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4世界大会上,看见百度的未来

一刻商业

6天前

国家队一线备战训练中,采用了百度自主研发的跳水辅助训练系统,基于云、边、端一体化技术,这套系统包含硬件、数据库、云端系统、App系统等等,实际上有了“火眼金睛”和“最强大脑”,能够捕捉运动员跳水动作的任一细节,实现快速分析、对比、实时打分等,皆可以帮助运动员在训练前熟悉动作,也可以帮他们在训练后分析并形成改进方案。

作者 | 白杨

编辑 | 以安


大模型狂奔两年,走到哪一阶段了?

11月12日,百度世界2024大会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给出了百度的最新思考。

《应用来了》的主题演讲中,李彦宏提到,这两年,行业最大的变化是大模型基本消除了幻觉,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大幅提升,让AI从“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变得可用、可被信赖。

今年以来,百度还开发了检索增强的文生图技术iRAG,进一步解决了文生图的幻觉问题。

基于此,百度判断,AI应用即将迎来爆发时刻。“今天,基础模型能力就绪,我们即将迎来AI应用的群星闪耀时刻,每一个应用都是一颗星,每一个应用都将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李彦宏这么说道。

事实上,在推动以大模型为基础的AI应用生态的爆发上,百度已经在加速布局,并走在了前列。

今年4月,百度将原来的文心一言插件生态平台“灵境矩阵”,正式更名为“文心智能体平台”,7月这一平台又免费开放了文心大模型4.0。截至今年11月,百度文心智能体平台已经吸引了15万家企业、80万名开发者入驻。

不难发现,智能体,已然成为百度AI应用生态的关键一环。现在,文心智能体平台上已经具备了丰富的智能体矩阵,包括公司类智能体、角色类智能体、工具类智能体、行业类智能体。

在一刻商业看来,百度智能体平台生态的完善,要从两个视角来解读。

一来,中国大模型产业过去一年的主旋律,一边是底层基础大模型技术的不断迭代,另一边则是,大模型在各行各业加速场景落地和拓宽。

这考验的是AI公司围绕大模型在技术侧、产品侧的创新和迭代能力,以及在产业侧的落地能力,目前阶段,从大模型的丰富度、迭代速度、应用场景落地等多个方面来看,百度无疑是走在最前列的AI企业之一。

这次的2024世界大会上,百度带来的检索增强的文生图技术iRAG、无代码工具秒哒等,也印证了百度的技术积淀。

另一方面,上述背景下,百度在业界更早探索未来AI应用、构建AI应用生态,则反映出了百度在AI时代的前瞻性。

而结合起来看就不难发现,在大模型和生成式AI的浪潮下,百度过去十年在AI赛道的重投入,正为它加速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从B端到C端,大模型替百度找到了新的增长曲线

近日,沙利文发布的《2024年全球AI生态全景概览》报告显示,在全球AI生态全景中,百度与谷歌、OpenAI,位于AI-Native Giant同一象限。

百度跻身这一象限,并不意外——依托在AI上长达十年的技术投入,百度这两年围绕大模型加速布局,提前站位,并率先加速了大模型的产业应用,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世界大会2024上,百度透露,截至11月初,百度文心大模型的日均调用量已经超过了15亿次,相较一年前首次披露的5000万次,增长了近30倍,较今年5月披露的2亿次,增长了7.5倍。

这基于百度文心大模型的持续进化。“调用量涨这么快,背后是文心大模型不遗余力地升级进化、降本提速的过程,也是我们紧贴客户需求,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李彦宏这么表示。

过去一年里,文心大模型在加速渗透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带来实际价值,同时帮助百度智能云进一步打开了B端市场。

目前,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台已经帮助客户精调了3.3万个模型、开发了77万个企业应用。百度也透露,百度智能云现在已经拥有中国最大的大模型产业落地规模,一半以上的央国企和大量的民营企业,都在联合百度智能云进行AI创新。

来看两个案例。

第一个案例是百胜中国,在文心大模型的支撑下,围绕智能选址、客服、大模型服务、大模型点餐等场景下,百度帮助百胜中国实现了多方位的提效、提质。

比如在客服场景下,百胜集团应用了百度的客服产品和大模型能力,为旗下多个品牌提供服务。目前,百度的大模型客服应用已经覆盖了百胜的全线业务,峰值会话数每天达到数十万,大模型的每天调用量峰值也达到了数百万,客服机器人的问题解决率,提升到了约90%。

前段时间,在巴黎奥运会上斩获8枚金牌的国家跳水队,背后也有百度的身影。

具体来看,国家队一线备战训练中,采用了百度自主研发的跳水辅助训练系统,基于云、边、端一体化技术,这套系统包含硬件、数据库、云端系统、App系统等等,实际上有了“火眼金睛”和“最强大脑”,能够捕捉运动员跳水动作的任一细节,实现快速分析、对比、实时打分等,皆可以帮助运动员在训练前熟悉动作,也可以帮他们在训练后分析并形成改进方案。

此外,大模型时代,百度智能云,实际上也迎来了最好的增长机会。

当前百度智能云业务已经呈现出了稳健的增长势头。今年二季度,百度智能云业务营收达到了人民币51亿元,同比增长了14%,实现了持续盈利,同时,AI贡献的收入占比也进一步提升到了9%。

值得注意的是,to B市场之外,大模型给百度带来的增长潜力,也正加速在C端市场释放出来。

这两年,在大模型的带动下,百度旗下的多款产品已经完成了全面的AI重构。

比如百度文库推出了智能PPT、智能写作、思维导图、研究报告、拍图生文、智能画本、智能漫画、智能小说、智能对话、文档问答、AI全网搜及全场景指令编辑等上百项文本类、跨模态类和多模态类AI能力,共同构成了内容创作的“AI百宝箱”;

百度网盘也不再单纯是一个存储工具,而是成为一站式存储、管理、消费、分享平台,成了AI时代的提效神器;

百度在世界大会2024上也提到,这两款产品目前已经实现了融合——新的融合发挥了两个产品的原有优势,而且通过AI能力进行了进一步打通和冲过,形成了基于内容生产和消费的高效循环,成为全新的“智能生产力”,同时是行业里真正能做到多功能一站式的平台。

此外,百度文库与百度网盘联合打造的“自由画布”也首次亮相,它是一个工具类的智能体。据介绍,“自由画布”充分运用了文库与网盘的融合优势,全面打通了过去公域与私域资料的限制。

简单来说,用户可以将在百度文库上无论是搜到的、生成的几乎所有格式的文件拖入到“画布”中,并对这些文件进行大意总结、重点标记、框架参考等标记处理,通过直接圈选完成新内容的生成和创作,而且新创作出来的文件,可以通过一个链接,直接进行分享、查看、二次编辑等操作。

换言之,通过“自由画布”,用户实际上实现了输入自由、编辑和创作自由、分享自由。

通过“自由画布”生成调研报告演示

我们看到,在大模型的重构下,百度网盘、百度文库此类百度旗下的众多的老牌应用,正焕发出新活力。

截至2024年10月,百度文库的AI用户数累计超过了2.3亿,AI功能累计使用次数超过了28亿。同样在2024年,百度网盘的注册用户已经超过10亿,用户使用空间总和超过1000亿GB。

更重要的是,随着它们的定位不再只是简单的“工具”,而是成为一个个“智能生产力”,在为用户带来价值的同时,也在不断拓宽百度移动生态的想象力。

智能体+秒哒,藏着多大的想象力?

过去两年,在中国大模型产业,围绕AI原生应用的布局,李彦宏和百度毫无疑问信心最强、态度最坚决。

早在去年,李彦宏就在多个场合多次提到“AI原生应用”,在他看来,大模型时代,真正的价值在于原生应用。只有在一个基础大模型上长出千千万万个AI原生应用,大模型的价值才会被释放出来。

这源于李彦宏对中国市场的深刻认知。上个月与哈佛商业评论主编的对谈中,他提到,与其他市场相比,中国更注重应用驱动,尽管中国市场上有数百种基础大模型,但人们更关心产品与市场的契合度(PMF)。

基于上述前瞻性判断,当下百度围绕AI应用生态的布局思路和策略,也在变得愈发清晰起来——基于大模型的能力,打造出一个让每个人都能轻松参与的开发环境,让开发应用变得像拍摄短视频一样简单。

其中,智能体,是百度构建AI应用生态的一个重要方向。李彦宏提到,智能体是AI应用的最主流形态,即将迎来爆发点。

在李彦宏看来,做智能体很像PC时代做网站,或者移动时代做自媒体账号,不同之处在于智能体更像人,更智能,更像销售、客服、助力,智能体可能会变成AI原生时代,内容、信息和服务的新载体。

“为什么这么说?一方面,做智能体的门槛足够低,谁都能上手......另一方面,智能体的天花板又足够高,可以做出功能非常强大的应用,多个智能体的协作,还可以解决更加复杂的问题。”李彦宏进一步解释道。

截至今年11月,文心智能体平台已经吸引了15万家企业、80万名开发者入驻,他们创建的智能体,目前已经涵盖了法律、医疗健康、金融、体育、旅行等多个领域,并且已经有企业通过智能体,实现了提质增效。

比亚迪的官方智能体上线后,销售线索转化率提升了119%;联想AIPC智能体,在9月份的互动率提升了89%,销售线索转化率提升了80%。

此外,也有越来越多的普通个体加入到智能体的创建中。

比如角色类的智能体更像是升级后的“数字人”——在智能体机制和多模态的有效结合下,更聪明、有情感、有态度。

新东方董仲蠡老师的角色智能体,实现了每周7天24小时在线,实现了一对一教学,一定程度上帮用户省去了线下学习的时间成本、昂贵的一对一私教费用,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智能体之外,推动产业应用的爆发,是百度在AI应用侧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在演讲现场,李彦宏发布了百度基于大模型的100大产业应用,涵盖了制造、能源、交通、政务、金融、汽车、教育、互联网等众多行业。

一刻商业注意到,这100大产业应用背后,百度对未来AI时代的应用形态,也有着自己的思考。

“百度不是要推出一个‘超级应用’,而是要不断地帮助更多人、更多企业打造出数百万‘超级有用’的应用。”李彦宏这么说道。

基于这一判断,这次的世界大会2024上,百度推出了最新的创新产品:无代码工具秒哒。

百度将其定位为“一个不需要写代码就能够实现任意想法的软件、一个由大模型和智能体组成的全新的软件、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复杂的多智能体协作工具”——这源于它的三个特性,无代码编程、多智能体协作、多工具调用。

李彦宏还强调,秒哒跟任何辅助代码生成工具很不一样,因为“它根本不需要你能看懂代码”。

简单来看,这款产品实现了应用开发、相关系统搭建的门槛的进一步降低,甚至一个人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就可以完成一整套系统的搭建。这意味着,不需要去招募项目经理、设计人员、开发人员、测试人员等等,而是自己就可以指挥多个智能体来协同完成任务。

李彦宏现场演示通过秒哒生成活动邀请函

这也是为什么,李彦宏说,“我们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只靠想法就能赚钱的时代。”

对百度而言,文心智能体平台的进一步完善、无代码开发工具秒哒的推出,也意味着新的增长空间。

一边,海量的智能体,未来有望重构百度的内容生态;

另一边,现在搜索已经成为智能体最大的分发入口,据百度透露,日均分发已经超过1000万次,这意味着百度的搜索生态,也能为企业和开发者构建的智能体提供分发和变现支持,帮助客户增加销售转化、提升投放效率,而当公司智能体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共同选择,百百度搜索业务的成长空间无疑也将被拓宽。

此外,秒哒的推出,也极大降低了大模型更大规模落地到产业场景的门槛,对百度而言也是新的增量空间。

更快速度、更广阔前景背后:百度用技术赢得未来

不难发现,现在的百度,无论是从大模型的布局广度和深度来看,还是在推动大模型落地进程、更上层的应用生态构建来看,都走得更快。

可以预见的是,百度的这种AI速度,将替它跑出新的增长曲线。

我们看到,百度的文心大模型家族还在持续拓展,支持企业和开发者更加灵活地按需调用。

比如今年6月,为了拓展文心系列模型的丰富性,百度文心大模型4.0Turbo发布,并对企业用户全面开放。

而且为了降低大模型的使用门槛,更快推动产业落地,百度在市场策略上也在不断探索和尝试。

今年5月、7月,百度先是宣布ERNIE-Speed、ERNIE-Lite、ERNIE-Tiny系列模型预置服务对客户免费开放使用,再是启动对ERNIE 4.0、ERNIE 3.5两款旗舰模型大幅降价。文心大模型 4.0 Turbo的输入输出价格,也分别低至0.03元/千Tokens、0.06元/千Tokens。

另一方面,百度还在持续通过技术升级和产品迭代,来增强大模型的可用性。

以我们上文提到的检索增强的文生图技术iRAG为例,百度将搜索的亿级图片资源与基础模型能力结合后,能生成各种超真实的图片,整体效果超过了文生图的原生系统。

上述背景下,大模型的迭代和应用场景的落地,某种程度上会进一步形成飞轮效应。

天风证券指出:“百度积极推动大模型在不同场景的应用,充分挖掘大语言模型的潜在能力,通过促进企业端的应用需求带来增量。同时应用的进步可推动基础模型的创新,相辅相成促进模型迭代。”

最后,总结来看,无论是to B还是to C,AI时代的百度,都迎来了最好的历史机遇,而百度也在用果敢的态度、十足的勇气,抓住这次机遇。

这背后的底层支撑,是百度长达十年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

从2013年1月宣布成立深度学习研究院算起,今年已经是百度深耕AI的第十一年。过去十年间,百度在AI上累计投入了超过1700亿。

事实上,回顾过往,AI这条路并不好走,大模型热潮来临之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有太多的AI公司都在迷雾中穿行。

但百度用长达十年的定力和耐心,坚守了下来。这一过程中,百度对AI的信仰,从未动摇。

将时针拨回到2020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李彦宏说了这么一段话:

“目前人工智能所处的阶段,是一个容易产生迷茫甚至悲观的阶段,这是大多数颠覆性技术在加速普及之前的必经阶段。就像互联网在2000年后的几年里经历的那样,一些公司消失了,一些人永远离开了这个行业......但是,当迷雾消散时,一个经济和社会全面互联网化的时代开始了,熬过寒冬的小人物们成为了新的英雄。”

再到2021年的那封《致股东信》中,李彦宏写道:

过去的21年中,每当百度徘徊在十字路口,我都会问自己,什么能够让你真正制胜未来?我认为就是两方面:一是你信仰什么;一是你有多大的决心。从过去到现在,我们的信仰没有变,我们相信技术可以改变世界,我们也有决心,有耐心,我们熬得过万丈孤独,藏得下星辰大海。

现在,百度终于等来了最好的时代——它正在用AI改变世界,而AI,也在替百度赢得未来。

国家队一线备战训练中,采用了百度自主研发的跳水辅助训练系统,基于云、边、端一体化技术,这套系统包含硬件、数据库、云端系统、App系统等等,实际上有了“火眼金睛”和“最强大脑”,能够捕捉运动员跳水动作的任一细节,实现快速分析、对比、实时打分等,皆可以帮助运动员在训练前熟悉动作,也可以帮他们在训练后分析并形成改进方案。

作者 | 白杨

编辑 | 以安


大模型狂奔两年,走到哪一阶段了?

11月12日,百度世界2024大会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给出了百度的最新思考。

《应用来了》的主题演讲中,李彦宏提到,这两年,行业最大的变化是大模型基本消除了幻觉,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大幅提升,让AI从“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变得可用、可被信赖。

今年以来,百度还开发了检索增强的文生图技术iRAG,进一步解决了文生图的幻觉问题。

基于此,百度判断,AI应用即将迎来爆发时刻。“今天,基础模型能力就绪,我们即将迎来AI应用的群星闪耀时刻,每一个应用都是一颗星,每一个应用都将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李彦宏这么说道。

事实上,在推动以大模型为基础的AI应用生态的爆发上,百度已经在加速布局,并走在了前列。

今年4月,百度将原来的文心一言插件生态平台“灵境矩阵”,正式更名为“文心智能体平台”,7月这一平台又免费开放了文心大模型4.0。截至今年11月,百度文心智能体平台已经吸引了15万家企业、80万名开发者入驻。

不难发现,智能体,已然成为百度AI应用生态的关键一环。现在,文心智能体平台上已经具备了丰富的智能体矩阵,包括公司类智能体、角色类智能体、工具类智能体、行业类智能体。

在一刻商业看来,百度智能体平台生态的完善,要从两个视角来解读。

一来,中国大模型产业过去一年的主旋律,一边是底层基础大模型技术的不断迭代,另一边则是,大模型在各行各业加速场景落地和拓宽。

这考验的是AI公司围绕大模型在技术侧、产品侧的创新和迭代能力,以及在产业侧的落地能力,目前阶段,从大模型的丰富度、迭代速度、应用场景落地等多个方面来看,百度无疑是走在最前列的AI企业之一。

这次的2024世界大会上,百度带来的检索增强的文生图技术iRAG、无代码工具秒哒等,也印证了百度的技术积淀。

另一方面,上述背景下,百度在业界更早探索未来AI应用、构建AI应用生态,则反映出了百度在AI时代的前瞻性。

而结合起来看就不难发现,在大模型和生成式AI的浪潮下,百度过去十年在AI赛道的重投入,正为它加速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从B端到C端,大模型替百度找到了新的增长曲线

近日,沙利文发布的《2024年全球AI生态全景概览》报告显示,在全球AI生态全景中,百度与谷歌、OpenAI,位于AI-Native Giant同一象限。

百度跻身这一象限,并不意外——依托在AI上长达十年的技术投入,百度这两年围绕大模型加速布局,提前站位,并率先加速了大模型的产业应用,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世界大会2024上,百度透露,截至11月初,百度文心大模型的日均调用量已经超过了15亿次,相较一年前首次披露的5000万次,增长了近30倍,较今年5月披露的2亿次,增长了7.5倍。

这基于百度文心大模型的持续进化。“调用量涨这么快,背后是文心大模型不遗余力地升级进化、降本提速的过程,也是我们紧贴客户需求,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李彦宏这么表示。

过去一年里,文心大模型在加速渗透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带来实际价值,同时帮助百度智能云进一步打开了B端市场。

目前,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台已经帮助客户精调了3.3万个模型、开发了77万个企业应用。百度也透露,百度智能云现在已经拥有中国最大的大模型产业落地规模,一半以上的央国企和大量的民营企业,都在联合百度智能云进行AI创新。

来看两个案例。

第一个案例是百胜中国,在文心大模型的支撑下,围绕智能选址、客服、大模型服务、大模型点餐等场景下,百度帮助百胜中国实现了多方位的提效、提质。

比如在客服场景下,百胜集团应用了百度的客服产品和大模型能力,为旗下多个品牌提供服务。目前,百度的大模型客服应用已经覆盖了百胜的全线业务,峰值会话数每天达到数十万,大模型的每天调用量峰值也达到了数百万,客服机器人的问题解决率,提升到了约90%。

前段时间,在巴黎奥运会上斩获8枚金牌的国家跳水队,背后也有百度的身影。

具体来看,国家队一线备战训练中,采用了百度自主研发的跳水辅助训练系统,基于云、边、端一体化技术,这套系统包含硬件、数据库、云端系统、App系统等等,实际上有了“火眼金睛”和“最强大脑”,能够捕捉运动员跳水动作的任一细节,实现快速分析、对比、实时打分等,皆可以帮助运动员在训练前熟悉动作,也可以帮他们在训练后分析并形成改进方案。

此外,大模型时代,百度智能云,实际上也迎来了最好的增长机会。

当前百度智能云业务已经呈现出了稳健的增长势头。今年二季度,百度智能云业务营收达到了人民币51亿元,同比增长了14%,实现了持续盈利,同时,AI贡献的收入占比也进一步提升到了9%。

值得注意的是,to B市场之外,大模型给百度带来的增长潜力,也正加速在C端市场释放出来。

这两年,在大模型的带动下,百度旗下的多款产品已经完成了全面的AI重构。

比如百度文库推出了智能PPT、智能写作、思维导图、研究报告、拍图生文、智能画本、智能漫画、智能小说、智能对话、文档问答、AI全网搜及全场景指令编辑等上百项文本类、跨模态类和多模态类AI能力,共同构成了内容创作的“AI百宝箱”;

百度网盘也不再单纯是一个存储工具,而是成为一站式存储、管理、消费、分享平台,成了AI时代的提效神器;

百度在世界大会2024上也提到,这两款产品目前已经实现了融合——新的融合发挥了两个产品的原有优势,而且通过AI能力进行了进一步打通和冲过,形成了基于内容生产和消费的高效循环,成为全新的“智能生产力”,同时是行业里真正能做到多功能一站式的平台。

此外,百度文库与百度网盘联合打造的“自由画布”也首次亮相,它是一个工具类的智能体。据介绍,“自由画布”充分运用了文库与网盘的融合优势,全面打通了过去公域与私域资料的限制。

简单来说,用户可以将在百度文库上无论是搜到的、生成的几乎所有格式的文件拖入到“画布”中,并对这些文件进行大意总结、重点标记、框架参考等标记处理,通过直接圈选完成新内容的生成和创作,而且新创作出来的文件,可以通过一个链接,直接进行分享、查看、二次编辑等操作。

换言之,通过“自由画布”,用户实际上实现了输入自由、编辑和创作自由、分享自由。

通过“自由画布”生成调研报告演示

我们看到,在大模型的重构下,百度网盘、百度文库此类百度旗下的众多的老牌应用,正焕发出新活力。

截至2024年10月,百度文库的AI用户数累计超过了2.3亿,AI功能累计使用次数超过了28亿。同样在2024年,百度网盘的注册用户已经超过10亿,用户使用空间总和超过1000亿GB。

更重要的是,随着它们的定位不再只是简单的“工具”,而是成为一个个“智能生产力”,在为用户带来价值的同时,也在不断拓宽百度移动生态的想象力。

智能体+秒哒,藏着多大的想象力?

过去两年,在中国大模型产业,围绕AI原生应用的布局,李彦宏和百度毫无疑问信心最强、态度最坚决。

早在去年,李彦宏就在多个场合多次提到“AI原生应用”,在他看来,大模型时代,真正的价值在于原生应用。只有在一个基础大模型上长出千千万万个AI原生应用,大模型的价值才会被释放出来。

这源于李彦宏对中国市场的深刻认知。上个月与哈佛商业评论主编的对谈中,他提到,与其他市场相比,中国更注重应用驱动,尽管中国市场上有数百种基础大模型,但人们更关心产品与市场的契合度(PMF)。

基于上述前瞻性判断,当下百度围绕AI应用生态的布局思路和策略,也在变得愈发清晰起来——基于大模型的能力,打造出一个让每个人都能轻松参与的开发环境,让开发应用变得像拍摄短视频一样简单。

其中,智能体,是百度构建AI应用生态的一个重要方向。李彦宏提到,智能体是AI应用的最主流形态,即将迎来爆发点。

在李彦宏看来,做智能体很像PC时代做网站,或者移动时代做自媒体账号,不同之处在于智能体更像人,更智能,更像销售、客服、助力,智能体可能会变成AI原生时代,内容、信息和服务的新载体。

“为什么这么说?一方面,做智能体的门槛足够低,谁都能上手......另一方面,智能体的天花板又足够高,可以做出功能非常强大的应用,多个智能体的协作,还可以解决更加复杂的问题。”李彦宏进一步解释道。

截至今年11月,文心智能体平台已经吸引了15万家企业、80万名开发者入驻,他们创建的智能体,目前已经涵盖了法律、医疗健康、金融、体育、旅行等多个领域,并且已经有企业通过智能体,实现了提质增效。

比亚迪的官方智能体上线后,销售线索转化率提升了119%;联想AIPC智能体,在9月份的互动率提升了89%,销售线索转化率提升了80%。

此外,也有越来越多的普通个体加入到智能体的创建中。

比如角色类的智能体更像是升级后的“数字人”——在智能体机制和多模态的有效结合下,更聪明、有情感、有态度。

新东方董仲蠡老师的角色智能体,实现了每周7天24小时在线,实现了一对一教学,一定程度上帮用户省去了线下学习的时间成本、昂贵的一对一私教费用,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智能体之外,推动产业应用的爆发,是百度在AI应用侧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在演讲现场,李彦宏发布了百度基于大模型的100大产业应用,涵盖了制造、能源、交通、政务、金融、汽车、教育、互联网等众多行业。

一刻商业注意到,这100大产业应用背后,百度对未来AI时代的应用形态,也有着自己的思考。

“百度不是要推出一个‘超级应用’,而是要不断地帮助更多人、更多企业打造出数百万‘超级有用’的应用。”李彦宏这么说道。

基于这一判断,这次的世界大会2024上,百度推出了最新的创新产品:无代码工具秒哒。

百度将其定位为“一个不需要写代码就能够实现任意想法的软件、一个由大模型和智能体组成的全新的软件、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复杂的多智能体协作工具”——这源于它的三个特性,无代码编程、多智能体协作、多工具调用。

李彦宏还强调,秒哒跟任何辅助代码生成工具很不一样,因为“它根本不需要你能看懂代码”。

简单来看,这款产品实现了应用开发、相关系统搭建的门槛的进一步降低,甚至一个人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就可以完成一整套系统的搭建。这意味着,不需要去招募项目经理、设计人员、开发人员、测试人员等等,而是自己就可以指挥多个智能体来协同完成任务。

李彦宏现场演示通过秒哒生成活动邀请函

这也是为什么,李彦宏说,“我们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只靠想法就能赚钱的时代。”

对百度而言,文心智能体平台的进一步完善、无代码开发工具秒哒的推出,也意味着新的增长空间。

一边,海量的智能体,未来有望重构百度的内容生态;

另一边,现在搜索已经成为智能体最大的分发入口,据百度透露,日均分发已经超过1000万次,这意味着百度的搜索生态,也能为企业和开发者构建的智能体提供分发和变现支持,帮助客户增加销售转化、提升投放效率,而当公司智能体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共同选择,百百度搜索业务的成长空间无疑也将被拓宽。

此外,秒哒的推出,也极大降低了大模型更大规模落地到产业场景的门槛,对百度而言也是新的增量空间。

更快速度、更广阔前景背后:百度用技术赢得未来

不难发现,现在的百度,无论是从大模型的布局广度和深度来看,还是在推动大模型落地进程、更上层的应用生态构建来看,都走得更快。

可以预见的是,百度的这种AI速度,将替它跑出新的增长曲线。

我们看到,百度的文心大模型家族还在持续拓展,支持企业和开发者更加灵活地按需调用。

比如今年6月,为了拓展文心系列模型的丰富性,百度文心大模型4.0Turbo发布,并对企业用户全面开放。

而且为了降低大模型的使用门槛,更快推动产业落地,百度在市场策略上也在不断探索和尝试。

今年5月、7月,百度先是宣布ERNIE-Speed、ERNIE-Lite、ERNIE-Tiny系列模型预置服务对客户免费开放使用,再是启动对ERNIE 4.0、ERNIE 3.5两款旗舰模型大幅降价。文心大模型 4.0 Turbo的输入输出价格,也分别低至0.03元/千Tokens、0.06元/千Tokens。

另一方面,百度还在持续通过技术升级和产品迭代,来增强大模型的可用性。

以我们上文提到的检索增强的文生图技术iRAG为例,百度将搜索的亿级图片资源与基础模型能力结合后,能生成各种超真实的图片,整体效果超过了文生图的原生系统。

上述背景下,大模型的迭代和应用场景的落地,某种程度上会进一步形成飞轮效应。

天风证券指出:“百度积极推动大模型在不同场景的应用,充分挖掘大语言模型的潜在能力,通过促进企业端的应用需求带来增量。同时应用的进步可推动基础模型的创新,相辅相成促进模型迭代。”

最后,总结来看,无论是to B还是to C,AI时代的百度,都迎来了最好的历史机遇,而百度也在用果敢的态度、十足的勇气,抓住这次机遇。

这背后的底层支撑,是百度长达十年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

从2013年1月宣布成立深度学习研究院算起,今年已经是百度深耕AI的第十一年。过去十年间,百度在AI上累计投入了超过1700亿。

事实上,回顾过往,AI这条路并不好走,大模型热潮来临之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有太多的AI公司都在迷雾中穿行。

但百度用长达十年的定力和耐心,坚守了下来。这一过程中,百度对AI的信仰,从未动摇。

将时针拨回到2020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李彦宏说了这么一段话:

“目前人工智能所处的阶段,是一个容易产生迷茫甚至悲观的阶段,这是大多数颠覆性技术在加速普及之前的必经阶段。就像互联网在2000年后的几年里经历的那样,一些公司消失了,一些人永远离开了这个行业......但是,当迷雾消散时,一个经济和社会全面互联网化的时代开始了,熬过寒冬的小人物们成为了新的英雄。”

再到2021年的那封《致股东信》中,李彦宏写道:

过去的21年中,每当百度徘徊在十字路口,我都会问自己,什么能够让你真正制胜未来?我认为就是两方面:一是你信仰什么;一是你有多大的决心。从过去到现在,我们的信仰没有变,我们相信技术可以改变世界,我们也有决心,有耐心,我们熬得过万丈孤独,藏得下星辰大海。

现在,百度终于等来了最好的时代——它正在用AI改变世界,而AI,也在替百度赢得未来。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最新评论

参与讨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