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数据入表方兴未艾 国联股份、汇通达、上海钢联等有望成为“卖铲子的人”

挖贝网

14小时前

依托公司的技术优势,国联股份为行业上下游免费提供云ERP、智慧物流共享系统和零配共享系统、数字仓储等供应链SaaS服务,使得公司不仅以工业电子商务的“商务”环节为核心和抓手,构建与企业的强信任关系与合作粘性,还为公司积累了大量的行业数据。

随着《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的正式实施,数据入表进入实质化实施阶段。截止2024年9月2日,合计共有44家上市公司在半年报主表中披露了数据资产,涉及总体金额合计32.3亿元。

看到这一消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去寻找拥有大量数据资产的上市公司。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呢?

俗话说得好,卖铲子的永远比挖金子的赚钱,典型的例子就是在诞生于19世纪美国淘金热期间的牛仔裤品牌Levi's,由于牛仔裤结实耐穿,Levi's深受黄金矿工们的欢迎,并通过他们进入千千万万劳动者家中,后风靡全球。

一样的道理,随着上市公司不断推进数据入表,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数据入表的公司不就成了“卖铲子的人”么?而目前能够满足这一需求的,正是产业互联网企业,其中代表就有国联股份、汇通达、上海钢联等A股、港股上市公司。

A股制造业企业占比近七成制造业企业是数据入表主力

在谈论产业互联网企业帮助其他企业实现数据入表这一话题时,我们应该弄清楚另一个问题,哪种企业需要进行数据入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对应的产业互联网公司。

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 沪深制造业上市公司共计3418家,占比近七成。另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中国上市公司高端制造业发展报告(2024)》,截至2023年末,我国A股市场高端制造业上市公司共计2445家,占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45.74%。

既然制造业企业是我国上市企业的主力,那么制造业企业的数据能不能入表,有没有入表需求呢?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随着制造业企业数字化程度加深,这些制造业企业将积累大量数据,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销售数据、生产数据、采购数据,这些数据经过评估后可以作为资产计入财务报表,能够充实企业的资产类别及提高资产规模。

举例来说,近期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的数据产品“供应链智能管理数据”顺利完成数据资产入表工作,取得济南市大数据局颁发的数据资源登记证书和山东数据交易有限公司颁发的数据资产登记证书,实现首笔数据资产入表。

产业互联网企业助力制造业数据入表

数据入表前提是要形成数据,那么如何形成数据呢?这就要借助产业互联网的力量了。

何为产业互联网?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数字技术把产业各要素、各环节全部数字化、网络化。那么,产业互联网企业如何帮助制造业企业形成数据呢?其中,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供应链和生产的数字化,B2B互联网商品交易平台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供应链和销售数据的数字化。

举例来说,工业互联网平台方面,以华为“华为云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例,华为为某煤炭行业企业搭建了一个解决方案,将专业配煤师的经验通过AI进行传递,并进行全流程综合效益优化,每吨焦炭的成本可下降30元,按100万吨焦炭的年产能计算,每年可为该公司节省煤炭成本约3000万。在这一案例中,华为通过将配煤师的经验转化为数据,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B2B互联网商品交易平台方面,以国联股份代企业为制造业企业数据入表做的大量工作为例:首先进行技术攻关,截至目前公司拥有20余项大数据相关的专利技术。依托公司的技术优势,国联股份为行业上下游免费提供云ERP、智慧物流共享系统和零配共享系统、数字仓储等供应链SaaS服务,使得公司不仅以工业电子商务的“商务”环节为核心和抓手,构建与企业的强信任关系与合作粘性,还为公司积累了大量的行业数据。其次,拥有行业数据后,国联股份参与设立国内数交所首个“产业互联网数据专区”,这将为制造业企业数据入表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另外,帮助企业形成数据后,产业互联网企业还有另外一重任务,即帮助企业实现数据的规范化。因为不是任何数据都可以入表,它需要满足一定的财务、安全规范。比如说,企业供应链、客户数据往往需要脱敏处理,不能泄露用户隐私。

尚未形成绝对龙头A股上市公司或有望脱颖而出

前文已经提及,在帮助企业实现数据入表时,主要依赖两类产业互联网企业,一种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另一种是B2B商品交易平台。目前这两个行业都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市场规模增长迅速,但行业集中度不高,尚未形成绝对龙头

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有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行业龙头,比如工业富联、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所以,此处重点介绍B2B商品交易平台的发展情况。

首先该行业增长速度较快。根据网经社《2023年度中国产业电商市场数据报告》,2023年中国产业电商市场规模达33.89万亿元,较2022年的31.4万亿元同比增长7.92%。同时,2019—2022年市场规模(增速)分别为25万亿元(11.11%)、27.5万亿元(10%)、29.11万亿元(5.85%)、31.4万亿元(7.86%)。

其次,行业没有形成绝对龙头。中国B2B专业媒体和行业咨询机构托比网于2023年11月发布了“2023中国产业数字化百强榜”显示,阿里巴巴B2B位居行业第一。另有数据显示,阿里巴巴旗下专业B2B交易平台1688在2023年的交易额为8000亿元。依据网经社《2023年度中国产业电商市场数据报告》,2023年中国产业电商市场规模达33.89万亿元。也就是说,即便是行业第一的阿里巴巴B2B,其市场份额也不高。

在这一大背景下,A股上市的B2B平台,有望凭借更强综合实力,从诸多产业互联网平台中脱颖而出。

“2023中国产业数字化百强榜”显示,在行业排名前十的企业中,有三家A股、港股上市公司,分别是排名第3的国联股份、排名第4的汇通达、排名第6的上海钢联。

作为行业佼佼者,上述三家公司均展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比如国联股份2021年至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5.78亿元、11.26亿元、14.2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9.97%、94.6%、26.89%;上海钢联2021年至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1.78亿元、2.03亿元、2.40亿元。

数据“入表”今年刚起步,躬身入局的玩家比拼的是技术、服务、品牌、模式的可复制能力等综合实力。谁能笑到后,还需要时间给出答案。

依托公司的技术优势,国联股份为行业上下游免费提供云ERP、智慧物流共享系统和零配共享系统、数字仓储等供应链SaaS服务,使得公司不仅以工业电子商务的“商务”环节为核心和抓手,构建与企业的强信任关系与合作粘性,还为公司积累了大量的行业数据。

随着《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的正式实施,数据入表进入实质化实施阶段。截止2024年9月2日,合计共有44家上市公司在半年报主表中披露了数据资产,涉及总体金额合计32.3亿元。

看到这一消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去寻找拥有大量数据资产的上市公司。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呢?

俗话说得好,卖铲子的永远比挖金子的赚钱,典型的例子就是在诞生于19世纪美国淘金热期间的牛仔裤品牌Levi's,由于牛仔裤结实耐穿,Levi's深受黄金矿工们的欢迎,并通过他们进入千千万万劳动者家中,后风靡全球。

一样的道理,随着上市公司不断推进数据入表,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数据入表的公司不就成了“卖铲子的人”么?而目前能够满足这一需求的,正是产业互联网企业,其中代表就有国联股份、汇通达、上海钢联等A股、港股上市公司。

A股制造业企业占比近七成制造业企业是数据入表主力

在谈论产业互联网企业帮助其他企业实现数据入表这一话题时,我们应该弄清楚另一个问题,哪种企业需要进行数据入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对应的产业互联网公司。

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 沪深制造业上市公司共计3418家,占比近七成。另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中国上市公司高端制造业发展报告(2024)》,截至2023年末,我国A股市场高端制造业上市公司共计2445家,占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45.74%。

既然制造业企业是我国上市企业的主力,那么制造业企业的数据能不能入表,有没有入表需求呢?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随着制造业企业数字化程度加深,这些制造业企业将积累大量数据,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销售数据、生产数据、采购数据,这些数据经过评估后可以作为资产计入财务报表,能够充实企业的资产类别及提高资产规模。

举例来说,近期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的数据产品“供应链智能管理数据”顺利完成数据资产入表工作,取得济南市大数据局颁发的数据资源登记证书和山东数据交易有限公司颁发的数据资产登记证书,实现首笔数据资产入表。

产业互联网企业助力制造业数据入表

数据入表前提是要形成数据,那么如何形成数据呢?这就要借助产业互联网的力量了。

何为产业互联网?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数字技术把产业各要素、各环节全部数字化、网络化。那么,产业互联网企业如何帮助制造业企业形成数据呢?其中,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供应链和生产的数字化,B2B互联网商品交易平台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供应链和销售数据的数字化。

举例来说,工业互联网平台方面,以华为“华为云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例,华为为某煤炭行业企业搭建了一个解决方案,将专业配煤师的经验通过AI进行传递,并进行全流程综合效益优化,每吨焦炭的成本可下降30元,按100万吨焦炭的年产能计算,每年可为该公司节省煤炭成本约3000万。在这一案例中,华为通过将配煤师的经验转化为数据,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B2B互联网商品交易平台方面,以国联股份代企业为制造业企业数据入表做的大量工作为例:首先进行技术攻关,截至目前公司拥有20余项大数据相关的专利技术。依托公司的技术优势,国联股份为行业上下游免费提供云ERP、智慧物流共享系统和零配共享系统、数字仓储等供应链SaaS服务,使得公司不仅以工业电子商务的“商务”环节为核心和抓手,构建与企业的强信任关系与合作粘性,还为公司积累了大量的行业数据。其次,拥有行业数据后,国联股份参与设立国内数交所首个“产业互联网数据专区”,这将为制造业企业数据入表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另外,帮助企业形成数据后,产业互联网企业还有另外一重任务,即帮助企业实现数据的规范化。因为不是任何数据都可以入表,它需要满足一定的财务、安全规范。比如说,企业供应链、客户数据往往需要脱敏处理,不能泄露用户隐私。

尚未形成绝对龙头A股上市公司或有望脱颖而出

前文已经提及,在帮助企业实现数据入表时,主要依赖两类产业互联网企业,一种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另一种是B2B商品交易平台。目前这两个行业都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市场规模增长迅速,但行业集中度不高,尚未形成绝对龙头

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有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行业龙头,比如工业富联、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所以,此处重点介绍B2B商品交易平台的发展情况。

首先该行业增长速度较快。根据网经社《2023年度中国产业电商市场数据报告》,2023年中国产业电商市场规模达33.89万亿元,较2022年的31.4万亿元同比增长7.92%。同时,2019—2022年市场规模(增速)分别为25万亿元(11.11%)、27.5万亿元(10%)、29.11万亿元(5.85%)、31.4万亿元(7.86%)。

其次,行业没有形成绝对龙头。中国B2B专业媒体和行业咨询机构托比网于2023年11月发布了“2023中国产业数字化百强榜”显示,阿里巴巴B2B位居行业第一。另有数据显示,阿里巴巴旗下专业B2B交易平台1688在2023年的交易额为8000亿元。依据网经社《2023年度中国产业电商市场数据报告》,2023年中国产业电商市场规模达33.89万亿元。也就是说,即便是行业第一的阿里巴巴B2B,其市场份额也不高。

在这一大背景下,A股上市的B2B平台,有望凭借更强综合实力,从诸多产业互联网平台中脱颖而出。

“2023中国产业数字化百强榜”显示,在行业排名前十的企业中,有三家A股、港股上市公司,分别是排名第3的国联股份、排名第4的汇通达、排名第6的上海钢联。

作为行业佼佼者,上述三家公司均展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比如国联股份2021年至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5.78亿元、11.26亿元、14.2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9.97%、94.6%、26.89%;上海钢联2021年至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1.78亿元、2.03亿元、2.40亿元。

数据“入表”今年刚起步,躬身入局的玩家比拼的是技术、服务、品牌、模式的可复制能力等综合实力。谁能笑到后,还需要时间给出答案。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最新评论

参与讨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