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万家企业,集体逃离上海?

鸣金网

3周前

迁出并非全是坏事,上海在升级,那流失的企业也是对长三角城市的反哺。...目的就是清洗掉的高杠杆、高风险的企业,楼市里留下的都是安全性更高,资金充沛的企业。...2024年1-6月上海跨市迁出企业TOP20产业区域分布/数据来源:上奇产业通。

来源:魔都财观(ID:moducaiguan

作者:观观

最近看到一组关于上海企业的数据:
2024年1-6月,上海市跨市迁出企业一共有12436家
在全国各地都在抢人、抢资源、抢企业的今天,上海为何会有这么“严重”的企业流失?

上半年上海的GDP增长4.8%,低于全国增速水平。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上海的企业真的流失很严重,要不然也不至于经济增速滑落。
我们先看一组数据:
2023年底,上海共有企业289.17万家,这个数据是全国第一。
上半年迁出的1.2万家企业,只占全上海企业的0.4%。
从总量占比上看,迁出企业也不能算多。
但是1.2万家企业,放在任何一个城市也不是个小数量。
谁要是一年能招来这么多企业,那当地的经济发展必须原地起飞。
到底是什么样的企业在离开上海呢?
2024年上半年上海迁出企业中,超过1000家的产业类型分别是:
商贸服务、软件与信息服务、 数字创意、大健康、数字经济。

数据来源:上奇产业通

从数据中可以看到,主要还是传统的行业的变化比较明显。
像商贸服务业本身就涵盖范围很广,容易受到市场环境、运营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变动大也是正常的。
加上上海本身也在产业升级中,传统服务业的转移也是意料之中
迁出并非全是坏事,上海在升级,那流失的企业也是对长三角城市的反哺。
在前30的迁入地中,有37%的是长三角的城市。
全国诸多省会城市也都会在招商中因此获益。

数据来源:上奇产业通
其实行业洗牌在最近5年里变化非常明显。
从整个长三角2018年以来的企业变化数据看,建筑、房地产行业是影响最大的。

2018-2023年长三角迁移企业TOP10产业分布/数据来源:上奇产业通
这和整体楼市的情况是相关联的。
也说明上海楼市的洗牌同样是非常明显的。
目的就是清洗掉的高杠杆、高风险的企业,楼市里留下的都是安全性更高,资金充沛的企业。
以此来适应上海楼市发展的新阶段

现在的上海,既要脱离经济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同时要成为全国楼市复苏的风向标。

事实上不是只有上海面临这样的问题,核心城市的产业升级都在加速进行。
过去5年,上海、杭州、合肥、南京等城市均是净流出。

2018-2023年长三角41城迁入迁出情况/数据来源:上奇产业通
从传统制造业向高新技术、智能制造的转变,是长三角共同的命题。
这一过程伴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技术革新的推进以及资本流向的重新分配。
比如杭州,这些年在做的事情,是从单一的电商之城,向数字经济第一城转变、向全国专精特新名城转变、向产业地标转变。
杭州在发力的五大产业分别是: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绿色低碳。
上海就更是如此了。
上海的定位是国际经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航运、国际科技创新五个中心。
2018年上海增加了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功能定位,从4中心正式转变为5个中心。
这也是这一轮上海产业变化的起始点
政策导向的变化,使得上海更渴求高精尖、解决卡脖子问题的企业。
而传统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在土地成本、环保政策、人力成本等因素影响下,向低成本地区转移。

有走的,自然有来的。
这几年,上海成了这些企业扎堆的地方。
企业总部、高新技术企业、央企、新消费企业等。
国内企业落户上海的,以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半导体、智能制造、AI等新兴为主。
同时各行各业头部企业也会优选上海作为全国总部基地,毕竟上海是全国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
上海作为全国开放的桥头堡,外资企业自然也是首选上海。
比如去年闵行引进了全球制药巨头莫德纳
莫德纳是全球mRNA(信使核糖核酸)三巨头之一,专注于mRNA技术基础上的药物发现、药物研发和疫苗技术。
被称为“生物医药界的特斯拉”。
再比如落户虹口的德国霍拉,是德国最大的调节阀制造商之一。

上海的吸引力从未下降。

尽管上海上半年的GDP增速是4.8%,但是上海的三大先导产业成绩亮眼
上半年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6.1%。
其中,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生产形势全面好转,增速较一季度分别提高5.2个、5.0个和0.7个百分点。
成绩是有的的,只不过上海仍处在产业转型升级的阵痛期。
1.2万家企业的流失,要说一点影响没有,那也不可能。
只不过结构性的变化,是上海各区需要面对的问题。
迁出企业最多的三区是奉贤、浦东、闵行。
浦东因为地盘大,基数高也是可以理解。
但是上海郊区各区确实是面对的阶段性压力比较大。

2024年1-6月上海跨市迁出企业TOP20产业区域分布/数据来源:上奇产业通
上半年奉贤区GDP增速1.7%、松江区增速2%,在郊区垫底。
这和产业的变化肯定是息息相关的。
相比之下市区受到的影响很有限,浦西的7个区加起来只占全市的20%。
尤其虹口区、长宁这样的老区,尽管会被诟病,但是企业稳定,在产业升级中算是走在了前面。
“低端”的在流失,而像高端装备、高端制造业、新能源、芯片、人工智能等方面均没有明显变动。
这就是真实的情况。

上海一直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是创造经验、总结方法的地方。
所以上海也是在改革、开放、发展中解决问题。
一直有种声音说上海走了很多外企。
何尝不是上海产业转型的一种必然
传统产业迁出,新兴产业填补空白尚需时日而已。
有离开的1.2万家,也有进来的2.4万家。
过去十年,上海的高新技术企业增长了344%。
这些都将成为未来上海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上海一面链接世界,一面辐射长三角带动全国。
是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的核心城市之一。
我们相信上海会更上一层楼。

千山万水总是情,给个“好看”行不行↓↓

迁出并非全是坏事,上海在升级,那流失的企业也是对长三角城市的反哺。...目的就是清洗掉的高杠杆、高风险的企业,楼市里留下的都是安全性更高,资金充沛的企业。...2024年1-6月上海跨市迁出企业TOP20产业区域分布/数据来源:上奇产业通。

来源:魔都财观(ID:moducaiguan

作者:观观

最近看到一组关于上海企业的数据:
2024年1-6月,上海市跨市迁出企业一共有12436家
在全国各地都在抢人、抢资源、抢企业的今天,上海为何会有这么“严重”的企业流失?

上半年上海的GDP增长4.8%,低于全国增速水平。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上海的企业真的流失很严重,要不然也不至于经济增速滑落。
我们先看一组数据:
2023年底,上海共有企业289.17万家,这个数据是全国第一。
上半年迁出的1.2万家企业,只占全上海企业的0.4%。
从总量占比上看,迁出企业也不能算多。
但是1.2万家企业,放在任何一个城市也不是个小数量。
谁要是一年能招来这么多企业,那当地的经济发展必须原地起飞。
到底是什么样的企业在离开上海呢?
2024年上半年上海迁出企业中,超过1000家的产业类型分别是:
商贸服务、软件与信息服务、 数字创意、大健康、数字经济。

数据来源:上奇产业通

从数据中可以看到,主要还是传统的行业的变化比较明显。
像商贸服务业本身就涵盖范围很广,容易受到市场环境、运营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变动大也是正常的。
加上上海本身也在产业升级中,传统服务业的转移也是意料之中
迁出并非全是坏事,上海在升级,那流失的企业也是对长三角城市的反哺。
在前30的迁入地中,有37%的是长三角的城市。
全国诸多省会城市也都会在招商中因此获益。

数据来源:上奇产业通
其实行业洗牌在最近5年里变化非常明显。
从整个长三角2018年以来的企业变化数据看,建筑、房地产行业是影响最大的。

2018-2023年长三角迁移企业TOP10产业分布/数据来源:上奇产业通
这和整体楼市的情况是相关联的。
也说明上海楼市的洗牌同样是非常明显的。
目的就是清洗掉的高杠杆、高风险的企业,楼市里留下的都是安全性更高,资金充沛的企业。
以此来适应上海楼市发展的新阶段

现在的上海,既要脱离经济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同时要成为全国楼市复苏的风向标。

事实上不是只有上海面临这样的问题,核心城市的产业升级都在加速进行。
过去5年,上海、杭州、合肥、南京等城市均是净流出。

2018-2023年长三角41城迁入迁出情况/数据来源:上奇产业通
从传统制造业向高新技术、智能制造的转变,是长三角共同的命题。
这一过程伴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技术革新的推进以及资本流向的重新分配。
比如杭州,这些年在做的事情,是从单一的电商之城,向数字经济第一城转变、向全国专精特新名城转变、向产业地标转变。
杭州在发力的五大产业分别是: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绿色低碳。
上海就更是如此了。
上海的定位是国际经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航运、国际科技创新五个中心。
2018年上海增加了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功能定位,从4中心正式转变为5个中心。
这也是这一轮上海产业变化的起始点
政策导向的变化,使得上海更渴求高精尖、解决卡脖子问题的企业。
而传统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在土地成本、环保政策、人力成本等因素影响下,向低成本地区转移。

有走的,自然有来的。
这几年,上海成了这些企业扎堆的地方。
企业总部、高新技术企业、央企、新消费企业等。
国内企业落户上海的,以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半导体、智能制造、AI等新兴为主。
同时各行各业头部企业也会优选上海作为全国总部基地,毕竟上海是全国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
上海作为全国开放的桥头堡,外资企业自然也是首选上海。
比如去年闵行引进了全球制药巨头莫德纳
莫德纳是全球mRNA(信使核糖核酸)三巨头之一,专注于mRNA技术基础上的药物发现、药物研发和疫苗技术。
被称为“生物医药界的特斯拉”。
再比如落户虹口的德国霍拉,是德国最大的调节阀制造商之一。

上海的吸引力从未下降。

尽管上海上半年的GDP增速是4.8%,但是上海的三大先导产业成绩亮眼
上半年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6.1%。
其中,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生产形势全面好转,增速较一季度分别提高5.2个、5.0个和0.7个百分点。
成绩是有的的,只不过上海仍处在产业转型升级的阵痛期。
1.2万家企业的流失,要说一点影响没有,那也不可能。
只不过结构性的变化,是上海各区需要面对的问题。
迁出企业最多的三区是奉贤、浦东、闵行。
浦东因为地盘大,基数高也是可以理解。
但是上海郊区各区确实是面对的阶段性压力比较大。

2024年1-6月上海跨市迁出企业TOP20产业区域分布/数据来源:上奇产业通
上半年奉贤区GDP增速1.7%、松江区增速2%,在郊区垫底。
这和产业的变化肯定是息息相关的。
相比之下市区受到的影响很有限,浦西的7个区加起来只占全市的20%。
尤其虹口区、长宁这样的老区,尽管会被诟病,但是企业稳定,在产业升级中算是走在了前面。
“低端”的在流失,而像高端装备、高端制造业、新能源、芯片、人工智能等方面均没有明显变动。
这就是真实的情况。

上海一直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是创造经验、总结方法的地方。
所以上海也是在改革、开放、发展中解决问题。
一直有种声音说上海走了很多外企。
何尝不是上海产业转型的一种必然
传统产业迁出,新兴产业填补空白尚需时日而已。
有离开的1.2万家,也有进来的2.4万家。
过去十年,上海的高新技术企业增长了344%。
这些都将成为未来上海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上海一面链接世界,一面辐射长三角带动全国。
是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的核心城市之一。
我们相信上海会更上一层楼。

千山万水总是情,给个“好看”行不行↓↓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最新评论

参与讨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