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抗肿瘤药物创新研发大会暨《2023年度中国抗肿瘤新药临床研究评述》发布会成功举办

艾美达医药咨询

2个月前

第二场圆桌讨论“新形势下抗肿瘤新药研发面临挑战与出路”由李进院长主持,与蔡清清主任、刘爱军主任、薛俊丽主任及海昶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医学官门宇欣围绕临床试验的设计、执行和质量控制等问题分享了宝贵的经验和见解。

8月31日,2024年抗肿瘤药物创新研发大会暨《2023年度中国抗肿瘤新药临床研究评述》发布会,在上海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以下称“抗肿瘤专委会”)、艾美达医药咨询、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研究基金会以及东方临床肿瘤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大会重点围绕“抗肿瘤领域源头创新”与“新形势下抗肿瘤新药研发的挑战与出路”两大主题展开报告分享与讨论,吸引了众多业内临床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的参与。
年度报告重磅发布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执行会长宋瑞霖与抗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药科大学附属上海高博肿瘤医院院长李进分别致开幕词。
宋会长指出,《2023年度中国抗肿瘤新药临床研究评述》(下称“《评述》”)的发布将为未来抗肿瘤药物研发提供科学依据,为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宋会长呼吁在循证医学转向精准医学的当下,新药研发更需医、研、企的紧密合作。
李进院长表示此次大会是响应国家“2030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具体行动。他特别提及了《评述》的编写过程,并表示该书是对抗肿瘤领域新药研发形势的重要总结,希望《评述》的发布能够为中国新药创制的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抗肿瘤专委会秘书长薛俊丽主持第一阶段会议,并详细介绍了《评述》的编撰过程。她回顾了过去几年中,抗肿瘤专委会在推动新药临床研究发展方面所做出的工作。同时薛秘书长表示《评述》不仅涵盖了当前热门靶点的深入分析,还对未来的研发方向提供了战略性建议,希望能够帮助研究者和企业在新药开发中更好地把握机会、优化资源配置。
在宋瑞霖会长、冯岚秘书长、李进院长、马军教授、周彩存主任、韩宝惠院长、赵洪云主任、刘爱军主任以及薛俊丽秘书长的共同见证下,《2023年度中国抗肿瘤新药临床研究评述》正式发布。
《2023年度中国抗肿瘤新药临床研究评述》.pdf
多方发力、共建源头创新
第二阶段会议由中国药促会抗肿瘤临床专委会常务委员,上海市胸科医院副院长、主任韩宝惠教授主持。
李进院长分享了“中国抗肿瘤药物研发的未来展望”主题报告,深入分析了当前中国抗肿瘤药物研发的复杂局面,并指出企业家和政府需共同努力提升中国生物制药行业的全球竞争力。他提出了利用商保支持、跨境数据传输等实际解决方案,推动中国新药创制的国际化进程。
在主题讨论环节,马军教授作为主持人与周彩存主任、韩宝惠院长、蔺强院长、赵洪云主任以及圣和药业产品与创新体系部门负责人李佳妮博士围绕“中国抗肿瘤领域源头创新发展之路”展开讨论。
嘉宾们一致认为,当前中国新药研发源头创新的缺失主要在于企业创新研发与临床结合的紧密度不足。建议进一步发挥临床在药物研发链条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药物早期研究与耐药机制研究中,同时建议企业增加在转化研究和精准医疗方面的投入。嘉宾们一致表示中国医药创新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建立在协作、转化与科学决策的基础上,才能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
抗肿瘤新药研发:新技术、新形势、新挑战
第三阶段会议由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秘书长冯岚主持。
抗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肿瘤科主任周彩存以“肺癌治疗与药物研发新趋势”为主题进行报告分享。周主任强调新药临床研发的方案选择应与精准医学相结合、与诊疗实际相结合,对照药应选择实际临床诊疗中的最佳治疗方案。周主任提出中国肺癌患者的不同驱动基因的比例与美国存在较大差别,药物创新研发不能盲目跟随美国,需要从自身出发,研制更适合中国人的中国药。
抗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马军进行了题为“血液淋巴系统疾病治疗及研发的回顾和进展”的报告分享。他指出尽管在CAR-T等先进疗法的不断涌现下淋巴瘤的治疗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然面临T细胞靶向治疗复杂性和二次癌症风险等挑战。他特别提到,当前的医学研究不仅要关注新药研发的创新性,还要充分考虑药物的安全性和患者的长期生存质量。
因美纳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经理郑磊以“基因测序技术助力全球源头创新之中国战略与思考”为主题作报告分享。她指出,基因测序已成为精准医疗的重要基础,通过大数据和AI技术可以进一步提升药物研发成功率。她倡导推动生物样本库的应用和产业转化,为未来的技术创新和药物开发奠定坚实基础。
IQVIA大中华区商务拓展副总裁郭彤围绕“抗肿瘤临床试验数字化管理进程”做主题报告。他系统地介绍了全球数字化临床试验的三大发展阶段,并指出临床试验数字化的核心在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提升数据质量。此外,他还探讨了去中心化临床试验在全球和中国的应用案例,展示了数字化工具如何在远程访视、数据采集和患者管理中发挥作用,为未来的临床试验提供了更加灵活和高效的解决方案。
第二场圆桌讨论“新形势下抗肿瘤新药研发面临挑战与出路”由李进院长主持,与蔡清清主任、刘爱军主任、薛俊丽主任及海昶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医学官门宇欣围绕临床试验的设计、执行和质量控制等问题分享了宝贵的经验和见解。
嘉宾们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从临床需求程度与药物差异化创新等角度对药品附条件批准上市的可行性进行深入讨论。同时讨论嘉宾一致强调了“沟通”在临床试验中的重要作用:临床试验方案保持科学性需要申办方与研究者加强沟通;降低患者脱落率需要研究者与患者的良好沟通;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的高效率推进需要多方加强沟通合作以妥善解决各国的文化和医学差异。
李进院长为大会作总结发言。李院长表示本次大会展现了当前抗肿瘤药物研发正迈向创新与挑战并存的阶段,所有报告与讨论均指向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如何在严峻的市场与监管环境中,通过科学、精细化的管理和创新,提升药物研发的成功率。这些探讨将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抗肿瘤药物创新提供宝贵的经验与启示,激励着我们在不断前行的道路上,为攻克癌症贡献更多力量。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报告

第二场圆桌讨论“新形势下抗肿瘤新药研发面临挑战与出路”由李进院长主持,与蔡清清主任、刘爱军主任、薛俊丽主任及海昶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医学官门宇欣围绕临床试验的设计、执行和质量控制等问题分享了宝贵的经验和见解。

8月31日,2024年抗肿瘤药物创新研发大会暨《2023年度中国抗肿瘤新药临床研究评述》发布会,在上海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以下称“抗肿瘤专委会”)、艾美达医药咨询、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研究基金会以及东方临床肿瘤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大会重点围绕“抗肿瘤领域源头创新”与“新形势下抗肿瘤新药研发的挑战与出路”两大主题展开报告分享与讨论,吸引了众多业内临床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的参与。
年度报告重磅发布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执行会长宋瑞霖与抗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药科大学附属上海高博肿瘤医院院长李进分别致开幕词。
宋会长指出,《2023年度中国抗肿瘤新药临床研究评述》(下称“《评述》”)的发布将为未来抗肿瘤药物研发提供科学依据,为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宋会长呼吁在循证医学转向精准医学的当下,新药研发更需医、研、企的紧密合作。
李进院长表示此次大会是响应国家“2030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具体行动。他特别提及了《评述》的编写过程,并表示该书是对抗肿瘤领域新药研发形势的重要总结,希望《评述》的发布能够为中国新药创制的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抗肿瘤专委会秘书长薛俊丽主持第一阶段会议,并详细介绍了《评述》的编撰过程。她回顾了过去几年中,抗肿瘤专委会在推动新药临床研究发展方面所做出的工作。同时薛秘书长表示《评述》不仅涵盖了当前热门靶点的深入分析,还对未来的研发方向提供了战略性建议,希望能够帮助研究者和企业在新药开发中更好地把握机会、优化资源配置。
在宋瑞霖会长、冯岚秘书长、李进院长、马军教授、周彩存主任、韩宝惠院长、赵洪云主任、刘爱军主任以及薛俊丽秘书长的共同见证下,《2023年度中国抗肿瘤新药临床研究评述》正式发布。
《2023年度中国抗肿瘤新药临床研究评述》.pdf
多方发力、共建源头创新
第二阶段会议由中国药促会抗肿瘤临床专委会常务委员,上海市胸科医院副院长、主任韩宝惠教授主持。
李进院长分享了“中国抗肿瘤药物研发的未来展望”主题报告,深入分析了当前中国抗肿瘤药物研发的复杂局面,并指出企业家和政府需共同努力提升中国生物制药行业的全球竞争力。他提出了利用商保支持、跨境数据传输等实际解决方案,推动中国新药创制的国际化进程。
在主题讨论环节,马军教授作为主持人与周彩存主任、韩宝惠院长、蔺强院长、赵洪云主任以及圣和药业产品与创新体系部门负责人李佳妮博士围绕“中国抗肿瘤领域源头创新发展之路”展开讨论。
嘉宾们一致认为,当前中国新药研发源头创新的缺失主要在于企业创新研发与临床结合的紧密度不足。建议进一步发挥临床在药物研发链条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药物早期研究与耐药机制研究中,同时建议企业增加在转化研究和精准医疗方面的投入。嘉宾们一致表示中国医药创新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建立在协作、转化与科学决策的基础上,才能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
抗肿瘤新药研发:新技术、新形势、新挑战
第三阶段会议由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秘书长冯岚主持。
抗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肿瘤科主任周彩存以“肺癌治疗与药物研发新趋势”为主题进行报告分享。周主任强调新药临床研发的方案选择应与精准医学相结合、与诊疗实际相结合,对照药应选择实际临床诊疗中的最佳治疗方案。周主任提出中国肺癌患者的不同驱动基因的比例与美国存在较大差别,药物创新研发不能盲目跟随美国,需要从自身出发,研制更适合中国人的中国药。
抗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马军进行了题为“血液淋巴系统疾病治疗及研发的回顾和进展”的报告分享。他指出尽管在CAR-T等先进疗法的不断涌现下淋巴瘤的治疗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然面临T细胞靶向治疗复杂性和二次癌症风险等挑战。他特别提到,当前的医学研究不仅要关注新药研发的创新性,还要充分考虑药物的安全性和患者的长期生存质量。
因美纳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经理郑磊以“基因测序技术助力全球源头创新之中国战略与思考”为主题作报告分享。她指出,基因测序已成为精准医疗的重要基础,通过大数据和AI技术可以进一步提升药物研发成功率。她倡导推动生物样本库的应用和产业转化,为未来的技术创新和药物开发奠定坚实基础。
IQVIA大中华区商务拓展副总裁郭彤围绕“抗肿瘤临床试验数字化管理进程”做主题报告。他系统地介绍了全球数字化临床试验的三大发展阶段,并指出临床试验数字化的核心在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提升数据质量。此外,他还探讨了去中心化临床试验在全球和中国的应用案例,展示了数字化工具如何在远程访视、数据采集和患者管理中发挥作用,为未来的临床试验提供了更加灵活和高效的解决方案。
第二场圆桌讨论“新形势下抗肿瘤新药研发面临挑战与出路”由李进院长主持,与蔡清清主任、刘爱军主任、薛俊丽主任及海昶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医学官门宇欣围绕临床试验的设计、执行和质量控制等问题分享了宝贵的经验和见解。
嘉宾们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从临床需求程度与药物差异化创新等角度对药品附条件批准上市的可行性进行深入讨论。同时讨论嘉宾一致强调了“沟通”在临床试验中的重要作用:临床试验方案保持科学性需要申办方与研究者加强沟通;降低患者脱落率需要研究者与患者的良好沟通;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的高效率推进需要多方加强沟通合作以妥善解决各国的文化和医学差异。
李进院长为大会作总结发言。李院长表示本次大会展现了当前抗肿瘤药物研发正迈向创新与挑战并存的阶段,所有报告与讨论均指向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如何在严峻的市场与监管环境中,通过科学、精细化的管理和创新,提升药物研发的成功率。这些探讨将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抗肿瘤药物创新提供宝贵的经验与启示,激励着我们在不断前行的道路上,为攻克癌症贡献更多力量。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报告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最新评论

参与讨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