改造,基于“购物+体验+服务+社交”的用户价值,大润发的商品力和数字化能力都得到进一步优化。

无锡长江北路店作为大润发2.0重构店的示范,从商品结构、陈列、价格等进行优化,避免同质化、打造差异化。此外,门店还增设了酒吧堂食区、玩体馆等,增加了卖场的可逛性和体验性,提升消费者购物时的沉浸感。

除了对门店场景的创新性重塑外,构建差异化商品力也是高鑫零售的重要一环。

作为“差异化商品战略”重要一步——自有品牌,大润发通过与品牌商的合作,如开发自有品牌的低GI(血糖指数)食品,从健康层面打出差异化。

大润发的“明厨亮灶”计划,将后台食品加工制作过程“前台化”,直接让消费者感知到商品制作过程的安全性,提升对商品新鲜度的感知。通过种种差异化举措,大润发不断夯实“人货场”的差异化竞争力。

大润发门店 图源:零售商业财经

此外,高鑫零售“多业态+全渠道”的战略布局初见成效。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是高鑫零售同店销售在连续六年下滑后恢复增长之年,而其中主要得益于主阵地在淘鲜达及天猫平台B2C业务的贡献。

一系列焕新举措的推进,让大润发回归之后更有聚焦点和竞争力。

另一方面,高鑫零售加大了中超业态大润发Super以及M会员商店的投入,两者在新财年均会加速开店。

显然,“沈辉时代”下,回归零售本质、重塑价格力,以及增强大润发Super、M会员店为代表的第二增长曲线,将成为大润发“自我重塑”的重点棋。

自从去年M会员商店于扬州开出首店后,扩店动作持续提速:2023年4月28日,M会员商店首店落地扬州,同年年底,常州店开业;次年开年,M会员商店进军南京,并在同月开通常熟店线上业态,此后四月,嘉兴线上店也如约而至。

不论加速线上布局抑或线下拓店,由这些愈发密集的举动也可透出高鑫零售对于M会员商店的看重。

图源:品牌

除了扩店“加速度”外,在业务模式和服务品质方面,M会员商店南京店从6月8日正式开启会员免费自助洗车服务,且1日-7日试营业期间对所有市民免费开放自助洗车服务体验。「零售商业财经」从高鑫零售获悉,洗车服务未来将在全国会员门店推广。

大润发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或许将经由体量不断扩大和服务不断完善的M会员商店来“曲线救国”。

辞别欧尚,沈辉入主高鑫零售,执掌大润发变革重任。在行业纷纷探求更新、更多元的业务时,高鑫零售选择“回归”,看似逆势而行,实则返璞归真:重返大润发初心,重归零售本质。由此缩影也可远望:整个零售行业正在回归理性。

登录 | 注册

大润发一年关闭20家,高鑫零售的苦日子还没结束

大润发等待救援

高鑫零售2024财年营收725.67亿,新开6家大润发

林小海“回归”,上海家化换战场

大润发漯河源汇店停业

联商头条:“统一银座”易主;大润发推出“大润花”

2023中国购物中心企业TOP100发布

回到顶部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最新评论

参与讨论

kero 2周前 沈辉时代”下,回归零售本质、重塑价格力,以及增强大润发Super、M会员店为代表的第二增长曲线,将成为大润发“自我重塑”的重点棋。
Toya. 2周前 沈辉时代”下,回归零售本质、重塑价格力,以及增强大润发Super、M会员店为代表的第二增长曲线,将成为大润发“自我重塑”的重点棋。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