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近日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货币政策的结构上,着力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加大对科技创新和设备更新改造的金融支持。
今年以来,商业银行抢抓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机遇,围绕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机制,全方面满足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信贷需求。
完善制度框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沈鹭表示,这一决策不仅反映了我国对创新驱动发展的高度重视,也为完善科技金融体制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完善制度框架的首要原因在于当前金融体制与科技创新的紧密结合还需进一步加强。通过构建更加健全的科技金融体制,能够有效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规模化生产过程中面临的资金困境。同时,通过政策引导和金融支持,政府可以更好地推动科技创新企业的加速成长,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国际竞争力。
科技金融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五篇大文章之一。今年以来,商业银行围绕科技金融,引导资金“滴灌”科技创新领域,有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商业银行完善科技金融领域的制度框架,是响应科技创新需求、加强风险管理、促进产融结合的关键措施。这不仅有助于科技型企业的成长,也对推动整个经济的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表示,完善的制度框架有助于商业银行与科技企业、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等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制度创新,商业银行可以参与科技项目的研发、成果转化等环节,实现金融资本与科技资源的有效对接。这种产融结合不仅能够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更全面的金融服务,也有助于银行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实现银行业务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今年以来,科技金融热度不减,金融监管部门陆续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细化科技金融发展的举措,加大激励科技创新发展力度。比如,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围绕培育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市场生态,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工作举措。此外,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的通知》明确,加大金融服务科创型企业力度。
业内专家表示,从商业银行支持科技创新的角度看,商业银行要根据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监管要求,制定明确的科技金融政策指引。这包括明确支持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政策、风险容忍度、激励机制等。通过这些政策指引,银行可以确保其科技金融服务与国家战略相一致,同时为内部操作提供清晰的指导原则。
创新融资产品
随着创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型企业在推动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科技型企业的高成长性和高风险性特点决定了其对资金的需求具有特殊性。传统的金融工具和融资产品往往难以满足不同科技型企业的需求。
“传统融资产品设计与科创型企业的融资需求出现了错配,无法全面满足科技型企业资金需求,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技金融发展。”沈鹭表示,科技型企业轻资产特点明显,通常缺乏长期稳定现金流的历史营收数据、有效抵质押物再加上创新技术潜在的风险较大,使得难以充分获得银行信贷支持。
落户江西全南县的赣州豪鼎家具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家具设计为核心,专业从事新型家具研发、制造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企业在扩大新型家具的研发投入中出现融资难题,银行了解情况后结合企业经营和现金流特点,提供了“科贷通”等信贷产品。“中国银行发放的150万元‘科贷通’将帮扶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与技术改造。”该公司董事长李华兴说。
实际中,创新融资产品的推出不仅对科技型企业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金融机构自身提高业务能力也有助力。通过设计和推出创新融资产品,金融机构能够拓展新的业务领域,提升自身在科技金融领域的竞争力。
为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银行还依托数字技术优化融资模式。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针对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丰富“产品走廊”,运用建行科创评价体系,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对科技型企业的自动评分,据此开展授信,适配金融产品。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的指导下,工商银行金华分行强化数字金融赋能,创新“金科E贷”等无抵押信用贷款产品,推动辖内工行磐安支行等金融机构结合当地科创难点,精准匹配专属信贷,助力科创企业融资探新路。
叶银丹分析,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科技型企业对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商业银行通过引入先进的金融科技手段,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提高服务的智能化和精准度。这种服务的细化不仅能够提升用户的服务体验,也有助于银行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在科技金融领域的融资产品和服务创新是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关键。专家表示,商业银行要不断创新金融产品。这包括开发与科技型企业成长周期相匹配的信贷产品、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探索股权与债权相结合的融资模式等。通过这些创新,银行强化与多部门联动服务,才能够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满足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
叶银丹建议,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风险投资等方式,参与企业的股权结构中,与企业共同承担风险,分享成长收益。这种融资方式创新有助于企业在没有足够抵押物的情况下获得资金,同时也为银行提供了参与企业成长的机会。此外,还可以根据企业的行业特点、发展阶段等因素,设计个性化的信贷产品。这种定制化的服务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也有助于银行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提升服务质效
近年来,细化多元服务成为金融行业的一大趋势。细化服务不仅是为了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更是为了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增强金融体系的整体竞争力。
沈鹭表示,由于科技型企业发展历经不同阶段,从种子期到成熟期,企业有着不同的融资需求和风险偏好,因此金融服务也应结合企业不同阶段的需求,进一步细分和优化服务。
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集聚的浙江,为推动金融资源下沉到乡镇,台州市蓬街镇创新深化“助企百晓”服务机制,积极搭建银企桥梁。浙江泰隆银行蓬街支行在“助企百晓”团队的协助下,结合科技型企业的专利、发明等情况,为科创企业量身定制知识产权混合质押贷款。据了解,泰隆银行从处于种子期的小微企业起就开始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服务,为符合授信条件的科技型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助力企业“知产”变“资产”。
银行要持续细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比如,初创企业需要高风险长周期的“耐心资本”,成长型企业则需要扩大产能的中长期贷款。天眼查数据研究院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分阶段细化服务,金融机构能够更精准、更全面了解科技型企业的信贷需求,有助于优化信贷投放结构。对于科技型企业来说,既满足了不同发展阶段所需及适配的资金,又降低因融资不畅而引发的各类风险。
金融机构在提供多样化服务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业务的创新性,还需要确保合规性。沈鹭表示,特别是在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中,金融机构需要采取更为细致的风险评估手段,加强风险监测预警,确保业务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随着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多样化,监管部门需要对金融创新保持一定的包容性,确保在不限制创新的前提下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防范金融风险的积累。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近日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货币政策的结构上,着力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加大对科技创新和设备更新改造的金融支持。
今年以来,商业银行抢抓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机遇,围绕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机制,全方面满足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信贷需求。
完善制度框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沈鹭表示,这一决策不仅反映了我国对创新驱动发展的高度重视,也为完善科技金融体制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完善制度框架的首要原因在于当前金融体制与科技创新的紧密结合还需进一步加强。通过构建更加健全的科技金融体制,能够有效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规模化生产过程中面临的资金困境。同时,通过政策引导和金融支持,政府可以更好地推动科技创新企业的加速成长,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国际竞争力。
科技金融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五篇大文章之一。今年以来,商业银行围绕科技金融,引导资金“滴灌”科技创新领域,有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商业银行完善科技金融领域的制度框架,是响应科技创新需求、加强风险管理、促进产融结合的关键措施。这不仅有助于科技型企业的成长,也对推动整个经济的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表示,完善的制度框架有助于商业银行与科技企业、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等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制度创新,商业银行可以参与科技项目的研发、成果转化等环节,实现金融资本与科技资源的有效对接。这种产融结合不仅能够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更全面的金融服务,也有助于银行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实现银行业务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今年以来,科技金融热度不减,金融监管部门陆续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细化科技金融发展的举措,加大激励科技创新发展力度。比如,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围绕培育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市场生态,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工作举措。此外,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的通知》明确,加大金融服务科创型企业力度。
业内专家表示,从商业银行支持科技创新的角度看,商业银行要根据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监管要求,制定明确的科技金融政策指引。这包括明确支持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政策、风险容忍度、激励机制等。通过这些政策指引,银行可以确保其科技金融服务与国家战略相一致,同时为内部操作提供清晰的指导原则。
创新融资产品
随着创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型企业在推动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科技型企业的高成长性和高风险性特点决定了其对资金的需求具有特殊性。传统的金融工具和融资产品往往难以满足不同科技型企业的需求。
“传统融资产品设计与科创型企业的融资需求出现了错配,无法全面满足科技型企业资金需求,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技金融发展。”沈鹭表示,科技型企业轻资产特点明显,通常缺乏长期稳定现金流的历史营收数据、有效抵质押物再加上创新技术潜在的风险较大,使得难以充分获得银行信贷支持。
落户江西全南县的赣州豪鼎家具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家具设计为核心,专业从事新型家具研发、制造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企业在扩大新型家具的研发投入中出现融资难题,银行了解情况后结合企业经营和现金流特点,提供了“科贷通”等信贷产品。“中国银行发放的150万元‘科贷通’将帮扶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与技术改造。”该公司董事长李华兴说。
实际中,创新融资产品的推出不仅对科技型企业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金融机构自身提高业务能力也有助力。通过设计和推出创新融资产品,金融机构能够拓展新的业务领域,提升自身在科技金融领域的竞争力。
为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银行还依托数字技术优化融资模式。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针对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丰富“产品走廊”,运用建行科创评价体系,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对科技型企业的自动评分,据此开展授信,适配金融产品。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的指导下,工商银行金华分行强化数字金融赋能,创新“金科E贷”等无抵押信用贷款产品,推动辖内工行磐安支行等金融机构结合当地科创难点,精准匹配专属信贷,助力科创企业融资探新路。
叶银丹分析,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科技型企业对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商业银行通过引入先进的金融科技手段,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提高服务的智能化和精准度。这种服务的细化不仅能够提升用户的服务体验,也有助于银行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在科技金融领域的融资产品和服务创新是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关键。专家表示,商业银行要不断创新金融产品。这包括开发与科技型企业成长周期相匹配的信贷产品、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探索股权与债权相结合的融资模式等。通过这些创新,银行强化与多部门联动服务,才能够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满足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
叶银丹建议,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风险投资等方式,参与企业的股权结构中,与企业共同承担风险,分享成长收益。这种融资方式创新有助于企业在没有足够抵押物的情况下获得资金,同时也为银行提供了参与企业成长的机会。此外,还可以根据企业的行业特点、发展阶段等因素,设计个性化的信贷产品。这种定制化的服务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也有助于银行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提升服务质效
近年来,细化多元服务成为金融行业的一大趋势。细化服务不仅是为了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更是为了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增强金融体系的整体竞争力。
沈鹭表示,由于科技型企业发展历经不同阶段,从种子期到成熟期,企业有着不同的融资需求和风险偏好,因此金融服务也应结合企业不同阶段的需求,进一步细分和优化服务。
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集聚的浙江,为推动金融资源下沉到乡镇,台州市蓬街镇创新深化“助企百晓”服务机制,积极搭建银企桥梁。浙江泰隆银行蓬街支行在“助企百晓”团队的协助下,结合科技型企业的专利、发明等情况,为科创企业量身定制知识产权混合质押贷款。据了解,泰隆银行从处于种子期的小微企业起就开始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服务,为符合授信条件的科技型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助力企业“知产”变“资产”。
银行要持续细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比如,初创企业需要高风险长周期的“耐心资本”,成长型企业则需要扩大产能的中长期贷款。天眼查数据研究院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分阶段细化服务,金融机构能够更精准、更全面了解科技型企业的信贷需求,有助于优化信贷投放结构。对于科技型企业来说,既满足了不同发展阶段所需及适配的资金,又降低因融资不畅而引发的各类风险。
金融机构在提供多样化服务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业务的创新性,还需要确保合规性。沈鹭表示,特别是在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中,金融机构需要采取更为细致的风险评估手段,加强风险监测预警,确保业务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随着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多样化,监管部门需要对金融创新保持一定的包容性,确保在不限制创新的前提下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防范金融风险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