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急刹车”,还能买吗?最新解读来了

中国基金报

2个月前

股息率方面,2023年上市银行平均分红率为26%,较2022年提升1个百分点;银行板块虽然涨幅靠前,但当前股息率仍能达到5%左右,相比无风险收益率仍有较高溢价。

【导读】银行股“急刹车”,还能买吗?最新解读来了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曹雯璟 张玲
近日,A股银行板块在连续大涨后突然“急刹车”,此前积累较多涨幅并屡创历史新高的国有大行股跌幅居前。Wind数据显示,近五个交易日申万银行指数累计跌幅为5.75%,位列申万一级行业指数跌幅榜第一。
银行板块为何“急刹车”?如何看待当前银行股整体估值情况?银行股高位震荡,后市会如何走?
对此,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鹏华基金权益投资一部副总经理、基金经理伍旋,南方银行ETF基金经理孙伟,天弘中证银行ETF基金经理陈瑶,宏利基金宏观策略投资部副总经理、基金经理庄腾飞,中信保诚深度价值基金经理吴一静,民生加银基金经理邓凯成。
伍旋:银行业具有较高的牌照壁垒和监管要求,结合基本面和估值水平来看,仍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
孙伟:建议投资者不必过度关注短期的交易因素影响,当前低利率环境下,具有高股息、低估值特征的银行股投资大逻辑并未改变。
陈瑶:从红利的视角看,出现大幅调整后,银行的股息率抬升,会提高对红利投资者的吸引力。
吴一静:从长期来看,银行板块历史估值水平偏低、盈利相对稳定,或仍然值得关注。但今年以来银行股已经累积了较大收益,投资者应该谨慎追高,等待股价调整到有安全边际的位置。
庄腾飞:年内银行股或呈现震荡格局。从未来3~5年来看,我们依然更加关注国有大银行的中低收益的稳定投资机会。
邓凯成:银行板块虽然今年涨幅靠前,但当前股息率仍能达到5%左右,在“资产荒”行情下,回调后的银行股或更具性价比。
一、
多重因素驱动年内银行股表现
中国基金报:今年以来,银行板块股价不断创出历史新高,A股银行板块指数年内涨幅一度逼近30%。然而,在连续大涨后,本周银行板块突然大幅回调,如何看待银行股年内表现?
伍旋:之前资本市场出于对银行股周期性因素的过多担忧,导致行业估值处于极低水平,对行业息差收窄、资产质量、政策变化等负面因素已经充分反映。因此,在今年市场重新对低估值、高股息的稳定经营类资产重拾青睐的趋势中,银行股反而有了较好的投资机会。
孙伟:今年在宽基指数普跌情况下,银行股的强势表现主要由多重因素驱动。
首先,银行股因其高股息率和避险属性在市场波动中受到资金青睐,成为资金的避风港。银行板块的低估值和高股息率在“资产荒”背景下,为投资者提供了相对较高的性价比。
其次,银行股的上涨也与资金配置有关。以沪深300指数为代表的ETF资金流入显著,特别是中长期资金,如保险资金和中央汇金等“国家队”资金,对银行股的配置增加,推动了银行板块的上涨。
再次,银行的基本面也对股价上涨有所支撑。尽管面临息差收窄的挑战,但银行的盈利能力总体保持稳定,部分银行的非息收入增长对业绩形成支撑。此外,政策层面的金融支持和经济复苏的预期,为银行板块的长期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展望。
陈瑶:今年投资者的心态偏防御,银行本身基本面较稳健,属于后周期板块,在市场风格偏防御时,银行相对更加抗跌,而且投资者倾向于在股票市场中寻求相对确定性的资产。从资金角度,银行在沪深300指数占13%的权重,国家资金积极参与沪深300指数投资;险资也是参与红利投资的重要增量资金。而银行是红利的典型板块,历史上银行股息率较高且分红稳定,成为红利方向较认可的板块,多方资金的共振,为银行带来资金的关注度。    
庄腾飞:第一,银行属于宏观经济后周期品种,基本面表现滞后于总量基本面变化。当前,银行业整体的基本面财务表现,相比全市场依然相对稳定。第二,在2024年初时,国内银行业无论国有大行,还是股份行、城商行,在股息率水平和全年盈利增速上看,相对于较低的长端利率,在年初具有一定投资性价比。
邓凯成:银行股主要受益于高股息和防御性板块投资逻辑,以及部分银行的业绩韧性支撑。其中,股息率方面,2023年上市银行平均分红率为26%,较2022年提升1个百分点;银行板块虽然涨幅靠前,但当前股息率仍能达到5%左右,相比无风险收益率仍有较高溢价。而从业绩来看,大多数上市银行利润能够实现正增长,更有部分银行仍保持了较高的营收和利润增速,在不确定性环境下展现出一定的业绩韧性。
吴一静:尽管经营层面有一定压力,但是银行通过降低负债成本等手段,业绩或存在一定韧性,对应股息率普遍在5%以上,吸引险资等配置资金。此外,从资金层面来看,今年被动指数基金持续流入市场,银行作为指数的权重行业,也受益于资金面的改善。
二、
银行板块整体估值仍处于较低水平
中国基金报:近日A股银行板块在连续大涨后突然“急刹车”,你如何看待当前银行股整体估值情况?    
伍旋:尽管今年银行股表现较好,积累了不少超额收益,但目前来看,板块整体依然处在严重破净、当期现金分红的股息收益率依然有较高吸引力的阶段,仍具备一定投资价值。
孙伟:我们用市净率来衡量银行的估值水平。首先纵向看,就是与历史比较,截至8月29日,中证银行指数市净率估值水平当前仅有0.6,仍低于近五年来的估值中枢,比55%左右的时间还要便宜。然后横向看,与其他行业对比,虽然不同行业有差异性,不能简单直接比较,但ROE和股息率越来越成为投资选择的参考指标。从这两个指标看,银行超过10%的ROE和超5%的股息率,依然在各主要行业中名列前茅,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仍具有较强竞争力。
陈瑶:目前中证银行指数的PB估值在0.6倍左右,这个估值水平不论是银行历史比较,还是各国银行板块估值横向比较,都处在较低水平。从长期来看,银行的低估值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对其资产质量的担忧,但0.6倍PB所隐含的不良率已经远高于银行实际的不良率水平,且明显低估了银行经营风险的能力。当然,长期的估值抬升,需要市场对银行资产质量改善的预期有更强的共识。
庄腾飞:当前银行股的估值情况比较中性,相比2023年有一定修复,目前国有大行估值为0.6倍PB,优质零售银行PB为0.9倍,优质城商行为0.8倍,股份制银行为0.5倍。我们认为,长期看,国有大行与优质零售银行的估值会进一步收敛。
邓凯成:银行股整体市净率只有0.6倍左右,仍处于2014年以来的底部。其中,国有大行作为银行业的中流砥柱,受益于其稳定的资产规模增速以及稳健的风险管理水平,在当前经济环境中市净率在0.6—0.7倍之间,处于较为合理的位置。    
吴一静:银行板块整体估值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截至目前,行业2024年平均动态PE为6倍,PB为0.58倍。
三、
银行板块半年报整体符合预期
盈利呈现韧性
中国基金报:A股中报披露正式收官,目前银行板块整体的盈利情况如何?业绩方面有哪些亮点?
孙伟:2024年上半年,银行板块整体看,虽然营收增速承压,但利润保持了正增长,且资产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具体到银行板块内部,盈利则呈现出一定的分化。部分银行的净利润出现了下滑,这主要受到净息差持续收窄、中收业务下滑以及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增加等因素影响。
关于业绩亮点,2024年上半年,上市银行在资产质量、负债成本控制、净利润增长和分红政策上展现出亮点。尽管面临息差收窄和营收压力,但通过结构优化和风险管控,银行的经营韧性得到体现。
陈瑶:从目前已经披露的数据来看,银行二季度的盈利情况好于一季度,受手工补息政策推动,息差压力较一季度减轻;债券市场表现支撑非息收入;资产质量中的不良率和拨备率依然保持平稳。    
庄腾飞:从半年报看,大部分银行的不良情况基本保持稳定。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国有大行息差2024年二季度出现好于预期的环比回升,对业绩基本面的稳定性提供了比较大的帮助。目前,我们更加关注2025年整个银行业的净息差、不良的趋势变化情况。
吴一静:银行板块的半年报整体符合预期,盈利情况呈现韧性,一是息差压力边际改善,得益于负债成本改善较为显著;二是资产质量指标整体较为平稳;三是部分银行计划实行中期分红。
邓凯成:从披露业绩来看,银行整体营收和利润增速边际来看略有下滑,符合预期。
亮点方面,一是负债端成本继续压降。在负债端支撑下,息差下行压力有所减轻,且负债端的调降支撑理论上慢于资产端的降息影响。下一阶段,过去几轮存款利率下调的影响将有望持续对银行息差形成支撑。
二是上半年债市行情下,银行理财规模扩张较快,对手续费有一定补充,且其他非息收入仍有一定韧性。
三是资产质量仍维持稳健,防御边际仍维持较高位置。整体行业不良率预计仍维持稳定,拨备覆盖率仍维持高位。在当前经济预期改善叠加地产等政策支撑下,对公端不良率预计将继续优化,零售不良率虽然边际有所上升,但风险绝对水平仍维持低位。    
四、
短期回调后是否值得配置
中国基金报:银行股在创出历史新高后,近日出现大幅回调。当下是不是投资的好时机?银行股未来投资价值如何?
伍旋:短期影响股价的因素较多,如市场情绪、资金面流动性、行业或者公司短期的变化等。结合银行业较高的牌照壁垒和监管要求、中国经济巨大潜力和韧性,以及基本面和估值水平来看,银行股仍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预期能获得长期稳定的资本回报。
陈瑶:如果市场风格有明显的切换,那么银行在经历了大幅调整后,且在市场普涨的情形下,银行继续下跌的空间也较为有限,但上涨动能上大概率不及成长等风格。如果市场风格没有出现明显的切换,市场若依然延续偏防御的思路,那么从红利的视角,出现大幅调整后,银行的股息率抬升,会提高对红利投资者的吸引力。
邓凯成:一是从估值角度看,银行股整体市净率只有0.6倍左右,仍然处于2014年以来的底部。
二是从股息率来看,2023年上市银行平均分红率为26%。银行板块虽然涨幅靠前,但当前股息率仍能达到5%左右,在“资产荒”背景下,回调后的银行股或更具性价比。从国际视角看,从核心高分红品种的股息率与长期国债收益率的比较等角度看,红利类资产仍有长期的重估空间。
三是从审慎角度出发,建议优中选优,在行业贝塔面前选择业绩持续性强、资产质量稳健的阿尔法。
孙伟:近日,银行股的大幅下跌主要由多方面因素导致。首先,银行股的回调与前期的获利回吐压力有关。部分资金在银行股持续上涨后选择锁定利润,导致资金流出。其次,银行股的中报业绩表现和市场预期之间的关系也影响了股价。虽然多数银行的业绩仍保持增长,但部分银行的业绩未达市场预期,引发投资者的担忧。再有,存量按揭贷款利率下降的传言也对银行业绩预期带来冲击。
我们建议投资者不必过度关注短期的交易因素影响,而是要重点关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具有高股息、低估值特征的银行股投资大逻辑并未改变。至于存量房贷利率的下调,虽然短期内可能对银行的利息收入产生负面影响,但长期来看,有助于银行稳定房贷业务,减少提前还款压力。同时可能通过促进消费和投资来带动贷款需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短期的负面影响。
吴一静:长期来看,银行板块历史估值水平偏低、盈利相对稳定,或仍然值得关注。但今年以来银行股已经累积了较大收益,投资者应该谨慎追高,等待股价调整到有安全边际的位置。
庄腾飞:银行股年初以来的涨幅已经超过了20%,远超全市场其他行业表现。考虑到行业基本面也会受到整体经济表现的影响,年内进一步超越同业的概率不高。年内银行股更可能出现震荡格局。从未来3~5年来看,我们依然关注国有大行的中低收益的稳定投资机会。
五、
建议多策略追求长期收益
不要盲目追涨杀跌
中国基金报:目前银行股投资浮盈较多,投向银行等大盘股的主题基金、以银行为代表的红利策略也积累了一定投资收益。从投资者角度,面对银行股高位巨震,该如何做好投资应对和操作?
陈瑶:银行板块在经历了较大幅度上涨之后,行情的波动会加大。如果担忧波动,在浮盈较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进行阶段逐步止盈,改用逢低逐步参与的方式。
邓凯成:一是坚持长期价值投资理念,不要盲目追涨杀跌。特别是银行股作为红利资产,因其分红及估值方面的特点,对投资者极具吸引力。二是仍要从基本面出发、优中选优,选择业绩持续性强、资产质量稳健、防御边际较高、资本较充足的标的,对应其利润增长及高股息可持续。
庄腾飞:投资者对于红利策略、银行股等大盘主题基金的投资,长期而言可以采用长期小额定投式的方式进行投资,降低波动冲击、平滑持有成本、调整合理预期、分享长期稳定中低收益。
吴一静:银行上半年呈现普涨格局,下半年银行股的投资应该更注重银行基本面的甄别,包括盈利能力稳定、资产质量夯实、股息率水平等方面。
伍旋:股价短期波动,可能会带来部分优质银行股的投资机会。目前上市商业银行已经超过40家,在目前整体经营环境较复杂的背景下,投资者应该关注各家银行中长期的战略规划和发展路径。在行业高速增长已经结束的时代背景下,商业银行需要进一步找准自身特色和差异化,依靠极强的战略定力和战术执行能力才能脱颖而出。    
六、
关注资产质量变化、业绩波动
中国基金报:目前银行股高位震荡,后续有哪些风险因素需要关注?
邓凯成:一是资产质量方面,重点关注居民端的风险边际变化。
二是业绩层面,中小银行经营业绩、风险与当地区域经济息息相关。在整体息差持续收窄、实体需求偏弱、牌照收紧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所在区域经济实力偏弱的中小银行可能面临更大的压力。
吴一静:一是银行资产质量层面的波动,部分银行关注率、不良率等指标有一些抬头现象;二是存量按揭下调的政策是否会落地,如果落地可能会对息差趋势产生负面影响。
陈瑶:当下主要的风险因素来自市场风格切换的可能性,风格切换导致的资金转向可能会使银行短期波动加大。
庄腾飞:我们会重点关注国内经济基本面的未来变化情况,包括出口企业、民营企业经营情况,以及一、二线城市不动产的资产价格变化情况对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等。    
编辑:小茉
审核:许闻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重磅!宁德时代曾毓群,首次公开回应!

股息率方面,2023年上市银行平均分红率为26%,较2022年提升1个百分点;银行板块虽然涨幅靠前,但当前股息率仍能达到5%左右,相比无风险收益率仍有较高溢价。

【导读】银行股“急刹车”,还能买吗?最新解读来了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曹雯璟 张玲
近日,A股银行板块在连续大涨后突然“急刹车”,此前积累较多涨幅并屡创历史新高的国有大行股跌幅居前。Wind数据显示,近五个交易日申万银行指数累计跌幅为5.75%,位列申万一级行业指数跌幅榜第一。
银行板块为何“急刹车”?如何看待当前银行股整体估值情况?银行股高位震荡,后市会如何走?
对此,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鹏华基金权益投资一部副总经理、基金经理伍旋,南方银行ETF基金经理孙伟,天弘中证银行ETF基金经理陈瑶,宏利基金宏观策略投资部副总经理、基金经理庄腾飞,中信保诚深度价值基金经理吴一静,民生加银基金经理邓凯成。
伍旋:银行业具有较高的牌照壁垒和监管要求,结合基本面和估值水平来看,仍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
孙伟:建议投资者不必过度关注短期的交易因素影响,当前低利率环境下,具有高股息、低估值特征的银行股投资大逻辑并未改变。
陈瑶:从红利的视角看,出现大幅调整后,银行的股息率抬升,会提高对红利投资者的吸引力。
吴一静:从长期来看,银行板块历史估值水平偏低、盈利相对稳定,或仍然值得关注。但今年以来银行股已经累积了较大收益,投资者应该谨慎追高,等待股价调整到有安全边际的位置。
庄腾飞:年内银行股或呈现震荡格局。从未来3~5年来看,我们依然更加关注国有大银行的中低收益的稳定投资机会。
邓凯成:银行板块虽然今年涨幅靠前,但当前股息率仍能达到5%左右,在“资产荒”行情下,回调后的银行股或更具性价比。
一、
多重因素驱动年内银行股表现
中国基金报:今年以来,银行板块股价不断创出历史新高,A股银行板块指数年内涨幅一度逼近30%。然而,在连续大涨后,本周银行板块突然大幅回调,如何看待银行股年内表现?
伍旋:之前资本市场出于对银行股周期性因素的过多担忧,导致行业估值处于极低水平,对行业息差收窄、资产质量、政策变化等负面因素已经充分反映。因此,在今年市场重新对低估值、高股息的稳定经营类资产重拾青睐的趋势中,银行股反而有了较好的投资机会。
孙伟:今年在宽基指数普跌情况下,银行股的强势表现主要由多重因素驱动。
首先,银行股因其高股息率和避险属性在市场波动中受到资金青睐,成为资金的避风港。银行板块的低估值和高股息率在“资产荒”背景下,为投资者提供了相对较高的性价比。
其次,银行股的上涨也与资金配置有关。以沪深300指数为代表的ETF资金流入显著,特别是中长期资金,如保险资金和中央汇金等“国家队”资金,对银行股的配置增加,推动了银行板块的上涨。
再次,银行的基本面也对股价上涨有所支撑。尽管面临息差收窄的挑战,但银行的盈利能力总体保持稳定,部分银行的非息收入增长对业绩形成支撑。此外,政策层面的金融支持和经济复苏的预期,为银行板块的长期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展望。
陈瑶:今年投资者的心态偏防御,银行本身基本面较稳健,属于后周期板块,在市场风格偏防御时,银行相对更加抗跌,而且投资者倾向于在股票市场中寻求相对确定性的资产。从资金角度,银行在沪深300指数占13%的权重,国家资金积极参与沪深300指数投资;险资也是参与红利投资的重要增量资金。而银行是红利的典型板块,历史上银行股息率较高且分红稳定,成为红利方向较认可的板块,多方资金的共振,为银行带来资金的关注度。    
庄腾飞:第一,银行属于宏观经济后周期品种,基本面表现滞后于总量基本面变化。当前,银行业整体的基本面财务表现,相比全市场依然相对稳定。第二,在2024年初时,国内银行业无论国有大行,还是股份行、城商行,在股息率水平和全年盈利增速上看,相对于较低的长端利率,在年初具有一定投资性价比。
邓凯成:银行股主要受益于高股息和防御性板块投资逻辑,以及部分银行的业绩韧性支撑。其中,股息率方面,2023年上市银行平均分红率为26%,较2022年提升1个百分点;银行板块虽然涨幅靠前,但当前股息率仍能达到5%左右,相比无风险收益率仍有较高溢价。而从业绩来看,大多数上市银行利润能够实现正增长,更有部分银行仍保持了较高的营收和利润增速,在不确定性环境下展现出一定的业绩韧性。
吴一静:尽管经营层面有一定压力,但是银行通过降低负债成本等手段,业绩或存在一定韧性,对应股息率普遍在5%以上,吸引险资等配置资金。此外,从资金层面来看,今年被动指数基金持续流入市场,银行作为指数的权重行业,也受益于资金面的改善。
二、
银行板块整体估值仍处于较低水平
中国基金报:近日A股银行板块在连续大涨后突然“急刹车”,你如何看待当前银行股整体估值情况?    
伍旋:尽管今年银行股表现较好,积累了不少超额收益,但目前来看,板块整体依然处在严重破净、当期现金分红的股息收益率依然有较高吸引力的阶段,仍具备一定投资价值。
孙伟:我们用市净率来衡量银行的估值水平。首先纵向看,就是与历史比较,截至8月29日,中证银行指数市净率估值水平当前仅有0.6,仍低于近五年来的估值中枢,比55%左右的时间还要便宜。然后横向看,与其他行业对比,虽然不同行业有差异性,不能简单直接比较,但ROE和股息率越来越成为投资选择的参考指标。从这两个指标看,银行超过10%的ROE和超5%的股息率,依然在各主要行业中名列前茅,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仍具有较强竞争力。
陈瑶:目前中证银行指数的PB估值在0.6倍左右,这个估值水平不论是银行历史比较,还是各国银行板块估值横向比较,都处在较低水平。从长期来看,银行的低估值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对其资产质量的担忧,但0.6倍PB所隐含的不良率已经远高于银行实际的不良率水平,且明显低估了银行经营风险的能力。当然,长期的估值抬升,需要市场对银行资产质量改善的预期有更强的共识。
庄腾飞:当前银行股的估值情况比较中性,相比2023年有一定修复,目前国有大行估值为0.6倍PB,优质零售银行PB为0.9倍,优质城商行为0.8倍,股份制银行为0.5倍。我们认为,长期看,国有大行与优质零售银行的估值会进一步收敛。
邓凯成:银行股整体市净率只有0.6倍左右,仍处于2014年以来的底部。其中,国有大行作为银行业的中流砥柱,受益于其稳定的资产规模增速以及稳健的风险管理水平,在当前经济环境中市净率在0.6—0.7倍之间,处于较为合理的位置。    
吴一静:银行板块整体估值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截至目前,行业2024年平均动态PE为6倍,PB为0.58倍。
三、
银行板块半年报整体符合预期
盈利呈现韧性
中国基金报:A股中报披露正式收官,目前银行板块整体的盈利情况如何?业绩方面有哪些亮点?
孙伟:2024年上半年,银行板块整体看,虽然营收增速承压,但利润保持了正增长,且资产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具体到银行板块内部,盈利则呈现出一定的分化。部分银行的净利润出现了下滑,这主要受到净息差持续收窄、中收业务下滑以及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增加等因素影响。
关于业绩亮点,2024年上半年,上市银行在资产质量、负债成本控制、净利润增长和分红政策上展现出亮点。尽管面临息差收窄和营收压力,但通过结构优化和风险管控,银行的经营韧性得到体现。
陈瑶:从目前已经披露的数据来看,银行二季度的盈利情况好于一季度,受手工补息政策推动,息差压力较一季度减轻;债券市场表现支撑非息收入;资产质量中的不良率和拨备率依然保持平稳。    
庄腾飞:从半年报看,大部分银行的不良情况基本保持稳定。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国有大行息差2024年二季度出现好于预期的环比回升,对业绩基本面的稳定性提供了比较大的帮助。目前,我们更加关注2025年整个银行业的净息差、不良的趋势变化情况。
吴一静:银行板块的半年报整体符合预期,盈利情况呈现韧性,一是息差压力边际改善,得益于负债成本改善较为显著;二是资产质量指标整体较为平稳;三是部分银行计划实行中期分红。
邓凯成:从披露业绩来看,银行整体营收和利润增速边际来看略有下滑,符合预期。
亮点方面,一是负债端成本继续压降。在负债端支撑下,息差下行压力有所减轻,且负债端的调降支撑理论上慢于资产端的降息影响。下一阶段,过去几轮存款利率下调的影响将有望持续对银行息差形成支撑。
二是上半年债市行情下,银行理财规模扩张较快,对手续费有一定补充,且其他非息收入仍有一定韧性。
三是资产质量仍维持稳健,防御边际仍维持较高位置。整体行业不良率预计仍维持稳定,拨备覆盖率仍维持高位。在当前经济预期改善叠加地产等政策支撑下,对公端不良率预计将继续优化,零售不良率虽然边际有所上升,但风险绝对水平仍维持低位。    
四、
短期回调后是否值得配置
中国基金报:银行股在创出历史新高后,近日出现大幅回调。当下是不是投资的好时机?银行股未来投资价值如何?
伍旋:短期影响股价的因素较多,如市场情绪、资金面流动性、行业或者公司短期的变化等。结合银行业较高的牌照壁垒和监管要求、中国经济巨大潜力和韧性,以及基本面和估值水平来看,银行股仍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预期能获得长期稳定的资本回报。
陈瑶:如果市场风格有明显的切换,那么银行在经历了大幅调整后,且在市场普涨的情形下,银行继续下跌的空间也较为有限,但上涨动能上大概率不及成长等风格。如果市场风格没有出现明显的切换,市场若依然延续偏防御的思路,那么从红利的视角,出现大幅调整后,银行的股息率抬升,会提高对红利投资者的吸引力。
邓凯成:一是从估值角度看,银行股整体市净率只有0.6倍左右,仍然处于2014年以来的底部。
二是从股息率来看,2023年上市银行平均分红率为26%。银行板块虽然涨幅靠前,但当前股息率仍能达到5%左右,在“资产荒”背景下,回调后的银行股或更具性价比。从国际视角看,从核心高分红品种的股息率与长期国债收益率的比较等角度看,红利类资产仍有长期的重估空间。
三是从审慎角度出发,建议优中选优,在行业贝塔面前选择业绩持续性强、资产质量稳健的阿尔法。
孙伟:近日,银行股的大幅下跌主要由多方面因素导致。首先,银行股的回调与前期的获利回吐压力有关。部分资金在银行股持续上涨后选择锁定利润,导致资金流出。其次,银行股的中报业绩表现和市场预期之间的关系也影响了股价。虽然多数银行的业绩仍保持增长,但部分银行的业绩未达市场预期,引发投资者的担忧。再有,存量按揭贷款利率下降的传言也对银行业绩预期带来冲击。
我们建议投资者不必过度关注短期的交易因素影响,而是要重点关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具有高股息、低估值特征的银行股投资大逻辑并未改变。至于存量房贷利率的下调,虽然短期内可能对银行的利息收入产生负面影响,但长期来看,有助于银行稳定房贷业务,减少提前还款压力。同时可能通过促进消费和投资来带动贷款需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短期的负面影响。
吴一静:长期来看,银行板块历史估值水平偏低、盈利相对稳定,或仍然值得关注。但今年以来银行股已经累积了较大收益,投资者应该谨慎追高,等待股价调整到有安全边际的位置。
庄腾飞:银行股年初以来的涨幅已经超过了20%,远超全市场其他行业表现。考虑到行业基本面也会受到整体经济表现的影响,年内进一步超越同业的概率不高。年内银行股更可能出现震荡格局。从未来3~5年来看,我们依然关注国有大行的中低收益的稳定投资机会。
五、
建议多策略追求长期收益
不要盲目追涨杀跌
中国基金报:目前银行股投资浮盈较多,投向银行等大盘股的主题基金、以银行为代表的红利策略也积累了一定投资收益。从投资者角度,面对银行股高位巨震,该如何做好投资应对和操作?
陈瑶:银行板块在经历了较大幅度上涨之后,行情的波动会加大。如果担忧波动,在浮盈较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进行阶段逐步止盈,改用逢低逐步参与的方式。
邓凯成:一是坚持长期价值投资理念,不要盲目追涨杀跌。特别是银行股作为红利资产,因其分红及估值方面的特点,对投资者极具吸引力。二是仍要从基本面出发、优中选优,选择业绩持续性强、资产质量稳健、防御边际较高、资本较充足的标的,对应其利润增长及高股息可持续。
庄腾飞:投资者对于红利策略、银行股等大盘主题基金的投资,长期而言可以采用长期小额定投式的方式进行投资,降低波动冲击、平滑持有成本、调整合理预期、分享长期稳定中低收益。
吴一静:银行上半年呈现普涨格局,下半年银行股的投资应该更注重银行基本面的甄别,包括盈利能力稳定、资产质量夯实、股息率水平等方面。
伍旋:股价短期波动,可能会带来部分优质银行股的投资机会。目前上市商业银行已经超过40家,在目前整体经营环境较复杂的背景下,投资者应该关注各家银行中长期的战略规划和发展路径。在行业高速增长已经结束的时代背景下,商业银行需要进一步找准自身特色和差异化,依靠极强的战略定力和战术执行能力才能脱颖而出。    
六、
关注资产质量变化、业绩波动
中国基金报:目前银行股高位震荡,后续有哪些风险因素需要关注?
邓凯成:一是资产质量方面,重点关注居民端的风险边际变化。
二是业绩层面,中小银行经营业绩、风险与当地区域经济息息相关。在整体息差持续收窄、实体需求偏弱、牌照收紧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所在区域经济实力偏弱的中小银行可能面临更大的压力。
吴一静:一是银行资产质量层面的波动,部分银行关注率、不良率等指标有一些抬头现象;二是存量按揭下调的政策是否会落地,如果落地可能会对息差趋势产生负面影响。
陈瑶:当下主要的风险因素来自市场风格切换的可能性,风格切换导致的资金转向可能会使银行短期波动加大。
庄腾飞:我们会重点关注国内经济基本面的未来变化情况,包括出口企业、民营企业经营情况,以及一、二线城市不动产的资产价格变化情况对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等。    
编辑:小茉
审核:许闻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重磅!宁德时代曾毓群,首次公开回应!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最新评论

参与讨论

APP内打开