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退款“变形记”:越界的平台,被压垮的卖家

雨果网

3周前

如果顺利,仅退款本应是“多赢”的局面,“但这种承诺是把双刃剑,当无法兑现时,多赢就变成了互相伤害。...除了亚马逊等平台“明文规定”的仅退款政策,卖家在跨境电商也存在着实质上的仅退款。

仅退款成“惯例”,跨境卖家的“心病”如何破解?

仅退款正在成为跨境卖家的一块心病。

2024年电商行所围绕的仅退款策略掀起了新的风波:随着电商平台竞争的白热化,对用户的争夺让各大平台纷纷押注仅退款,但这一现象却频繁引发争议。

而在跨境电商领域,围绕仅退款政策,也把越来越多的卖家拖入漩涡之中。“在跨境电商领域,仅退款其实已存在许久,但随着全托管热潮,卖家面临着由仅退款及其引发的更多压力。”跨境卖家林翔表示。

仅退款,是指消费者若在电商平台购买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可以选择向平台提交仅退款申请,一旦平台审核认定情况属实,消费者即可获得退款,无需进行商品的退还流程。

2021年初,拼多多的仅退款政策上线,对单笔 20 元以下的订单直接退款,涉及更高金额订单时,系统通常综合多项指标考虑,主动为信用记录优秀的用户部分退款。这一由拼多多“首创”的模式开始正式走向人们视野,而平台通过“低价+仅退款”组合拳,也走入了更大的下沉市场。

而随着国内电商竞争加剧,各大电商平台经历了“质疑拼多多,学习拼多多,成为拼多多”的过程。随着低价竞争的开始,除了上线百亿补贴等低价好货之外,流量如何留存成为平台面临的最大挑战。2023年底,淘宝实行新的争议处理规则,根据大数据判断商品质量问题,让买家有机会不用自己举证商品存在问题就可以获得退款,且不用退回商品。此后,京东、抖音等电商平台陆续跟进,到了2024年初,仅退款已成为电商行业的标配。

但随着仅退款的普及,矛盾越来越突出。“双刃剑”,在雨果接触的国内外卖家中,几乎所有卖家都用这个词评价了仅退款这一模式。

林翔表示,各平台设立仅退款的初衷是承担治理责任,以消费者利益为核心,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权益保障,“如果能够完美执行,将会保障消费者利益。对于商家,降低由退换货导致的物流、人工等成本,倒逼商家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

然而,诸多商家发现,仅退款实际提升的是消费者对平台的体验,而不是对商品或者商家服务的体验。“在落地的过程中,这项制度变了味。”林翔就表示,来自于仅退款服务的推行中,平台并没有一碗水端平,而是刻意讨好消费者之嫌,纵容没有充分证据的仅退款订单生效,甚至吸引到“羊毛党”群体的蜂拥而至,导致生态失衡。

仅退款、比价系统被“羊毛党”们滥用,造成大量无理由的退款申请被通过。林翔告诉雨果跨境,有用户因为个人喜好变化选择仅退款也可以被判定通过,更有甚者利用仅退款规则进行恶意退款,从中谋利。商家则在仅退款的规则中处于弱势一方,困于大量退款、申诉困难,造成高昂成本和经营困难。

在管理执行过程中“一刀切”,没有做好平衡,很容易造成买卖双方的不平等的体感,从而招致一方的不满与指责。林翔表示,如果顺利,仅退款本应是“多赢”的局面,“但这种承诺是把双刃剑,当无法兑现时,多赢就变成了互相伤害。”

如何避免规则被滥用,是问题的核心,也是最大的难题。

不只是国内电商市场,仅退款带来的焦虑也蔓延至了跨境电商。

2022年,拼多多旗下跨境平台TEMU凭借全托管模式,为提升用户体验,TEMU也同样推出了仅退款等措施来优化售后服务,大部分在TEMU上购买的商品都可以享受90天“不满意全额退款”的售后政策。

事实上,在TEMU之前,仅退款在跨境电商已存在多年。

亚马逊最早在2017年就已在售后政策中加入了退款不退货的概念;2021年初,亚马逊官方正式推出新的退换货政策中,也提到:针对不超过20英镑或25欧元的商品提供全额退款,且不要求退回商品。

就在8月14日,亚马逊美国站发布一则“使用退款不退货解决方法简化退货流程“的通知。通知称,亚马逊物流退款不退货解决方案是一项新计划,通过为买家提供全额退款,并且买家无需退回商品,从而帮助卖家简化退货流程。

除了亚马逊等平台“明文规定”的仅退款政策,卖家在跨境电商也存在着实质上的仅退款。

由于跨境链路较长,跨境电商售后“反向物流”成本相对较高,尤其是对于低货值商品,商家处理退换货往往得不偿失,低于货值或受限于繁琐的退货流程,大部分退货基本上是仅退款。

林翔表示,跨境电商售后领域有两大:一个是运费占商品价格的比例大幅度提高,一个是商品维修的成本也大幅提高。这使得一旦商品出现质量问题,与其付出不对等的成本,不如直接给消费者或者直接弃货。

因此,对于跨境卖家,产品上架的过程中,基本都会考虑上售后成本。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美国不仅是线上电商平台的退货政策非常宽松,线下的实体场所退货政策也同样宽松。在一些线下商超等实体店,60、90天退换货的规定比比皆是。

如同国内卖家面临的困境,由于仅退款的政策过于宽松,在外网上甚至有不少教人如何在亚马逊上仅退款的教程。2023年12月,亚马逊将一个名为“REKK”的组织告上法庭,原因就是该组织在Reddit和Discord等社交媒体网站上售卖仅退款教程,获利价值数百万美元。而在外网上,关于“如何在TEMU上进行‘仅退款’操作”的视频和帖子同样比比皆是。在搜索引擎上输入“TEMU Refund Without Return”,可以搜索到大量关于TEMU退款不退货的教程。

为什么美国零售业在售后方面的规定如此宽松?也许可以从一组数据中看出一些“端倪”:根据全美零售联合会2017年进行的一项调查,商家估计大约有11%的销售额被退回,其中约11%的退货被认为是恶意行为,也就是说消费者欺诈行为对商家造成的损失约1%左右。

“这是个可以接受的程度。”林翔表示。

随着跨境电商发展的愈加成熟,卖家都摸索出了一套应对仅退款的策略,但随着全托管大潮的兴起,卖家还面临着因仅退款而引发的罚款和更多的困扰。

“罚款比仅退款更让人难以接受。”林翔告诉雨果跨境,全托管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在传统模式中,卖家需要承担的成本由货物成本与运输成本,但在全托管模式下,平台全权负责货物在海外的仓储及履约配送服务,卖家除了承担入仓段运费外,并不需要负责货物的运输费用,发往国外这段物流都由官方负责,物流运费自然卖家也就不用考虑。因此,对于一些低价格产品,在退货中,平台可能承担的损失比卖家还大。”

也就是说,在过往,退货的产生,所有的成本都由商家自己承担,在全托管模式下,平台则被拉入其中,需要承担运费的损失。因此,为了规范经营,促使商家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减少售后纠纷,与国内电商相似,TEMU也对商家施以仅退款加高额罚款。

有卖家介绍,TEMU罚款的依据来源于平台自创的质量分体系,质量分的判定标准又结合了产品的售后率和买家给出的星级评分。一般情况下,质量分在90分以上的产品出现售后不结算货款,70-80分则加码1倍罚款,60-70分为2.5倍,60分以下就要面临5倍罚款。

商家对于仅退款政策感到不满,不清晰的规则也是卖家所诟病的地方,“比如,你知道是因为质量退款,但你不知道具体是什么问题。在拼多多上,即使客户是恶意退款,你至少还能知道原因,还能看到图片,还能有客服所谓的介入。但在TEMU上,平台争议解决流程不过透明、无理由退款标准模糊,难以找到有效的申诉渠道。”

“退一步讲,如果是产品的问题,我可以接受仅退款和罚款,但如果是恶意退款,我为什么还要承担额外的罚款?如果被误判,我要如何维护我的利益?”林翔表示,这是关键痛点。

罚款之外,有卖家表示,有的平台不但不把货物退给商家,还要向商家收取退回运费、入仓检验费、七天不取货销毁费等费用,“卖家几乎要承担所有可能出现的售后事故,真的非常不合理。”

林翔表示,虽然其他平台也有类似的惩罚机制,但至少要理由成分。“我不反对平台开具罚单,但前提是平台规则合理,罚单证据充分,并且提供申诉渠道。”他表示,虽然亚马逊也有着仅退款的案例,但只有那些没有滥用历史记录的买家才能向卖家申请“退款不退货解决方案”,流程需要客户与卖家进行商议,双方都同意操作才可以进行仅退款服务。

亚马逊在8月14日推出的新政策中,也同样设置了严格的信用评估机制,只有信用良好的卖家和买家才能享受这一服务。此外,卖家还拥有选择是否启用该服务的权利,“这无疑为卖家提供了一定的灵活性。”

林翔表示,作为电子商务的核心载体,电商平台扮演着连接商家和消费者的重要角色,既要维护用户权益,又保持商家侧的公平,不让整个电商生态的品质和体验受到损害,“这种平衡不仅关乎到买卖双方的直接利益,更对整个电商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同样是在8月份,淘宝宣布优化仅退款策略,依据新版体验分提升商家售后自主权,对优质店铺减少或取消售后干预。据公开报道,得益于商家售后自主权提升及仅退款异常行为识别模型升级,淘宝天猫全平台对“已收到货仅退款”场景的介入已减少20%,不合理仅退款数量锐减。“纠偏仅退款措施,无疑是迈向平衡的积极步伐。”

策略本身没有错,但如何建立一个公平、透明的处理机制,考验着各家平台和整个行业的治理能力和管理智慧,“在仅退款的规则中,平台往左是用户,往右是商家,无论往哪边推进一点点,都会严重挤压他们的生存空间,平台既要维护用户的合法权益,也要给商家一个公平的环境。”林翔表示。

(封面图源:图虫创意)

(来源:雨果跨境编辑部)

本文作者对该作品拥有完整、合法的著作权及其他相关权益。未经许可同意,任何个人或组织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内容。转载请联系本文观察员,违规转载必究!

如果顺利,仅退款本应是“多赢”的局面,“但这种承诺是把双刃剑,当无法兑现时,多赢就变成了互相伤害。...除了亚马逊等平台“明文规定”的仅退款政策,卖家在跨境电商也存在着实质上的仅退款。

仅退款成“惯例”,跨境卖家的“心病”如何破解?

仅退款正在成为跨境卖家的一块心病。

2024年电商行所围绕的仅退款策略掀起了新的风波:随着电商平台竞争的白热化,对用户的争夺让各大平台纷纷押注仅退款,但这一现象却频繁引发争议。

而在跨境电商领域,围绕仅退款政策,也把越来越多的卖家拖入漩涡之中。“在跨境电商领域,仅退款其实已存在许久,但随着全托管热潮,卖家面临着由仅退款及其引发的更多压力。”跨境卖家林翔表示。

仅退款,是指消费者若在电商平台购买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可以选择向平台提交仅退款申请,一旦平台审核认定情况属实,消费者即可获得退款,无需进行商品的退还流程。

2021年初,拼多多的仅退款政策上线,对单笔 20 元以下的订单直接退款,涉及更高金额订单时,系统通常综合多项指标考虑,主动为信用记录优秀的用户部分退款。这一由拼多多“首创”的模式开始正式走向人们视野,而平台通过“低价+仅退款”组合拳,也走入了更大的下沉市场。

而随着国内电商竞争加剧,各大电商平台经历了“质疑拼多多,学习拼多多,成为拼多多”的过程。随着低价竞争的开始,除了上线百亿补贴等低价好货之外,流量如何留存成为平台面临的最大挑战。2023年底,淘宝实行新的争议处理规则,根据大数据判断商品质量问题,让买家有机会不用自己举证商品存在问题就可以获得退款,且不用退回商品。此后,京东、抖音等电商平台陆续跟进,到了2024年初,仅退款已成为电商行业的标配。

但随着仅退款的普及,矛盾越来越突出。“双刃剑”,在雨果接触的国内外卖家中,几乎所有卖家都用这个词评价了仅退款这一模式。

林翔表示,各平台设立仅退款的初衷是承担治理责任,以消费者利益为核心,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权益保障,“如果能够完美执行,将会保障消费者利益。对于商家,降低由退换货导致的物流、人工等成本,倒逼商家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

然而,诸多商家发现,仅退款实际提升的是消费者对平台的体验,而不是对商品或者商家服务的体验。“在落地的过程中,这项制度变了味。”林翔就表示,来自于仅退款服务的推行中,平台并没有一碗水端平,而是刻意讨好消费者之嫌,纵容没有充分证据的仅退款订单生效,甚至吸引到“羊毛党”群体的蜂拥而至,导致生态失衡。

仅退款、比价系统被“羊毛党”们滥用,造成大量无理由的退款申请被通过。林翔告诉雨果跨境,有用户因为个人喜好变化选择仅退款也可以被判定通过,更有甚者利用仅退款规则进行恶意退款,从中谋利。商家则在仅退款的规则中处于弱势一方,困于大量退款、申诉困难,造成高昂成本和经营困难。

在管理执行过程中“一刀切”,没有做好平衡,很容易造成买卖双方的不平等的体感,从而招致一方的不满与指责。林翔表示,如果顺利,仅退款本应是“多赢”的局面,“但这种承诺是把双刃剑,当无法兑现时,多赢就变成了互相伤害。”

如何避免规则被滥用,是问题的核心,也是最大的难题。

不只是国内电商市场,仅退款带来的焦虑也蔓延至了跨境电商。

2022年,拼多多旗下跨境平台TEMU凭借全托管模式,为提升用户体验,TEMU也同样推出了仅退款等措施来优化售后服务,大部分在TEMU上购买的商品都可以享受90天“不满意全额退款”的售后政策。

事实上,在TEMU之前,仅退款在跨境电商已存在多年。

亚马逊最早在2017年就已在售后政策中加入了退款不退货的概念;2021年初,亚马逊官方正式推出新的退换货政策中,也提到:针对不超过20英镑或25欧元的商品提供全额退款,且不要求退回商品。

就在8月14日,亚马逊美国站发布一则“使用退款不退货解决方法简化退货流程“的通知。通知称,亚马逊物流退款不退货解决方案是一项新计划,通过为买家提供全额退款,并且买家无需退回商品,从而帮助卖家简化退货流程。

除了亚马逊等平台“明文规定”的仅退款政策,卖家在跨境电商也存在着实质上的仅退款。

由于跨境链路较长,跨境电商售后“反向物流”成本相对较高,尤其是对于低货值商品,商家处理退换货往往得不偿失,低于货值或受限于繁琐的退货流程,大部分退货基本上是仅退款。

林翔表示,跨境电商售后领域有两大:一个是运费占商品价格的比例大幅度提高,一个是商品维修的成本也大幅提高。这使得一旦商品出现质量问题,与其付出不对等的成本,不如直接给消费者或者直接弃货。

因此,对于跨境卖家,产品上架的过程中,基本都会考虑上售后成本。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美国不仅是线上电商平台的退货政策非常宽松,线下的实体场所退货政策也同样宽松。在一些线下商超等实体店,60、90天退换货的规定比比皆是。

如同国内卖家面临的困境,由于仅退款的政策过于宽松,在外网上甚至有不少教人如何在亚马逊上仅退款的教程。2023年12月,亚马逊将一个名为“REKK”的组织告上法庭,原因就是该组织在Reddit和Discord等社交媒体网站上售卖仅退款教程,获利价值数百万美元。而在外网上,关于“如何在TEMU上进行‘仅退款’操作”的视频和帖子同样比比皆是。在搜索引擎上输入“TEMU Refund Without Return”,可以搜索到大量关于TEMU退款不退货的教程。

为什么美国零售业在售后方面的规定如此宽松?也许可以从一组数据中看出一些“端倪”:根据全美零售联合会2017年进行的一项调查,商家估计大约有11%的销售额被退回,其中约11%的退货被认为是恶意行为,也就是说消费者欺诈行为对商家造成的损失约1%左右。

“这是个可以接受的程度。”林翔表示。

随着跨境电商发展的愈加成熟,卖家都摸索出了一套应对仅退款的策略,但随着全托管大潮的兴起,卖家还面临着因仅退款而引发的罚款和更多的困扰。

“罚款比仅退款更让人难以接受。”林翔告诉雨果跨境,全托管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在传统模式中,卖家需要承担的成本由货物成本与运输成本,但在全托管模式下,平台全权负责货物在海外的仓储及履约配送服务,卖家除了承担入仓段运费外,并不需要负责货物的运输费用,发往国外这段物流都由官方负责,物流运费自然卖家也就不用考虑。因此,对于一些低价格产品,在退货中,平台可能承担的损失比卖家还大。”

也就是说,在过往,退货的产生,所有的成本都由商家自己承担,在全托管模式下,平台则被拉入其中,需要承担运费的损失。因此,为了规范经营,促使商家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减少售后纠纷,与国内电商相似,TEMU也对商家施以仅退款加高额罚款。

有卖家介绍,TEMU罚款的依据来源于平台自创的质量分体系,质量分的判定标准又结合了产品的售后率和买家给出的星级评分。一般情况下,质量分在90分以上的产品出现售后不结算货款,70-80分则加码1倍罚款,60-70分为2.5倍,60分以下就要面临5倍罚款。

商家对于仅退款政策感到不满,不清晰的规则也是卖家所诟病的地方,“比如,你知道是因为质量退款,但你不知道具体是什么问题。在拼多多上,即使客户是恶意退款,你至少还能知道原因,还能看到图片,还能有客服所谓的介入。但在TEMU上,平台争议解决流程不过透明、无理由退款标准模糊,难以找到有效的申诉渠道。”

“退一步讲,如果是产品的问题,我可以接受仅退款和罚款,但如果是恶意退款,我为什么还要承担额外的罚款?如果被误判,我要如何维护我的利益?”林翔表示,这是关键痛点。

罚款之外,有卖家表示,有的平台不但不把货物退给商家,还要向商家收取退回运费、入仓检验费、七天不取货销毁费等费用,“卖家几乎要承担所有可能出现的售后事故,真的非常不合理。”

林翔表示,虽然其他平台也有类似的惩罚机制,但至少要理由成分。“我不反对平台开具罚单,但前提是平台规则合理,罚单证据充分,并且提供申诉渠道。”他表示,虽然亚马逊也有着仅退款的案例,但只有那些没有滥用历史记录的买家才能向卖家申请“退款不退货解决方案”,流程需要客户与卖家进行商议,双方都同意操作才可以进行仅退款服务。

亚马逊在8月14日推出的新政策中,也同样设置了严格的信用评估机制,只有信用良好的卖家和买家才能享受这一服务。此外,卖家还拥有选择是否启用该服务的权利,“这无疑为卖家提供了一定的灵活性。”

林翔表示,作为电子商务的核心载体,电商平台扮演着连接商家和消费者的重要角色,既要维护用户权益,又保持商家侧的公平,不让整个电商生态的品质和体验受到损害,“这种平衡不仅关乎到买卖双方的直接利益,更对整个电商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同样是在8月份,淘宝宣布优化仅退款策略,依据新版体验分提升商家售后自主权,对优质店铺减少或取消售后干预。据公开报道,得益于商家售后自主权提升及仅退款异常行为识别模型升级,淘宝天猫全平台对“已收到货仅退款”场景的介入已减少20%,不合理仅退款数量锐减。“纠偏仅退款措施,无疑是迈向平衡的积极步伐。”

策略本身没有错,但如何建立一个公平、透明的处理机制,考验着各家平台和整个行业的治理能力和管理智慧,“在仅退款的规则中,平台往左是用户,往右是商家,无论往哪边推进一点点,都会严重挤压他们的生存空间,平台既要维护用户的合法权益,也要给商家一个公平的环境。”林翔表示。

(封面图源:图虫创意)

(来源:雨果跨境编辑部)

本文作者对该作品拥有完整、合法的著作权及其他相关权益。未经许可同意,任何个人或组织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内容。转载请联系本文观察员,违规转载必究!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最新评论

参与讨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