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的智驾决心:补齐最后一块短板 | 棱镜

棱镜

1周前

在高端纯电PPE平台诞生的奥迪Q6Le-tron,依旧配备了e-quattro电动四驱系统,在PPE平台的赋能下,Q6Le-tron家族的驱动系统更为高效、智能。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曾经,百年豪华与高阶智驾是一道非此即彼的选择题。

选择搭载高阶智能驾驶的电动车型,就不得不放弃传统豪车带来的品质与安全感;选择传统豪车品牌,就需要忍受智能驾驶功能迭代慢人一步。

选择上的取舍让做选择的人自然而然分成了两个群体,两个群体都有体验上的缺失,于是在智能电动化时代,豪华车的边界开始模糊,曾经格局稳定的市场成了群龙无首的“无人区”。

因此,豪华车市场攻守战不断。新贵为攻,提出智能化是“新豪华”,老钱为守,坚持个性的同时不断补足短板。实际上,最终比的是谁能最快最好地兼顾豪华与智能。

在一众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传统豪华品牌中,奥迪又是最为特别的一个。燃油车时代,奥迪在汽车技术研发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quattro四驱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和优化,已成为奥迪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科技感是奥迪的特色标签。

如今,面对智能化的时代浪潮和新势力们的进攻,奥迪也成为了豪车品牌中嗅觉最灵敏、动作最快的那一个。从奥迪Q6L e-tron目前流出的智驾信息来看,大概率采用华为ADS方案,也就是说Q6L e-tron或将是首个ABB与华为联合所造的电车。

《棱镜》了解到,奥迪与保时捷团队联合研发的高端纯电平台PPE平台首款国产车型、搭载高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豪华纯电车型——奥迪Q6L e-tron家族,定位“全域智能豪华纯电SUV”,将在广州车展首秀,今年年底正式量产,明年中旬开始交付。

奥迪Q6L e-tron将成为第一款既继承了奥迪豪华底色,又在续航、补能效率、智驾与智舱上媲美头部新势力的豪华电动车型。

补齐最后一块短板

真正的汽车智能化并非仅仅是在现有车型上加装“智驾”软件包,或是在车身上增加激光雷达等传感器这种简单的机械叠加。

它涉及到对车辆的全面革新,包括但不限于硬件的升级、软件的深度整合以及用户交互体验的彻底改进。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从设计之初就将智能化的理念融入到汽车的每一个环节中。

算力是智能化的核心,如今汽车算力一看车端,二看云端。

车端,芯片决定算力总量,电子电气架构决定算力利用率和传输效率。云端,实时推理的需求对算力规模要求极高,就连现有算力规模高达67.5 EFLOPS——已超所有车企总和的特斯拉,仍在不断砸钱提升算力。

可以说,电子电气架构决定一辆车最终能成为“老式功能机”、“智能机”还是“AI机”;总体的算力、算法、数据决定智能化所能到达的高度。

作为奥迪国内PPE平台的首款车型,Q6L e-tron从诞生之初便搭载奥迪的全新域控E³ 1.2电子电气架构。

E³ 1.2电子电气架构是面向未来的标准化架构,全称“端到端的电子架构(End-to-End Electronic Architecture)”,由5台高性能计算平台(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Platform, HCP)组成,可以控制包括信息娱乐、驾驶以及不断革新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在内的车辆所有功能,采用千兆传输速率的车载以太网。

作为奥迪目前算力最强的电子架构,1.2电子电气架构为高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和智能座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在未来5年内仍将是第一梯队。《棱镜》获悉,该框架将逐步应用于未来所有奥迪车型。

硬件配置上,奥迪Q6L e-tron目前公布的智驾解决方案,采用双激光雷达+视觉感知融合方案,实现“无图”L2++级智能驾驶辅助能力,覆盖包括高速公路、城市道路、泊车等绝大部分日常出行场景。据业内人士观测现场展车的前部的激光雷达,基本可以断定是华为提供。

嵌入式激光雷达的设计保证了车身外观的完整性,双激光雷达实现更宽阔的视角,以便更敏捷地探测周围物体并做出响应。传感器包括2部激光雷达、5部毫米波雷达和12个超声波雷达、11个高清摄像头,以确保即使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该高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依然能够安全、流畅运行。

若奥迪与华为强强联手,或让奥迪Q6L e-tron乘着端到端大模型的东风,直接跃进豪华电动头部梯队。

华为在2022年实现了城区导航辅助驾驶(NCA),2023年率先推出无图城区NCA,今年3月实现全系车型“全国都能开”,4月,华为又实现了从车位到车位的全场景自动驾驶,包括过闸机、过环岛自动超车、无保护左转等复杂操作。截至今年8月,华为智驾单月新增智驾总里程超2亿公里。

除此之外,华为智驾算力储备规模庞大,仅次于特斯拉,达7.5EFLOPS。截至目前,除华为智驾外,算力储备达EFLOPS的车企四家:特斯拉(67.5E)、理想汽车(5.39E)、小鹏汽车(2.51E)、蔚来汽车(1.5E)。

得益于PPE平台先进的1.2电子电气架构,智能驾驶控制单元集成在5个控制域中其中的1个,有着很强的扩展性和兼容性,这种先进模式完全有可能与华为共创出超越目前市面主流智驾的功能和用户体验。

车企的灵魂仍然是品牌

每时每刻都在迭代更新的智能化技术夺走了大部分人的目光,但这不意味着传统豪华品牌百年积累的独特气质与技术设计优势已荡然无存。

据《2024麦肯锡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中国消费者选择中国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最主要的原因是“更先进的自动驾驶功能”、“智能座舱体验更好”。选择外资传统高端品牌的新能源汽车最主要的原因是“品牌质量更可靠”、“造型设计美观”。

从调研来看,只要传统豪华品牌补足智能化短板,有和新势力能力匹敌的新车型,有三分之二(63%)的车主会考虑倒戈换成传统豪华品牌。

来源:《2024麦肯锡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

足以证明,一步一脚印,向下扎根,认真打磨好品质深挖特质做好车,在智能电动化时代仍然适用。

前几年争议车企该不该与智驾供应商合作时,总会提到“灵魂论”,将合作智驾简单的与“出卖灵魂”划等号,但实际并非如此。

正如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所说,什么是一辆车的灵魂?定义在变化。“当这个技术对整车的影响力非常大,但无法从社会上正常采购,就一定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灵魂。”

而如今无论动力电池,还是智能驾驶,已经有了成熟且成体系的供应模式。从“影响力大”和“无法采购”两点定位整车灵魂,最终定点仍是品牌力。

奥迪在电动智能化转型时仍完整传承了百年匠心凝聚而成的独特设计与四驱系统。在高端纯电PPE平台诞生的奥迪Q6L e-tron,依旧配备了e-quattro电动四驱系统,在PPE平台的赋能下,Q6L e-tron家族的驱动系统更为高效、智能。和第一代e-tron对比,PPE平台在整车级别上的系统性能提升33%、整车能耗降低30%。

PPE平台的全域800V架构,支持最大270kW的充电功率,23分钟就可将电量从5%充至80%,CLTC工况下续航里程可以超过725km。

外观造型上,Q6L e-tron和Q6L Sportback e-tron以其优雅的车身比例和长轴短悬设计,展现了奥迪Q系列车型独有的力量感与动感外观。

另外,在汽车行业素有“灯厂”美誉的奥迪,其灯光科技史就是一部汽车行业的灯光技术发展史。Q6L e-tron搭载的第二代数字OLED尾灯巧妙地将照明技术与智能科技相结合,实现了是车灯,也是智能显示屏的效果,以增强车辆的交互功能和主动安全性。再加上采用高分辨率数字日行灯的前矩阵大灯,配合8种动态灯光签名,已高度个性化。

智能座舱进一步升级。14.5英寸奥迪MMI全景显示屏,11.9英寸奥迪虚拟座舱,10.9英寸MMI前排乘客显示屏,搭配88英寸AR-HUD共同组成全新“数字舞台”,为驾驶员、副驾驶员打造了专属视野。

当智能化、自动驾驶成为标配,百年豪车的品牌优势将再次成为难以逾越的竞争优势。

最懂中国的豪车品牌

36年前,时任大众集团董事长兼CEO卡尔·哈恩,在中国人均汽车保有量甚至比不上尼日利亚、几乎所有跨国车企对中国汽车市场前景的判断都极为悲观的时候,看到了中国市场的潜力,以一己之力说服大众集团董事会以及奥迪公司,将大众带入中国。

自此,奥迪成为最早进入中国的传统豪车品牌之一,中国成为奥迪在全球范围内最大单一市场,截至今年1月,一汽奥迪在中国累计拥有超850万车主。奥迪在供应链本土化过程中也帮助中国汽车行业建立质量标准,并培育了一批优秀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比如早已走向世界的福耀玻璃。

奥迪中国研发中心是目前奥迪除德国总部外,最大且具备端到端开发能力的研发团队,90%为中国本土研发人才。在大多数外资车企还在用“一招鲜,吃遍天”的策略进军中国市场时,奥迪早已根据本地情况对车型进行调整。

比如,1996年一汽曾明确要求联合开发的国产奥迪A6必须加长,多方商议后加长版的国产奥迪A6量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占据了豪华C级车中国市场,市场份额最高时曾达到90%。

奥迪与保时捷专为豪华电动设计的PPE平台也保留了多年沉淀下来,基于奥迪对中国市场需求的敏锐观察,奥迪Q6 e-tron与国内奥迪Q5L身长相似,定位中型SUV,而国产版则会加长轴距,定位中大型SUV。

奥迪非常清楚中国用户对奥迪的未来期待:中国专属的数字生态系统,本土化智能座舱、创新显示、高级智能驾驶辅助等等。在汽车行业竞争已经跃入“智驾新时代”,奥迪未来在智驾智舱上的升级迭代会如何进行本土化改造,令人期待。

奥迪在中国强强联合的成功故事已持续几十年,如果奥迪这次真如传闻所言,牵手华为智驾,对于这个传统豪车品牌而言既是转型开端,也将是共赢的延续。

(专题)

小满工作室 | 腾讯新闻出品

本文版权归“腾讯新闻”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后留言,经允许后方可转载。

第1343期

运营排版:文文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腾讯新闻客户端相关独家文章!

“在看”我吗?

在高端纯电PPE平台诞生的奥迪Q6Le-tron,依旧配备了e-quattro电动四驱系统,在PPE平台的赋能下,Q6Le-tron家族的驱动系统更为高效、智能。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曾经,百年豪华与高阶智驾是一道非此即彼的选择题。

选择搭载高阶智能驾驶的电动车型,就不得不放弃传统豪车带来的品质与安全感;选择传统豪车品牌,就需要忍受智能驾驶功能迭代慢人一步。

选择上的取舍让做选择的人自然而然分成了两个群体,两个群体都有体验上的缺失,于是在智能电动化时代,豪华车的边界开始模糊,曾经格局稳定的市场成了群龙无首的“无人区”。

因此,豪华车市场攻守战不断。新贵为攻,提出智能化是“新豪华”,老钱为守,坚持个性的同时不断补足短板。实际上,最终比的是谁能最快最好地兼顾豪华与智能。

在一众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传统豪华品牌中,奥迪又是最为特别的一个。燃油车时代,奥迪在汽车技术研发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quattro四驱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和优化,已成为奥迪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科技感是奥迪的特色标签。

如今,面对智能化的时代浪潮和新势力们的进攻,奥迪也成为了豪车品牌中嗅觉最灵敏、动作最快的那一个。从奥迪Q6L e-tron目前流出的智驾信息来看,大概率采用华为ADS方案,也就是说Q6L e-tron或将是首个ABB与华为联合所造的电车。

《棱镜》了解到,奥迪与保时捷团队联合研发的高端纯电平台PPE平台首款国产车型、搭载高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豪华纯电车型——奥迪Q6L e-tron家族,定位“全域智能豪华纯电SUV”,将在广州车展首秀,今年年底正式量产,明年中旬开始交付。

奥迪Q6L e-tron将成为第一款既继承了奥迪豪华底色,又在续航、补能效率、智驾与智舱上媲美头部新势力的豪华电动车型。

补齐最后一块短板

真正的汽车智能化并非仅仅是在现有车型上加装“智驾”软件包,或是在车身上增加激光雷达等传感器这种简单的机械叠加。

它涉及到对车辆的全面革新,包括但不限于硬件的升级、软件的深度整合以及用户交互体验的彻底改进。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从设计之初就将智能化的理念融入到汽车的每一个环节中。

算力是智能化的核心,如今汽车算力一看车端,二看云端。

车端,芯片决定算力总量,电子电气架构决定算力利用率和传输效率。云端,实时推理的需求对算力规模要求极高,就连现有算力规模高达67.5 EFLOPS——已超所有车企总和的特斯拉,仍在不断砸钱提升算力。

可以说,电子电气架构决定一辆车最终能成为“老式功能机”、“智能机”还是“AI机”;总体的算力、算法、数据决定智能化所能到达的高度。

作为奥迪国内PPE平台的首款车型,Q6L e-tron从诞生之初便搭载奥迪的全新域控E³ 1.2电子电气架构。

E³ 1.2电子电气架构是面向未来的标准化架构,全称“端到端的电子架构(End-to-End Electronic Architecture)”,由5台高性能计算平台(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Platform, HCP)组成,可以控制包括信息娱乐、驾驶以及不断革新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在内的车辆所有功能,采用千兆传输速率的车载以太网。

作为奥迪目前算力最强的电子架构,1.2电子电气架构为高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和智能座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在未来5年内仍将是第一梯队。《棱镜》获悉,该框架将逐步应用于未来所有奥迪车型。

硬件配置上,奥迪Q6L e-tron目前公布的智驾解决方案,采用双激光雷达+视觉感知融合方案,实现“无图”L2++级智能驾驶辅助能力,覆盖包括高速公路、城市道路、泊车等绝大部分日常出行场景。据业内人士观测现场展车的前部的激光雷达,基本可以断定是华为提供。

嵌入式激光雷达的设计保证了车身外观的完整性,双激光雷达实现更宽阔的视角,以便更敏捷地探测周围物体并做出响应。传感器包括2部激光雷达、5部毫米波雷达和12个超声波雷达、11个高清摄像头,以确保即使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该高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依然能够安全、流畅运行。

若奥迪与华为强强联手,或让奥迪Q6L e-tron乘着端到端大模型的东风,直接跃进豪华电动头部梯队。

华为在2022年实现了城区导航辅助驾驶(NCA),2023年率先推出无图城区NCA,今年3月实现全系车型“全国都能开”,4月,华为又实现了从车位到车位的全场景自动驾驶,包括过闸机、过环岛自动超车、无保护左转等复杂操作。截至今年8月,华为智驾单月新增智驾总里程超2亿公里。

除此之外,华为智驾算力储备规模庞大,仅次于特斯拉,达7.5EFLOPS。截至目前,除华为智驾外,算力储备达EFLOPS的车企四家:特斯拉(67.5E)、理想汽车(5.39E)、小鹏汽车(2.51E)、蔚来汽车(1.5E)。

得益于PPE平台先进的1.2电子电气架构,智能驾驶控制单元集成在5个控制域中其中的1个,有着很强的扩展性和兼容性,这种先进模式完全有可能与华为共创出超越目前市面主流智驾的功能和用户体验。

车企的灵魂仍然是品牌

每时每刻都在迭代更新的智能化技术夺走了大部分人的目光,但这不意味着传统豪华品牌百年积累的独特气质与技术设计优势已荡然无存。

据《2024麦肯锡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中国消费者选择中国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最主要的原因是“更先进的自动驾驶功能”、“智能座舱体验更好”。选择外资传统高端品牌的新能源汽车最主要的原因是“品牌质量更可靠”、“造型设计美观”。

从调研来看,只要传统豪华品牌补足智能化短板,有和新势力能力匹敌的新车型,有三分之二(63%)的车主会考虑倒戈换成传统豪华品牌。

来源:《2024麦肯锡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

足以证明,一步一脚印,向下扎根,认真打磨好品质深挖特质做好车,在智能电动化时代仍然适用。

前几年争议车企该不该与智驾供应商合作时,总会提到“灵魂论”,将合作智驾简单的与“出卖灵魂”划等号,但实际并非如此。

正如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所说,什么是一辆车的灵魂?定义在变化。“当这个技术对整车的影响力非常大,但无法从社会上正常采购,就一定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灵魂。”

而如今无论动力电池,还是智能驾驶,已经有了成熟且成体系的供应模式。从“影响力大”和“无法采购”两点定位整车灵魂,最终定点仍是品牌力。

奥迪在电动智能化转型时仍完整传承了百年匠心凝聚而成的独特设计与四驱系统。在高端纯电PPE平台诞生的奥迪Q6L e-tron,依旧配备了e-quattro电动四驱系统,在PPE平台的赋能下,Q6L e-tron家族的驱动系统更为高效、智能。和第一代e-tron对比,PPE平台在整车级别上的系统性能提升33%、整车能耗降低30%。

PPE平台的全域800V架构,支持最大270kW的充电功率,23分钟就可将电量从5%充至80%,CLTC工况下续航里程可以超过725km。

外观造型上,Q6L e-tron和Q6L Sportback e-tron以其优雅的车身比例和长轴短悬设计,展现了奥迪Q系列车型独有的力量感与动感外观。

另外,在汽车行业素有“灯厂”美誉的奥迪,其灯光科技史就是一部汽车行业的灯光技术发展史。Q6L e-tron搭载的第二代数字OLED尾灯巧妙地将照明技术与智能科技相结合,实现了是车灯,也是智能显示屏的效果,以增强车辆的交互功能和主动安全性。再加上采用高分辨率数字日行灯的前矩阵大灯,配合8种动态灯光签名,已高度个性化。

智能座舱进一步升级。14.5英寸奥迪MMI全景显示屏,11.9英寸奥迪虚拟座舱,10.9英寸MMI前排乘客显示屏,搭配88英寸AR-HUD共同组成全新“数字舞台”,为驾驶员、副驾驶员打造了专属视野。

当智能化、自动驾驶成为标配,百年豪车的品牌优势将再次成为难以逾越的竞争优势。

最懂中国的豪车品牌

36年前,时任大众集团董事长兼CEO卡尔·哈恩,在中国人均汽车保有量甚至比不上尼日利亚、几乎所有跨国车企对中国汽车市场前景的判断都极为悲观的时候,看到了中国市场的潜力,以一己之力说服大众集团董事会以及奥迪公司,将大众带入中国。

自此,奥迪成为最早进入中国的传统豪车品牌之一,中国成为奥迪在全球范围内最大单一市场,截至今年1月,一汽奥迪在中国累计拥有超850万车主。奥迪在供应链本土化过程中也帮助中国汽车行业建立质量标准,并培育了一批优秀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比如早已走向世界的福耀玻璃。

奥迪中国研发中心是目前奥迪除德国总部外,最大且具备端到端开发能力的研发团队,90%为中国本土研发人才。在大多数外资车企还在用“一招鲜,吃遍天”的策略进军中国市场时,奥迪早已根据本地情况对车型进行调整。

比如,1996年一汽曾明确要求联合开发的国产奥迪A6必须加长,多方商议后加长版的国产奥迪A6量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占据了豪华C级车中国市场,市场份额最高时曾达到90%。

奥迪与保时捷专为豪华电动设计的PPE平台也保留了多年沉淀下来,基于奥迪对中国市场需求的敏锐观察,奥迪Q6 e-tron与国内奥迪Q5L身长相似,定位中型SUV,而国产版则会加长轴距,定位中大型SUV。

奥迪非常清楚中国用户对奥迪的未来期待:中国专属的数字生态系统,本土化智能座舱、创新显示、高级智能驾驶辅助等等。在汽车行业竞争已经跃入“智驾新时代”,奥迪未来在智驾智舱上的升级迭代会如何进行本土化改造,令人期待。

奥迪在中国强强联合的成功故事已持续几十年,如果奥迪这次真如传闻所言,牵手华为智驾,对于这个传统豪车品牌而言既是转型开端,也将是共赢的延续。

(专题)

小满工作室 | 腾讯新闻出品

本文版权归“腾讯新闻”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后留言,经允许后方可转载。

第1343期

运营排版:文文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腾讯新闻客户端相关独家文章!

“在看”我吗?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最新评论

参与讨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