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进博会】开放发展打开出行想象空间——从进博会看新能源汽车产业新动向

新华社

4天前

这些融合了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最新成果的出行新可能,在进博会上赚足了眼球。...“融合发展为我们带来新机遇”“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新课题”——在进博会的汽车展区和技术装备展区,从主机厂到零部件供应商,记者常听到中外企业高管们这样说。

新华财经上海11月10日电 可持续材料轮胎、AI智能座舱、“空中出租车”……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汽车展区向世界展现了出行领域的全新未来。

众多全球汽车品牌产品、多路径新能源技术竞相亮相,从中能看出哪些新门道?

绿色转型已成为汽车行业的必然选择——

纯电悍马来了,曾经的“油老虎”变身电动越野新星;梅赛德斯-迈巴赫带来量产纯电SUV,展现进军电车市场雄心;丰田在全球首展额定功率为300千瓦的氢燃料电池技术和产品……新能源车型和技术继续占据展区重要位置。

汽车供应链企业也加入绿色转型大军:用腰果壳做成树脂,用废旧轮胎做成炭黑,再将这些工业原料制成轮胎——米其林展出了一款可持续材料占比达71%的轮胎。

“计划到2050年,米其林轮胎100%由可持续材料制造而成。”米其林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叶菲说。

AI深度融入汽车,无人驾驶时代加速到来——

对着驾驶舱内大屏,说出今日的旅行感悟,AI自动生成一段优美的Vlog。今年,这款由大众汽车集团在华软件中心CARIAD中国带来的智能座舱模拟器,展现“AI上车”的更多可能。

“未来大众将持续加码在华投资,尤其强化在中国的产品和技术研发。”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说。

丰田等车企展出了在无人驾驶出租车领域的最新探索。“丰田与小马智行共同开发的Robotaxi已在北上广深进行商业化示范运营,累计行驶近4000万公里。”丰田展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新能源“飞行汽车”打开更多出行想象空间——

今年,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展台设置于汽车展区。“您乘坐的SD3721次由吉隆坡飞往马六甲的航班已经开始登机。”步入时的科技展台,观展者可在这座迷你“航站楼”里感受未来“打飞的”的场景。

这些融合了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最新成果的出行新可能,在进博会上赚足了眼球。

新能源汽车日趋完善的产业生态,也正孕育更多行业“黑科技”。

可实现高精度车内监测、判断车内生命体是否存在呼吸和心跳的毫米波雷达收发器,日本知名企业旭化成将展台最显眼位置留给了一款与中国企业合作的汽车“黑科技”产品。

旭化成株式会社执行官、中国总代表近藤修司说,公司希望通过进博会的舞台,与中国伙伴激发更多合作创新可能。

进博会不仅是各国企业展示最新科技的平台,更是深化中外汽车产业合作的催化剂。

“融合发展为我们带来新机遇”“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新课题”——在进博会的汽车展区和技术装备展区,从主机厂到零部件供应商,记者常听到中外企业高管们这样说。

从今年两会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持续出台促进汽车消费举措,再到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清零”,中国不断让外企感受到“新”的力量和暖意。

顺应国家政策,依托越发成熟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业链,中外企业锚定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领域持续发力。

多家eVTOL企业成为今年进博会上的“大赢家”:御风未来和金融租赁公司浦银金租达成战略合作,就100架纯电动力机型达成采购意向,合作规模超10亿元人民币;时的科技与总部位于阿联酋的Autocraft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开拓eVTOL在低空旅游、空中出行等领域的中东市场……

进博会上新技术年年有,新朋友也越来越多。今年,国际汽车零部件知名企业安波福首次参展进博会。

“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的创新几乎都在中国推广开来,过去那种把国外技术拿来中国市场的方式已不适应当前情况了。”安波福中国及亚太区总裁杨晓明说。

近期,有美国分析人士预测,中国电动汽车销量将有望进一步增长20%至25%。随着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推进,越来越多外资企业投资中国寻求技术合作,成为构建开放创新生态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大众汽车集团牵手安徽计划总投资231亿元人民币,在合肥打造全球第二大研发中心;施耐德电气金山创新实验园二期在上海落成,显著缩短新品研发周期……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说,跨国车企运用中国的市场、技术和制度开放等优势,实现了“在中国,为世界”的转变。

外国车企持续加码中国市场,中国车企也在积极“出海”融入全球市场。截至2023年底,中国企业在8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600多家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

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史蒂凡·哈通表示,中国持续推动对外开放,减少贸易壁垒,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合作至关重要,期望各方共同努力,维护开放的汽车市场。”(记者高亢、周蕊、吴慧珺、任军)

编辑:穆皓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这些融合了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最新成果的出行新可能,在进博会上赚足了眼球。...“融合发展为我们带来新机遇”“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新课题”——在进博会的汽车展区和技术装备展区,从主机厂到零部件供应商,记者常听到中外企业高管们这样说。

新华财经上海11月10日电 可持续材料轮胎、AI智能座舱、“空中出租车”……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汽车展区向世界展现了出行领域的全新未来。

众多全球汽车品牌产品、多路径新能源技术竞相亮相,从中能看出哪些新门道?

绿色转型已成为汽车行业的必然选择——

纯电悍马来了,曾经的“油老虎”变身电动越野新星;梅赛德斯-迈巴赫带来量产纯电SUV,展现进军电车市场雄心;丰田在全球首展额定功率为300千瓦的氢燃料电池技术和产品……新能源车型和技术继续占据展区重要位置。

汽车供应链企业也加入绿色转型大军:用腰果壳做成树脂,用废旧轮胎做成炭黑,再将这些工业原料制成轮胎——米其林展出了一款可持续材料占比达71%的轮胎。

“计划到2050年,米其林轮胎100%由可持续材料制造而成。”米其林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叶菲说。

AI深度融入汽车,无人驾驶时代加速到来——

对着驾驶舱内大屏,说出今日的旅行感悟,AI自动生成一段优美的Vlog。今年,这款由大众汽车集团在华软件中心CARIAD中国带来的智能座舱模拟器,展现“AI上车”的更多可能。

“未来大众将持续加码在华投资,尤其强化在中国的产品和技术研发。”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说。

丰田等车企展出了在无人驾驶出租车领域的最新探索。“丰田与小马智行共同开发的Robotaxi已在北上广深进行商业化示范运营,累计行驶近4000万公里。”丰田展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新能源“飞行汽车”打开更多出行想象空间——

今年,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展台设置于汽车展区。“您乘坐的SD3721次由吉隆坡飞往马六甲的航班已经开始登机。”步入时的科技展台,观展者可在这座迷你“航站楼”里感受未来“打飞的”的场景。

这些融合了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最新成果的出行新可能,在进博会上赚足了眼球。

新能源汽车日趋完善的产业生态,也正孕育更多行业“黑科技”。

可实现高精度车内监测、判断车内生命体是否存在呼吸和心跳的毫米波雷达收发器,日本知名企业旭化成将展台最显眼位置留给了一款与中国企业合作的汽车“黑科技”产品。

旭化成株式会社执行官、中国总代表近藤修司说,公司希望通过进博会的舞台,与中国伙伴激发更多合作创新可能。

进博会不仅是各国企业展示最新科技的平台,更是深化中外汽车产业合作的催化剂。

“融合发展为我们带来新机遇”“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新课题”——在进博会的汽车展区和技术装备展区,从主机厂到零部件供应商,记者常听到中外企业高管们这样说。

从今年两会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持续出台促进汽车消费举措,再到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清零”,中国不断让外企感受到“新”的力量和暖意。

顺应国家政策,依托越发成熟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业链,中外企业锚定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领域持续发力。

多家eVTOL企业成为今年进博会上的“大赢家”:御风未来和金融租赁公司浦银金租达成战略合作,就100架纯电动力机型达成采购意向,合作规模超10亿元人民币;时的科技与总部位于阿联酋的Autocraft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开拓eVTOL在低空旅游、空中出行等领域的中东市场……

进博会上新技术年年有,新朋友也越来越多。今年,国际汽车零部件知名企业安波福首次参展进博会。

“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的创新几乎都在中国推广开来,过去那种把国外技术拿来中国市场的方式已不适应当前情况了。”安波福中国及亚太区总裁杨晓明说。

近期,有美国分析人士预测,中国电动汽车销量将有望进一步增长20%至25%。随着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推进,越来越多外资企业投资中国寻求技术合作,成为构建开放创新生态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大众汽车集团牵手安徽计划总投资231亿元人民币,在合肥打造全球第二大研发中心;施耐德电气金山创新实验园二期在上海落成,显著缩短新品研发周期……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说,跨国车企运用中国的市场、技术和制度开放等优势,实现了“在中国,为世界”的转变。

外国车企持续加码中国市场,中国车企也在积极“出海”融入全球市场。截至2023年底,中国企业在8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600多家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

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史蒂凡·哈通表示,中国持续推动对外开放,减少贸易壁垒,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合作至关重要,期望各方共同努力,维护开放的汽车市场。”(记者高亢、周蕊、吴慧珺、任军)

编辑:穆皓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最新评论

参与讨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